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将军好凶猛_分节阅读_第369节
小说作者:更俗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4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8:19
  周景曾随徐怀潜袭汴梁,作为前往襄阳面圣的人选,显然要比徐武碛、史轸及苏老常更为合适,但听周景说要拖延一些时间再动身,钱尚端也是严厉的盯看过去,说道:
  “这事,你们可不能诓我!”
  “赵郎君情急之下胡说八道,我们自不会在意,但楚山自节帅以下,有哪个不是将脑袋别在腰间去赴国难?”周景说道,“我家节帅为了庇护淮上不受虏兵侵凌、蹂躏,为了给河洛军民南撤争取时间,不惜以身犯险独守孤城,却叫赵先生说是任性妄为、有害社稷,钱相公也不要怪郭军侯情急之下想给赵先生两拳头尝尝!”
  “哼!是否有害社稷,待到襄阳陛下与诸相自有公论,我不与你在此争辩!”赵范冷声道。
  ……
  ……
  “什么?”
  垂拱殿位于大庆殿之侧,乃是建继帝日常听政之所。
  钱尚端返回襄阳之时,建继帝正与周鹤、高纯年、胡楷、顾藩、许蔚等人在垂拱殿商议迁都之事,就直接将钱尚端召入垂拱殿中复旨。
  听得徐怀率潜袭兵马在与徐心庵等将所率领的接援兵马会合之后,竟然没有从颍水突围南下,而是凿沉舟船、宰杀牛马,以背水之势强攻下西华城据守,周鹤、高纯年、顾藩以及胡楷、许蔚等人,都是大为震惊、目瞪口呆。
  “为何如此?”建继帝也是极力按捺住内心的波澜,盯着钱尚端问道。
  “徐怀有奏章送回,但奏章仅手录前朝名臣张巡《守睢阳作》诗一首,应是以张巡自喻,”钱尚端将徐怀手录奏章奉上,说道,“除此之外,徐怀还使麾下参军事周景穿过敌军封锁南归,臣已将其领到殿下,听候陛下的召问;河洛行营长史赵范,也在殿下请求召见……”
  “那就将他二人都喊进来!”建继帝蹙紧眉头,说道。
  周景与赵范走进大殿行觐见大礼。
  建继帝下旨赐座,问周景:“徐怀此次奔袭汴梁,千里皆敌众环伺,一切可都顺利?”
  “谢陛下关切,”周景坐绣墩之上,说道,“汴梁沦陷,河淮皆落敌手,而左右神武军、右骁胜军又计划年底弃河洛南撤,敌强我弱之势已成。徐侯与诸将忧侧翼再无牵制,入冬后赤扈铁骑将会同十数万降叛侵凌淮上,独木难支,不得已行险筹措潜袭汴梁,令虏兵短时间内难借河淮为跳板强攻淮上……”
  “徐侯擅自用兵……”赵范这个节骨眼上,当然不会忘了往徐怀头上扣实擅权用兵之事。
  建继帝摆摆手,无意让赵范在这些细枝末节纠缠下去,示意周景继续说下去。
  周景继续说道:“……托陛下洪福,徐侯率我等渡颍水北上,先后于鄢陵、尉氏等地,邀请诸部义师,于八月中旬奔袭汴梁,先后斩杀杨从宗、拔格、萧恒等敌将,歼敌近万,重创降叛之气焰;继而从汴梁南返,数倍敌军围追堵截,皆克之,灭敌数千,唯一可惜的是没能将岳海楼所部叛军吸引北上予以重创……”
  “且不说靖胜侯擅自北上,令襄阳惊扰,但说靖胜侯奔袭汴梁战功卓著,无一不克,为何到西华之后,不归楚山,还要留在颍水之北与敌军僵持?”周鹤阴沉着脸问道。
  周景平静的说道:“徐侯率我等奔袭汴梁,不忘宣扬陛下恩威,河淮军民有感陛下恩义,附随甚众,仓促间难以渡颍以破敌围,不得以效仿古将,沉舟以坚军民死战之志。此外,虏兵于颍水之南聚集甚众,徐侯担忧即便忍心抛弃南附军民渡颍,也无力将虏兵从汝颍之间逐走,甚至会诱使虏兵在汝颍之间越聚越多,而塞郑国公率河洛军民南撤之途。权衡再三,徐侯遂决意不计一切代价夺取西华而守之。徐侯在西华有八千效死之兵,有八千忘危之民,又屠宰牛马补充粮秣可食数月,至少在三个月内能将敌军牢牢吸引在颍水沿岸不得动弹,河洛军民尽可渡滍水南撤,勿忧敌扰。徐侯也令周景南归禀明陛下,襄阳一切决策,勿以西华为念;即便淮上不守,有郑国公峙守南阳,也足令大越半壁江山无忧……”
  周景将奔袭汴梁始末之后说完就起身告退,毕竟后续的议事,他连旁听的资格都没有。
  垂拱殿内安静得众人都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声。
  赵范代表河洛而来,同时河洛之局势与淮上唇齿相依,才有机会留在殿下,但也只有旁听的资格;没有谁开口问他话,他是不得随意发言的。
  赵范朝周鹤、高纯年二人看过去。
  说实话,真要是不管徐怀的死活,仅仅令徐怀守万余兵马,将数万虏兵牢牢吸引在颍水沿岸,河洛军民是可以抓住这个时间窗口完成撤离的。
  但问题是,建继帝舍得放弃徐怀吗?
  “靖胜侯忠贞义洁,令人感怀,即便有些任性妄为,也不能算大过,”周鹤看向建继帝,说道,“但眼下之情形,河洛军民南撤,实不能再拖延下去了!靖胜侯手录张巡诗作,表露心志,陛下也当成全啊!”
  “靖胜侯奔袭汴梁,撼动河淮,虽说虏兵依旧有援兵源源不断往汝颍之间聚集,但粮秣只会倍加困难,而难从容,”许蔚站起来,朝建继帝拱手说道,“倘若我大越健儿都能像靖胜侯从容赴国难,集河洛、南阳、襄阳之兵马,又何惧虏兵聚于汝颍?”
  “许公真觉得此时是朝廷孤注一掷,与虏兵决胜于汝颍的良机吗?”高纯年看向许蔚,质问道,“要是守战之事,真有如此容易,汴梁怎会陷于胡虏之兵?此时真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啊!”
  “再有两个月,河淮封冻,十数万赤扈骑兵纵横汝颍之间将毫无阻拦,集结河洛、南阳、襄阳之兵马,恐怕还是不敌啊,”顾藩朝建继帝拱手道,“陛下当三思而行啊!”
  周鹤看向沉默不语的胡楷,这个节骨眼上可不想他保持沉默,问道:“以枢相之见,集河洛、南阳、襄阳之兵马能否解西华之围,将靖胜侯救回来?”


第九十一章 意气用事
  胡楷眼神复杂的看了周鹤、高纯年等人一眼,稍稍挺直脊梁,朝建继帝拱了拱手,声音略有些沙哑的说道:
  “靖胜侯忠勇体国,数度为朝廷、为陛下舍生忘死,其人骁勇善战,又能使将卒用命,微臣以为,只要靖胜侯能守西华一日,西华必定无忧……”
  “胡公啊,周相问你集河洛、南阳、襄阳之兵,能否解西华之围将靖胜侯救出来,可没有说靖胜侯守不住西华城啊,”高纯年不容胡楷含糊其辞,说道,“再说了,靖胜侯一两万人马困守西华,粮秣只能支撑两三个月,待粮秣告罄后,还要怎么守下去?”
  “好啦,胡公之意,我已清楚了。”建继帝有些无力的挥挥手,打断高纯年对胡楷的追问,继而垂目看着御案上的奏章,徐怀手录《守睢阳作》一诗仅数十字,但落笔却字字予人千钧之感。
  有些事情并不需要周鹤、胡楷、高纯年、许蔚、顾藩等人提醒,他也能想明白。
  徐怀放弃从颍水突围南撤,而是留在颍水之北据守西华,将虏兵主力吸引于颍水沿岸,左右神武军只需要在襄城以南部署警戒线,掩护河洛军民南撤,又或者从河洛、南阳抽调兵马,在滍水沿岸重新部署防线,都是可以办得到的。
  不过,倘若要解西华之围,就要集结河洛、襄阳、南阳之兵马与楚山军会合之后,从滍水沿岸主动往北出击,最终还要将聚集于颍水南岸的虏兵击退才行。
  一个是沿滍水组建防线,一个要离开滍水沿岸主动出击。
  这对善防守而不善野战的大越兵马,是有天差地别的。
  说起守御,不要说西军百余年来与党项人对峙,在浅攻进筑、据险相峙等方面卓有建树了,赤扈人南侵以来,像许蔚、文横岳守太原,郑怀忠守平陆,以及早初守御巩县、泽州、沁源等战,以及淮王府军诸将在河北、京东东路都不缺佳绩。
  不过,说到与虏兵野战,赤扈人南侵以来,不惨败就已经值得弹冠相庆。
  想到这里,建继帝也就明白胡楷没有尽说的话意是什么了。
  想解西华之围是非常难,但此时的大越,能少得了敢舍生忘死,与虏兵作战的徐怀吗?
  没有敢与虏兵野战的将领兵卒,大越在江淮等地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天堑之险,单想着防守,能守住这半壁江山吗?
  更不要说日后还要收复中原了!
  想到这里,建继帝心里也是陡然一惊。
  “微臣有句话不知道当不当说?”赵范窥着建继帝神色微妙变化,振声说道。
  “赵范,你有什么话,尽请说来。”建继帝思绪叫赵范打断,抬头疑惑的看了他一眼,但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都不容朝廷忽视河洛及郑氏的意见,他也不至于此时不让赵范说话。
  “胡公言靖胜侯忠勇体国,为朝廷、为陛下数度舍生忘死,建立赫赫功勋,这话是一点都没有错。而朝廷此值危急存亡之秋,也断不能轻弃像靖胜侯如此骁勇善战之将为朝廷效力,”
  赵范走到殿中,长揖行礼道,
  “不过,依微臣之薄见,此时仓促集结十数万大军悍然与虏兵决一生死,实在冒险,没有什么胜算。倘若一定要做舍弃,微臣以为陛下当督促靖胜侯率侍卫精锐突围南归,不应一点都不做取舍。只要靖胜侯安然南归,到时候即便虏兵犹不肯退去,微臣以为以楚山、河洛之精锐,于滍水一侧守御拒敌,胜算总要远远高过仓促集结大军从滍水北上,于颍水之畔与虏兵野战。微臣现在就担忧靖胜侯年轻气盛,宁死也不稍屈其志啊……”
  “臣也有言进奏!”钱尚端振声说道。
  “哦?”
  建继帝朝钱尚端看去。
  自楚山与河洛分歧日益严重以来,钱尚端明哲保身,对诸事的态度都暧昧模糊,建继帝心里对此是有所不满的,但也没有过于苛求。
  此时却不想他此时一改旧状,建继帝疑惑的问道:“钱卿,你有什么话要说?”
  钱尚端正色道:“靖胜侯骁勇善战、屡立奇功,朝廷此际危急存亡之秋,离不开像靖胜侯这样的勇将,赵长史所言皆不假,但靖胜侯年纪轻轻就奇功可居,也难免滋生骄纵刚愎之气……”
  见建继帝脸色阴沉下来,但钱尚端并没有就此中断进言。
  他觉得其他时候可以含糊其辞也不会有什么,但此刻有些话不能说透,或致大害。
  钱尚端继续说道:“……靖胜侯擅自起兵潜袭汴梁,令陛下为此牵肠挂肚暂且不论,但说这次,也无半点要与陛下及诸公商量的意思,就擅自决意放弃突围而守西华,赵长史、周相斥其任性妄为,实不为过。当然,靖胜侯自己或许觉得是为陛下效忠,但他何尝又不是料中陛下怜才惜将,断不会轻易弃他而有谋?再往深里说,靖胜侯或许还没有从与郑国公意气之争中走出来吧……”
  “听钱公之言,靖胜侯这两次擅权,却说得通了!”钱尚端如此态度鲜明的斥责徐怀,高纯年也很是意外,但不忘再插上一刀,走到殿下,朝建继帝行礼道,“臣以为赵长史所议乃上策,陛下当颁严旨,将靖胜侯召归以守滍水,不能再任其意气用事了!”
  “够了!”
  建继帝拍案而起,怒色说道,
  “你们一个个指责靖胜侯意气用事,但在朕看来,大越满朝文武,意气用事的将臣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赤扈第一次南侵,大越数十万兵马喑哑无声,坐看虏兵肆虐京畿,靖胜侯以百余孤兵,怂恿朕去守巩县,是不是意气用事?赤扈第一次南侵无功而返,数十万将卒暗自侥幸之余毫无作为,靖胜侯怂恿朕以数千弱旅渡河北上,以援沁水、泽潞,是不是意气用事?太原之外皆陷敌手,许、文诸公所领孤军疲弱,都无握持兵戈之气力,靖胜侯仅率三千兵马奔走千里,联络顾氏及契丹残部以援太原孤兵,是不是也是意气用事?靖胜侯或许是年轻气盛,或许是意气用事,但朕此时犹记得靖胜侯说过一句话,你们谁还记得,或许诸公早已忘之脑后了!”
  周鹤、顾藩等人很少见建继帝发这么大的脾气,皆惶然站起来,钱尚端、高纯年跪倒在地,惶然叩问:“请陛下明示!”
  “靖胜侯曾说,山河破碎,时局唯艰,却恰是如此,更需要我等有破釜沉舟之心,与胡虏浴血而战……如果说这是意气用事,朕问你们,这是朝廷之幸,还是不幸?”
  钱尚端今日的立场,令建继帝意识到,他倘若再继续压制内心对周鹤、高纯年、顾藩等的不满,没有一点表露,朝堂可能真要彻底滑入怯弱畏战的深渊之中而难以自拔,厉色盯着众人,质问道,
  “靖胜侯舍生忘死,据守西华与强敌周旋,诸公不思力援,却横加指责,此间事要是传扬出去,不是叫天下忠义志士寒心吗?胡楷、许蔚,之前数议,朕皆不纳,枢密院当谋新策以援楚山,如有必要,朕亦可御驾亲征,即便最终事有不偕,但唯有如此,朕才对得住靖胜侯及诸多将卒的义勇,断不可再轻言弃之!”
  “陛下圣明,臣遵旨图谋新策以援楚山之危!”胡楷、许蔚跪地行礼,振声承旨。
  赵范也是满心震愕,低头拿眼角余光看周鹤、高纯年、顾藩等人皆不敢再争辩,而钱尚端更是如丧考妣,像落汤鸡一般失魂落魄的站在那里,大概从未想到建继帝会如此严厉表达内心的不满与愤怒吧?
  建继帝挥了挥手,示意诸公退下,也示意乔继恩及诸宫侍都出去,他想一个人静静。
  建继帝坐在御案后,有些疲倦的闭上眼睛梳理思绪,听着有轻微的脚步声在殿门口响起,说道:“乔公啊,你将徐怀的奏章拿去给钱尚端,叫他好好看看——他以往不欲与周高相争,我理解他的小心,但今天他太令我失望了。”
  “父皇,是我呢!”缨云走进殿下,好奇的问道,“钱公什么事惹父皇这么不高兴,徐怀又送来什么奏章,需要钱公好生去看?”
  “缨云啊,”建继帝见缨云走进来,指着御案上的奏章,说道,“徐怀决意据守西华,没有渡颍南撤,出乎众人意料,后续要如何处置,分歧很大——之前朝宴,对是否迁都一事,徐怀与郑怀忠在朝宴上闹得不欢而散,钱尚端明哲明身,态度暧昧不清,我以为敲打过他一次,他应该长记性了,没想到他这次还是被赵范糊弄住了。”
  “徐怀这字可真不好看,”缨云拿起徐怀的奏章,笑着评价,又问道,“父皇打算怎么做?”
  “我没有考你,你却考起为父来了?”建继帝摇头苦笑,问道,“为父当然舍不得折损如此勇将——缨云你来说说看,为父要怎么做才算妥当?”
  “依缨云所见,父皇真是很难呢,”缨云托着香腮,思虑道,“父皇大发脾气,诸公表面上肯定不敢再违拧父皇,但真逼着诸公献计献策援救靖胜侯,诸公能拿出一千道一万道难题摆到父皇面前……”
  “是啊,”建继帝轻叹一声,说道,“有时候也只能尽人事而听天命!”
  “哦,对了,缨云刚刚在大庆殿外碰着周景——想当初乃是周景等人与靖胜侯护送缨云逃出汴梁,缨云便找周景说了一会儿话……”缨云说道。
  “哦?”
  建继帝有些迟疑看着缨云,周景说过楚山兵马潜袭汴梁的始末之后就离开垂拱殿,之后他与诸公还在殿中商议了好一会儿,正常说来,周景不可能与缨云在大庆殿外遇上,再见缨云脸色没有半点焦急,顿时闪过一念,问道,
  “那周景是有什么话,叫你私下禀于为父知晓?”


第九十二章 噩耗频传
  建继帝动了真怒下旨着胡楷、许蔚二人思谋新策,周鹤、高纯年、顾藩等人也不敢当面顶忤圣意,只得暂且退下。
  钱尚端不是西府成员,也未列相位,中书门下省(政事堂)没有他的位置,而想到自己那番话直接令建继帝勃然大怒,他心里也是又惊又惧,这时候不敢再跟周鹤、高纯年、顾藩等人走得太近,走出宫门便托辞身体不适径直离开。
  看了一眼钱尚端失魂落魄的背影,胡楷看向赵范,问道:“赵长史可愿往西府共谋新策?”
  中书门下省与枢密院又称东府、西府。
  建继帝指定胡楷、许蔚献上新策,但想要增援楚山没有办法绕开河洛,甚至还要指望河洛兵马充当主力。
  胡楷即便不喜赵范其人,这时候也只能硬着头皮邀请代表河洛而来的赵范同往西府枢密院。
  赵范哂然一笑,朝胡楷、许蔚作揖说道:“陛下有枢相、许公辅佐军机,所谋新策定百无遗漏,哪里有赵范置喙的地方?枢相谋得新策,吩咐河洛便是。”
  见赵范有如此态度,胡楷、许蔚猜测郑怀忠对种种状况应该都有盘算,这叫他二人心头更是蒙上一层阴影,也没有办法强劝。
  许蔚看向周鹤,问道:“周相,你怎么说?”
  虽说陛下刚才没有点周鹤的名,但周鹤除了出任左相外,还兼领御营使,所有军政大策都需要周鹤副署才能生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9页  当前第3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9/6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将军好凶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