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将军好凶猛_分节阅读_第336节
小说作者:更俗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4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8:19
  “徐侯甚是在理,赵翼受教了!”赵翼拱手说道。
  “郡王爷客气,徐怀也只是肚子里藏不住话,有什么说什么,这个中曲折,还要劳烦郡王爷在襄阳分说一二!”徐怀还礼道。
  ……
  ……
  从黄羊寨返回楚山,天色已黑,众人也是路途劳累一天,特别是武威郡王赵翼昨日才刚到楚山来,更是辛苦。
  因此简单夜宴过后,武威郡王会先去馆舍休息。
  战事过后,没有繁重的军务压身,其他事都可以推到史轸、徐武碛、徐武江、苏老常等人的头上,徐怀是要轻松许多,但其他战场的威胁并没有解除,他夜里还要阅看各地传来的军情。
  夜深人静之时,徐怀将今天搜集到的军情阅看一遍,待要与柳琼儿去后宅休息,却见史轸此时还没有离开,正从廨厅探头看过来。
  徐怀站在院中,看向史轸问道:“史先生并不主张我就二都之事表明立场?”
  史轸走到廊前来,叹道:
  “这世间大多皆是凡夫俗子,朝堂衮衮诸公也概不能外,真正有破釜沉舟之勇毅者,自古以来,又能有几人?周鹤、高纯年等人必然早就有此念,只是之前淮上战事紧迫,知道陛下不会在这个节骨眼让周鹤等人妄兴此议、动摇军心,才隐忍到此时提出。我观陛下也是性情坚毅之人,周鹤等人真要在陛下跟前提请此议,还是会碰壁驳回的,楚山何苦插这一杠子?这是我午前听郡王爷询问这事时就有的想法。我午后心里仔细琢磨这事,似乎还有别的蹊跷。第一,周鹤、高纯年等人似乎并不需要征询楚山的意见,第二,周鹤、高纯年等人真就猜不到以你的性情会作何想,当真指望你会支持他们妄兴此议?”
  “你是说楚山旗帜鲜明表明立场,反而成为周鹤他们手里的棋子了?”徐怀蹙着眉头,问道。
  “襄阳臣公有畏艰避险之心,但陛下坚决不允,他们也无可奈何,”史轸说道,“但现在楚山先表明立场,襄阳臣公埋怨楚山起来,可不需要那么多顾忌啊!到时候陛下若要维护楚山,说不定就会向他们稍作妥协!”
  “我却不知道这些贪生怕死之辈能如何埋怨楚山?”徐怀冷声道。
  “陛下在襄阳,楚山之得失,决定襄阳之死生,守御之要,犹在河洛、陕西、淮南之上;而陛下南迁,楚山只是一军镇尔,”史轸苦笑道,“难道这点,还不够他们往侯爷你身上泼脏水的?我们知道你性情坚毅,与敌不同死生,有破釜沉舟之决心,但在别人眼里,你就是意欲挟天子自重、横加干涉国政……”
  “周鹤等人的心思,未必如此阴沉吧?”柳琼儿有些诧异的问道。
  “柳姑娘以为周鹤这些人最擅长何事?”史轸苦笑问道,“当然,也可能是我多想了,但侯爷已经表明立场,且与周鹤等人分歧极大,这也注定会叫周鹤等人更忌恨侯爷了!而且他们也不会往好处想侯爷,不会以为侯爷其心赤诚,那这件事他们最终会想到哪里去呢,还不是揣测侯爷私欲叵测?”
  “且不论他们如何想我,我不可能不在这事声明立场!即便陛下心思动摇,我也会上表力谏的!”徐怀挥了挥手,要史轸莫要太念挂这事,更不可能叫他私下去找武威郡王赵翼收回此前之议。
  “我想去一趟襄阳,看看这水到底有多深,是不是真是我多想了。”史轸说道,他还是担心这事有蹊跷,而郑屠、晋龙泉等人没有办法精准察觉到微妙之处。
  “好吧,防人之心不可无,你不辞辛苦要去襄阳走一趟,那就找个由头陪同郡王爷过去,”徐怀点头说道,“反正家里事你也帮我安排好,我没有耐心操持那么多的事情……”
  楚山所辖政务日益繁杂,徐怀还真有些离不开史轸……


第三十六章 潜流
  史轸没有与武威郡王赵翼一起前往襄阳,而是拖后几日才成行。
  倘若真有暗流潜藏在襄阳的水面之下,也需要武威郡王回到襄阳之后发酵几天,暗流才会汹涌诡谲起来。
  襄阳,刑部侍郎晋庄成家宅明烛高悬、灯火通明。
  襄阳城狭仄,迄今还未能筹足钱粮扩建外城,周鹤、高纯年等人也无意在襄阳扩建外城。
  因此,晋氏家财万贯,晋庄成位高权重,但晋氏府宅前后五进、东西三跨,总计才七八十间房,也是狭仄得很。
  晋庄成平时会客的问梅堂,狭小的天井仅七八步见方,栽种一株老梅,便容纳不下别的花花草草,平日里也显得晦暗无明。
  晋成庄与赵范隔着八仙桌饮茶,长子晋玉柱陪坐一旁,晋龙泉站在晋成庄身侧听候吩咐,借着烛火暗暗观察赵范晦涩如深的神色。
  “汴梁虽立伪楚,但终究难抵河淮残破,岳海楼这个伪楚枢密使,纠结五六万残兵败将,也只能以诈计赚刘献,在桐柏山受挫却是必然之事,实在不值得小题大作,”赵范端起雪白剔透的茶盏,将茶叶轻轻吹开到一边,慢腾腾的说道,“晋公可还记得我年前捎来的信中早就有这样的断言?”
  “不假,赵兄年前信中确实有说楚山、南阳应无忧!”晋庄成说道。
  “这并非什么难断之事,想河洛在平陆抵挡虏兵逾一年之久,也令虏兵难进寸步,”赵范幽幽说道,“但时日拖久,就怕这形势再难维持,晋公还是要早作准备,将晋老太公从泌阳接来襄阳,以防不测啊……”
  晋庄成端起茶盏,看着青翠茶叶在水中浮沉,没有应和赵范这话。
  却是晋庄成的长子晋玉柱按捺不住,带着些怨气的说道:“倘若淮上守不住,接到襄阳又有何益,虏兵攻破舞阳、楚山,经南阳兵临襄阳,不过是昼夜之间的事情!”
  “……玉柱,莫说这些丧气话,”晋庄成瞪了长子一眼,制止他胡乱说话,又朝赵范笑道,“靖胜侯乃国之干城,有他镇戍楚山,襄阳当无忧!”
  赵范笑道:“诸公身家性命皆在襄阳,靖胜侯不是干城也是干城了!靖胜侯功勋卓越,已入当世名将之列,但年过弱冠,却迟迟都无婚配。我这次到襄阳来,听人说靖胜侯对缨云公主有救护之恩,满朝公侯就没有一个急人之所想的?”
  “呵呵,”晋庄成都不许其子在外人面前胡乱议论淮上防御之事,又怎会在这事上插嘴,只是举起茶盏,笑着说道,“当世饮茶,需煮沸去沫,甚是繁琐,这沏泡之法听说还是靖胜侯所创,初时襄阳众人还颇有些不习惯,此时楚山之茶已风靡全城。我宅子里的茶,都是楚山所赠上品,赵公觉得如何?”
  晋庄成拿茶说事,以示晋氏与楚山关系密切,赵范心里只是冷笑,微笑道:
  “确实不错,却不知楚山之茶有何妙法,有机会还要找靖胜侯讨教一二。”
  晋庄成始终不接话茬,喝过几盏茶,赵范便告辞而去。
  晋玉柱送赵范出大门,折返问梅堂,见其父晋庄成坐在堂上一副愁眉莫展的样子,忍不住说道:“我觉得赵范所言不虚,襄阳与淮上有如鸡子与蛋壳,虏兵这次进攻淮上不成,乃精兵强将都用于河洛、淮南,待其调整部署,淮上难以持久,襄阳真就危险了啊!”
  “朝堂大计,有诸公与谋,要你插什么嘴?”晋庄成瞪了晋玉柱一眼,教训道,“你当赵范今日登门,是好意来提醒我们的吗?你给我记住,不管赵范所言有几分道理,这事都轮不到我们出头。你在外面,也绝不可议论这事!”
  晋龙泉站在一旁问道:“郑屠送了一些茶叶过来,府上可要备些礼回赠?”
  “当然要,龙泉你到库房挑些珍稀玩物送过去,但不要多嘴说什么。”晋庄成吩咐道。
  ……
  ……
  桐柏山自古以来就盛产茶药,但要认真细数来,淮源地处桐柏山南岭西段及北岭,山势崔巍,谷深壑险,低岗丘陵也多尽可能开垦种植粮桑,茶叶产出有限。
  信阳、罗山两县以及淮水北岸的真阳县,有大片溪河与淮水交汇的冲积平川,民众不缺土地耕种,师溪河两岸以及石门岭以东及铁幕山的大片低岗丘陵,数百年来开辟种植不计其数的茶庄茶园,每年所出新茶高达上万担。
  不过,以往桐柏山茶都是采摘后压制成饼,饮时碾碎煮沸,与别地茶叶相比,并没有自傲的特色。
  虽说楚山众人这些年来饮茶都是采摘新叶后直接进行炒制,饮时直接冲泡,但当世消息传播缓慢,冲饮法一直传播不开;士大夫对冲饮法还甚为不屑。
  却是建继帝在襄阳即位,诸部院司官吏陆续到位履职,襄阳城条件又非常的简陋,数以千计的官吏连住宅都没有办法充分解决,饮茶再难以讲究,看似优雅、传统但费时费力一时间受到限制,简单便捷、实际茶汤品质更高的冲饮法自然就迅速在襄阳城里推广开来。
  以往楚山往外输出的大宗商品,以各式铁器及铁料、桐油、木材、药材为主,其中铁料、包括兵甲战械在内的铁器、桐油以及木材,都是城外与各地商户直接交易。城中铺院也设有货栈,主要运储与城里中小药行、药铺交易的药材为主。
  随着冲饮法流传开来,铺院在襄阳每月能走销两三百担茶。
  襄阳作为新的帝都所在,从士大夫到贩夫走卒快速接受冲饮法,楚山茶也飞快往襄阳周边的荆湖北路诸州县流传开来。
  铸锋堂除了之前所积压的两三千担炒茶已经走销一尽外,今年受战事影响,所能供应的新茶不足信阳、罗山、真阳往年正常产量的一半,肯定满足不了需求。
  这次史轸到襄阳来,郑屠以及铺院几名主事都想着以铸锋堂的名义从外地采购新茶炒制以补不足。
  史轸想也没想,就直接否决掉,要襄阳负责铺院的主事不用考虑炒茶之事,只要确保铸锋堂输出的大宗商货,以襄阳为中转站,往天下各路更顺畅的贩运就好。
  因为战事的缘故,原先掌控真阳、信阳、罗山等地茶庄茶园的土地主大多南逃,即便还有一些茶庄主留下来,但也都同意所有的新茶由铸锋堂以一定的基价进行统购。
  他们不同意也不行,受战事的影响,已没有几个茶商还敢跑到楚山收购新茶;而楚山往外的运力,也基本上为铸锋堂所垄断。由于大量的茶农跟其他民众都逃往荆湖避难,滞留在信阳等地的难民,也基本上以乡司为单位进行救济。
  旧的生产体系被打破,茶庄主不找乡司请求帮助,想单独雇茶农采茶,也变得困难。
  目前行营将真阳、信阳、罗山三县的产茶地,以乡司为单划分出十二座茶区,在每处乡司都直接设点炒制新茶。
  这就确保几年一步步琢磨完善的炒茶法,都在铸锋堂的直接掌控之下,短时间不虞会扩散出去。
  倘若此时从外城大量采购新茶,运回楚山炒制,必然会挤占原本就很狭仄、运力有限的陆路运输通道;倘若将新茶运往襄阳炒制,以当世对饮茶的热衷以及江浙荆湖的茶庄茶园多为当地大地主、大士绅掌控,与襄阳诸公关系密切,炒茶法估计很快就会传播出去。
  现在除了真阳、信阳、罗山等地新茶产量会很快恢复到战前水平外,桐柏山里还有很多不适宜开垦粮田的坡岗可以用来种茶。
  此外,罗山以东的光山、潢川等地临近淮阳山北坡的坡岗丘陵,都是淮南有名的产茶区;随着九里关以东的防御日益完善,楚山直接控制的炒茶年产量,会很快恢复到三万担左右。
  即便随着冲饮法的普及,三万担炒茶犹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但恰好可以稍稍提高茶价。
  楚山所直接辖管的地域非常有限,养军却靡费极巨,好不容易有大宗商品能独占,史轸的目光当然不会局限于一时之利。
  史轸抵达襄阳,正将郑屠以及魏成隆等铺院主事召集过来了解铺院经营情况,晋龙泉登门拜访。
  晋龙泉送上回礼也没有多作逗留,更没有单独与史轸接触,而是夜深人静之时,找到由头走出晋府,走进东城一栋秘密据点,再次见到史轸。
  “赵范日前不仅过来见晋庄成,我听说他到襄阳这两天可没有少走动!”晋龙泉将赵范拜访晋庄成的诸多细节,禀于史轸,“侯爷坚决反对南迁之事,原本应是机密,都无奏章呈入宫中,但晋玉柱与诸家公子交游,已有议论传开,我起初也没有想到郑家会在这件事情里如此卖力……”
  “郑家不想守河洛了!”史轸拍着脑袋,大觉头痛的说道。
  “怎么说?”郑屠疑惑不解的问道,“侯爷不是早就在陛下跟前建议说,河洛有可能不守,要襄阳早作准备。郑家要是在河洛支撑不住,不想守了,陛下也不会过分为难他们吧?”
  “不一样的,”史轸说道,“陛下驻跸襄阳,郑家不想守河洛,也只能学楚山,将兵马撤入伏牛山、熊耳山之中,与虏兵坚持作战,楚山以南没有郑家撤离的位置——这不是郑家所想要得到的。不过,陛下南迁了,左右宣武军都将随陛下南下,那襄阳、南阳留出来的空当,需要有一员大将及数万战兵镇守,你们说这个位置会是谁去填?周鹤这些人总归不会让属于楚山行营的防区一下子就将南阳、襄阳都囊括进去吧?”


第三十七章 进退
  “从淮上到襄阳确实缺乏足够的战略纵深,但虏兵刚从淮上撤围而去,襄阳军民受此激励,人心振奋,自告从军者甚众。朝堂诸公即便有怯敌畏战之心,论常理也不应急切商议南迁之事。”
  晋龙泉皱着眉头说道,
  “我此前也注意襄阳士臣、世家子之间议论此事颇为迫切,有些异常,却不想会是郑家在幕后大力推动……”
  晋龙泉早年仅在桐柏山里算得上一个人物,与吏司、草莽打交道,也算是看遍人世无常、险恶,但还称不上一时之俊杰。
  即便决意怂恿唐天德一并投靠楚山,暗中为楚山效力,晋龙泉更多还是为徐怀及桐柏山众人的手腕所折服。
  不过,在那之后,晋龙泉通过楚山所接触的大量消息,以及楚山行事所奉行的诸多准则,实际上已远远超越当世的普遍层次。
  而这些才是楚山这些年披坚折锐、无所不利的根本。
  晋龙泉既然信服徐怀及桐柏山众人的手腕,当他有机会接触这一切背后真正的机密时,眼界自然随之打开,种种想法也就进入更高的层次。
  晋龙泉潜伏在晋庄成身边,对襄阳城里诸多潜流,感受比郑屠他们还要直接、真切。
  郑屠在襄阳就是代表楚山联络朝廷,朝廷有什么制诰诏令,以及徐怀在楚山有什么奏章,都是经他的手传递。郑屠在襄阳能接触到大量官员,但要么与楚山交好,要么就是对楚山有所戒备,有些事情反倒是身在其中,摸不太透。
  在史轸来襄阳之前,晋龙泉就注意到在这个时机,世家子之间议论南迁之事很不寻常,在赵范登门拜见晋庄成说这番话后,他就迫不及待找机会过来联络郑屠,没想到史轸这时候会在襄阳。
  现在揪出郑家才是整件事幕后搅浑水最不遗余力者,其动机也就不难剖析了。
  郑怀忠拥立建继帝,本身就是见势投机而已。
  当初选择镇守河洛,郑家也是以为赤扈人会全力先攻陕西,看到河洛山川形势最为完整,就迫不及待将洛阳以及潼关、虎牢、平陆、襄城外围四镇关口城池揽于麾下,生怕别人插足河洛分一杯羹。
  郑怀忠未曾想赤扈人攻打河洛的心思最为坚决,进攻平陆以及从荥阳、虎牢往西攻打巩县、偃师持续一年多时间,死伤无数仍然不退兵。
  郑怀忠年前就不得不请援襄阳,调杨麟所部助守偃师、巩县,但其嫡系兵马依旧不得不在平陆,与曹师雄所部降附军贴身血战。
  楚山守黄羊寨、石门岭及楚山城一线,并没有将战场局限于楚山城的攻守,甚至自始至终都掌握战场的选择权,迫使岳海楼不得不进入对楚山有利的地形打消耗战。
  黄羊寨之战,占据有利的地形,利用比敌军要精良得多的兵甲战械,利用更紧密的阵形,更训练有素的精锐将卒,前后一个多月的消耗作战,击毙击伤岳海楼部将卒逾一万五千余众,而楚山所付出的代价,不足敌军十之一二。
  有什么伤病,都是很快替换出去,使得第二厢人马越打越有信心,越打战斗力越强,最后令岳海楼不得不放弃强攻黄羊寨的妄想。
  相比之下,郑氏守平陆,付出的代价则惨重多了。
  郑氏守平陆,纯粹是据城以守,又过于依赖于城墙的防守,守军缺乏创造纵深、打纵深的意识,这使得曹师雄、孟平等降将,直接将营垒修筑到平陆城下,然后贴近城墙架设数十架投石机,日以继夜的砸轰。
  一年多时间,平陆城早就面目全非,即便这时候守军依旧顽强守在残破的平陆城中,但伤亡怎么可能会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9页  当前第3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6/6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将军好凶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