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将军好凶猛_分节阅读_第170节
小说作者:更俗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4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8:19


第一百三十二章 围砦
  与其他地方常见、高而尖的峰岭地貌不同,西山以峁、塬、沟、谷等地貌为主,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形。
  以峁命名的通常是指顶部平缓、斜坡陡峭的黄土丘陵;而以塬命名的,则是四周陡峭、顶部平坦的黄土丘台;一条条山峁、一座座高塬之间,则是纵横交错的沟壑。
  这种地貌的形成,与亿万年来不断有狂风将漠北沙土吹来沉积,又不断被流水冲刷、侵蚀有关。
  身旁十数甲卒伺立,徐怀身穿铠甲与徐武碛等人站在一座无名丘峁之上,放眼望去,只见纵横叠加的沟壑在脚下延伸。
  虽说已经进入三月下旬,但北地的草木还没有吐出新绿,生命的迹象还埋藏在这片黄土的深处。
  灰蓝的苍穹下,一切都是那样的苍凉,除了灰黄外,天地之间再无多余的色彩。
  徐怀很快就将凝重的目光重新转向对面的土塬。
  从东面的一条长沟过来,四壁陡峭的那座土塬约有三十余丈高,平坦的顶部约有百余亩方圆,乌敕砦就高踞在塬顶斜睨四周一切。
  从沟底到塬上仅有一条容三四人并行的土路在陡峭的斜坡间蜿蜒爬行,土路的一侧是风雕雨刻了千年之久的悬崖,一侧是陡峭的峭壁,荆棘密布。
  乌敕砦作为山胡十三部其之一乌敕部的族坞,规模并不大,砦墙夯土筑成,远远眺望过去,还能看到雨水侵蚀的痕迹。
  乌敕砦虽然不大,但位于距离朔州仅三十余里的西山之中,背倚白罗冲乃是偏关河上游四大支流之一;而沿白罗冲北进,进入偏关河谷之后再沿河谷西进,乃是从朔州城横穿西山进入黄河东岸、相对便捷的一条通道。
  乌敕部此前就频频从西山里杀出扰袭朔州,意味着已经没有交涉的可能与必要,而哪怕是为了打开横穿西山、前往黄河东岸的通道,徐怀也要对乌敕部用兵,将这颗钉子拔掉。
  不过,乌敕部虽说仅有六七百名丁壮,论及实力,在万里辽阔、千族争雄的北地完全可以说是相当的微不足道,但乌敕砦位居易守难攻的土塬之巅、居高临下,乌敕部众又骁勇凶悍,二月底才正式编为天雄军第十将(厢)的桐柏山卒真想要强攻,即便是付出相当惨重的代价,也未必就一定能顺利将其拔掉。
  而西山峁塬沟壑纵横,爬梁穿谷十数小径交错,沿途都有蕃胡砦坞卡在要隘上。
  天雄军第十厢总计才二千三百名战兵,徐怀怎么舍得拿他们去硬啃这一座座坞砦?
  仗不是这么打的。
  强攻乌敕砦伤亡难以控制,那就将其彻底围死,断其水源,逼迫其投降;倘若西山之中其他蕃胡出兵来援,他们正好以逸待劳、围点打援。
  当然,更为重要的还是借这个机会,在西山之中建立据点,借围困乌敕砦的机会,将有限的物资都从朔州城转移进西山。唯有如此,在风云突变时,他们才能毫不犹豫的放弃朔州城,将人马都撤入西山之中,而不是困守没有粮食来源、也注定不可能会有援兵的朔州城。
  此时在乌敕砦的山脚,拒马结合栅墙形成数道障碍,在障碍后填以甲卒,用硬弓强弩及大盾,封锁乌敕部族人下山的通道,但这仅仅是其次。
  在距离乌敕砦三五百步不等的长沟之中,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桐柏山卒用削尖一头的圆木,择地修建了三座坚固栅寨,将乌敕砦彻底围困起来。
  西山里树木稀少,一座山头可能就只有十数棵能用的树木。
  徐怀便将城里两千健壮的胡族妇女都动员起来,更多范围的去砍伐树木用以筑寨;同时还将朔州里的屋舍拆除,用骡马将一根根梁柱拖入山中。
  这时候有两道身影,从乌敕砦的南墙翻出,从更为陡峭、几乎是垂直悬崖的南坡缒绳进入乱石密布的深沟之中,然后往南面的山岭爬去——桐柏山卒相对乌敕部兵力上绝对占据优势,但也不可能将乌敕砦彻底围一个水泄不通,很多崎岖险地都不适合派驻兵马,因此留下乌敕部小股人马进出的缺口。
  当然,也没有必要围一个水泄不通。
  徐武碛蹙眉看着消失在远处山岭间的那两道身影,跟徐怀说道:“这几天乌敕部更频繁遣人从南崖缒绳跳出我们的封锁,潜入西山腹地求援;而偶有蛮兵从正面山道杀出来,嘴唇都干裂得厉害,看来塬上的水源差不多已经断绝了!”
  徐怀不滥杀无辜,但不意味着不杀。
  而战争从来都是残酷、无情的。
  桐柏山大举杀入山中,乌敇部拒绝投降,除了两千名族人外,还将上万头牲畜都迁回塬堡,他们是不虞缺粮的。
  不过,他们以为桐柏山卒攻砦无功,十数日就会被迫撤兵而去,却没有想到徐怀决意将乌敕砦围死,而塬上的水源又极为有限。
  乌敕部两千族众、上万头牲畜缩到塬砦里坚守不出,最初有雪水融化供人畜饮用,但三月中旬之后随着天气回暖,塬顶雪水彻底融化,坞砦内外开挖的几座蓄水塘,仓促间又没有想到用青泥石灰作防渗处理,疏松的土质根本就蓄不住水。
  而整个三月西山里都没有下一场雨。
  比起断粮,令乌敕部更为绝望的是断水。
  “这两天莫突部兵马都在往西山边缘转移,应该就是这两天了,让大家打起精神头来!”徐怀搓了搓脸,跟徐武碛以及身边的其他人说道。
  西山十三部蕃胡,以莫突部实力最为强大,其部控制的三座砦堡位于白罗冲汇入偏关河的河冲地区。那里往西、往南、往北都有较为开阔的通道,徐怀想要将莫突部彻底围困住,需要动用更多的兵力不说,从朔州往河冲地区一百多里的曲折谷梁道还容易被蕃兵截断——倘若遇到暴雨,西山之中的雨水通过各条冲沟往偏关河汇聚之时,更是兵家大忌。
  不过莫突部作为西山蕃胡之首,除了实力不弱外,也极具野心。
  无论是十数年前的山胡叛乱,还是这次山胡频频出山袭扰朔州,都是莫突部牵头搞事,其他诸部也听从莫突部的号令行事。
  徐怀出兵围困乌敕部,还是想着将莫突部从河冲地区吸引出来。
  莫突部当然可以坐看乌敕部覆灭不救,但真要是在乌敕部水源断绝、两千族众随时都有可能被桐柏山卒歼灭之时,莫突部却一直都袖手旁观,以后也不要想再号令其他诸部行事了。
  哪怕是装装样子,莫突部也一定要集结兵马,解乌敕部之围的。
  现在不能确定的,是莫突部集结山胡兵马之后,是直接奔乌敕砦而来,还是出西山往朔州城掩杀而去,玩一出围魏救赵。
  徐怀当然是希望是前者。
  他们在乌敕砦附近已经准备就绪,在狭窄的狭道、河谷之间,用硬弓坚盾以及长枪长矛,依靠坚寨,对杀山胡骑兵,不要太爽利。
  倘若是后者,则意味着莫突部并没有不计伤亡解乌敕部之围的决心。
  徐怀也压根就没有想过有可能在朔州城外围开阔的旷野里,用桐柏山卒去围歼兵力上还占据优势的数千山胡骑兵。
  这也意味着他们短期间无法重创山胡主力。
  这时候有十数骑兵从狭窄的山道缓缓往西寨这边的行来,徐怀初时没有正意,很快就有两人赶来禀报:“解忠将军过来了!”
  “啊,我就想解忠能派两三百援兵,加强一下朔州城的防守,他怎么亲自过来了?”徐怀有些疑惑的问道。
  徐武碛、徐武坤、郭君判等人摊摊手,表示也不知道解忠的来意,但都随徐怀一起往山脚下迎去。
  二月底天雄军彻底定编,解忠、朱润、雷腾三部编入天雄军第九将(厢),解忠功绩最著,但最终却是刻意找曹师雄攀附关系的雷腾坐上都指挥使的位子,解忠、朱润二人为副将。
  解忠同时以都虞候兼领广武砦巡检使,率其部守御岚谷北部的广武砦。
  进入三月以后,也是解忠率驻守广武砦一千五百名禁厢军从南面杀入西山,配合桐柏山卒对山胡蕃兵的清剿。
  徐怀预料莫突部有可能会玩围魏救赵之策,出兵去袭击朔州城——那样的话,他会率主力继续围困乌敕砦,但朔州仅有五百步甲、三百骑兵,守偌大的朔州城很有些空虚,就希望解忠能派一点援兵过来壮壮声势,没想到解忠会亲自率部赶来增援。
  “解将军,你怎么亲自赶过来了?”徐怀下山朝由沈镇恶、徐忻陪同的解忠迎过去,笑着问道。
  “从南面想杀入西山腹地太难,就想带着弟兄们跑这里来分些战功,徐军使不会不欢迎吧?”解忠笑着说道。
  天雄军二月底正式定编,徐怀除了以都虞侯统领桐柏山卒外,河东路还正式在朔州新设朔州巡检司,徐怀得以出任朔州巡检使。


第一百三十三章 偷梁换柱
  解忠此时来援,除了百余骑兵护卫外,还带来五百步甲,此时都停驻在从乌敕砦这边出西山的峡口猴儿坞。
  徐怀请解忠进入东栅寨,在简陋的指挥战棚里,介绍起乌敕砦被他们已经围得山穷水尽以及莫突等部正往西山东麓边缘地区集结兵马的情况:
  “我们担心莫突部不会真心来解乌敕之围,有可能会玩起围魏救赵的心机。我们在朔州城留下的兵力有限,还有些担忧难以首尾相顾,解军使你带六百人马过来,我们就彻底放心了!”
  “我带着六百人马过来,也就是壮壮声势,蹭点军功,你可莫要期待太多。”解忠说道。
  虽然解忠此时也是以都虞候兼领广武砦巡检使,统领一千六七百名禁厢军驻守岚谷北境,并配合朔州兵马从南面压制西山蕃胡,看似兵马也并没有少多少,但从大同并肩作战逃归,桐柏山众人是何等的藏龙卧虎,他心里还是有数的。
  潘成虎、郭君判、徐武碛、徐武坤、朱承钧、周景以及徐怀等人自不用说,徐心庵、唐盘、唐青、殷鹏、韩奇、袁垒、杜仲、仲季堂、沈镇恶、燕小乙、杜武、徐忻、魏大牙等一批军将身手强横、锐志进取、生机勃勃。
  任谁为将,谁不希望手里能有这么一批军将冲锋陷阵?
  而徐怀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有乡土守望之意的桐柏山卒都聚拢在朔州,这都决定了朔州兵马的凝聚力、战斗力,远非寻常禁军能及。
  这不禁令解忠想起十七年前靖胜军增援岚州,兵锋如摧枯拉朽溃击契丹兵马的情形。
  解忠他此时在广武砦所统领的兵马,除了五百厢军乃老弱疲残,平时主要守在城寨之中打杂外,余下一千两百名禁军兵卒也算是经历战火淬练过。
  不过,他心里很清楚,无论是他麾下十数名军将,还是更基层的军吏、兵卒,与桐柏山卒相比都差了一大截。
  他亲自率部赶过来增援,一来算是奉天雄军统制行辕及河东经略使司的军令,配合朔州进剿西山蕃胡,二来也念及曾与桐柏山人并肩作战的旧情,但自己手下兵马有几斤几两心里清楚,可不敢大包大揽说助守朔州城便叫徐怀他们在此间安枕无忧。
  当然了,解忠能亲率兵马过来增援,徐怀便已承情,不可能将最艰难的作战任务交给其部承担。
  到时候就算解忠他没有意见,他麾下军将看着自己带出来的兵卒伤亡惨重,怎么可能不满腹牢骚、怨气冲天?
  考虑莫突部及其他诸部蕃兵都往西山东麓边缘集结,其即便有心解乌敕砦之围,也会仗着优势兵马插进到猴儿坞附近,进入西山的桐柏山卒与朔州城的联络切断。
  徐怀有意将主力步甲从乌敕砦附近的栅寨抽出,放到猴儿坞去。
  这么一来,蕃胡主力倘若想解乌敕砦之围,徐怀就将其兵马吸引到猴儿坞内侧的峡道内与此作战。
  倘若蕃胡主力仅仅是想玩围魏救赵那一套,猴儿坞距离朔州城仅十三四里,有什么不测从猴儿坞出兵增援也近。
  而桐柏山卒主力从三座栅寨抽出,就会造成在乌敕砦附近的围困兵力空缺,就需要解忠所部兵马填进来,防备乌敕部有可能突围杀出,同时也要防备有少量蕃部兵马会从西翼的沟谷试图接近乌敕砦。
  听徐怀的计划,解忠满口答应下来,说道:“行啊,西栅寨便交给我手下儿郎防守。他们要是仗着地形以及栅寨,都不能挡住从西峡杀出的蕃兵,也没脸蹭这战功了……”
  西山蕃胡数次袭扰朔州,双方都没有真正硬碰硬的打过,徐怀料得莫突部未必有多重视他们。
  双方商议好换防方案之后,也没有说等到深夜再行偷梁换柱之策,午后解忠就将一营步甲直接通过曲折峡道调入山里,进驻西栅寨里。
  峡道山径狭窄,同时只能供一支兵马单向而行。
  原先由唐盘、殷鹏率领的两营桐柏山卒步甲,在解忠其部入驻西栅寨、天已经黑下来之后,才高举火把出山,往三十里外的峡口猴儿坞开拔而去。
  此时在乌敕砦东面的东栅寨以及北面的中营栅寨,则各留百余战兵以及二百多工辎兵防守,负责与解忠其部一起将乌敕部的兵马堵死在山塬之上。
  潘成虎、徐武坤留下来督战,解忠令其部将、营指挥使周全义听从潘成虎、徐武坤的节制,他本人则随徐怀赶往猴儿坞观战。
  ……
  ……
  猴儿坞位于从乌敕部出西山的峡口外。
  一道南北向的峁岭在此当中断开一截,猴儿坞就筑在断茬口的内侧。
  这里地形破碎,像是西山边缘处突然塌陷出四五百丈纵深的缺口,外侧就是一马平川的恢河河谷,朔州城座落在猴儿坞东北侧十二三里开外。
  徐怀他们赶到猴儿坞已是凌晨,夜幕笼罩苍穹,星月皎洁,站在猴儿坞夯土筑成的寨墙上,能眺望朔州城静伏在夜幕下的暗影,仿佛一头洪荒巨兽蛰伏在原野深处。
  “黄昏时,西山诸蕃就已经有千余骑在朔州城西北侧的榆树冲山口外大规模集结……”在寨墙之前,殷鹏将朔州城周边最新一刻的情势,禀报给徐怀他们知晓。
  兵马再捉襟见肘,徐怀也不会想着将西山之外的有限兵力都收缩回朔州城被动防守。
  那么做的话,敌军完全可以凭借优势兵力盯住朔州四座城门,将他们留在西山之外的兵马都堵住朔州城里,再无法策应朔州城外的战场。
  这也是天雄军主力溃灭于大同,给众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教训。
  因此,在注意到西山诸部蕃兵有在朔州城西北侧大规模集结的迹象,徐怀就下令殷鹏、周景等人率三百骑兵驰出朔州城待命;此时他们率领骑兵赶来猴儿坞与徐怀会合。
  不过,桐柏山迄今才编有三百多骑兵,再多的自信也不可能去找三四倍于己的敌骑挑衅,更不可能指望凭借这点骑兵能将千余西山蕃骑缠住,然后等步甲精锐赶过去作战。
  目前徐怀只能死死将乌敕部围住,然而将主力部署在峡口处的猴儿坞,等西山蕃骑主力前来进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9页  当前第1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0/6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将军好凶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