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将军好凶猛_分节阅读_第164节
小说作者:更俗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4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8:19
  徐怀点点头,沉吟起来。
  倘若朝廷不能接受桐柏山卒聚守朔州这一事实,第一步必然会掐断对他们的后勤补给逼迫他们就范。
  凡事要作最坏的打算,他们首先要保证诸兵卒能吃饱穿暖。
  八千多石粮谷,还有一部分肉食补充,看似不少,但倘若要充足供应军中,都未必能支撑住三个月。
  而接下来三个月,是非常关键的时间点。
  他们能在朔州撑过三个月,就有可能逼迫朝廷先让步。
  天雄军打得这么烂,令河东北部的局势骤然恶化起来。
  已经聚集起来的桐柏山卒,看似人马不多,但在大越河东及契丹西京道之间,已经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一枚棋子了。
  士臣群体越是勾心斗角,越是擅长险恶心计算他人,这时候就越是投鼠忌器。
  徐怀他们背后就算没有王禀、朱沆等人支持,其他士臣在这个节骨眼上,敢强硬逼迫桐柏山卒的可能性都非常低,真未必敢断朔州三个月的粮草供给。
  徐怀能看出王番内心对他们的不满,但还不是什么话都没有说,就让他们回朔州了?
  而就算蔡系众人这时候笃定徐怀乃是王孝成之子,就算认定桐柏山众人对蔡系心怀旧恨,但他们不能公开翻当年的旧案,也就未必敢公然逼反桐柏山卒。
  天雄军溃灭于大同城,现在又闹出岳海楼刺杀葛伯奕之事,蔡系的屁股现在是越擦越脏,他们敢为河东局势进一步恶化承担责任?
  “可能我们之前所担忧的最坏情形并不会出现了,”徐怀蹙着眉头说道,“葛伯奕现在的节奏,就是先咬死岳海楼通敌,然而暗中怂恿朝野将矛头直指蔡铤,以便葛家最大限度的推卸掉兵败大同的罪责。刘世中、蔡元攸这时候派人强硬的要求西路军守住朔州,恐怕是他们预料到这一局面,后续东路军在雁门或许也会有一些动作。这些蠢货,没有胆气打硬仗,但内斗起来,却个个精明得很。再说了,葛伯奕或许也会对我们有所倚仗……”
  “葛伯奕这些货色,还是早早倒下,对大家更有好处!”
  以往徐心庵、唐盘以及徐武坤等人,对那些高高在上的将帅多少还是有些敬畏的,但天雄军溃灭于大同,已经将他们心里这些敬畏彻底打碎掉了。
  听徐怀提到后续还有可能跟会葛家交易,徐心庵、唐青一个个都嫌弃起来。
  “……我也就是这么一说,只是告诉大家未来一年我们所面临的形势未必有大家所担忧的那般险恶,”徐怀哈哈一笑,说道,“城中这么多胡族妇孺,我们还是要都承担起责任来!也要从这一刻起,让所有将卒都意识到,我们将是一支与众不同的军队。另外,军中有很多老光棍,他们要是愿意娶胡妇为妻,我们也要去促成,但有一点要注意,不得有强娶之事发生,而迎娶胡妇,其年幼子女也需要一并抚养、视同己出!”
  “这怎么行?之前清顺军与天雄军在朔州大开杀戒,这些胡虏妇孺差不多都有父辈兄弟死于屠刀之下。我看对她们施粥两三个月,等她们熬过这个冬季,便让她们出城去谋生活。倘若真要撮合婚配,难保会有一些妇孺心怀旧恨,很可能会是大隐患啊!”苏老常蹙着眉头,觉得徐怀撮合军卒迎娶胡妇之事有很多的不妥。
  “先进去再说,施粥着下面人去施行便可,不需要我们站在这里吹冷风!”
  徐怀与众人往刺史府里走去,待在烧了火盆的暖和客堂里坐下来后,搓着冻得发僵的手,跟苏老常他们解释道,
  “胡虏部族间多杀戮,劫掠妇孺以充人口也是惯常事,总之整天不是你抢我就是我抢你,妇孺有如牛羊,皆是附庸。因此在草原上,也没有女子或幼子为父兄报仇的传统,即便被掳夺,绝大多数也都能安于新族……”
  就算徐武碛、徐武坤、周景等人曾在靖胜军任吏,与契丹人、党项人有过多次交锋,苏老常也曾受人诬陷,流放泾州为囚,但惯性思维所致,他们对诸蕃部族的风俗传统,却是缺乏深入的研究。
  诸多士臣也惯以“蛮夷”视之,但更根源性的东西,却无意深究。
  虽说徐怀脑海里清楚闪现的记忆片段很短暂,像是一道道看不透的迷题,但伴随着这些记忆片段,对赤扈人的种种认识,却像是与天俱来一般,也随之浮现,甚至比他自己所想象的更为具体、深入。
  目前这三四千妇孺,不仅是他们目前不多能直接掌控的人口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在契丹为赤扈人灭亡之后,他想要进一步吸纳契丹残余势力,这将是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他怎么能因为一些不必要的担忧及麻烦,就畏难不做?
  消化、吸纳这三四千胡族妇孺,是徐怀在北归途中就想定的事情,这时候也是耐心劝告苏老常、徐武坤他们:
  “再一个,朔州、大同诸多杀戮,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在朔州时,为约束军纪,心庵他们当街处决六名院卒,在大同我们更是秋毫不犯,这时候我们又不惜挤出宝贵的口粮去救妇孺——这些也许说服不了城外的诸蕃部族,难道我们还无法说服城里嗷嗷待哺的妇孺相信这点吗?当然,我们并不是想要欺骗谁,我们在接下来这段时间确实需要对我们的兵卒进行改头换面的塑造,使之真正成为一支心怀家国、从心里明白军民乃鱼水相依的精锐之师。这里面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可能在座众人都很费解,所以我们内部可以先放开讨论;也只有我们内部都能认识到,才有可能真正的施行下去。不过,诸事都不要太着急,今天先施粥,我们也要好好的饱餐一顿,好好休息一下……”


第一百二十一章 屠狗辈
  以往徐怀藏身幕后,除了出谋定策及统兵作战之外,其他繁琐事务都推给别人去做,大部分时间都可以拿来钻研、锤炼武技以及与柳琼儿打情骂俏上。
  而这次重归朔州,他说是先要好好歇上一歇,但用过晡食却没能离开大堂。
  徐心庵、唐盘等人都各回军营了。
  现在人心惶惶,不能让人闲着,城池防御及操练等事都要做起来,甚至还要比平日更为严格。
  袁垒、仲季堂等人率领四百桐柏山卒,在重编方案出来之前,也由徐心庵他们带着先熟悉起朔州城内的情况。
  周景、韩奇等人各带小队骑兵出城侦察,确保要掌握住朔州三十里方圆内动静,不能说虏骑大军压城,这边还毫无觉察。
  不过,徐武坤、徐武碛、郑屠、潘成虎、郭君判暂时都没有特别需要立时去做的事情,苏老常将施粥之事吩咐下去,也紧巴巴的赶回来。
  徐武碛自不用说,这些年主要是他与苏老常在暗中保护徐怀,并暗中引导徐氏往藏兵方向发展,徐武坤、潘成虎、郭君判也都能称得上务实干练、通晓世务,但徐怀说要对将卒进行改头换面般的塑造,将桐柏山卒打造成心怀家国、从内心认同军民鱼水相依之势的精锐之师,他们沉下心去想,完全就是抓瞎,甚至都觉得徐怀这话有点胡扯。
  郑屠最藏不住话,在大堂里揪住徐怀,问道:
  “你也莫急着跟柳姑娘亲热去——现在朔州城里三四千人,近九成都是贼兵出身,在大同跟着烧杀劫掠的都不在少数,你要怎么叫他们改头换面?别人就不说了,潘爷、鸦爷以前可是桐柏山里赫赫有名的悍匪,手里不知道沾染多少血腥,咱要说他们是良民,他们自己都会脸红吧?”
  “咳咳!”郭君判别头咳嗽起来。
  潘成虎作势要拿东西砸郑屠,说道:“你说话能更含蓄一点不?”
  “这不是为了把大家心里的疑问说得更直白一些,不绕弯子吗?”郑屠嘻笑道。
  郑屠与潘成虎嘻笑着将心里疑问捅出来,徐武碛、徐武坤也是神色凝重。
  且不说受招安的三千贼兵如何改头换面,单说他们与新入朔州城、都是淮源乡营参与剿匪的四百兵卒,曾在桐柏山杀得血流成河,这两拨人要如何融洽相处,要如何真正的融为一体,就已经够令人头痛了。
  而这个问题不能解决,就始终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统兵与治军诸事,历来复杂,徐武碛半生经历那么多事,也不敢说窥得其妙,他也猜不透徐怀要如何去解决这个难点。
  徐怀坐火盆前,将茶壶摆铁架子上,说道:“潘爷以往常念叨一句话,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也不需我多作什么解释,但还有一句古话,叫‘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
  匪乱在桐柏山得以兴起的真正根源,上房徐与下房徐的尖锐对立,徐怀不单单看在眼底,甚至根本也是借助这点,才得以聚集下房徐的力量,从徐武富手里夺取族兵,并最终主导淮源乡营剿匪事。
  这一年以来,从桐柏山到岚州,继而从这诡谲的战局之中费尽心机救出这么多残兵,徐怀对这上下对立之事思考就越发成熟。
  而到岚州之后,徐怀最为核心的一个目标,就是尽可能多收编桐柏山卒,以备即将来临的大乱。
  对如何约束、激励这些受朝廷戒防极深的招安贼军,徐怀自然也是思虑再三。
  这一刻他没有直接说出他的想法,而是抛出一句他内心极熟悉,但实际上并不记得听谁提起过的话,将大家的心思都勾过来。
  “……”潘成虎、郭君判朝徐武碛、柳琼儿看去,他们都没有听说过这句古话,但琢磨又很有味道。
  “潘爷、鸦爷落草为寇过,我五叔、七叔、武良叔他们也都落草为寇过,我父亲徐武宣在从军之前更是桐柏山赫赫有名的土匪头子,十七叔与心庵他们以往也都有弃军之罪在身,大家都扒开衣服看,谁都不能说清白无染;郑爷是个肉铺户,是淮源镇上的泼皮无赖——或许是这点,叫潘爷、鸦爷跟我们坐在一起更觉得心安一些,觉得不会受嫌弃——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坐这里的人,谁能看不起谁?”
  铁壶里的水不多,很快就烧开了,徐怀拿起铁壶给大家沏茶,慢悠悠的说道,
  “但一定要找一个词,将我们都概括进去,是不是‘屠狗辈’更合适一些?而往大里说,此时朔州三千四百名桐柏山卒,又有几人不是屠狗辈?再往深里去想,三千落草为寇者,其中是有穷凶极恶之徒,但有几个人?又有几人不是因为走投无路才落草,又有几人不是饱受苦难、欺凌,胸臆间憋住着太多的怨气、恶气泄不去,才铤而走险?而说到淮源乡营之众,又有几人不是为自己、为家小饱食一顿苦苦挣扎,又有几人生来锦衣玉食,不是受欺凌心里憋着怨气、恶气?除开曾经或为乡兵或为盗匪的区别外,大家本质上真有什么不同?还有一个,为何仗义每多屠狗辈?一方面屠狗辈情感更质朴,心里没那么多的弯弯道道,但更根本的,你们想想看,这世间遭受不平最多的是什么人?三千四百人众能否铸为一体,我们要从这个里面找根本。找到这个根本之后,三千四百人众才会明白,为什么要对朔州妇孺施以援手,为什么要管束住纵情杀戮劫掠的手与持刀在手禁不住会从胸臆间泛起的恶念?找到这个根本之后,三千四百人众才会明白我们是保什么家、卫什么国,才会明白我们的根源在哪里!”
  淮源匪患历来不绝,但单纯只知道杀戮劫掠的山寨势力在桐柏山里根本就活不长久。
  郭君判、潘成虎二人在老鸦潭、歇马山拉杆子,并能立足十数年不倒,除了能与周边的大姓宗族势力妥协、尽可能做到不侵乡邻外,内部也是以济困扶危、剪恶除奸为旗号,拉拢人心、约束部属。
  不过在他们自己心目中,一日落匪终身为匪,接受招安也是自觉矮人一头,这时候听徐怀说到一些根源性的问题,也禁不住怔怔痴想。
  “这些道理,我们要先琢磨透彻,最好能书之以字墨,再更大范围的进行讨论——这事需要很快去做,但不要期待大家很快都能想明白过来,我们时间还是有的,”徐怀说道,“不过,大道理说多了,实际上却无行动,将卒也会厌烦,觉得我们纯粹是说空话、说假话,是挂羊头卖狗肉。我们相应的也要在军纪里,将这个道理彻底的体现出来。比如大家皆是屠狗辈,那将官欺凌军吏、欺凌士卒的事情就不能再发生,对外则不能欺凌弱小、欺凌同样饱经苦难的黎民百姓;军中功赏刑罚也不能再搞厚此薄彼的那一套,一碗水要端平,将卒违纪要怎么处理,军吏违纪要怎么处理、将官违纪要怎么处理,都要公正严明。而平时的操训乃至行军作战,将官也要多听从、遵重下面军吏、士卒合理的建议,不要一意孤行,觉得天下老子最懂,要让大家都开口说话。甚至要争取让大家多开口说话,不要叫大家觉得自己是低鄙兵卒,耻于开口。为了保证这些事能执行下去,我想下一步将铸锋堂卫的规模再扩大一些,保证每个都队都有两到三名铸锋堂卫——他们不一定要担任军将,可以作为营指挥使、都将的副手,这样能保证我们的营指挥使、都将将精力主要放在带兵及行军作战上,其他事务,包括军纪的约束则可以交由铸锋堂卫负责!我们在进行这些基础工作的同时,再谈兵马的编制,才有意义,才有可能改头换面……”
  郭君判、潘成虎、徐武坤、苏老常、郑屠等人都沉默着思吟。
  在徐怀、徐武碛亲自带队潜回岚州境内伏杀岳海楼时,郭、潘、徐、苏等人留在朔州,有认真讨论过桐柏山卒要如何编制。
  大体上他们还是要遵循大越兵制。
  虽说一厢禁军正编是五营两千五百步卒,骑兵编制人数要少一些,一般以都指挥使为统兵官,但兵马不足五营或超过五营,都不是什么稀奇事。
  通常说来,兵马不足五营,以都虞候为统兵官;而一厢禁军要是超过五营兵马,在都指挥使之外,还会增设一到两名都虞候作为副将。
  他们设想朔州兵马可以编一厢六营正卒,其中第一营为亲卫骑兵,编三百人;另五营兵马也保证编有一定的骑兵,保证能独立完成斥候侦察快速传信以及掩护侧翼等作战任务。在除开两千六百名正卒,其他桐柏山卒则都编入工辎营,负责攻防工事及器械的修造等事。
  他们却是没有想过,军马整编实则有更基础的工作要去做……


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计
  回到朔州,徐怀也是人困马乏,但还是被郑屠他们纠缠到将晚时,才得以脱身回到卧室解开衣袍大睡一场。也确确实实北征伐燕以来,徐怀都没有好好休息一宿,入睡后便是各种稀奇古怪的梦重叠出现,拂晓时醒来,纷乱梦境已了无痕迹。
  徐怀披衣站起来,推开床前的窗户,凛冽的寒风灌进来,四周静寂无声,似乎这世间本就该如此静谧安宁,没有纷争杀戮。
  厢房还有烛火映照在窗纸上,徐怀推开走过去,就见柳琼儿还坐在灯下抄写着什么。
  “怎么还不休息?”徐怀走过去,从身后搂住有些憔悴的柳琼儿,看薄薄十数页纸,娟秀的细楷小字写得满满当当,都是他昨日所说屠狗辈之论,但还要详细许多,可见他昨日黄昏回屋倒床就睡,柳琼儿与徐武碛他们还就这事议了许久。
  徐怀将柳琼儿从椅子上挤下去,让她坐他大腿上来。
  柳琼儿坐在徐怀的怀里,扭着臀要下来,待看徐怀执笔在浅黄色的毛边纸上写下“励锋院、越雨楼”数字,好奇问道:“这是什么?”
  “五叔做这励锋院主,你来做这越雨楼主,怎么样?”徐怀笑问道。
  “你得先说这啥子越雨楼是做什么的。”柳琼儿说道。
  千百年来中原历来都奉行“入则华夏、出则夷狄”之论,但主要解决的还是文明、民族乃至家国认同层次的问题。
  这对底层将卒而言,多少有些高高在上了。
  而大越立朝以来,以文御武、以文抑武,士大夫们把持家国事,这些跟粗莽武将、来源复杂的底层兵卒关系就更疏远了。
  徐怀现在在朔州将三千多桐柏山卒打造成一支精锐之师,需要一个全新的身份认同,来打通桐柏山卒内部的诸多对立,还要为将来进一步发展壮大,留出足够强的包容性。
  解决好这个基础问题之后,再对桐柏山卒进行整编,所有事情才会通畅起来。
  传统的监军使院力量非常单薄,数名到十数名不等的军虞侯辅以一定的院卒,或能从表面上制止一支军队肆意杀戮劫掠,但并不能从根本上去塑造军纪。
  底层将卒但凡有违乱事,军纪的执行者主要还是各级军吏、武将,难免粗暴或庇护亲近、赏罚不明,更不要说对底层将卒进行塑造了。
  层次稍低一些的武将,头脑里压根就没有这个概念。
  徐怀要对铸锋堂卫进一步扩编,然后将这件事彻底的做起来。
  考虑到桐柏山卒还是要放在大越禁军的框架下进行整编,徐怀打算将所有铸锋堂卫以虞候官的名义,统编到励锋院。
  当然,私设军纪机构掌握将卒,是极犯忌讳之事,励锋院只能虚立,也要对外严格保密。
  然而虞候官也好,铸锋堂卫也好,都需要从军中精心挑选人手进行更深层的培养,没有谁能比徐武碛更适合担任军虞候掌握励锋院。
  此外,还有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需要延续下去,并进一步加强。
  那就是情报工作。
  倘若不是他们一早就能盯上陈子箫及肃金楼,徐怀即便能有脑海闪现的记忆片段警示,绝无可能洞悉萧林石密谋的全貌;倘若不是安插在州衙的暗线发现岳海楼、郭仲熊密会自囚于州狱的葛伯奕长达一个时辰,徐怀相信他们这时候已经被卷入“通敌”的漩涡之中。
  天雄军覆灭于大同,从胜德门被虏骑突袭以及葛怀聪等人被岳海楼三言两语就怂恿弃军独逃,谁都难以否认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天雄军的情报工作太烂了。
  葛怀聪临死都不知道兵败何人之手。
  徐怀一是对大越的军情搜集工作彻底失望,一是桐柏山卒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必须要有自己的情报机构。
  普通敌情侦察,自然由各部照常规编制的斥候哨马负责,但更深层次、更为系统的情报搜集及渗透工作,徐怀打算正式成立越雨楼,由柳琼儿负责,周景给她当副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9页  当前第1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4/6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将军好凶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