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将军好凶猛_分节阅读_第52节
小说作者:更俗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4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8:19
  每年需要拿养殖的骡马鸡羊等家禽牲口、蚕茧、采集的茶药、桐油籽、生漆、木材、兽皮、腊肉等物产以及成百上千青壮年外出谋生,以补充玉皇岭产粮的不足。
  玉皇岭内部也建窖烧木炭、石灰,但没有铁矿。
  鹿台诸寨有两家铁匠铺,但主要都是从外部购入铁料铸造耕种及生活所需的铁器。
  桐柏山风云将起,倘若风波持续较长,商旅断绝,粮食、铁器以及棉布、食盐等物资就会日渐紧缺;而此时要将大批在外谋生的族人吸引回流,不早作准备,只会进一步加剧内部物资供应的紧缺。
  而到时候手里囤积再多的金银珠宝,都远远没有粮食更令人安心;而内部武备的加强,更离不开生熟铁料的充分供应。
  且不管徐武富这人的心性是否阴狠,也不管上房徐对下房徐族人的盘剥,徐氏内部动员起来的行动力,还是相当惊人的。
  桐柏山里粮食种植,以麦豆为主,入夏之后雨水渐多起来,也过了最忙碌的农时。
  除了老弱病残外,包括健壮的妇女在内,徐武富以最快速度动员近两千壮劳力,先在玉皇岭与狮驼岭之间的山峪中部兴建三道滚水坝。
  滚水坝也非土坝,而是开采石料,将山谷里的浮土乱石刨去,清理出坚固的坝基出来,将糯米、葛藤草熬煮成汁,搅绊到石灰之中抹砌石块。
  虽然这种浆砌石坝成本高昂,但建成的滚水坝坚固不畏水浸,最高又仅五六尺,充分利用山峪内部被山洪冲出来的旱沟地形,单道滚水坝即便耗用一两千贯钱粮,在当前的形势下,也能够勉强为人接受。
  而这三道滚水坝建成后,天晴无雨之时,石坝都会露出水面,相当于狮驼岭东坡新寨与徐氏大寨之间,多出三条能快速通过的捷径。
  新寨内部的屋舍建造快速展开;从新寨往西、往南两条在狮驼岭内部的便道也推进极快,曾经拦住徐怀、徐心庵、徐四虎去路的那道深涧,徐氏正筹划在上面建一座木桥。
  这些人力及物资的消耗,还是由徐族内部消化,毕竟整座狮驼岭都算是徐氏的族产;诸家出钱粮的,所开垦的田地也会优先折算到他们的名下。
  从狮驼岭往西,还要翻越一道山岭才到金砂沟,这条三里多长的便道修造,则是新寨那边直接安排人手负责,同时还安排人每日将四五百斤粮食及相应的工具背入金砂沟寨,只是钱粮的用度则记到金砂沟寨的账目里。
  溜槽法淘金从筹备到操作都不复杂。
  考虑到木板延长,能更充分的进行分离,徐武良带着人手,最后锯开两棵柏树,斜倒在溪谷边,驱使十数收编贼众每天取挖溪泥冲淋,差不多两三日就能凑足一两重的金砂。
  徐武江那边在占得歇马山之后,虽说将十数万斤粮食以及崇皇观的下院贼寨一把火烧毁,以断潘成虎的退路,但潘成虎在歇马山私藏金银珠宝等财物,缴获也不少。
  照桐柏山里盛行多年的山寨规矩,每有缴获一半进公账,一半摊分给大小头目。
  除了将收编的二十名贼众送入金砂沟,在清点完缴获之后,徐武江还及时将之前从柳琼儿、徐怀这里拆借、支取的钱物以及这次应得分赏,总计近值两千贯钱的财物都送过来。
  有这批钱物,金砂沟寨这边前期也着手进行一些必要物资的储备,加大山岭便道及寨子屋舍的建造速度,还同时对之前的简易栅墙进行加固……
  ……
  ……
  “程伦英见过王相公……”
  程伦英四十岁才考中进士,在翰林院待了几年,天宣元年放林州任事,前年底才调到泌阳任知县、兵马都监。
  此时刚知天命的他,两鬓略有霜白,走进小院里,朝王禀长揖而礼,枯瘦的脸却没有什么表情。他到淮源来,于礼不得不来拜谒王禀,但似乎又生怕流露什么不必要的神情,落到有心人的眼底,成了天大的把柄。
  大越官场之上,不苟言笑的脸,却成了标配。
  “老朽一介寒民,当不起程郎君此礼。”王禀手捻着一枚棋子,虚停在棋盘之上,侧过身来朝程伦英微微颔首,便算是回过礼。
  “巡检使郭曹龄甫至淮源,还未接任便遇刺身亡,州县震惊,此事也禀于路司。顾经略使当有雷霆之威,除了五百里加急奏禀朝廷外,亦严令县司搜捕刺客,伦英昏头转向,拖到今日才来拜见王相公,还请恕罪。”程伦英神色自若的说着这番话,似乎真就是王禀抵临淮源三个月来,他都在为郭曹龄遇刺的事奔波。
  而郭曹龄似乎真就是三个多月前就已经遇刺,而不是十一日前才被人行刺于淮源巡检司军寨驿馆之中。
  王萱明艳的眸子吃惊的盯过去,生性还天真的她难以想象程伦英这样的人物,怎么就能张口就是谎话,脸色却还能丝毫不改。
  “好说好说,程郎君乃泌阳一县父母官,忧民忧君,勿需为老朽一介贬臣牵肠挂肚。”王禀也一本正经的回道。
  仿佛是完成特定的程式,程伦英便微微躬着身子退出小院,县尉朱通也默不作声,与诸都头、书办紧跟走出小院;邓珪却是想说些什么,但欲言又止,最后也是一声不吭的走开。
  “郭曹龄都死十一天了,程伦英推脱不了才硬着头皮往淮源来走一趟,也真是够忙的啊!”卢雄忍不住轻蔑的讽刺道。


第七十六章 疑云动惊雷
  虽说州县班头带着忤作都跑来看过几次,但邓珪还是不敢将郭曹龄等三人的尸身找个地方埋葬了,迄今犹用石灰封入棺中,停在遇刺的那小院子里。
  “杀人者楚山夜叉狐”八个蘸血写就的丑字,这时候已变成黑褐色,房间里散发着淡淡的腥臭味。
  程伦英走进屋来,眉头轻轻皱起来,盯着墙壁上的这几字看,一声不吭。
  “这字真丑,敢自称夜叉狐?”县尉朱通玩味的笑道。
  邓珪站在程伦英的身后,一声不吭。
  过去十天,邓珪已经不知道多少次走进这间房,郭曹龄等三人的尸首也亲自查验过多次。
  郭曹龄右肘臂骨寸裂,左颈被扎破一洞,致命伤是胸口被捅刺十一刀以及喉管被掐碎,出鞘的长刀也有崩开米粒大的口子,这些都说明郭曹龄遇袭时,并非完全失于警觉,而是在出声示警后,奋力拔刀与刺客搏杀过。
  郭曹龄的两名手下也都及时进入房中,被同一名刺客杀死。
  邓珪都不知道自己在刚夺得武举的盛年,身手能不能及得上这刺客;或许是不及的。
  邓珪心里很清楚,他就算自诩年轻时身手不差于郭曹龄,也断然不会冒险去做这种事的。
  这个“楚山夜叉狐”到底是谁?
  除开徐武江这些受人蛊惑就不知轻重的粗莽武夫外,到底还有谁藏在幕后保护王禀?
  这些天,邓珪他本人无法离开淮源,却写了无数信四处“请罪”,但接任的巡检使郭曹龄死了,这节骨眼里没有谁愿意占这个屎坑。
  偏偏邓珪的调令还没有正式签发下来。
  邓珪“论罪”,都应该削职为民了,邓珪他自己也迫切想削职为民,但从路司到州县,都决定给他戴罪赎罪的机会,将他继续摁在淮源巡检使的任上,他能奈何?
  程益作为驿丞,原本也应要被追责夺职,但路司到州县似乎都忘了有他这么一个人。
  现在看到程伦英推脱不了,硬着头皮亲自到淮源过问刺杀案,邓珪才稍稍宽心一些。
  程伦英比他官大,又是士臣,这事最终一定要找人来背黑锅,邓珪这时候可不觉得他比程伦英更有资格。
  “桐柏山里以往真没有这个叫‘楚山夜叉狐’的人物?”程伦英转回身来,问道。
  “或许有,但下吏到淮源两年多来,却孤陋寡闻,没有听说过这号人物?”邓珪说道。
  “要是连这号人物都没有听说过,该将他从哪个角落里挖出来,给路司及枢密院一个交待?”程伦英沉声问道。
  邓珪谦卑的说道:“下吏蠢钝,请程郎君降罪。”
  “降罪,降罪!这事处理不好,邓珪你以为自己能脱得了身?”程伦英听邓珪这时候还不痛不痒的打着官腔,气不打一处来,压不住心头的烦躁,不客气的恶声说道。
  邓珪苦笑起来,也不为程伦英恶劣的语气犯恼。
  蔡铤权势熏天,派人暗中控制虎头寨,在路司又有陈桐等人作为内应,誓要取王禀的性命,他们以往不想直接卷进这事里去,主要是不想担恶名、不想最后沦为替罪羊被推出来背黑锅。
  而这时已经不是背不背黑锅的问题了,他们要是敢做助纣为虐的帮凶,这个“楚山夜叉狐”,会不会就藏在暗中盯着他们的头颅?
  要不然,邓珪实在想象不出,刺客杀死郭曹龄后,为何还要蘸血留下“杀人者楚山夜叉狐”八字名号?
  不会是想着扬名立万吧?
  “王相公被贬唐州,理应从许昌一路南下,经方城去泌阳,却偏偏从许昌偏往上蔡,从上蔡之后,又绕往信阳,以致最后走入桐柏山中……”邓珪稍作斟酌,对程伦英低声说道。
  王禀出京贬往唐州,食宿都由沿途驿馆供给,因此也有清晰的轨迹可供查询。
  王禀从汴京往唐州,要是从许昌渡过颍水之后,直接走伏牛山脉西麓的驿道,经方城往泌阳,一路道路通畅,仅有三百六七十里。
  王禀抵达许昌之后,却沿颖水南下,渡淮水到信阳,再从信阳穿过桐柏山前往泌阳,这差不多将近有六百里地。
  最开始时,旁人或许以为王禀仕途失意,寄情于山水,也没有谁会为他在路途上多耽搁几天而去纠缠什么。
  邓珪现在认定王禀从许昌改道,不是没有缘故的。
  他见程伦英沉默着不作声,又低声说道:“王相公居留军寨三月有余,虽说身边仅有卢雄护持,但下吏从未见他为匪事烦忧过……”
  “你是想说这个‘楚山夜叉狐’,实际并非桐柏山里的哪个人物,而是跟卢雄一样,实是从汴京就一路追随王相公到桐柏山里来的?”程伦英问道。
  “下吏只是胡乱揣测,程郎君听听便罢,莫要当真。下吏只是想着,王相是越政年间的进士,之前就有文名,三十余载为官又刚正,虽说不为同僚所喜,但不知死活的江湖之人以及故吏门生受他蛊惑,或许不仅卢雄一人——要不是如此,王相也不会为某人所忌?”邓珪说道。
  “邓郎君是说大神斗法,我们这些小虾米遭殃?”程伦英沉着脸问道。
  “下吏绝不敢小看程郎君,就是想着这事或许需要高人指点,才能拨开迷雾。”邓珪说道。
  当世崇文抑武、以文制武,朝堂之上,士途出身的文臣占据绝对的主导,又个个拉党结派。
  邓珪这些年在地方基层流徙不停,对朝堂里士臣之间的党争不甚明了,但也清楚程伦英作为士臣出身,在朝中多半也是有援奥的。
  现在这桩案子,路司及州府还是想着置身事外,邓珪也不知道继续拖延下去,会酝酿多恐怖的风暴,但知道单凭借他及程伦英个人努力,或许已不可能扭转局势了。
  “是嘛?”程伦英迟疑的问了一句。
  “嗒嗒嗒!”有马蹄声从远及近急驰过来。
  邓珪皱紧眉头,朝院子看过去。
  快马直接驰入军寨,通常是路司及汴京发出的加急文函过路,又或者周边有极其迫切的军情传递。
  听着马蹄声是往巡检司公廨方向而去,这叫邓珪心头笼上一层阴霾。
  加快公文会从驿馆这里换马、拿吃食,与巡检司无关,现在快马是直接奔巡检司公廨而去,邓珪怎么可能高兴得起来?
  “程郎君,这边请。”邓珪请程伦英等人一道前往公廨。
  他们却是刚踏入驿馆,报信的人已从巡检司公廨那里找寻过来,看到邓珪禀道:“虎头寨点检人马,约摸六七百人众,正奔磨盘岭的仲家庄而去……”
  一股寒气从尾椎骨直窜起来,邓珪手足无措的往程伦英看去。
  “这些山贼好生大胆,安分几年又蠢蠢欲动起来,真是可恨,邓郎君你且去仲家庄看形势,要是盗匪凶残,你也不要急于一时跟他们计较,但本官回县里点检刀弓手过来,再给他们一个教训!”程伦英气愤的说道。
  邓珪吃惊的看向程伦英,没想到他听到虎头寨搞事,竟然连在淮源多停留一刻都不愿,即刻就要逃回县里去。
  然而程伦英这次是在县尉朱通等人陪同下,带着百余刀弓手到淮源来,这时执意要走,邓珪都没有理由强劝他。
  晋龙泉、唐天德还不清楚内情,这时候还不忘在迫不及待上马待走的程伦英面前表忠心,说道:“虎头寨贼众日益猖獗,今日竟然扰到县尊,我等定会好好收拾他们。”
  “好说,诸姓宗兵向来都是朝廷砥柱,但有缴获,本官定上书朝廷,为诸壮士请功。”程伦英说了一些体面话,就催促朱通带着刀弓手、衙役速走。
  邓珪心里恨程伦英溜之大吉,却也带着人恭送他们出西寨门才返回公廨,着手安排军寨内部的防务。
  “不召集兵马赶去仲家庄?”唐天德微微一怔,问道。
  不到半个月前,邓珪集结乡兵武卒在玉皇岭北大破歇马山贼众,唐天德等人的心气也高了起来。
  虽说在此之后,发生郭曹龄遇刺身亡之事,令大家心里不快,但路司到底是没有直接追责的意思。
  这时候虎头寨的贼兵异动起来,唐天德以为不管怎么说,他们都应该点检人马赶去仲家庄,好再多赚些军功将功赎过!
  仲家虽然没有什么人在巡检司任事,族众虽然比不过徐氏、唐氏,但建在磨盘岭脚下,庄子里平时都有百余武装庄客以防匪事,就族兵寨勇而言,实力比徐氏、唐氏更强。
  在唐天德、晋龙泉等人看来,虎头寨贼众此时往仲家庄而去,无疑跟半个月前歇马山贼众扰袭鹿台寨却惨遭败北一样,是自取灭亡。
  对唾手可得的剿匪功劳,唐天德、晋龙泉他们怎么可能不想捞到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9页  当前第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6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将军好凶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