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明_分节阅读_第611节
小说作者:冬三十娘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7:06
  开疆拓土的功业,似乎只属于皇帝在位前三十年的这一批老臣。
  再到年轻一代,可就没多少这样的机会喽。
  十二月初,在大国策会议结束后,朱载墌再次监国。
  而时隔二十余年,皇帝再一次南巡。
  这一次,就不算阵势很大了,毕竟一路只沿着铁路走。皇帝南巡的主要目的,也只是为了去阔别多年的家乡看看、祭拜一下合葬在那里的亡父亡母。
  蒸汽机仍没停止继续改进,现在的效率又高了一些。
  “现在还很慢,还要摸索。”
  “御辇”之上,车厢之中仍旧是温暖的。
  朱厚熜指了指外面:“京城以南一片平坦,但纵使如此,冬日行车,铁轨之上覆雪怎么办?南方多雨,路基泥泞沉降怎么办?但是往前看的话,技术上总能进步、克服,经验上也能不断总结。汝忠,若是从北京到南京甚至到广州都能一日之间到达,不避寒暑雨雪,天下又是怎样?”
  吴承恩坐在皇帝不远处,望着装了玻璃的车窗外面,一时有些失神。
  那可当真难以想象。
  “这还只是在地上跑,不是在天上飞。”朱厚熜也有些失神,回忆着记忆里散碎的图景,“一日之间,从京城到了南洋都护府,也不是不可能。今非昔比了,故而大明可以管得住更大的疆土,何况将来?”
  “……陛下高瞻远瞩,臣钦佩之至……”
  朱厚熜笑了笑:“回你的车厢歇一歇,再多看看外面,多想一想吧。”
  他这一路,除了经停一些大车站时,也不会下车去扰民、打扰当地官员。
  车行并不快,但可以一路少停,一直在动。
  陪伴他出来的,有孙岚和林清萍。
  是要祭拜父母,孙岚是皇后,该一同来。林清萍与他一样是重游故地,宫里则留下了文素云看护一下后宫。
  除此之外,还有那朝鲜双姝和严世蕃送来的东瀛国色。
  终究逃不过新鲜感。
  “昔年朕赴京登基,一路上可走了许多天。”
  吴承恩离开了,孙岚她们则从另一端的两节车厢过来。
  林清萍笑着看皇帝,她儿子在昆明,孙子也有了。外滇和交趾战事正趁现在旱季开始,儿子却没有什么危险的,无非等着后面去就藩国主罢了。
  孙岚则仍旧年轻,很好奇地听朱厚熜讲过去的故事。
  而那朝鲜和东瀛“贵人”,在这里自然是服侍皇帝、皇后、贵妃的角色。
  只不过对于她们来说,坐上火车一路前进,也是从来不曾想象过的经历,既震撼又敬畏。
  当年朱厚熜花了近二十天才抵达京城,那么多的人一起已经算走得快的了。
  而如今朱厚熜要回安陆,却只用五日就能先抵达湖广,更多的时间是从武昌北面的德安站转乘马车前往显陵和潜邸所在。
  龙归故里,对湖广来说是一件大事。
  而奉命前往德安站迎驾的人当中,还有今年终于考中了举人、明年将赴京应会试的张居正。
  许多年不见皇帝了,张居正也有些忐忑。
  当时以太岳为名往《明报》上刊了那篇文章,官场之中自然知道了:若非皇帝首肯,又岂会引导那样的舆论?
  张居正没有失圣心!
  当然,也有张居正本身才学就好的原因。
  现在太子在监国,而湖广这边呈去迎驾、伴驾方案和祭祀仪典时,皇帝也批了一条意见:叫上张居正那小子。
  张居正这小子站在腊月里的德安站外,只是作为士绅耆老欢迎队伍之中的一员。
  等了大半天了,很冷。
  因为从信阳那边过来,要爬一段坡。以现在的火车头,爬这一段坡很不容易。
  当初修建这一段都经过专门的设计,是什么人字形,专为翻越一些山坡而研究的。
  再加上现在时处寒冬腊月,为了皇帝安危起见,自然是多加检查、缓缓而行。
  当御辇终于抵达德安站,今天就要歇宿于这里的驿馆了。
  见过了湖广当地官员之后,皇帝果然单独把张居正叫了过去。
  朱厚熜看了他一会不禁笑了起来:“刚刚二十来岁,胡子留得有模有样的了。”
  “……学生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朱厚熜让他起来后就直接说道,“朕面前,你不敢打马虎眼。叫你伴驾是为什么,知道吧?”
  “是。学生这几年在荆州,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湖广百姓生计如何,地方施政利弊得失,学生知无不言。”
  朱厚熜点了点头,和聪明人之间的交流就是简单。
  他想要了解一下如今的地方情形,张居正这种自小就在他跟前长大的人绝对不会有任何隐瞒。
  他前途远大,和皇帝有师生名分、和太子自小一起长大,将来定然是能处于高位的,根本不必担心会得罪什么地方小官。
  “好,那就先随朕去潜邸。过了年,再随朕回京,不耽误你应试。”
  朱厚熜有些期待地看着张居正。
  后半生的另一项任务,就是让这小子能深刻领悟并认同自己的理念和抱负,辅佐好儿子继续把一些事做下去了。
  明年之后,他就要步入官场,朱厚熜不吝指教。
  甚至于,他和吴承恩之间关于未来那些图景的畅想,也没有落下张居正。
  年轻人就要更有远大目标一些。
  “悟得天物人之理,朕打下了基础。那梦中所见,绝无虚假,必能成真。但朕是看不到了,叔大,朕盼你将来和太子来祭告朕的时候,说我中国已能初掌雷电之力!”
  “……陛下,新岁新喜,何出此言?”
  “也是。只不过……这天下如今是朕的,将来嘛,终究还是你们的。”
  张居正心中一震:再怎么说,将来也该是太子的,怎么能说是我们的?


第510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五度离京,这一次的朱厚熜在离开德安站之后,情绪反倒有了更多沉默。
  德安府与升格为承天府的安陆州交界处,两位知府互相行礼,也互相打着眼色。
  德安知府松了一口气,承天知府却从同僚眼中看到提醒和关切。
  待到双方交接迎驾、护驾细节的幕僚及官员们回来,承天知府才听说了情况。
  “可是大道不平整,相较铁路多有颠簸?”
  “没说,府尊,什么都没说。”
  “那是……哀思所致?”
  “……兴许吧,总之陛下心怀不畅。”
  皇帝的情绪不高,当地官员就提心吊胆。
  思来想去,最后反而觉得被召来伴驾的张居正适合探听一二。
  毕竟是为了皇帝归乡的接待事宜啊!
  面对张居正,尽管对方还没个一官半职,可承天知府是恭敬加忐忑。
  张居正也并不倨傲,只是回了礼后说道:“小子岂敢妄言?府尊大人只怕是过虑了。”
  “新春在即,圣心怀忧,我也好,贤侄也罢,于心何忍?”承天知府一脸忠心模样,然后殷切地看着张居正,“我这并非探问机要,只盼后面诸事顺遂啊!贤侄湖广翘楚,际遇非凡前途无量,也愿为湖广百姓表一片忠孝诚心吧?”
  “……委实过虑了。”
  张居正有些无奈,但沉思了片刻之后,觉得其实说一说也不是什么坏事。
  “其实,陛下只怕是观湖广这么多年变化不算大,因新法仍造福百姓不足而伤怀罢了吧。”
  承天知府愣了一下,只能:“啊?”
  张居正叹了口气:“大抵如此。陛下之忧国忧民,世间罕见。多年以来,京城、边镇变化都不小,称得上日新月异。嘉靖三年南巡,也主要是看运河、黄淮。但陛下生于湖广长于湖广,一晃近三十年过去,湖广虽有些变化,与两京、漕河之富庶繁华又如何能比?府尊大人,不必忧虑其他情由。”
  承天知府看着他心情有点复杂。
  其实他和德安知府乃至湖广省的要员们,都猜得出皇帝要从这个举子口中探听湖广当地实情。
  他们自然生怕是平日里施政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惹得皇帝不高兴了。
  然而此刻张居正却说:皇帝大概只是有些自责,新法这么多年,地方上的成效还不够。
  还要怎样?
  到了属下面前,把张居正的意思一转述,众人也都面面相觑。
  跟随着御驾缓缓往以前的王府、如今的承天大学院而去,承天府随行官员们心中纠结不已。
  “水利、农桑、文教……省里对于承天府都是更偏重的。府尊大人,陛下终究还是不满意这承天府多年施政功绩啊。如何是好?”
  “……那德安也不行。”
  “……岂能有不争上游之理?”
  承天知府一声长叹:“承天府既非交通往来之地,龙兴之地又不能妄兴土木,为之奈何?”
  他们这边因为皇帝的情绪为难不已,张居正对承天知府说出了那些话之后,又禀报了朱厚熜。
  “你是这么猜测的?”朱厚熜意外地看了看张居正。
  “学生妄揣圣意,陛下恕罪。只是学生见金知府惶恐不安,心想让他们牢记善政富民总没什么坏处。”
  朱厚熜细细地打量着他,最后坦然承认:“你这次没猜错,不过也没那么严重。二十年虽不短,却也绝算不上长。地方条件不同,基础不同,有的地方做得好一些,发展得快一些,那都有特殊原因。这一点,朕还是清楚的。”
  “陛下圣明……”
  朱厚熜摇了摇头不再说话。
  情绪不高确实是像张居正猜的那样。
  早就定下来了要回乡祭拜一下,从德安一路过来,道路自然都重新修整了一番。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7页  当前第6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11/6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