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明_分节阅读_第576节
小说作者:冬三十娘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7:06
  【平安道、黄海道新粮运来了!为了百姓生计,大明停止炮击,允城中百姓出城平价买粮!】
  这一次,尹元衡及诸多文武重臣都不由得来到了城墙上,脸色难看地看着城外的阵仗。
  一里多地以外,是一辆辆的辆车,一袋袋堆起来的粮食。
  摆在那里,好像是一个不小的坊市。
  还有小小的人影往来不绝。
  他们看不分明那些人的模样和装束,但是更加纯正的朝鲜话声音更大了。
  莫非运粮而来的,都是平安道、黄海道的叛民?
  可他们的人数更多了,不再只是之前每一面的一两百、两三百,而是同样有成千上万。
  “我们种了上国带来的新粮种,产了好几倍……”
  “今年只收了一半粮,都是实秤……”
  “找人!找人!金善民弟弟,你还活着吗?”
  “……”
  尹元衡脸都绿了。
  城中百姓怎么可能被允许上城墙?可城墙下面,有民夫,帮着运送守城物资,帮着准备抢救伤员,帮着为守军煮饭。
  他们听得见。
  而城墙上的守军,更是听得见又看得见。
  围城的敌军粮食多得能拿出来卖?
  这将是多大的心理阴影?这城真能守得下去?
  他们下城墙休息时,会不会议论?这议论会不会被传出去,让城中百姓知道城外喊的不是假话?
  就算他们在严令之下不传“谣”,可是大明真的从这一天开始停止了炮击。
  恶魔的诵吟成了体现仍处于战争状态的唯一信号,传扬的是令尹氏政权手足无措的信息。
  除非把现在已经有的粮食都放出去,而且明令同样平价出售。
  可那样的话,守军每天的饱饭还能保持几天?
  不那样的话,城中会怎样?
  “领议政大人,不好了!不好了!”
  负责维持城中治安的捕盗厅有人冲到了这边来:“西南那边刁民太多了,都冲到街上了。”
  “大胆!都赶回去啊!”
  “……太多了,太多了……”
  不知是哪些已经走到绝路的人带了头,但城中终于嘈杂起来。从西南面开始,嘈杂的声音最终也渐渐汇聚起来,清晰起来,与城外应和起来。
  “我们要买粮,我们要活!”
  “我们要买粮!我们要活!”
  胥吏再狠,架不住人多。
  官兵再猛,也怕亡命徒。
  城墙上的守军面面相觑手足无措,明军仍旧在那边安静地呆着,没有攻城的迹象。
  过去沉默的汉城,现在却开始沸腾了起来。
  “城里的兄弟哦,我们都是平安道和黄海道的百姓,上国真的是来为我们做主的。”
  “粮食大丰收,你们都饿不死。”
  “东面没有围,谁关着你们不许逃出去?”
  隔着一道墙,外面的喊话传到城里,饿着肚子的贫民也不知哪里冒出来了力气。
  人一多,胆就壮了。
  而他们复制的,却是已经被洗脑了很多天的话。
  “当官不管民死活,不如扔进大油锅!”
  “当官不管民死活,不如扔进大油锅!”
  “当官不管民死活,不如扔进大油锅!”
  听到城里渐渐清晰却沉闷又嘹亮的声音,张经脸上露出了笑容,轻轻拍了拍宋良臣的肩膀:“明里三面都不要动,暗里往东捉逃贼的人马,已经潜行到山里了吧?”
  宋良臣听着城内偌大的声势:“……就只抓逃贼?城里粮食不少,他们若放火……”
  还当真是喊了几个月,就要把这座都城喊破了?
  “还有心思放火焚城阻我们?就算真有,放火的可不是咱们,城中百姓瞧得分明。”张经长叹一声,“大势已去,侯爷快赶去东北面吧。这擒贼首功,该拿还是要拿的。我这边,等着城门大开,先在城外主持卖粮、赈济。若没有耆老为首,万民出城相迎,何必入城?”
  城内,确实已经大乱了。
  残酷的镇压是什么样的,张经他们不知道,也不必知道。
  尹氏政权是怎么一边忽悠守军继续坚守、一边紧急启动早就想好的逃亡计划的,张经也不用去管。
  正如他所说,他只关照着明军,准备怎么维护秩序,应对前来买粮的城中平民。
  有拿的出钱的,平价卖。
  拿不出钱的,大锅已在熬粥,先赈济一餐。
  仁义之师的形象这一次不立住,后患无穷。
  遥远的北京城里,朱厚熜在进行天下大同党第一届中枢大会暨成立大会的闭幕讲话。
  “自今日后,这里正式称作大明同会堂!”
  “天下大同党,为我中华文明传承不断计,为人民皇宪大明国社稷千秋计,以人民福祉、天下大同为理想,读书明理,治国安民!”
  “大明子民并亲善于大明之诸国子民,不论何族,只要认同大明宪条,倾慕中华文化,便为中华诸族子民。当一视同仁,俱为共造天下大同之世同志,各司其职、各安其业、共享安定繁华!”
  “天下读书人,知书达礼,认同党纲宗旨者,宜申请入党、一展才干、造福百姓。”
  “天下诸业百姓,宜遵宪条律例,知国强方有民定,各安其业。”
  “天下诸国官民,须明寰宇皆为一体,福祸相关。大明不屑霸业,唯安民王道欲行之!”
  “诸位,现在,你们与朕是同志了!”
  台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御座,朱厚熜也只是站在那里,停顿了一下看着众人。
  “身体力行,共赴理想,同展抱负。此生无所憾,青史亦留名!”


第485章 变天了
  明军确实没有进入汉城,因为汉城已经开始乱了套。
  混乱之中,抢财货抢人的,是朝鲜自己人。
  何况现在也进不去,城门未开。
  上面的新命令还没下来,有些拎不清的将领仍不知所措。明军仍未发起进攻的情况下,他们真能临阵起义吗?只能在不断向城门这边聚来的饥饿百姓和城外明军之间左右为难。
  一片混乱。
  张经冷眼看着这一切,他笃定了尹氏姐弟眼见城中突然局势失控,必定会东逃。
  还有一些他赖以为班底的真正心腹。
  一改以往,汉城府尹出现在了往北门挤的人潮面前。
  “江原道、庆尚道的新粮也快到了。王上刚遣了将士前去护援,等新粮一到,人人都有!”
  “放屁!还等得到吗?这么长时间到了那么多粮食,有我们的吗?”
  “我们要出城买粮!”
  见到官府一反常态没有命衙差拿着棍棒刀枪阻拦或者镇压人潮,饿红了眼的平民在人堆之中胆子也越发壮了。
  “你们都跑了出来,家里怎么办?”汉城府尹声嘶力竭,指着远方,“已经出了多少火头?你们这么一乱,歹徒都趁乱抢掠了,不管自己家里的安危了吗?”
  “家里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爹娘都已经饿死了!”
  “抢?我们也抢吧!”
  暴动之下,汉城府尹满头是包,在保护之下急急忙忙往景福宫跑去。
  之前尹元衡下了令让他先安抚民众,然而汉城内跑出来汇入不同方向暴乱百姓的平民越来越多,还有多少人力能够四处阻拦安抚?
  四面城墙还要不要守了?
  得让大王大妃和尹元衡拿个主意。明军反正要装模作样不攻城,先调一些守军平定城中内乱才是正事。
  这汉城府尹是李怿薨逝后才被尹元衡提拔上来的,他是忠心耿耿的狗腿子。
  景福宫在汉城内偏西北的位置,汉城府尹刚到景福宫南门外就发觉到不对劲。
  禁卫军呢?
  他视线所见,正看到有不少宫中太监和女官双手抱着鼓鼓囊囊的包裹跑出来。
  不消问,他也明白了是什么情况。
  “完了……”
  呢喃声刚落,他就听到东边的喧闹。
  尹氏姐弟倒也果断,情况一变就准备弃城了。
  嘴上说着坚守,暗地里谁没做准备?
  而他们是如此惜命,到了要逃的时候岂能没人保护?
  最忠心的禁卫军自然不能丢下,也不能丢下——带着重要的国器、财货、车舆,还能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景福宫?
  反正总是要走的,不如带上更多人保护自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7页  当前第5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76/6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