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明_分节阅读_第220节
小说作者:冬三十娘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7:06
  许家主点了点头,出发赶往前院。
  在那边,管家已经把一套官服给他准备好了。
  摇身一变,他就成了按察使司的司狱。
  而前院里,则是齐齐整整二十七个臬司差役,个个都佩了刀。
  管家又递上了一个盒子,打开之后,里面竟是一份圣旨,一个令牌,另一份有三司及费宏用印的公文。
  许家主知道这些都是假的,圣旨是高克威曾经接到过的正德朝旧圣旨,令牌和那份公文都是伪造的。
  但他不在乎。
  看着面前这些子弟,他沉声说道:“前年在外行商,我们都逃得一命,幸赖臬台大人收留!狗贼搞什么新法,搞得我们个个都家破人亡,今天就是报仇雪恨之日!你们怕不怕?”
  眼前这二十七人都没出声,但都摇了摇头。
  “到了杨家,其余不用管,绑了杨家人就跟着我走。出了城往南走西,会有船等我们。到了新繁县,就没人再抓得住我们了。行事要快,都明白吗?”
  有这假圣旨在,有臬司衙门的官服,这新都县内纵然有人来察问情况,也不敢阻拦。
  许家主知道现在是赶时间,再不迟疑:“仪仗都举起来,走!”
  很快,这个新都县东南郊的宅院里,就这么走出了许多臬司差役,为首还有一个骑着马的小官。
  早有准备的他们藏身的这个地方,附近并没有其他人家。
  附近的乡里都知道,这只是一处某个大官家据说守祖坟的人。
  现在,等不远处有些在田间耕作的人看到了这队官差,也不知道他们就是从那里冒出来的。
  这队人就这么急急忙忙往新都县城赶去,离县城不到三里地,在他们快到县城时,远处燃起大火的宅子从这里已经看得到一缕浓烟。
  此时此刻,高克威却已经脱下了官服。
  他出了成都府城之后,走了不久就换好了便服。
  如今,他和他的亲兵都已经把仪仗和官服丢在了一处小院,又从小院里带出了几个人。
  坐在前往灌县的船上,高克威满脸沉郁。
  顶多拖个两三日,现在就看他们能不能及时知道自己往哪逃了,调兵遣将能不能及时堵住。
  “到了灌县就上岸,走玉垒山、鸡宗关,只要到了岳希蓬司,过了七星关,就不会再有大问题。”高克威沉声吩咐,“风不够,就多摇摇桨!”
  造反?造个屁的反!
  如果不是因为五军营里哗变的城守十营里有自己通过张伟的关系塞进去的两个把总、一个千总,他高克威至于这样?
  高克威坐在船舱里紧张地看着周围。
  李翔尸劾的事,杨君林一定脱不开关系。
  可自己只是凭按察四川、兵备诸事上结识了一些地方将官,而后在姻亲和田地、军屯等事上通过杨君林与张伟搭上了线。
  现在,高克威也不清楚京里究竟是什么情况。
  张伟招没招,他真的不清楚。
  可是传来的消息里既然是城守十营哗变,那他高克威死定了。
  只能逃!
  夔州、重庆、保宁府、建昌卫……收到了信的全会坐立不安,薛伦就算不敢造反自保,也会有许多地方要灭火!
  高克威不信这么多地方没有一个人因为怕而拥兵自保的。
  而他,大不了先躲去朵甘仓溏招讨司!
  就在这时,那许家主等人终于高举着供在抬舆里的那套圣旨令牌什么的,在其他人的议论纷纷之中赶到了杨府家门口。
  成都府北面,郭瓒率领五百骑正赶往新都。
  薛伦面前,杨君林现在是跪着的,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说道:“我只知道他要去新都,不知道他还有没有别的安排啊!”


第220章 猛将,死士
  薛伦和庞鳞现在心情很复杂。
  人在家中坐,功劳掉面前。
  但眼下的情形还不容乐观,因为杨君林“告发”的情况有点太离谱了。
  薛伦脸色铁青:“他当真是这么说的?”
  杨君林既然已经腿都软在地上了,连连点头:“侯爷,我等担忧新法更易太多惹起民乱,这一点侯爷是知道的,费公也是因此总督四川。只是虽政见不同,我是万万没想到高克威竟如此大胆!实不相瞒,此前没有一到侯爷面前就如实告知,实在是因为……”
  薛伦感到十分不耐烦,看着跪在面前毫无体统的堂堂四川左布政使只觉得荒谬。
  这家伙绝对是因为做了什么事,所以才犹犹豫豫地先探了探自己的口风。
  可现在说了半天,说这些干什么?
  他严肃不已地打断杨君林:“这些事将来再说,你今天能告发,我也不会在奏报里瞒着!现在要紧事是他究竟做了哪些安排!我相信你是不知道,可你们之前总有聊过什么吧?现在费公不在,我只能先见机行事发出军令!他到底有什么倚仗胆敢如此?”
  薛伦知道有这个变故之后,自己目前心里隐隐担忧的一些事是不会存在了。
  前提是能把四川镇守好!
  这时庞鳞开口了:“侯爷,之前我说的那几路……”
  杨君林顿时心里剧震:还好做了这个决定!
  既然所谓杨廷和挟制陛下根本就是个烟雾弹,那么被从神机营里“贬”到四川来的庞鳞显然就是早就做好的布置。
  要不然,为什么高克威那边刚决定了做什么,他就有紧急军情到薛伦这里来呈报呢?
  杨君林心里咒骂着:变法就变法,还搞这么多阴谋诡计赚天下人。
  薛伦摇了摇头:“新都那边成安伯去了,另外几路你放心。”
  锦衣卫的人既然都盯住了,就绝无跟丢的道理。
  最主要的却是看看高克威联络的都是什么人。
  他看着惶恐不安的杨君林正要继续问什么,忽然脸色一变:“不好!”
  “侯爷,怎么了?”庞鳞顿时紧张起来。
  薛伦咬着牙看着杨君林:“金蝉脱壳!杨君林,他要的就是你到了我面前犹豫不决,耽搁这一两个时辰!”
  杨君林被他说得脸色一白,薛伦已经闭上了眼睛思索着。
  片刻之后他就睁开了眼睛:“庞鳞,你赶紧回左护卫,带兵快马赶往新津!他若轻装简从绕到了南面,必定是要经大江往南!”
  杨君林已经听懂了,只见庞鳞肃然领命大步流星地出了门。
  对,如果高克威只是故布疑阵搞得他们都紧张不已,自己却换了装带着几个最信得过的人逃了呢?
  杨君林知道是自己这性格被高克威利用了,而高克威一往无前的架势确实吓住了杨君林。
  一口一个必死局面,想跳反也需要勇气的!
  现在薛伦赶紧又向成都前、后、右、中四卫及宁川卫发出了军令,命他们往四面去堵住各个要津及关隘,随后才对杨君林说道:“他在四川这么多年,你知道他有哪些府宅,全都说出来!”
  一个按察使!在没有旨意的情况下,整个四川都只有费宏现在有权限先签下公文拘押了他,可费宏现在不在成都。
  事急从权,薛伦是可以直接去缉拿高克威的亲友。可看高克威的行为,他还在乎这些吗?
  现在一个按察使不知所踪,被带走的按察使大印,一路上会签发出一些什么样的命令,由他的亲信递到各处?
  四川大乱,他才能逃得性命!
  薛伦听杨君林在那里忙不迭地“将功赎罪”,心里只是想着庞鳞过来之后禀报的话。
  锦衣卫既已注意到了高克威心腹的动向,高克威本人呢?
  四川既有一位隐蔽的锦衣卫行走,又有内察事厂的蝉主,这样重要的事情应该有一个情报联络系统的!
  现在,为何没有消息再传来?
  可没办法,谁让锦衣卫、内厂、三司及镇守太监、总督巡按等之间就是互相监督的呢?
  仅凭锦衣卫在四川的人手,这擒住高克威的功劳莫非是想独吞?
  ……
  锦衣卫的整个体系确实庞大,但不可能在每个省布置过多人手。
  各省锦衣卫行走的设置,只是将来各省治安司特勤队的过渡选择。
  现在,锦衣卫四川行走的麾下,确实没多少人。
  对骆安和王佐而言,从当初广东出现了第一个“锦衣卫岭南行走”开始,这件事才被提上日程。
  随后,是锦衣卫之中特勤所的筹备成立,按照皇帝的要求进行特别的行事规矩训练。
  哪怕是各省特勤队齐备了,也只是一个百户编制。
  此时四川的锦衣卫行走,麾下的特勤队其实已经都秘密到了蜀地。
  但是,命令还没到。因此,锦衣卫在四川的力量只是按照王佐的要求暗中留意四川文武高官而已。
  以他们的人手,也只能大略留意这些知府以上、千户以上的高官。以四川的幅员而言,留在成都府的更是只有二十余人。
  现在,两人一队,高克威派出的五个亲信又分散走了十个人。
  府城中不可不留人,因此高克威本人离开府城时,只能分出四个人去跟着。
  而那个高克威刚从布政使司离开回到按察使司之后立刻就拍出去的一骑,其实是被忽略了的。
  毕竟当时看着没什么异常,按察使司人来人往,岂能个个都盯着?
  眼下,郭瓒正率五百骑奔赴新都,而那个许家主率领的二十多个假臬司差役已经闯入了杨家。
  “蒲县尊,督台和三司行文你已经看过了。这看守住杨府的事,由你负责,后面抄没杨家,蒲县尊也有大功。”许家主虽扮演着一个从九品司狱,但他对着知县却如同吩咐一般,随后就对麾下说,“宣旨意,拔刀,拿人!若有家丁健仆反抗,杀无赦!”
  又看着新都知县:“劳烦蒲县尊安排壮班一同弹压杨家家丁健仆。”
  新都知县是在这队臬司来人入了城之后才匆匆赶来,到了杨府门口不远处才与他们会合。
  听到了旨意,新都知县心都快跳裂了。
  他不是接旨之人,只能听转述,看不到圣旨的内容。可是那份行文,上面赫然有着费宏及三司的大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7页  当前第2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0/6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