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明_分节阅读_第164节
小说作者:冬三十娘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7:06
  “其有账法、预算决算法、采办法、库法、税法、商法、考成法、官吏待遇法、大明律例凡九法,臣请诸位参策一一宣读其要旨。”
  这一连串的话说完,他从袖中拿出了厚厚一本奏疏,厚着脸皮举起来:“臣等之共商所得,尽在于此《大明富国财计诸法疏》,呈请陛下御览!”
  于是接下来变成了新党及帝党数参策以众人数月商议成果为己功、宣之于众的场面。
  皇帝接纳了费宏的劝谏,他必须留有余地。
  朱厚熜也不需要这很多创意出自于他的声名,他只要这些事情能落到实处。
  御座之上,皇帝低头看着奏疏。
  奉天殿内,参策慷慨阐述新法。
  户部尚书讲解《账法》,群臣受到了来自复式记账法的小小震撼。
  吏部尚书讲解《考成法》,国策会议每年、每三年都定策,随后又将拆解安排到各部、各省,官员们从此将有一些可量化与可考察的年度任务。
  礼部尚书讲解《官吏待遇法》,这个大家有点喜闻乐见,因为底层官员的俸禄提高了一些,而且将来会统一折银。而各个官衙也规定了一些由财政统一承担的待遇,比如过去需要由官员自己承担的一些吏员开支及出行、招待开支。
  刑部尚书李充嗣讲解《大明律例》,这一点只是说了要在将来数年内修订好大明律和问刑条例,统为明文律例,此后刑罚分明。最显著的变化将是把原先的笞、杖、徒、流、死五种刑罚改成了死、牢、银三种。其中的牢,又包含了役,坐牢期间会有劳动。具体的方略,会在后面细化。而赎刑的原则,也会改成重罪不全赎。
  最主要的是《预算决算法》、《税法》、《采办法》、《商法》,这些都是决定能不能来钱的。
  《预算决算法》涉及到从户部到各布政使司、都司、卫所的财政支出管理,最为显著的一个变化将是户部各清吏司入各省,各府县户房也都将由户部直管下去,虽然平常的直管只涉及到财账层面的税入、支出。
  《税法》则涉及到田赋、商税、盐课等,收税等会由户部及地方官负责,但以后都察院会在各省常设巡察院,监督各种税的征收,同样只对朝廷负责。
  《采办法》除了宫中及朝廷所需的岁办也会行采买之外,最重要的不同将是地方把科则统一后直接征银,而这些钱会按照田土的“田面权”也就是耕种或佃租的面积、人丁数额来征税。官绅优免仍照旧例,但超出部分必须申缴。地方有了这些银子,地方所需不论是实物还是劳务都进行采买。
  重头戏就是《商法》。官府有这么多的采买需求,老百姓除了交田赋粮食,其他产出也将需要多多卖成银钱。前面的预决算、税、采办等都是变相减小了地方官府的职权,但商法给了他们一个新的职权,那就是所有商号的登记许可及账法统一管理。
  很重要的一条是,宗亲勋戚以皇明记行商,朝廷也会筹备一些在盐、矿、铁、漕运、等领域的商行,在任官员及子孙不能行商。
  暗地里的变通之法自然有很多,但与此同时被杨廷和申明的则是商法对税法的重要性,还有行商在违反《大明律例》之后的惩治之严:这是将来支撑更大财政开始的流动岁入根基,逃税的、贪腐的,都将重判。
  “陛下!诸法如何一一分先后于广东施行,臣等还要再商议。但有一条,朝廷所设诸商行自当遵行律例,然勋戚之罪旧例由陛下圣裁,臣请陛下若准此法,则予三司定刑之权。”
  这一场表演下来,许多人看着杨廷和的目光变了。
  这厮不是在演戏,他是来真的,主意都打到勋戚头上了,而且也打到了天下全体官绅富户头上。
  如今天下行商,谁后面没个背景?许多商号虽然没有明说,但哪个没有谁谁谁的暗股?
  开了此例,杨廷和自绝于勋戚、自绝于天下官绅。
  如果皇帝准了,那么新党真是权倾朝野,恐怕不得不用严酷手段去推行,而且维持稳定了。
  杨廷和岂能不为他自己的小命着想?
  费宏还在苦苦劝告:“陛下!杨廷和诸法,过异于现例。商人狡诈,如何能鼓励之?朝廷与民争利,诸多采买终将出自朝廷、收归朝廷。此账法虽新,左右勾连,又如何能阻人贪墨国帑?账法之外,尽为乱法,恐岁入未增之时,朝廷支用已竭。再有边患天灾,莫非又搜刮民财?科则统一折银,百姓卖粮,商户囤积乱市又如何?”
  朱厚熜沉默许久放下了奏疏看着杨廷和他们:“不意卿等已商议出诸多新法,虽然称不上周全无漏,但已经很用心。”
  朝参官们明显看到费宏身躯微颤,萧索至极。
  “广东情弊历历在目,天下官绅有家无国。朕既登基为帝,若不能再造大明,将来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朱厚熜平静的神色终于褪去,让群臣看到他的愤怒与不甘,“三年不够,那便五年!朕非愚钝之君,新法行不行,自当观其成效而决定行止。杨廷和!”
  “臣在!”
  “朕命你领办广东新法试行诸事,所请奏之勋戚犯法事,三法司可先定刑,再呈禀朕裁决。晓谕天下,嘉靖五年以前,其余诸省静观其效。若有人遥施巧力阴阻之,查明实据者视同谋反!”
  “……臣领命,必不负陛下信重!”
  “费宏!”
  “臣在!”
  “朕意既决,朝廷不可再争执不休。朕命你总督四川,仍为国效力。”
  群臣看到杨廷和激动的神情僵了僵,而费宏则只能哭着谢恩。
  基调定了下来,但皇帝一是把对勋戚的最终裁决权仍握在了手中,二是让费宏没有致仕却去盯着杨廷和老家。
  今日情形,是真的耐人寻味了。
  “严嵩张子麟王琼。”
  “臣在!”
  “尔等之奏请,准!朕倒要看看,我嘉靖朝还有没有廉洁奉公之臣!朕若治国无方乱国有术,则无颜入庙!朕若再造富强之大明,则百年后盼着朕之肱骨良臣陪祀左右,共享后人血食!”
  “陛下圣明!天下必有忠君为国之肱骨良臣!”
  朱厚熜站了起来俯视群臣:“士绅尊荣,官员优免,早有国法。圣贤教诲,忠君爱民,岂容或忘?今日晓谕天下,朕藩王继统,只愿大明得治,贤臣满朝。本月万寿,下月大婚,天下皆不必进献、扰民。”
  “……陛下宽仁爱民,臣等感佩。”
  朱厚熜最后笑了笑:“大婚在即,朕也奉母后之命习了周公之礼。不日前,女官林氏已结龙胎,朕意于选立后妃时先立为妃。将来再立皇后而至嫡子长成时,朕希望百年后能将一个富强的大明传到他手上。”
  一句话信息量爆炸,参策们纷纷看了一眼孙交。
  虽不知是男是女,但皇帝已经留种了!
  目前有孕的这位女官也只会是妃位。
  而且明说了,将来皇位会是嫡子的。
  能有种就行。
  杨廷和这下是衷心大喜。
  一步步成了真的新法党魁,他没退路了。
  皇帝能有后,这才是真正保障。
  顿时奉天殿内外一片下拜之声:“臣等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大明江山后继有人,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殿外朝阳渐烈,大明国本,稳住了!
  这确实是宣布这个消息的最好时机!
  万象更新


第174章 明日辰时,御前选后
  “恭迎娘娘!”
  乾清宫东侧离得最近的长安宫里,十多个宫女及小太监齐齐跪在那里。
  蒋太后亲自扶着林清萍的腰说道:“慢些走,稳着点。”
  “……太后娘娘,我没事的呀。”
  林清萍根本还没显怀,但蒋太后紧张得不得了。
  一听说林清萍有了身孕之后,她就把林清萍接到了清宁宫住着。
  现在皇帝要正式选立后妃了,为了后面不动来动去,于是提前把长安宫收拾布置了出来。
  这长安宫离清宁宫也不远,皇帝和太后都能时常过来看看。
  “都要用心伺候着!出了差池,你们都知道手段!”
  蒋太后亲自过来,就是要再叮嘱一遍安排到长安宫的宫女太监。
  林清萍的身份特别,她毕竟以前就只是个女官。
  可对蒋太后来说,林清萍是自小在王府长大的,实在是满宫最信得过的人之一。
  说实在的,很意外儿子不是只从她这里知道一点“周公之礼”,竟然没有赐药……
  现在蒋太后还关心别的事。
  让其他人都离开之后,她就拉着林清萍的手认真地问:“你说的都是真的?皇儿是真的……”
  林清萍霞飞满面,她知道太后问的还是那些私密事,于是只能点着头:“是真的……太后娘娘,您也看了黄锦记的册子嘛……之前月事之外,陛下除了前后的时日,中间都会隔上好些天。臣妾只以为是国事繁忙,陛下又能自制……”
  蒋太后有点晕乎:“这孩子……哪里学到的这些秘术……真有这个讲究?”
  林清萍低下了头:“总之破例之后,下一个月的月事便没来……”
  “真是神了……”蒋太后喜不自胜,“正月里黄锦就跟我禀报过,我还担心了好几个月,怎么一直没动静。”
  蒋太后入宫关心的事就只有三件事:皇帝,皇位,皇子。
  嘱托过林清萍就是知她稳重,既能劝一下或约束着皇帝不要胡乱临幸宫女坏了身子,也把教一教皇帝的重任托付给她。
  结果才发现自己这个儿子勤勉得过分,去年哪里对什么宫女有过兴趣?
  但不声不响地,又突然临幸了林清萍。
  这等大事,黄锦怎么会瞒太后?皇帝也没嘱咐他瞒着。蒋太后关心得很,时常会问一下黄锦的。
  于是正旦节去给太皇太后、太后、长公主拜年时,黄锦就报告了这个喜讯。
  接下来就是好几个月没怀孕的消息!
  蒋太后是在清宁宫中和林清萍密聊时才听说了过程的特别,现在彻底放下了心。
  那孩子喜欢看书,蒋太后是知道的。不过,不知道他从哪里看到的秘技,而且一试就中!
  刚破例选了那黄道吉日之后就怀上了,说明法子很管用,而且龙种也很康健!
  长安宫里,日子清闲的蒋太后赖着不肯走在这逗留。
  朱厚熜却在仁寿宫里。
  张太后在佛堂里,朱厚熜来也不是为她。
  去年方沐贤案发后,惊惧至极大病了一场的夏氏康复后显得更柔弱了。
  朱厚熜笑着说道:“崇仁郡王,益王嫡次子。崇仁郡王嫡长子名载增,六岁。崇仁郡王也已经有嫡次子名载土睘,三岁。两个孩子都身体康健,聪明伶俐。宗人府和礼部都已经与益王、崇仁郡王商议过,若皇嫂以为可,崇仁郡王之嫡长子、嫡次子都可以过继到皇兄宗下。”
  夏氏只是小声回答:“但听陛下吩咐。”
  “那不如就选年纪小的那个?三岁孩子还不明世事,以后抚养成人了也与皇嫂亲近些。”
  “……谢陛下恩典。”
  朱厚熜点了点头看着低头的她,又看了看侧间那边。他知道张太后必然也听着,于是就说道:“那朕随后便安排过继及册封之仪。建藩之地会选在湖广衡州,雍王叔薨逝十五年,雍王府还在,稍加整修便可就藩。”
  “是……”
  夏氏也不清楚衡州府具体在哪里,但如今形势还不是皇帝怎么说就怎么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7页  当前第1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4/6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