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明_分节阅读_第137节
小说作者:冬三十娘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7:06
  朱厚熜今天叫骆安把他们带过来,又不是为了给孙茗看看新奇。
  “叫魏彬和祝允明一起去见他们。告诉魏彬,朕之前交待他在海贸行里可以留心采买回大明的东西,让他问问这些西洋人,他们有没有见过,是什么模样。”朱厚熜挥了挥手,“然后让祝允明听着描述画下来。”
  朱厚熜不会画,他也不知道像红薯、土豆、玉米这些暂时还没有大规模传入大明的东西,此时长什么样、叫什么名字。
  沿海那些经常出海的大族里也许见过这些东西,但也许只是当做新奇之物,品尝一二罢了。
  谁知道现在的情况呢?
  骆安那边也就是重点审问葡萄牙人在南面目前的实力,他们下一步的计划,他们战船枪炮技法等“军情”。
  朱厚熜虽然作为皇帝可以百无禁忌,但让魏彬先去做这件事,贯以搜罗海外物产的名义,是更系统的做法。
  找到更稳定的来源更重要,朱厚熜依稀记得这些高产物种也有弊端。包括育种和种植方法,朱厚熜更是一无所知。
  来到了清宁宫,向蒋太后问了安之后,又跟孙王氏微笑点了点头,朱厚熜就很熟络地跟孙茗说道:“走,带你去御花园,看看各种奇石和花草。”
  “……陛下,长公主们也在那边吗?”
  跟在朱厚熜身后,见到母亲没有跟来,也不见皇帝的姐姐和妹妹,孙茗就像孤身走入了陌生的丛林。
  “单独跟朕呆在一起害怕?”
  孙茗当然不安又紧张,但闻言只能抿嘴低头摇着脑袋:“没有……”
  “听说你在家里就看了不少书,等会看你认得出多少物事的来历。”朱厚熜回头看了看她,语带笑意,“将来就是朕的皇后,走到朕身边来,朕带你逛御花园,不怕。”
  小姑娘听到他温和的语气,双手捏在一起缓缓抬头偷瞄着他。
  见到他正笑着看自己,轻轻“嗯”了一声压抑着紧张快挪两步到了他身旁稍后一点地方。
  不活泼,但因此显露出来的少女娇怯是十足十的。
  朱厚熜慢慢走着:“我到御花园中也逛得少,现在才正月,听说下个月就能有几株梅花开花,到时候咱们再去看。今天先找找,看看有没有花骨朵。你会不会画画?”
  “……民女画得不好。”
  “你就说我嘛,我都说我了。”
  孙茗忽然轻笑一声,然后又慌张地捂着嘴。
  朱厚熜转头看了她一眼,小姑娘满眼都是慌张。
  “这句话有趣?”朱厚熜心想这莫非是个笑点低的,“你知道永乐朝有个叫陈全的翰林编修吗?”
  孙茗竟点了点头:“知道……嫩菊散轻烟,青蕊含朝露。不见柴桑翁,遥情托毫素。民……我喜欢这一首《墨菊》……”
  她小声脆脆嫩嫩地念出这首诗,朱厚熜有点惊奇地看着她。
  随口说了个人,她居然还能背别人写的诗,虽然朱厚熜也不知道这首诗是不是陈全写的。
  但小姑娘应该不敢欺君。
  “……我要讲的这趣事你应该不知道,但眼下却不好讲了。”
  “为何?”孙茗被吊起了一点好奇心。
  “高忠,你讲给朕听的,你来讲。”
  如今白天里若不是紧要的事,都是高忠随侍,黄锦要补觉。
  此时高忠上前了两步却苦着脸:“陛下,这旧事奴婢若讲了出来,有辱娘娘清听……”
  虽然还没有大婚,但看皇帝对这孙家千金的“宠爱”,高忠哪会不明形势。
  “让你讲就讲,现在是专心游乐。”
  “……是。”高忠清了清嗓子,“这旧事,奴婢也是听宫里传的。说是永乐朝时,编修陈全惯会讲笑话。有一日在宫中迷了路误入禁地,就被一个大珰逮住了。陈全怕极,连忙求饶。那地方虽然是禁地,其实也不算打紧。大珰就考较他:‘听说陈编修惯会说笑,今日你若只用一字说得咱家笑了,那便放过你。’娘娘可知陈全答的何字?”
  孙茗摇着头,一双明眸中都是好奇。
  一个字怎么逗笑别人?
  高忠笑着说:“陈全张口就答:‘屁’。”
  孙茗顿时脸一红,然后偷偷看了看皇帝:要是这个高公公不讲,陛下难道会讲……这个字?
  但这个字有什么好笑的。
  “大珰沉下脸问他:‘这有什么好笑?’不料陈编修却满脸苦相答道:‘那还不是放也由公公,不放也由公公。’”
  “噗……”孙茗顿时笑出声来,然后又抬袖遮住脸,袖边只见她满脸通红,肩膀却还憋着抖啊抖。
  朱厚熜看得有趣,啧啧说道:“嫩菊散轻烟,散的是这轻烟啊……”
  孙茗双眼瞪大,一时忘了羞赧盯着皇帝:好好的一首诗!
  “陛下妙解!”高忠立刻拍马屁,“这倒比那一个字更逗乐了。”
  他们是不懂什么叫嫩菊的,但他们懂什么叫轻烟。
  “这也是巧。”朱厚熜笑道,“你跟我不也是巧吗?毁了你喜欢的一首诗,那等会再讲点雅事赔给你。”
  孙茗随他走入了御花园,心情却不知不觉之间放松了下来。
  陛下也是个有趣的陛下,而且……除了兄长,孙茗也不曾与哪个同龄男子一起这样游园。
  来到御花园里,果然有几株梅花开始吐芽,有了一丁点花骨朵。
  她看着与她随和说笑的皇帝,心里的少女情愫也蕴出芽来。
  母亲说的是没错的,对女子来说,大婚之前就能与夫君先见一见,还能一起游园,这真是极大的幸运。
  只过了几天,陛下的容貌在她心里又清晰了几分。
  皇帝在休沐之日与未来的皇后调剂着心情,黄锦却先到了夏言府上告诉他明天去见皇帝。
  “黄公公,不知陛下相召,所为何事?”夏言坚持把谢仪递给他。
  黄锦推脱掉之后只是笑着说道:“咱家实不知,许是有什么差遣吧。陛下宽仁爱民,夏给事忠君用事便好。”
  夏言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对黄锦郑重鞠躬:“臣必忠君用事,不负陛下厚望。”
  不管是什么差遣,那么重点就是“陛下宽仁爱民”几个字。
  皇帝的御用太监总是不收受谢仪,那么这一趟亲自来,就是为了提醒他这几个字。
  以黄锦的身份,他自然不必刻意结交什么外臣,所以应该是来提醒自己,接下来领到的差遣应该很重要吧。
  有什么差遣比他现在的差遣还重要?


第154章 杨府台,有人要害你爹
  刑部尚书掌管天下刑名,这个职位自然不可能由完全没有经验的人来担任。
  而这个职位是正二品,也只能是已经达到这个品级或者稍次一点的人才有希望。
  京城暗中用力的人们随后被一个奇怪的升迁搅乱了思绪:夏言以兵科都给事升任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南京都察院是不设左职的,按例只有右都御史、右副都御使,这正四品的右副都御使就是南京都察院的第三号人物了。
  但现在的南京都察院还有一个特别的人:胡瓒。
  因为他本身就是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因此在南京提督操江的他仍然是这个职位。
  而去年张子麟南下,胡瓒一直与襄城伯李全礼一起在长江剿匪,颇有功劳。
  夏言又参与了裁撤在京官军冒滥和重设三大营一事。
  对夏言的这个叙功顿时打乱了许多京官大佬的节奏:胡瓒可能要升官了。
  他也是正四品,他不可能来做这刑部尚书。他可能在南京往上再走一品,那么南京就会有一个正三品得挪窝。
  正三品挪去哪?
  孙交头都是大的,杨廷和也不免看了看张子麟:在东南有什么我不知道的暗中布置?
  廷推的初步阶段,提名人选的过程里,张子麟终于开口了:“应天巡抚、南京工部尚书李充嗣,历任刑部主事、粤州通判、隋州知州、陕西按察使司佥事、云南按察使。巡抚南京诸府时,李充嗣于宸濠之乱亦有功,尚未升赏。李充嗣任南京工部尚书,兼领水利事,疏浚苏、松河渠、吴淞江,开白茅港。三年国策有水利水患事,李充嗣也颇有心得。”
  好嘛。
  他到北京做刑部尚书的话,有两个位置都空了出来:应天巡抚和南京工部尚书。
  之前是李充嗣兼任着。
  王琼和孙交都看了看张子麟,又看了看工部尚书李鐩,随后还看了看王守仁,最后再看向杨廷和。
  南京工部与北京工部自是业务密切,李充嗣与李鐩又天然可以在今后三年水利水患一事上主导。
  宸濠之乱平叛,这个李充嗣与王守仁可以叙叙旧。
  另外……他是成都府人,杨廷和的同乡。
  至于资历,李充嗣在巡抚南京前,一直做的都是刑名工作,基层经验丰富无比……
  王琼和孙交面面相觑:这个人选真绝了。
  廷推主持人孙交咳了咳:“可为一选,诸位可还有其他人选?”
  他看着蒋冕、石珤、费宏:你们仨就没点进取之心?
  可现在大家心里想的都是别的。
  胡瓒是不是要升右副都御使巡抚应天?南京工部尚书又会是谁?
  夏言这个皇帝最早升职的人,去南京是要做什么?
  ……
  夏言这一下升得也不可谓不快。
  兵科都给事是正七品,虽然他的实际影响力是很容易被言官品级掩盖的。
  南京不算中枢,所以南京的正四品也不见得比北京某部的正五品郎中要更显赫,都察院在南京又算得了什么?
  南京各衙门里,都察院属于最没事做的了。所谓:“院在太平门外,惟操江、全院间来同堂。四五御史,雍容礼貌,体统森严,殊无事事。”
  操江都御史的实际地位就是最高的了。
  但品级上去了,意义不小。
  夏言接受完同僚的道喜,心里却在琢磨着陛下对他的勉励。
  这个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可能没什么别的职权,但可以上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7页  当前第1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7/6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