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明_分节阅读_第69节
小说作者:冬三十娘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7:06
  杨廷和深吸一口气,闭上了眼睛。
  那就乱吧。
  想平稳地过渡到新政阶段,本来就是奢望。
  皇帝也应该知道了,真正要让某些国家大事运转起来,远比礼制法统辩一辩、或者登基诏书上怎么改些说法难多了。
  想行新法?今日这局面,哪里比得上真正要行新法时朝堂的混乱之万一?
  就当只是开场戏,好好看一看吧。
  解昌杰觉得局势失控了。
  皇帝平静又偶带笑意的态度告诉了他,今天圣驾亲临,不是来“谈判妥协”的。
  听说初次朝会时,陛下发火之前也是笑着的。
  钱宁、江彬等人的案,要么就只论其人之罪,要么就查个彻彻底底。
  他终于有点体会到袁宗皋昨晚没对他说出来的那种人生感悟。
  如果把新君比做一军,杨廷和这些重臣比作一军,那么之前的大礼之争只是两军之前的唇枪舌剑而已。
  但这一次不同了,这一次是真刀真枪的对攻。
  梁储、王琼,他们是皇帝在初次朝会时保下来的“大将”。
  大将若“战死”了,士气还能存吗?没了士气,败局已定!
  他心头冰凉。
  昨天那封奏疏上有他的署名,那么他解昌杰毫无疑问已经是“叛将”。
  哪还有两边居中调和的可能?
  他恨恨地偷瞄了一眼闭着眼睛的杨廷和,这才后知后觉地明白自己被利用了。
  审案在继续,王琼、杨潭、陈金、魏彬等人在朱厚熜面前跪了一排听候发落。
  江彬这回都不用张子麟问了,而是自顾自像回忆旧事般滔滔不绝起来。
  一个个人名,一条条线索被他说出口。
  他并不是要帮朱厚熜,他只是想看热闹。
  万一黄泉路上多几个伴呢?岂不美哉?
  记录审讯过程的书办手在抖,刘龙的手也在抖。
  他不用记录这些,他只用记录皇帝言行而已。
  可现在平静着的皇帝,等下会怎样?
  严嵩看着面沉如水的袁宗皋,又看着脸色阴沉不定的王琼及其他重臣。
  这个局面要怎么解?
  恐怕杨廷和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今天哪怕最后一次请辞、就此真的离开朝堂他都已经想好了。
  诸事不议决,等着费宏、杨一清、王守仁,梁储越来越活跃,王琼自恃无恐,严嵩设身处地想了想,也认为既然不被信任不如挂冠而去。
  所以现在面临天子和重臣两边都不退让的情形,这个局面要怎么解?
  严嵩的脑筋极速地运转起来,想着办法。
  皇帝要的绝对不是乱。可为了他的权威,他会退而求其次,哪怕经历一番朝堂剧痛也会忍受这份乱的。
  问题在于朝堂一旦乱了起来,天下也不安稳了怎么办?
  杨廷和已经在大礼之争中退让了一次,皇帝也在日精门之灾中退让了一次。
  今天就是胜负之局了吗?
  审案的人脸色苍白,被审的人谈笑风生,旁听的皇帝表情平静,陪着旁听的诸臣心思各异,七十七的梁储和诸多重臣还跪在朱厚熜面前。
  “暂时只想起来这么多。”江彬一脸认真地强调,“草民所言,句句属实,大司寇尽可详查。”
  张子麟无法接话,只是挥了挥手:“先带下去。”
  接下来,该是皇帝下旨,是继续查还是结案了。
  刚要开口,朱厚熜又说道:“还有钱宁、张忠、张锐等人,一一审。今日审不完,明日接着审。”
  刑部大堂中安静得令人窒息,谁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刚才江彬说出来的名字,已经足够覆盖小半个朝廷,还有不少已经致仕老臣了。
  再审钱宁,再审到内臣,朝堂不涉案的还能剩下几个人?
  严嵩咬了咬牙,泪突然就炸了出来。
  他跪到了朱厚熜面前一声悲呼:“陛下!”
  然后又悲怆地调转了方向冲着杨廷和喊道:“师相!陛下策问何以富国,只是盼贡生及众臣多言我大明诸弊病,统计何者为轻何者为重,并不曾有大行新法之意啊!陛下初次视朝时统计众臣奏疏所用字词,下官和舜卿这两日做的也是此事啊!陛下所虑周全,师相忧国深重,君臣本一心,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杨廷和猛然睁眼看向了严嵩。
  他终究是刺出了这一刀。


第95章 你烧火来我添油
  解昌杰已经没办法做了的事,严嵩做出来了,用他的方式。
  凑巧,他既是日侍天子左右的近臣,又是杨廷和的门生,还有一个此刻让大多数人心里都萌发生机的脑子。
  朱厚熜忽然有点理解历史上的嘉靖了。
  这就是贴心的严嵩吗?
  不论杨廷和怎么觉得严嵩这是把自己明确又单独地在众臣面前推到了天子的对立面,他严嵩毕竟把问题点透了。
  不就是因为拿殿试策题何以富国去问计百官,这是个想变法的信号吗?
  法不可轻变,哪一次不是腥风血雨、动摇根基?
  十年岁入倍之的宏愿犹在众人耳侧,谁都不是糊涂蛋,什么样的新法能取得这样的效果?
  所以这一次的新法必定要动大明的一二根本弊病。
  所以杨廷和必须站出来,哪怕表面上有严嵩说的那句“忧国深重”的借口。
  动摇根基,不是轻易该做的事,至少不是现在该做的事情。
  借钱宁、江彬案,让皇帝初步感受一下难度,把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按回去。
  但严嵩这样一番表演,一句君臣本一心却何至于此,也“点破”了杨廷和主动挑事、想让皇帝知难而退的用心,顺带还要铲除几个政敌。
  杨廷和走到了梁储身边跪下,沉重地说道:“陛下,严惟中以己度人,诬臣借钱宁、江彬之案凌压陛下。严嵩之言,臣不敢苟同。臣以为,日讲起居注官当德才兼备。严嵩虽是因此情此景方才揣摩圣意与臣之意,然此举终非正道。臣请另选日讲起居注官,陛下当求煌煌大道。”
  严嵩虽然已经有心理准备,却也立刻脸色骤白。
  他没想到杨廷和立刻火力全开之后,第一时间却是把枪口对准了他。
  他说他不是借钱宁、江彬之案凌压皇帝,是严嵩瞎琢磨的。
  我特么……当别人是傻子吗?
  朱厚熜却点了点头:“不是揣摩上意,朕令他与刘龙统计新科进士策文中所议及的大明弊病,哪些急迫,哪些可稍缓。昨日,也令他们进讲了熙宁变法之事。朕确实是在考虑变法的可能性,提前做些准备,这事他很清楚。”
  严嵩眼泪都快下来了:你别这么刚行不行?我现在冲出来就是当台阶的,你踩着我下来不就行了?
  可能是情绪太多紧张了,严嵩多花了一两秒才回味过来:如果我是明知如此却那样说,那岂非我在顾及你杨廷和的脸面、造台阶?结果你却明明白白地说我不行正道、要堵我的路!
  好像是你更不讲师生感情哦。
  杨廷和被这句话说得沉默了。
  那接下去要劝吗?
  劝了反而坐实了严嵩刚才那番表演确实是既为皇帝考虑,也为他杨廷和这个老师考虑。
  不劝?今天之后满京百官就都知道了,他杨廷和也认同需要变法。
  “继续审吧。案件既然涉及到朝臣,三法司上奏让朕圣裁是对的。朝廷自有法度,何须遮遮掩掩。严嵩,你的心意,朕明白,杨阁老也明白。这事算不得什么,便是该不该变法、何时开始变法、如何变法,朕也早就说过,还没决定的事情,放心吵、大胆吵。这案子也一样,既然查到了这里,自然该往下查。”
  朱厚熜的平静也让杨廷和不理解,是真的不理解。
  能让他杨廷和下定决心,哪怕就此致仕也绝不退让的这件事,他为什么还能这么泰然处之?
  继续审下去,查下去,朝廷是一定会走一批人的,他不是今年内不愿大动干戈、不愿朝堂动荡吗?
  难道觉得这位置已经坐得很稳了,朝堂换一批人一样过,又或者根本不担心认同他杨廷和的人更多了,朝廷毫无异论?
  朱厚熜的凭恃虽然根本不是杨廷和所能想象的,但他现在确实可以很平静地先用另一个法子:你做好了这回不达目的就退休、接下来对朕“失望至极”的朝臣开始摆烂的心理准备,我怕什么?
  我听你的,办!但是应办尽办,而且是你来办,我看结果就好。
  摆烂嘛,谁不会?我十五,你多少?
  察觉到了皇帝根本不担心乱的态度,杨廷和忽然觉得现在又再次陷入到那种下不来台的情况。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今年内就一定只能办一件事了:彻查钱宁、江彬等人的涉案官员,应对朝堂动荡。
  什么裁撤冒滥、整治皇庄皇店、宦权、漕运……登基诏书中那么多的新政一个都推不动。
  皇帝想重设三大营的事也一样。
  他看着十五岁的天子,忽然明白了他的凭恃。
  年龄。
  他只要稍退一步,不强求三年内就完成三大营的重设,不强求什么十年岁入倍之,一切迎刃而解。
  他如果不偏不倚,就事论事地把这件案子办下去,完全按照大明律例来办,谁也不能说他不是。
  这可是明君所为啊。
  纵然杨廷和会因此事之“胜”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到了另一件具体的国事上呢?
  他可以继续拖,可以扶持新的力量。
  只要不推翻他,只要他是皇帝,他身边永远不可能没人。
  他年轻,等得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7页  当前第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9/6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