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明_分节阅读_第18节
小说作者:冬三十娘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7:06
  又一轮劝进笺送上来,这回多看了几封,底下一直跪着。
  朱厚熜知道自己可能处理得比嘉靖更漂亮,因为他对这件事的走向和各方的底线知道得更清楚,因为他很坦诚地与周诏、袁宗皋、张佐等人商量过了,因为他确实有一个成年人的心性。
  在皇权光环的加持下,似乎有势如破竹之感。
  但他知道这仅仅是因为登基一事确实已经骑虎难下,杨廷和的个性和他的实力根基决定了他做不来那个权奸——朱厚照驾崩前,被杨廷和他们恨之入骨的“八虎”还有三人仍旧受宠、掌握大权呢。
  原本的嘉靖也过了这一关,但后来的大礼议仍旧持续了多年。
  自己又已经改变了多少呢?
  接下来在具体的事务上才是真正争权的开始。
  想着这些,朱厚熜放下手头这份劝进笺之后,眼神坚定地看向了众人:“再三览启,具见卿等忠爱至意。宗社事重,不敢固拒,勉从所请。礼部何在?”
  毛澄心情复杂地回答:“臣,礼部尚书毛澄,拜见殿下。”
  “予钦奉皇兄大行皇帝命遣官迎取来京,奉慈寿皇太后懿旨,天位不可久虚,命以四月二十二日即皇帝位。尔文武百官及军民耆老合词劝进,至再至三,情辞恳切,勉从所请,其具仪来闻。”
  “臣遵旨!”
  山呼万岁之声,在这京城宣武门外、天地山川坛侧面响起。


第27章 上任京城!
  入宫之仪,遣官祭告天地、宗廟、社稷,经大明门入午门,先到文华殿审定登基诏书草案、钦定年号,然后到华盖殿换上丧服去祭告大行皇帝受命,随后到奉天殿前换上衮衣和冕,谒告祖宗。
  然后就是登基之仪了,流程更加繁琐。
  到了这一刻,登基大典已经不容停止地运转起来,所有人都不再有心思去争议什么。
  钦天监的人要设定时鼓,鸿胪寺要设表案,教坊司要布置礼乐,锦衣卫要准备云盖云盘云舆。宫中十二监四司八局全都忙碌起来,天子仪仗大驾卤簿要准备好迎接皇帝入城。
  外头在忙碌着,朱厚熜暂时回到了行殿之中。
  午时日中才出发进入大明门。
  袁宗皋在一旁看着朱厚熜,忽然轻声说道:“臣不如周希正。”
  朱厚熜愣了一下,随后笑起来:“袁师自谦了。”
  “臣离开王府时,殿下不足九岁。殿下如今之圣明,自是希正功劳更大。”
  “……周师确实教诲良多,然而先生这段时间以来,对朝局鞭辟入里,与杨阁老他们争辩时的说辞策略也颇为有效。”
  朱厚熜并没有多少得意。
  因为这件事,严格来说他准备了一年多。
  虽然知道大概的攻略,但朱厚熜最大的倚仗其实就是杨廷和与太后最后退让了。大礼议闹得打死那么多人,天下也没有因为这件事乱起来。
  既然如此,他才想着利用这第一次碰面的机会,把一些规矩立下来。
  老秦毕竟说过,杨廷和他们在嘉靖早期确实很辛苦。嘉靖太多疑了,不够自信,所以不断地用大礼议的方式争权。杨廷和他们一边要跟嘉靖争,一边还施行新政,让嘉靖早年有了些中兴模样。
  朱厚熜是真心觉得大可不必在这件事上折腾不休。
  后面那些什么兴献王称宗祔庙还有让朱棣成为成祖等等操作,属实会让朱棣棺材板很激动。
  相比而言,现在给杨廷和他们的刺激大一点,但后面越来越“和善”,倒会另有一种好处。
  这算不算是对杨廷和他们的PUA?
  袁宗皋不知道朱厚熜在想这些,只是有些敬佩地看着他:“希正信中说得更多的,还是殿下之聪颖、勤勉。今日殿下于阁臣之前振聋发聩,可惜希正年迈,不能一同入京耳闻目睹。臣与希正不敢言功,面对杨阁老这等人物毫无忐忑,言辞锋锐理据皆全的却是陛下。”
  朱厚熜心想因为我毕竟有一颗成年人的心,他笑着摇头:“也就显得更孤家寡人了。为君者自己冲在最前头,也是不明帝王权柄运用之道的表现吧?”
  “有今日之辩,何人敢于如此轻视陛下?君王之势,因时用之,因时藏之。”袁宗皋感慨地跪拜下去:“陛下今日不仅是压服,也是义理之胜。陛下天命所归,实乃大明之福。臣必披肝沥胆,助陛下澄清宇内、再兴大明。”
  “袁……卿,平身。”朱厚熜接受了儿时这位启蒙老师的马屁和表忠,扶起来之后收敛了笑容,“朕既受命,必不负先生所教。愿以再兴大明为己任,愿先生日加训勉。”
  此刻是真正的君臣对视了。
  六十八岁的袁宗皋也已经很年迈,在江西多年,比周诏显得更苍老。
  他眼中有些红润,也有欣慰:“臣不知能辅佐陛下多久,但仅就这数日见闻,殿下宽和待人,举止有度,志向深远,胸有乾坤。今日看来,梁叔厚似已归心,蒋敬之蠢蠢欲动。登基之后论功行赏,钱宁江彬大案,杨介夫与王德华多年之争,殿试取新,想来陛下已经思量过了。”
  “慢慢来吧。”朱厚熜笑着说道,“袁卿江西一任,若有良才尽可举荐之。王府属官出身所限,只怕是后继无人。那解昌杰……”
  袁宗皋脸上怒色一现:“既为王府长史,竟行此不忠不贤、贪赃枉法之事!此人不可用!”
  “当然是不可用。”朱厚熜轻叹道,“等纷争再起,杀鸡儆猴吧。朕既已为天子,便已无朝堂旧臣与潜邸旧臣之分。唯才是举,择贤用之。”
  “陛下圣明!”
  朱厚熜笑了笑,就见张佐走入殿内跪了下来说道:“陛下,午时已到,请陛下移驾大辂。”
  袁宗皋再次站起来行了行礼,先出去归入百官之列。
  朱厚熜身边,已经只有内宫中的诸人,谷大用、张锦、韦霖、张佐、黄锦都在身前。
  他往前走着,开口说道:“谷大用。”
  “奴婢在!”
  “今天朕说的话你们也听到了。”朱厚熜淡淡说道,“你之前说的那些话,现在有什么新的感悟?”
  谷大用低着头小声回答:“是奴婢造次了。陛下天资英断,该是陛下的,自然是陛下的。”
  “终归伺候皇兄这么多年,有些苦劳。”朱厚熜瞥了他一眼,“如今钱宁、江彬下狱,还有宸濠之乱至今尚在清查冒功之人,群情汹汹,你们是躲不过去的。回宫之后,你们几个就好生商议一下吧,朕干脆地处置了,也免得你们晚景凄凉。”
  “……奴婢叩谢陛下大恩。”
  谷大用跪在了身后,心里想着昨夜干儿子来传口谕时转述的话。
  魏彬他们算计错了,陛下并不是真的要跟朝臣们撕破脸换一批新人。
  杨廷和他们在这件事上,当场并没有多少还手之力就顺台阶而下了。
  几个八虎余孽枉做小人啊,还想着浑水摸鱼。
  今日之后,朝中还会因陛下继位名分问题继续争,让他们能在太后、陛下、朝臣的角力当中左右逢源吗?
  已经结束啦!
  陛下快刀斩乱麻,大势已定。
  还好,陛下终究还是念在他之前冒死请见说的话的份上,答应了他们一个晚景,接收他们手上掌握的一些东西。
  既然是晚景,终归不是诏狱和刑场。
  他跪在身后,朱厚熜已经走出了行殿,一张张陌生的面孔随之单膝跪下,这是军中之礼。
  屁股决定脑袋,时代决定做法。
  朱厚熜既不能完全用后世的思维和观念套在现在的很多事上,也没资格从道德上居高临下地去俯视谁。
  谷大用、魏彬、张永他们确实不干净,但他们有他们的作用。
  朱厚熜深知这第一场胜利并不算什么,因为他是掀了屋顶,让杨廷和他们极为担心他继位后会怎么折腾,这才退而求其次同意他开个窗户。
  若不是朱厚熜收回了“因循守旧”的总体评价,告诉他们“大家的方向是一致的”,杨廷和他们能那么容易偃旗息鼓?
  后面才是一生永恒的争斗,与一项项人事安排、财权掌握、大政方针有关的吵闹。
  而当下,杨廷和他们最害怕的那件事,朱厚熜必须要给他们一点盼头。
  那就是清理正德朝那些恃宠而骄、作威作福过的内臣、幸臣。
  如若不然,杨廷和他们会不断生事的,毕竟那才牵涉到真正的问题:皇帝真的不信任他们。
  眼下杨廷和他们暂时不阻拦了,那只是因为在这件事上他们不想做奸臣,没那种胆子去觊觎更大的权力。
  说难听点,是忠臣被强势的君主拿枪指着了。
  可你不能一直真的拿枪指着他们,旁边还站着许多磨刀霍霍的太监。
  所以只好清理掉谷大用他们,毕竟这本来也是要做的。
  好在他们本来就已经有这种觉悟了,他们本来的预期已经低得可怜,朱厚熜能把他们手里掌握着的权力拿过来,看起来还像是对他们开恩。
  朱厚熜才打完有攻略的第一仗,接下来的每件事,他都不再有攻略。
  但他毕竟要登基了,他已经更加自信。
  接下来,谷大用说的军权,朝堂中的权力格局洗牌中,皇权将是他的武器,最强大的武器。
  可怕的皇权。
  “起驾!”
  悠长嘹亮的声音中,大驾卤簿缓缓行动起来。
  他是大明天子,至此,上任京城!


第28章 龙入皇城,惊涛四起
  大驾卤簿进了城,此刻京城中的一个客栈里,一群士子比其他人更兴奋。
  “新君终于要继位了。诸位,一年多了啊!”
  都说人生三大喜事之一是金榜题名时,这群士子去年已经体验过那种狂喜了:他们都是正德十五年礼部会试中的胜利者。
  但狂喜之后就是长达一年多的郁闷:因为皇帝南巡、回来后又病重,本该在礼部会试结束后就接着举行的殿试一直拖到了现在还没进行。
  殿试不再除名,他们人人都已经是准进士,但眼下的身份毕竟还只是贡生,没有拿到告身。
  “抡才大典乃一等一的大事,殿试想必应该就安排在下个月了。”其中一人笑着对另一个清瘦的书生笑着调侃,“才伯兄,你的霉运到头了。梁阁老素来赏识你的才学,你二人又是同乡。这回梁阁老以古稀之躯远赴安陆迎立新君,他老人家只需在陛下面前提提你的名字,才伯兄就此平步青云也不在话下啊。”
  这个书生有些尴尬地摆了摆手:“梁阁老那只是怜悯在下科途曲折,殿试列身哪一榜、之后暂授何职,还是要凭文章与名次了。”
  “福祸相倚!”贡生们兴奋的并不仅仅只是殿试终于要开了,“陛下以藩王世子入继大统,这真是极为罕见!我等虽是正德辛巳科的贡生,却会是陛下取的第一科进士!素来一朝天子一朝臣……”
  被称为才伯兄的贡生名叫黄佐,他和梁储都是广州府人。
  如今三十一的黄佐少年成才,六岁时启蒙的塾师就表示没什么可教他的了,让他回家自学。他十一岁就把科举前的功课学完,但此后正式走上科考之路,却是一段近二十年的坎坷时光。
  本已是院试案首,却因两任督学的恩怨重考院试,黄佐这个原案首还独独不准参加考试。
  后来乡试中了解元,但广州府离京城何等遥远?黄佐没赶上第二年春的礼部会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7页  当前第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6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