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所有的暗箭,都是射向王谧的。
别看王谧平日里不动声色,但是他心里明镜一般。
王恭这般上蹿下跳,就是因为,北府这支大军若是掌控在别人的手里,说不定他王谧还可以容忍一二。
可现在,北府兵正是掌控在王谧手里,昨日的朋友,今日的仇敌,说的就是现在的情况。
为了压制王谧,王恭可谓是用尽了全力,甚至不惜得罪北府兵。
于是,即便王恭的建议是符合北府兵的需求,符合王谧的心理,他也不打算遵从。
更夸张的是,我这边不但是不能接受你的好意,甚至会故意忤逆。
“这个你放心,你只要按照我的意思,告诉王公就可以了,今夜也晚了,我这就写一封书信,你明天启程带回去。”
“看到书信,王公就什么都明白了,不会苛责你的。”
苛责?
这位王侍郎当真有意思。
他现在是完美的完成了任务,一点差错都没有,王公为什么要责罚于他?
实际上,刚才的那些回答,都是这位大聪明的小厮亲手炮制的,他想,一旦王谧把那些关于王贞英和王恭关系的谎话听进去,等他回到建康,就该倒大霉了!
只要事情这样发展,王恭不但不会责怪他,甚至会给他大大的奖赏。
他还真的是一个能够紧握住机会的大聪明!
那小厮走后,一直狠狠的瞪着眼睛的谢襄还有看似冷静,实则慌得一比的曾靖都凑了过来。
对王谧的种种行为,他们实在是无法理解。
“王侍郎,你为什么不问问,这个小厮是如何通过徐州的?”
曾靖都愣了。
这什么情况?
这个小娃娃是不是脑子有病病?
好不容易抢到了机会,他就问这个?
王谧却笑了,对嘛!
这才符合一个小孩子的心性。
能看到谢襄还有这样一面,王谧很欣慰。
“干什么要问?”
“大不了就是你们是怎么混出来的,他就是怎么混出来的,能有什么区别?”
“现在对于我军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徐州城中的守备松懈,管理看起来也并没有那么严格。”
“而且,守将符飞,似乎战意并不是很强,也并不想和我军硬碰硬。”
“我们只要知道这些就足够了,而我当初找你打听,也是为了借由你的这些消息,判断徐州城内的形势。”
“现在,我已经大致掌握了这些消息,也就没有必要再向那王府小厮再问一遍了。”
“原来如此,曾队主,你想问什么快请吧!”
谢襄这样的小人精,怎么会没看到曾靖急切的眼神,人家着急着呢!
一直认为,谢襄是在浪费之间,问的都不是要紧的事。
而曾靖,自然也没有谦虚礼让的意思,一步上前,急急道:“王侍郎,我们现在究竟要怎么办?”
“这徐州城,我们到底是去还是不去?”
“当然要去,都已经到了城外,距离这样近,怎么可以不去?”
“我又不是大禹,难道还能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
“王侍郎真会说笑话,属下只是觉得,朝廷的旨意,前后反差那么大,北府大军人员众多,一时之间,真的不知道是该进,还是该停下。”
“朝廷的旨意?”
“曾靖,没想到,你人这样善良!”
“你竟然还觉得,这是朝廷的意思吗?”
“难道不是吗?”
“之前的旨意,确实是以朝廷的名义发出来的啊!”
这个曾靖,怎么回事?
关键时刻,竟然犯了糊涂!
“那是朝廷的旨意?”
“那明明都是王恭一手促成的!”
“都是他王恭的心思!”
王谧还没说话,小谢襄就先怒了,他的语气义正言辞,显示出了十足的怒气。
就在刚才,若不是王谧拦着,他早就暴打那王府的小厮了!
瞧他那副不可一世的样子,他以为他是谁?
待到北府大军回城,有他们的好看!
谢襄语气不好,王谧却也没有责怪他。
王家的人,尤其是王恭,确实可恶!
骂一骂是应该的。
“诸位稍安勿躁,就像我刚才说的,就算我们要休整,也要等到过了徐州城再说。”
“你们以为,规模这样大的一支军队来到了徐州周边,你以为,徐州城里的符飞就真的会无动于衷?”
“恐怕,他也等着看北府兵的动向呢!”
第873章 打探情况
“我们若是停在此处一直不动弹,必定会被符飞看出破绽,到时候,他若是偷袭过来,我军不就惨了?”
“再说,兵贵神速,这一点是不会变的,与其在这里一直耗着,坐以待毙,还不如冲他一把,或许就很容易的通过了呢?”
“毕竟,你看,连谢襄这样的小娃娃都能混进混出,很容易。”
曾靖的担忧,王谧完全能够理解,在没有摸清楚徐州城内的情况之前,他不敢拉着大军冒险上前。
毕竟,现在的北府兵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但是,这个徐州城,能早一点通过就要早一点,千万不能拖延。
拖,没有一丁点的好处。
为了能让曾靖有信心,王谧铆足了力气给他打气。
效果嘛,只能说还可以。
曾靖同意了可以迅速通过徐州的计划,但是,对于王恭的书信,他还是很担忧。
“王恭现在执掌朝政,谢襄也说了,如今朝廷上的大臣,大约都唯王恭的马首是瞻。我们一定和他对着干,会不会对我军不利?”
“况且,一旦通过了徐州城,我军究竟要在哪里休整?”
“还望王侍郎早下决心。”
王侍郎其实早就有计划了,只是,很多事情,没有必要在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就提前宣传出去。
那样的话,很可能会出现变故。
“这个,等我们先通过徐州再说,现在谈论这些,还都不是时候。”
“王侍郎,谢公不是说了,让我们停在京口吗?”
“京口本就是北府的地盘,人员充足,兵器也都储存了很多,正是我们盘踞的最好的地方。”
曾靖一听说,谢安有意让北府兵停留在京口,立刻就欢喜了。
“太好了!”
“有谢公的支持,我们就更有主心骨了!”
曾靖斜了他一眼,这个曾靖,说话办事是越来越不看场合了。
他以为,谁是北府兵的主心骨?
谢安吗?
是他王谧,王稚远!
没有别人!
面对谢襄,他居然堂而皇之的拍起谢安的马屁,他是不是还以为,他算是立功了?
“谢襄,很多事情,我们都需要仔细思量,谢公的心意我知道,我也都明白,但是,你看,现在的形势是不是和你离开建康的时候也不同了呢?”
“有什么不同?”谢襄晃着不大的脑袋瓜,完全想不明白。
王恭殷切道:“王恭的态度变了啊!”
“在你离开建康的时候,王恭对北府的态度确实不好,而且,颇有些咄咄逼人的架势,按照那个时候的情势发展,我们确实应该囤聚在京口,和建康朝廷对峙。”
“可是现在,你刚才也听到了,王恭已经不再催促北府兵急行军了,也不再要求归期,这就是他在妥协,至于他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突然改变主意,这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事情。”
“我们只要知道,王恭现在的态度有松动,或许也不想和北府兵撕破脸皮了,这就可以了。”
“你若是不相信我的判断,大可以给谢公写封信,把我的说辞都写进去,问问谢公的想法。”
“我想,谢公肯定也是一样的看法。能稳妥就可以求稳为主,如今,北府的形势这么好,大晋的形势这么好,眼看就能恢复北方更多的城池,正是我们上下一体,同心协力的时候。”
“只要王恭不闹腾,我想,谢公也不想拖后腿,更没有必要大动干戈。”
这是很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