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说战斗力有多么强,能够以一当百,那也是笑话。
于是,苻坚带着大军,浩浩荡荡的南下的时候,整个人是相当自信的,再加上,在淝水之前,秦兵其实已经拿下了很多地方,仗打的也不错,这就让苻坚更加自信。
认为此战必胜,而且是大胜,是势如破竹的胜利。
而被他看做是臭虫一样的晋军,差不多就是一触即溃的模式。
但是,当他看到晋军的真面目的时候,他立刻就意识到自己错了,眼前的这支晋军和他印象当中的晋军完全不同。
他们军容严正,他们士气高昂,况且,人数也不少,说的夸张些,还没有正式开打,苻坚其实就有些发憷了。
或许,他还在后悔,早知道,就不应该一时脑残,专门从项城跑到淝水来。
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还未开战之前,两军的心理就发生了极其微妙的变化,于是,当晋军抛出诱饵,提议两军相隔实在太近,战阵不好展开,秦兵可以稍稍向后退一点的时候,潘多拉的盒子就被打开了!
如果战阵是那么容易调动的,晋军的馊主意根本就不会得逞,也无法触及秦兵的根本。
但是,本来秦兵是远道而来,身心就比较疲惫,再加上主将内心游移,军心不稳。
战阵稍稍向后退,整个方阵就被打乱了,后面的士兵听不到前面将军的号令。
也根本就没有预计到前军会掉头向后转,于是,一时之间,士兵们堆叠在一起,全都互相推搡,甚至出现了丢弃兵器,盲目奔逃的情况。
秦兵出现这样的异状,晋军可是亲历者,眼睁睁看着的,怎么可能没有行动。
于是他们趁乱冲入敌阵,很快就让氐秦尝到了他们立国以来,最大的一场失败。
可见,如何让古代适合兵们保持战阵的纪律性,是非常重要也异常困难的事。
只有何迈这种既有能力,还识大体,最关键的,嘴皮子还利落的人,才能胜任。
而此时,被给予厚望,主动要求打开城门迎晋军的李队主,又在干些什么?
李队主当然不可能撒手不管,那不是成了骗子了吗?
晋军大兵压境,你就是借他几个胆子,他也不敢骗人,因为很明显的,虽然现在的秦兵还没有死绝,但是过不了多久是肯定要覆灭的。
李大连早就看清楚了,只依靠张蚝一个人,是难以挽回败局的,更何况,邺城孤城而已!
在邺城外部,既没有援军,又没有可以互为犄角的城池可以策应,牵扯晋军的兵力。
只是依靠这样一座孤零零的城池,是根本难以改变大局的。
既然最后都要成为晋军的俘虏,那么,早一点还是晚一点又有什么区别?
李队主用实力告诉你,当然是有区别的!
而且区别很大!
被晋军打败的,那就叫做俘虏,可是如果主动打开城门,那就叫做投诚,是可以换取优待的。
这就好像是,在警察叔叔赶到之前主动投案,那就叫做自首,是法定的可以从宽的情节。
可要是警察叔叔赶到了,正好把你抓一个现行,不好意思,就算你之后的态度再坦诚,再积极,也只能算是老实交代问题。
无法换取任何的好处,还只能算作是义务。
最最关键的还在于,这可是古代!
当俘虏,是绝对没有好下场的!
首先,在晋末时代,坑杀俘虏的恶习,还没有被有效的根治,血腥的战场上,到了收尾之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甚至,有些看似仁慈的主将,就比如日后的大明皇帝朱八八,他就不主张杀俘虏,也严厉警告他的属下,不可以这样做。
但是朱八八的逻辑起点却并不是宽恕,而是因为一些迷信思想。
所谓杀降不祥。
朱八八的年代都是什么年代了,距今都快一千年了,他手下的猛将常遇春还喜欢杀俘虏呢!
但是,相比死,还有一项刑罚落到俘虏们身上,比死还难受呢!
就是一刀切。
俗称骟掉。
俘虏是自己军队的所有物,甚至是奴隶,都已经是败军之人,战胜的一方,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谁也说不出什么。
于是,有鉴于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都是男人,腐刑(也就是变成太监)就是非常常用的一种惩罚手段。
一想到一旦操作不慎就很有可能变太监,李大连就感觉背后一阵阴风袭来。
冷飕飕的。
老子不要变太监!
不想变太监那就只有主动投降这一条路可以走!
他的小跟班一路上对他紧紧跟随,特别殷勤,最关键的是,这个人对李大连的所有决定总是无限支持,马屁吹得一套一套的。
更加坚定了李大连的信心。
南城楼这边,本来他就已经是第一号人物了,当他登上城楼,转身面向众位将士的时候,可以说,李大连的话,就是圣旨!
“队主,我们为什么不向张将军求援?”
“我们可以派出更多的士兵,只要把那面城墙守住了,就大有可图!”
面对危局,到底还是想放手一搏的人更多,他们看到李大连反身回来,也没有那个复杂的心思去想一想,形势都这样危急了,他们的主将为什么会突然消失。
而现在,又完好无损的回来。
他们只是想战斗!
需要一个领头人!
甚至,没有带头的也无所谓,只要能让他们去战斗就可以!
“你们太天真了,还打什么?”
“白白浪费力气而已,还会把小命送掉。”
“你们看看现在的形势,晋军的表现多么神勇,根本就不是我们能抵抗的了的。”
有勇敢的,就有怯懦的,人群当中,想要干脆顺坡下的人也不少。
但是,看他们的表态,似乎对下一步的做法,想法还是比较暧昧。也许很多人都已经把投降当做了一个选项,但是,具体要不要投降,亦或者是有其他的解决办法,他们也还不甚清楚。
甚至于,他们就是心里清楚,投降是早晚的事,却也不想现在说出来。
谁想当背锅侠?
他们中的有些人,聪明点的,平时善于观察的,甚至和李大连走的近一些的人,早就知道这位李队主脑子里盘算的是什么。
既然李队主都已经决定了,那还等什么,只要李大连一声令下,他们就全都照做,这就是最好的配合了。
还有一些人,他们还在揣摩李队主的真实想法,如果李大连想要投降,那么他们在这个时候提出来,就是首唱义举,是好事。
可是,如果李大连还没有下定决心,甚至是根本就不想投降,他们这个时候跳出来,不是很容易倒霉吗?
将士们会提出各种说法,这是李大连早就料到的,而现在,他们集体等着李大连做决定,却让李大连有些意外。
居然都没有什么人跳出来要和他死磕诶!
拿起兵器,直接冲出城去,和晋军决一死战!
要是以前的秦兵,多少都会有这样的勇士,不管三七二十一,抄起家伙就是干!
说是血性也好,说是鲁莽也罢,总归他们是会这样做的。
可是,反观现在,虽然不同意的人也有,发牢骚的也不少,但是并没有几个人不听李大连的指挥就擅自出城去挑战晋军。
这是好现象啊!
第826章 原来只是怕死
看来,晋军确实厉害,李大连暗自揣度,造成士兵们心态如此转变的原因,并不在秦军自身。
而是来自于晋军,这一波晋军的攻势实在是太猛烈了,战术配合的也默契,花样百出,关键还是,他们的兵器实在是厉害。
太厉害了!
秦兵根本就招架不住,更何况,他们不只是兵器厉害,这一支晋军的战斗力也是非同一般的强。
这样的精兵,又有了神器助阵,秦兵如何抵挡的住?
现在,越来越多的秦兵开始理解前人了。
那些在襄阳、在南阳、在新野的同袍,当他们突然遭遇这样装备到牙齿的晋军的时候,都遭受过什么。
又该有多么的绝望!
以前在长安的时候,他们之中的很多人还嘲讽同袍,认为都是他们废物,无能才让城池接连丢失。
如果换做自己,就能如何如何。
现在可算是看清了,换成他们,只会死得更快。
为什么?
在秦兵无法窥探到的地方,晋军的装备有暗搓搓的增强了!
比如火炮这种神器,在襄阳战场就从没有机会出现。
现在,还在邺城当中的秦兵,早就已经被吓破了胆,除了个别脑残的货,没有几个人还想坚持。
李大连在他的袍泽兄弟之间看了一圈,喉头咕哝了一下,终于下定了决心。
“既然诸位也下不了决断,那就只能我来了。”
一开口,李大连就定下了调子,事关紧急,人家晋军可就在城外等着了。
刚才李大连隔着城楼向下望去,已经可以看到一部分晋军正在向中间方向集结。
而在晋军兄弟的中间,已经出现了领队的将军,那个人,正是刚才和李大连碰面的。
很显然,只要城门打开,晋军就可以迅速入城。
而另一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出现的张蚝,也许很快就会出现在眼前。
时间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