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孙泰对这样的情况倒是还挺满意,他们的阴谋诡计不必再另外找人传递消息,面对面就可以交流了。
可是,这几天,情况似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不知为何,司马道子对待孙泰的态度,渐渐的不再那样热情,而孙泰后来也明白过来了。
都是急的!
这不,孙泰故意躲着司马道子,却还是被他抓住了。
这也难怪,王府是人家的,到处都是王府的眼线,他一个天师道的大天师,能拦得住他们向司马道子告密吗?
当然不能!
于是,才刚躲到花园一边的孙泰,还没能看几眼美景,就被司马道子拦住了。
“天师,我们到底什么时候起事?”
“京口那边有消息了吗?”
孙泰急,司马道子比他还急,这几天他们的关系不佳,就是因为这京口的局势还未明朗。
上一次,孙泰可是拍着胸脯向司马道子保证,那京口镇守的大将军刘牢之已经是他的人了。
绝对忠心可靠,只要他振臂一呼,刘牢之必定会立刻响应。
然而,几天过去了,事情的发展似乎是超出了孙泰的预料。
上一次收到孙恩的消息,其中并没有提及具体的起兵时间。这也很正常,朝廷这边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确定,建康这边不定下来,京口那边是绝对不会先行行动的。
然而,在司马道子定下心意之后,孙泰就一连给孙恩送了两封书信,目的就是询问具体起兵的日期。
而现在,眼看这个定好的日子都要到了,却还没有收到北府那边的消息。
开始几天,孙泰还不甚着急,甚至可以安慰司马道子不必担忧。
可是,随着时间匆匆流走,孙泰的借口也是越来越少,司马道子的不耐烦却是越来越多。
到这两天,孙泰已经连一个借口都想不出了,干脆在王府各处躲藏,争取不要和司马道子遭遇上。
这样肯定是无法长久的。
王府虽大,可也禁不住司马道子想见他呀,这里终究还是人家的地盘,他孙泰也还没有那个胆量直接和司马道子说明情况。
搬走更是不可能的!
可以预见,只要司马道子还没当上皇帝,他孙泰就只能窝在这王府里,与他拴在同一条绳子上。
孙泰渐渐感觉,当初和司马道子过早的绑定在一起,并不是特别明智的选择。
现在他是想撤也撤不了,已经被司马道子狠狠咬住了。
“殿下,还没有。”
虽然很想隐瞒,但是这件事的重要性,孙泰也不是不知晓,他是不得已才只能说实话。
果然,此言一出,司马道子的脸色就更加沉重了。
“天师,京口那边的情况到底如何?”
“刘牢之他是真的要与我们联合吗?”
“他莫不是在待价而沽?”
情况已经显著到连司马道子这个糊涂蛋都已经看出不对劲了,孙泰也实在是头疼的很。
“殿下放心,刘将军与我们合作,对他自己也是有极大的好处的,他支持我们,并不只是为了忠于天师道,忠于殿下,也是为了自己掌控北府兵。”
“这样巨大的利益面前,刘牢之他不会退缩的!”
“是吗?”
“会吗?”
司马道子连续两个问句,将他心中的疑惑展露无遗。对孙泰的各种承诺,司马道子已经不是很相信了。
想要获得他的信任,那就拿出真凭实据来,做点实事。
见司马道子怀疑,孙泰立刻调转船头,祭出了更大的筹码:“大王,这一点,贫道敢保证。”
“大王也知道,那谢安已经把自己的孙女婿王稚远派到京口去了,他的目的,可谓是昭然若揭。”
“正是为了取代刘牢之而去的,刘牢之在北府盘踞多年,除了谢玄,在北府,他基本上是谁也不服气。”
“王稚远这个时候到北府去,除了会引发刘牢之的怒火以外,基本起不到其他的作用。”
“难道他刘牢之看不出,这位谢安在为将来做打算吗?”
“为了自己着想,他刘牢之也不会坐以待毙,为了保住地位,他也只能选择与我们合作。”
“只有我们成功了,并且扳倒了谢安在北府的势力,刘牢之才能坐稳主将的位置。”
“如果王恭的奸计得逞的话,以他世家均衡的思路来看,他是绝对不可能改变朝堂上的基本体系的,这样的话,北府也依然会交给谢家的人来掌控,借以换取谢家在帝位人选上的妥协。”
“这样的话,谢家派谁去北府,王恭都会点头答应,绝对不会反对,刘牢之的地位就危险了。”
“可是,我还是想不明白,就算继续由谢家掌控北府,对于刘牢之来说,为什么就是不可忍耐的了?”
“以前谢玄做主将的时候,也是重用刘牢之的,即便是谢玄不能继续掌兵了,谢家也不会把刘牢之抛弃吧。”
对于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来说,主将绝对是不宜经常更换的,这会影响将士们的士气。
同样一支军队,放在有的将军手里,那就是一支虎狼之师,放在有的将军手里,就和蟹兵蟹将开大会一样。
此所谓,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的道理。
司马道子考虑的也没错,作为北府里的一个中等级的将领,其实刘牢之的去或留,都没有太大的影响。
而对于谢家来说,以前他们就重用刘牢之,也并没有因为他是白身起家的将领就对他另眼相看。
那么,即便是北府换了新的掌门人,刘牢之也一样可以继续在北府担任将领,一切都不会有所改变。
论及朝堂上的争斗,那也是几大世家和大晋皇族之间的事情,与刘牢之也没有多大的关系。
在司马道子看来,孙泰他们是过于在意刘牢之了,甚至把他这个在北府都不能称第一的将军抬到了他根本不可企及的高度。
太过了。
见话题成功被转移,孙泰终于松了口气,遂笑道:“大王,这是我们的想法,却并不是刘牢之的想法。”
“大王,现在的问题正在于,谢玄倒下之后,刘牢之便不会再安于副将的职位了。”
“趁势而上那是人之常情,有这样再进一步的好机会摆在眼前,刘牢之岂会放弃?”
“一旦谢家继续派人到北府去执掌军队,必然要和刘牢之的野心相冲撞,除了谢玄,刘牢之是不会服气任何人的!”
“所以,还请大王放心,贫道已经又派了人去京口送信,相信过不了两天就能把大事定下来。”
“既然你有安排就好。”
见孙泰摆出这样有信心的姿态,司马道子也只能先选择相信他了。
对于司马道子来说,最大的隐忧或许就在于,与京口联络的方式被孙泰劫夺。
为了不引起王恭他们的警觉,自从司马曜死后,司马道子都是通过天师道的特殊渠道与京口那边的势力联系。
于是,京口那边的真实情况,只有孙泰才知道,而司马道子是并不清楚的。
其实,要不是情势紧迫,司马道子根本也不会关心这些事。
他本来也不是什么兢兢业业的人设,他只想当皇帝而已,只要有人能够拥戴他,让他顺利当上皇帝,那就是大好人。
至于,这些人到底是用了什么法子,过程是怎样的,他才不关心。
有那个时间,他还吃喝玩乐呢!
而现在,能够让司马道子这懒鬼紧张起来,正是因为,他已经等了很久,却迟迟没有行动。
孙泰几番哄骗他,司马道子就算是傻子,也听出不对劲来了。
没办法了!
求人不如求己。
他也准备抛弃孙泰,独自去探查北府的真实情况。不能再把宝都压在孙泰一个人身上了!
而孙泰,也是这样想的。
京口的情况到底如何?
北府发生了什么事?
刘牢之为何迟迟不给回复?
不能再干等着了,他又派出了一位信使星夜兼程前往京口,对于他来说,他还有一个重大的好消息要带给刘牢之。
谢玄!
最能制衡刘牢之的北府大将军谢玄!
重病不起,再也不能压制刘牢之了!
希望这个好消息能够让犹豫不决的刘牢之迅速下定决心,夺取北府,就在今日!
第724章 小皇帝上位
皇后王贞英抱着跟她没有半毛钱关系的司马德宗,坐在御座之后,俯视着御阶下的群臣。
在她的身边,是司马曜的首席大太监,元宝。若是新皇直接登基可以处理政务,那么元宝这个首席大太监的职位也就要让贤了。
偏偏现在大晋朝廷的情况,即将迎来一个比较长时期的太后摄政,皇帝根本说了不算的时代。
那么元宝就有幸继续留任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从一开始,元宝瞧出了司马道子有取而代之的心的时候,就转向了王谧一伙的重大原因。
要是司马道子上位成功,他必然会带着自己贴心的小太监一同管理后宫的事务,司马道子的身边是绝对不可能给元宝留一个位置的。
他这首席大太监的瘾还没有做够,怎么可能轻易让位。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现在,傀儡小皇帝也准备好了,王贞英这边与哥哥王恭通力合作,也给足了他这个大太监脸面,元宝自然要卖一把子力气,把建康宫里的各项事务都张罗的热热闹闹。
当然也包括这宣读诏书,且听的他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洋洋洒洒的将王恭炮制的诏书,逐字逐句的朗诵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