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来说,今天朝廷派来的人,即便不是王谧,也一样会遭到刘牢之的厌恶。
只有把刘牢之原地提拔,才能让他心满意足。
“刘将军,当初我来北府的时候就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我只是想带兵打仗,换句话来说,只是想过一过领兵的瘾头,谁知道,一下子就打了几个胜仗。”
“其实,我能有那些胜利,还是靠各位兄弟们帮衬,都是你们的功劳,我不过是做了一些辅助性的工作。”
“每次向朝廷请功,我总是把大家摆在前面,可是,因为我的出身,不管是朝廷,还是各位长辈,总是要把我的功劳算作最大头,这也不是我能左右的。”
“但是,今天既然我们是推心置腹的谈话,我也就说一说我真实的想法。对北府兵,我当然是很关心的,这支队伍目前是大晋境内战斗力最强的。”
“和谢公我也表示过这样的意愿,其实,我几次上阵杀敌,不过是想为国效命而已。”
“对权势,我并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但是,朝廷上的情况,我想你也知晓,总是要让几个大家族的子弟控制重要的职位,现在我在北府也算是有了那么一份军功,于是,便被派到了这个地方。”
“也请刘将军理解谢公,现在朝廷上的局势实在是太乱了,老人家多少会对地方上的局势有些疑虑。”
“但是,我可以保证,我并没有窃据北府要职的心思,我不过是在北府里待一段时间,等到朝廷上局势平稳下来,就会返回建康。”
他……还要回去?
刘牢之对这句话算是半信半疑,准备再打探一下。
却不等他说话,王谧就又开口了。
“刘将军,我的想法都照实告诉你了,你呢?”
“就没有什么想说的?”
机会给你了,老头子注意把握。
刘牢之倒不是故意隐瞒,他是真的没听懂王谧的所指。
他能说什么?
暂且放下杀心,欢迎他来北府指导工作?
他抓耳挠腮了一阵,王谧看他确实想不明白的样子,便笑道:“刘将军,接下来的选择将关乎朝廷大局,同时也将是你人生的重大转折,选对了,前程似锦,选错了,可就要万劫不复。”
“你我战场上一道滚过来的,我也把你当大哥,这才好心提醒你一句,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事情却一定要谨慎。”
他说的这样明显,刘牢之就算是个傻子也听出来了,顿时板起了脸孔。
“你这是什么意思?”
一瞬间,警戒心就竖起来了。
“没什么意思。”
王谧摆摆手:“刘将军,其实,你这边的情况我也知道一点,天师道的人是不是联系过你?”
此言一出,刘牢之顿时就变了脸色,黑如锅底。
“你怎么知道的?”
他的声音好像是沉入了水底的巨石,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一定是刘裕走漏了风声!
还没有看到任何的证据,刘牢之却已经认定了目标。
“刘将军,其实你不必着急,也不必气恼,我知道的早一点,对你来说,反倒是好事。”
“实话告诉你,孙泰那帮人绝对无法成事!”
“将军不要白白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见刘牢之没说话,王谧继续输出:“我是从建康朝廷来的,朝廷上的情况我最清楚。”
“孙泰那伙人想要拥立司马道子当皇帝,但是,司马道子他根本就不是做皇帝的料。”
“孙泰手下确实有很多徒从,但是这些人不过是一些乌合之众,难成大事。”
“他今日极力拉拢你,不过是想借助你的力量壮大自己而已,将军,关键时刻,你可要考虑清楚啊!”
“如果你只是想要稳定在北府的势力,你现在的势力也很稳固,并没有任何的动摇。”
“可是追随孙泰能给你带来什么呢?”
“彻底掌控北府军?”
“还是裂土封疆?”
“不不!”
“我可没有这样的想法,你不要乱说。”刘牢之慌忙否定,他可从来没想割据一方。
王谧点点头,他想也是这样。
刘牢之其实并不是一个野心特别大的人,关键是,他行事也从没有太细致的规划,不过是根据形势在向前走而已。
第716章 岂容他人得利?
“刘将军没有这样的想法,那就是最好,别怪我没提醒你,孙泰的为人或许你比我清楚,但是对司马道子的了解,我敢拍着胸脯说,我比你清楚。”
“司马道子从来都是性情不定,反复无常,即便是他顺利上位,老兄你想要的东西,他也不一定会给你。”
“相反,一旦孙泰不能成功,你作为朝廷器重的大将军,执掌北府军多年的人,必定会遭受到朝廷的打压,再想收拾局面,可就没机会了。”
“刘将军现在在北府的局势难道还不够好吗?”
“我又不会和你抢兵权,如今氐秦局势不明,慕容又要复国,北方局势不稳,大晋又遭国丧,正是内忧外患之时,还望将军能以大局为重。”
各种情况都已经摆在了刘牢之的面前,这一次,为了保存北府的实力,他也算是开诚布公了。
该如何选择,就要看刘牢之的了。
王谧默默的攥紧了腰间的手枪,紧张的看着刘牢之。
刘牢之捋着胡须,一副深思的模样,在思考的同时,眼神还时不时的往王谧的脸上打过来。
王谧的话,可谓是正中刘牢之的下怀,他之所以现在还留着王谧一条命,也正是因为他对孙泰还有怀疑。
王谧的话等于是把这一层忧虑彻底戳穿了!
和孙泰合作,究竟谁得利更多?
若是成功了,刘牢之就可以掌控北府,最好的结局就是像桓温等人一样,做一方诸侯霸主。
但是现在北府也一样在他的手里控制着,可若是失败了,桓温的下场他都混不到。
刘牢之最忌惮的,就是被孙泰当做工具。
“贤弟的意思是……”
“让我按兵不动,等待朝廷的变化?”
“至少也要等朝廷上尘埃落定再做打算。”
“顺便也看看我的表现,看看我说话是不是算数。”
刘牢之轻笑道:“你说话自然是算数的,这一点我相信你,但是,你家,还有谢公却不一定会放过你。”
看来,他还是不相信了?
这不是白费了口舌吗?
“就算他不相信也无所谓,他也不能左右我在北府的作为,你刘将军又何必在乎谢公怎么想?”
“将军要的不过是军队里的实权,我愿意将这实权交给你掌管,这对于将军你来说,端的是好事一件。”
“以往你虽然掌管着北府,却没有一个名号,总是心里犯嘀咕,担心手中的权力终有一天要被人夺走。”
“担心朝廷会派来另外的将领,压在你的头上,这些事情,我在北府呆了这么久,全都心知肚明。”
“但是,刘将军,我还是要劝你一句,谢公能让我来打探情况,已经是对你的仁慈了。”
“你很幸运呐,这要是换了别人,会跟你商量北府军权的归属吗?”
“也就是我,我们是一同在战场上滚过来的,理解也尊重将军,所以才会提出这样的折中办法。”
“还望将军能够多多考虑,这不只是为了你自己的前程,也是为了大晋的安宁。”
“如今北方氐秦渐显颓势,或许过不了多久,北方就要烽烟再起,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这样好的形势,我们身为军人不说牢牢把握住,难道,还要自毁江山?”
“你可知道,如果你挟持着北府闹出乱子来,整个大晋的局势就全都会改变,难道,我们还将重蹈覆辙?”
“让异族趁虚而入?”
其实,王谧那些关于个人利益的得失分析并没有打动刘牢之,反倒是后来的这一番话,让他感触颇深。
身为军人,守土有责,虽然这段日子他一直都窝在北府,对前线的情况了解不多。
但是他也能感觉到,北方的这些蛮族有气数将尽之感。
北府兵作为大晋境内最有战斗力的一支部队,多年以来,也是以恢复大晋疆土为生存目的的。
现在时机这样好,如果这个时候还不能振作,把北府的兵力用在刀刃上,那不就等于是自废武功?
看到刘牢之的脸上流露出了犹疑的神色,王谧赶忙趁热打铁:“再者,刘将军,你就不怕白白被孙泰利用?”
“切莫忘记,孙泰的手下也是有一堆人马的,他的那些天师道的徒从都是一些乌合之众,而将军带领的北府兵却是装备精良的正规军,拼杀到最后,即便将军取胜,孙泰拥护司马道子或是自己当上了皇帝,又能如何?”
“他会让你越过他那些正经的大徒弟?”
“他的侄子孙恩,多年以来一直跟随在身边,鞍前马后,一旦功成,孙泰怎么会把孙恩扔在一边不管。”
“到时候,将军恐怕就要面对出力最多,却还要遭受猜忌,明明一身的本领,却还要被草包压一头的命运。”
“将军奋起一搏,为的,应该不是这样的结局吧!”
“反之,将军如果愿意暂缓一步,看看局势发展,再怎么说,与我合作也比被孙恩那个草包压一头要强多了吧!”
被人攫取胜利果实!
王谧循序渐进,向刘牢之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你呀,小心被人利用,当枪使。
你刘牢之虽然有个天师道徒从的名号,但是,在天师道的内部,你的排名远远靠不上前。
以往也没见孙泰对你如何器重,现在却临时把你揪出来,不过就是看中了你背后的北府兵。
等到孙泰借用过了这一股势力,你刘牢之在朝廷里还呆得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