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听此言,苻坚登时就是眼前一黑。
啥玩意?
他什么时候说让他率领大军去踏平晋土了?
“大王,臣弟不是这个意思。”
“臣弟认为,先把被晋军攻占的几个城池收复回来即可,等到我军恢复了元气,再去攻伐晋军也不迟啊!”
天地良心,符融只是想找个借口让苻坚放弃圈禁鲜卑人,谁知道,竟然会给这老头子打开了方便大门。
平定东南,活捉司马昌明,这个念头在苻坚的心里,脑子里,已经来来回回的转了多少年。
没办法,没有仗打,他难受啊!
你们要理解一个马上得天下的名将,他想继续本职工作的那份迫切的心情。
眼看着北方的各个部落都已经被收服,苻坚举目四望,目前在传统的中原范围之内,就只有东南的晋还在那里苟延残喘。
这些年,从晋朝投降过来的大臣也有不少,从他们的描述中,苻坚认为,那晋主司马曜给他提鞋都不配。
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敌人(闲着没事干,纯属解闷),苻坚还专门让那些熟悉司马曜的晋降将,为他绘制了一幅司马曜的画像。
整日里端详,最近还把它挂在了为司马曜准备的宅院之中。
是的!
你没有看错,自信又贴心的苻坚,已经在为了晋朝的君主筹谋投降之后的生活了。
不只是给他们安排好了官职,就连他们的豪华居所都已经预备好了,就等着正主入住了!
苻坚现在四十有五,他已经很多年都没有亲自指挥过一场大型战役了,实在是手痒。
可是,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还有谁可以让他练练手呢?
也就只有弱晋了!
所以,不是说弱晋安分与否,是不是攻占了氐秦的城池,总而言之,它的存在,对于苻坚来说,就是一个很好借口。
已经渐渐感觉到衰老的苻坚,亟需一场战役,让他的丰功伟业更加的辉煌。
让他当上大皇帝,顺便解解闷,只要弱晋还盘踞在那里,就算晋军什么也不做,苻坚也会找茬的。
自从周边无仗可打,苻坚就整日里念叨,要去踏平东吴老儿,这个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了,只是,朝臣之中响应的人并不多,苻坚也就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搁置。
符融很懊悔,这样一来,反倒是他这个日常反对攻占晋土的理智之人,给了苻坚一个开战的很好的借口。
苻坚以下,权翼疑惑的看着符融,这位大王今天是怎么回事,脑子被驴子踢了?
权翼没记错的话,以前朝堂之上,符融明明是苻坚攻晋的最大的反对者,是和权翼站在一起的!
这样的主张,几年以来,一直没有改变,今天这是怎么了?
权翼忽然感觉,在这个大殿之上,他变得十分孤立,姚苌就不说了,那是一个天天以怂恿苻坚为乐,专门阿谀他的。
现在,他已经这样做了。
他站在苻坚的面前,一通吹捧,什么主上英明,什么小菜一碟,把苻坚吹得是喜笑颜开,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第624章 大秦天王的亲征梦
“大王,还请三思而后行啊!”符融忧心忡忡的说道。
不管苻坚想干什么,符融都是那一句话,万事要多考虑再行动,而显然,苻坚早就已经不想动脑子了。
慕容垂等人的反叛,让他那好不容易才压制下来的想法,登时又浮上心间。
他热血沸腾,决意如此!
“博休,你我兄弟,多年以来一直互为倚仗,若是连你也不赞同我的想法,那我这个大王不当也罢!”
“不当也罢!”
苻坚气急败坏,说着就要变脸,符融立刻上前,与权翼一同劝说,这才让他放弃了不当大王的不切实际的想法。
当然,相比劝说苻坚不要去攻占晋土,这个目标还是容易达到的多了,毕竟,苻坚可从来没有真的不想不当大王。
甚至于,他还不满足于只当这北边辽阔疆土的大王,他想把氐秦的旗帜,插到大江两岸。
成为这中土之内,一统四海的真正王者,唯一的!
到那个时候,他就可以上封号,正式当皇帝了!
你看,人家苻坚的志向还是很远大的,人家不会像土包子慕容氏,还没有占领多大的疆土,就急火火的称帝,好像过把瘾似的。
“陛下,而今晋土之内,司马昌明虽不算明君,但亦有驭人之术,而其臣下也为之效命,且大将南北,皆视晋为正朔,人心未变,老臣以为,现在还不是伐晋的好时候。”
还没等苻坚把他的终极目标说出口,权翼便又把那一串老生常谈拉了出来,继续念叨。
可惜的是,这一次,苻坚已经不会被他这一套迷惑了。
他早就已经想好了借口。
“权尚书此言差矣,吾辈虽为异族,但自汉时入主中原,也有百余年,早已移风易俗,况且,自我登极,凡二十七年,劝课农桑,开立学校,拣选人才,精勤国事,有目共睹。”
“大凡黎民生口,所求之物,不过一日三餐,住有所居而已,这些事情,我都做到了,城中百姓安居乐业,谁会在意给他们好生活的,是氐还是汉?”
苻坚是什么意思呢?
通俗点说,就是皇帝轮流做,今天到我家,这皇帝的宝座,你们汉人可以坐的,我这个氐人也一样能坐。
我的底气又是什么呢?
那就是施行仁政,苻坚这样想,绝对不是他夸口,是他真的就是这样想的。
当年,他还是玩泥巴的孩童的时候,便要求给自己请师傅,教习学问,这在以弓马得天下的氐人贵族当中,绝对是极其少见的。
大学问学多了的一大后遗症就是,苻坚他真的把那些孔夫子、孟夫子说的道理当了真。
以为只要他也广施德政,礼贤下士,他也一样能当皇帝!
这个大秦天王他也做了二十几年了,自认为在他的治理下,整个大秦还是蒸蒸日上的。
于是,他自然认为他有资格当皇帝。
“可是……可是……”苻坚这样一说,权翼也一时没了词,他总不能说,其实,在广大中土百姓的心里,照样还是汉贼不两立,你个氐人,还想当皇帝,就别做梦了!
他看向符融,向他求救。
符融想了想,便道:“大王,权尚书所言甚是,再者,今年镇星在斗牛,利于吴地,这是天象昭示的,所以,臣弟认为,伐晋确实是必须,但是可以再缓一缓。”
“古来征战,天象配合也很重要,天象不吉,对战事也不利。”
思来想去,符融祭出了迷信之法,想着苻坚这个人,还是很相信这一套的。
既然道理说不通,用老天爷吓唬他一下,或许还行。
却没想到,在巨大的成就感面前,老天爷也不好使了,苻坚大手一挥,笑道:“天象不足为惧,昔日武王伐纣也是天象不利,不是依然成功了?”
“可见,以有道伐无道,不利也会变成有利,你不必担忧。”
好家伙!
读过书的人就是不一样,想哄弄过去,才没那么容易。
虽说苻坚的学问不及符融吧,但是,人家也是正经的接受过系统的教育的,那些汉人们天天念叨的典故,他是信手拈来,还别说,还挺恰当。
轮番上阵都不顶用,符融也就只能摆事实了。
不过,这个理由一出,他料定苻坚一定会大变脸的。
“大王,现在确实不能出兵。”
“别的不说,只是臣弟麾下的士兵,多年以来四处征战,早就已经兵疲师老,人人厌战,有畏惧心,这样的军队,不经过三两年的修养,是绝对无法和江左对抗的。”
这些都是摆在氐秦面前的,活生生的事实,这些年来,苻坚马鞭所指之处,几乎都已经纳入了氐秦的范围之内,各个势力,渐次被征服,确实是爽得很。
但是,苻坚爽快的同时,也确实有穷兵黩武之嫌。
到处征兵,还浪费国帑,符融他们早就劝他,征战已经差不多了,四海之内,不过还残存着一个晋。
看似孱弱,但是想跨过长江天险,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还不如趁着现在国力正盛,先休养生息为妙。
至少,要先把自己的国土都笼络住吧。
但是,苻坚是绝对不会同意他们的计划的,在他眼里,那样也太保守了,若是都靠着守成之君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江山一统,做大皇帝呢?
时间已经不多了哇!
再者说,苻坚的心里也有一个榜样,也是出自他们老司马家的,正是晋武帝司马炎。
你看,司马炎当皇帝的时候,国内也尚未统一,他占据的地盘,大约也和现在的氐秦差不多。
放眼南方,东吴也盘踞在那里,从三国时期到这时,也已经几十年了。
司马炎本来也将东吴看成强敌,做了很多的准备,而东吴的朝廷,看起来也很像那么一回事,完全不孱弱。
可是,当晋军抵达长江天险的时候,东吴的军队竟然会不堪一击,土崩瓦解之快,让司马炎自己都不敢相信。
莫不是出现了幻觉?
司马炎或许产生了幻觉,在那个时候,他真的以为自己是有神助的不世英主,以至于才刚刚统一了全国,便怠于政事,天天沉迷享乐。
同样的地理位置,同样的偏安一隅的朝廷,百年之后,竟然又让北方的雄主苻坚也产生了不必要的幻觉。
以为东晋也像东吴一样,可以一战荡平,毫无阻碍。
这就是苻坚的异想天开了,他似乎并不相信朝臣们对他的劝诫,苻坚这边,晋的降将也有不少,他们可从没向苻坚透露过晋主不得人心之类的说辞。
充其量也就是抱怨现在的皇帝司马曜不算英明而已,但是在并不英明和昏庸之间,那是有明确的区分的。
孙皓不得人心,可是司马曜在国内混的还是可以的。
有这样的前提摆在那里,苻坚怎么可能像司马炎一样,一战定天下呢?
“博休,你的士兵想休息,可以啊!”
“等到收复了东吴老儿,我向你们承诺,大秦五年之内,不会再有任何的战争,士兵百姓全都休养生息,我说话算数,从不食言。”
“等打完了这一仗,再休息也不迟!”
“可是……可是大王……”符融还想再劝说几句,但是他已经没有什么好说辞了。
再看旁边的权翼,也是一副无语的表情,还轻轻摇了摇头,示意符融要小心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