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定数?”
谢石讪笑道:“这后宫里,张贵人一家独大,司马曜天天捧着她,别说是皇后了,我看,就是有更新鲜的女子出现在后宫,一时半刻的,也无法从张贵人的手里夺走司马曜的宠爱。”
“你对张贵人的地位如此有信心,贵人她知道吗?”
谢石一愣,大兄这句话说的,颇有些让人下不来台。
“她当然不会知道,不过,我想,大致也是如此吧。皇后入宫也有好几年了,男人嘛,都喜新厌旧,难道还指望着她能重获圣心?”
谢安沉吟片刻,他还是认为,王贞英出山,绝非偶然,需要重点提防。
如果后宫只有王贞英一人,也不会让谢玄如此担忧,然而,就在同一个朝堂上,还有虎视眈眈的王恭。
作为亲兄妹,如果王皇后和大兄联手,对谢家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你就照我说的做,关注一下王皇后的举动,如实转告我就是。”
每到这时,谢安就恨自己被族人架到了当家人的位置上,以往闲云野鹤的生活,那才是他向往的。
登山、钓鱼、弈棋都是他的最爱,三五好友,坐而论道,喝点小酒,唱几句小艳曲,才是他的追求。
大兄是不是不信任我?
这一次,一定要露一手给他瞧瞧!
抱着这样的想法,谢石乘车前往琅琊王府。
时间流逝,王府里的气氛也越来越热闹,一场寿宴,越来越像样了。
很多充当背景板的宾客,已经早早的赶到了王府,这些人都特别有自知之明,明白他们只是琅琊王请来充个数的,并不是今天的寿星,张贵人的座上宾。
不必担心他们会沮丧,凡是能来参加宴会的人,都特别珍惜这次机会。
那可是琅琊王啊!
能抱上他的大腿,其他的还求什么呢!
明眼人都看得出,司马道子是大晋朝廷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要是这颗星的光芒能稍稍照耀到自己,不就发达了!
“殿下,聚贤楼的小厮来了,这些凉菜要放在哪里?”
身穿常服,头戴进贤冠的男子,仪表堂堂,一看就是个当官的。可他现在做的事,可当真和做官没有一点关系。
只见他挽着袖口,正把一小队小厮带进王府,还在招呼司马道子,等着他的指示。
“送到这边来!”司马道子走到庖厨外,向里面指了一下,小厮们立刻心领神会,挑着担子,一个接一个的钻进了堂屋。
王府的庖厨可不比寻常家庭,一般来讲,普通人家的庖厨都要比正经堂屋要小很多。
琅琊王府可就不同了,庖厨和正经的堂屋一般大小,只灶台就有一面墙这么多。
满满当当的三行开架,摆放的都是各种食材,你能想到的,常见的,你想象不到的菜蔬果子,在琅琊王府你都能看得到。
不止如此,琅琊王是个好吃之人,府上的厨子更是兢兢业业的孝敬他。各种酱料,也是司马道子的最爱,循着大王的爱好,厨子们也一心扑在酱料上。
凡有空闲,就把那些新鲜的食材相互掺和在一起,研制新型酱料。
春天的时候,他们做过桃酱,还做过名贵的樱桃酱,因为都是甜酱,司马道子很是嫌弃。
后来,他们接受教训,就只做咸酱了。
为了迎接贵客,司马道子也很是动了一番脑筋。自家的大菜全都准备上不说,还在城里的菜馆买了不少拿手好菜。
聚贤楼是建康城里规模最大的菜馆,名气大得很。
毫不夸张的说,第一次来建康的外乡人,只要钱够用,往往第一顿饭都是在聚贤楼里解决的。
太有名气了,人人都想一尝美味。
司马曜好排场,也有的是钱,大手一挥就把聚贤楼里的名菜点了一个遍。
袁悦之招呼过了聚贤楼的小厮,这才把袖子放下来,宾客开始上门,他连忙跑到司马道子的身边。
“殿下,还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
司马道子打量了他一眼,也是无话可说。
做文官,做到这个地步,这个老袁也真是……
身甘下贱。
司马道子虽然利用袁悦之,但也看不起他。诚如王恭等人预料的,袁悦之不过是司马道子握在手里的一把刀,等到这把刀钝了,没用处了,司马道子挥挥手便可以弃之不顾,才不会对他有任何的怜惜。
“没什么要紧事了,悦之,不如你去正堂休息吧,你是客人,这些事情原本就不是你要做的。”
司马道子说的也是真心话,这王府里难道还缺跑腿的人吗,非要他一个在职的官员迎来送往。
袁悦之坚决不同意。
“殿下客气了,我也不是什么贵客,要不是殿下邀请,原本都没有机会参加这样的宴席。”
“殿下尽管吩咐,要不,我到门口去迎客?”
“这些客人大多数我都认识,安排起来也方便。”
作为一名亟待攀高枝的无背景文臣,袁悦之深知,要想抱紧司马道子的大腿,就必须把脸皮抛在一边。
无论是能力还是人品,司马道子都乏善可陈,要巴结这样的人,要脸,能行吗?
司马道子思忖片刻:“那也行,你就去吧!”
这是袁悦之主动要求的,他又何必拦着。充分利用资源,也挺不错。
得了司马道子的首肯,袁悦之二话不说,屁颠屁颠的就跑了。
第169章 穷皇帝
闯荡官场,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作为一名将要大展宏图的官员,袁悦之怎么可能只在司马道子一棵树上吊死。
一等世家他是攀附不上,他也根本就没想攀附他们,朝廷里还有的是中小世家,寒门子弟,只不过,他们的官职都处于中下游。
一般来讲,一等世家,例如王谢是看不上他们的,这些中小世家又各自为营,不够团结。
最主要的,他们往往都缺乏进取心,也不打算在被世家牢牢把持的大晋朝廷有所作为。
对于他们来说,在世家的控制之下,他们还能捞到一个官职,已经算是幸运了。
比起很多同族人,绝对算是佼佼者,人上人。
和他们一样不受世家重视的袁悦之,看中了他们,经由他强悍的社交能力,将这些人拉拢在一起,即将形成一股新的势力。
这种势力的弊端,袁悦之心知肚明。
人多,人物构成也十分混杂,看似广泛的联盟,实则内部很松散。
各怀鬼胎是常态,如果想要联合这样的人,袁悦之就必须找到一个能够把人们团结到一起的由头。
最好让低级官吏们同仇敌忾才是。
“袁参军,你怎么操持起这个活计了!”
“琅琊王府的差人呢?”
袁悦之迎送了几位宾客,终于迎来了第一位熟人。
中书郎范宁,出身顺阳范氏,正是袁悦之看中的中等世家之中的一员。
作为中期南渡的世家,范家在大晋朝廷里混的还算可以,比他们同等的世家要好,虽然也争不到更好的官职。
“宾客太多,琅琊王忙不过来,我就过来了。”
“都是小差事,难不倒我。”袁悦之弓手致礼,遇上熟人,当然要多聊几句。
“阿鱼,好几天没看到你,过的怎么样?”
范宁生的不算漂亮,嘴巴眼睛都要比人家小一号,但却不失风流潇洒。因为皮肤溜光水滑,便被同侪赐名“阿鱼。”
对这个不甚雅致的绰号,范宁倒是没什么异议。欣然一笑:“当然不错了。”
“没看见都能混上琅琊王主办的宴席了吗?”
“说的也是。”袁悦之不置可否。
趁着这一会门前的宾客少些,他立刻把身旁的青年拉上前。
“悦之,这位是国宝,我还是他的长辈哩!”
王国宝上前,嬉笑着行礼。袁悦之仔细一看,登时抽了一口凉气。
“国宝兄果然是神仙般的人物!”看清楚王国宝的相貌,袁悦之不由得发出了惊叹。
王国宝,太原王氏嫡系,他在朝廷上声名鹊起,并不是因为他卓越的从政能力,而是因为他的一副好相貌。
“是吧,古人常说,仪表璀璨,我以前还不相信,这世上哪有那样的人物。自从国宝渐渐长大,我可算是相信了。”
“国宝是我的外甥。”范宁把王国宝拉到身边,殷勤介绍,国宝弯腰拱手,笑道:“舅舅有礼。”
“国宝之母,是我的妹妹。”
袁悦之点点头,原来如此。
两人短暂聊了一阵,范宁就带着王国宝进了琅琊王府,就在跨进大门的那一刻,范宁回头,给袁悦之递了个眼神。
悦之立刻领会,颔首示意。
宾客们来来往往,有的人看似热情,实则平平淡淡的进了门,而有几个人,则得到了袁悦之的眼神特别优待。
叮铃铃……
叮铃铃……
清脆的铃声,伴着羽仪队坚定铿锵的脚步,逐渐靠近。
“陛下驾到!”
袁悦之眼力极佳,远远看到司马曜的车架,连忙大喊着报信,院内的司马道子正在琢磨。
看时间,也差不多该到了。
“终于来了!”
司马道子连忙跑出来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