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他刚刚买饭菜的时候,想着钟星飞正在长身体,饭量比较大,自己吃的也不少,所以特意多买了一盒饭,菜买的也不少。
“中,那我就跟你们一起吃点,正好接到你电话,来的急,还没吃午饭。”
杨青果没跟杨星宇客气。
杨星宇、杨青果、钟星飞、梁萍一起吃饭的时候,杨青果瞥了眼病床上的杨青平,冷哼一声,“年纪不小了,还这么瞎混!把自己混到病床上了吧?”
他这话,现场没人能接。
因为他身为杨青平的二哥,有资格数落弟弟,杨星宇、钟星飞两个小辈,却没那个资格。
梁萍和杨青平的关系不清不楚,说到底也就是个姘头,今天捅伤杨青平的,还是她丈夫。
她此时就没法接杨青果的话了。
病房里的气氛有点凝滞。
杨青果看了看杨星宇,脸上终于露出点笑容,道:“小宇,前几天你三佬跟我通电话的时候,跟我说,你现在在市里开了28家烤鸭店了?真的假的?”
杨星宇有点意外二叔这么快就知道这个消息。
既然他已经知道了,杨星宇也就不再隐瞒,点点头,嗯了声。
杨青果表情复杂地上下打量着杨星宇,笑道:“不错!不错!你这弄得真得很不错!只论个人能力,你已经比我家小河强多了,小河要是没我和他妈妈帮忙,他现在肯定比不上你了。”
孟星河?
杨星宇笑了笑,原时空的孟星河混得不好不坏,因为家里有钱,对很多人而言,很难买得起的房子,孟星河大概是努力挣了几万块钱,然后加上他爸妈支持的两百多万,轻轻松松就在省会城市买了一套一百多平的三居室。
有房有车,又是名牌大学毕业,长得也相貌堂堂,一表人才,找对象就非常容易。
买房、结婚,对多数人来说,都非常艰难的两件大事,在孟星河这里,一点难度都没有。
唯一有难度的,是生孩子。
也许是从小各种零食吃多了,碳酸饮料喝的也不少,原时空的孟星河其它一切都很顺,唯独生孩子,很不顺。
结婚七八年后,才通过试管婴儿技术,生了个儿子。
像杨星宇这样白手起家的,最瞧不上的,其实就是孟星河这样的,根源可能是源于从小到大的羡慕嫉妒恨。
反正他从来都对孟星河没什么好感。
尿不到一个壶里。
但此时当着二叔的面,杨星宇却说:“佬佬,小河有你和我二妈帮忙,就够了啊!你们这么多年辛苦攒钱,不就是为了让小河过得轻松一点嘛!再说了,小河名牌大学毕业,长得也一表人才,他已经很优秀了!”
这话杨青果爱听,听得满脸笑容,嘴上却谦虚地说:“嘿!他能考上名牌大学,也是我和他妈妈从小辅导的,他以前的辅导书,比你至少多几十倍,另外从他念初中开始,我们就每年给他请老师补课,你们从小的条件差得太多了!”
杨星宇笑笑。
就在这时,病房门被敲响,门口传来董小小的声音,“杨星宇!我来看望你三叔了,我能进来吗?”
第151章 第一次试做佛跳墙
董小小的出现,让杨青果、钟星飞、梁萍很意外。
不觉得意外的,只有杨星宇和依然昏迷不醒的杨青平。
因为杨青平还昏迷着,所以董小小这次的看望,也没什么意思,在这里待了一会,董小小就告辞了。
杨星宇等父亲、姑姑等人到了,见三叔暂时没什么危险,便带着钟星飞也走了。
照顾三叔的任务,暂时交给父亲、二叔等人。
梁萍也还在。
而且,三叔明显要住院很久,他和钟星飞在市里,随时都能过来看望。
回鱼尾巷的摩托车上,钟星飞显得很沉默,一路上一句话也没说。
杨星宇也没说什么。
回到鱼尾巷的住处。
杨星宇见钟星飞还是沉默寡言,便在床沿上坐下,拍了拍身边的位置,“小飞!过来坐!”
钟星飞看他一眼,顺从地走过去,在杨星宇旁边坐下。
杨星宇歪头看着他,“在想什么呢?”
钟星飞摇摇头,闷闷地说:“大锅,我没想什么。”
杨星宇:“那你在发呆?”
钟星飞摇摇头,沉默片刻,才低声说:“我在恨我自己今天为什么心软了,为什么要给他献血,我应该恨他!应该看着他去死的。”
杨星宇知道钟星飞话里的“他”,指的是他爸杨青平。
最近这些年,杨青平在钟星飞的成长过程中,严重缺位,不仅没有承担抚养的责任,一年到头,都不能保证去看钟星飞一次。
所以,杨星宇能理解钟星飞恨他爸。
但今天钟星飞却自愿去给他爸献了血,现在却又似乎后悔了。
这种矛盾的心理,杨星宇多少能理解一些。
当下,杨星宇伸手揽着钟星飞的肩膀,叹了口气,安慰:“小飞!他毕竟是你爸,你恨他是应该的,看见他有性命危险的时候,想救他,也是正常的,毕竟血浓于水!”
钟星飞低下头,双手覆盖在脸上,闷声闷气地说:“我不该救他的!大锅!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爸爸?我做错了什么?是因为我前世做了什么孽吗?”
杨星宇安慰地拍拍他后背。
“错的不是你!你别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该检讨的是你爸!”
“还有我妈!我妈也早就不管我了。”
钟星飞补充道。
钟星飞的命运过于悲惨,让杨星宇都不知该如何安慰。
想了想,杨星宇说:“小飞,如果记忆不够美好,那就别总是回忆以前,珍惜现在、展望未来,就够了!你爸妈不管你,不是还有我嘛!”
钟星飞抬头看向杨星宇,就刚刚双手覆面的片刻工夫,钟星飞已经满脸泪水,眼眶通红。
“大锅,你要是我爸就好了。”
钟星飞突然蹦出这么一句话来,把杨星宇搞得哭笑不得。
杨星宇伸手帮钟星飞抹着脸上的泪水,苦笑道:“你拉倒吧!我才比你大几岁?我长得有这么着急吗?”
钟星飞不好意思地笑着。
忽然,杨星宇身上的手机响了一声。
是戚美澜发来的信息,问他三叔的情况,杨星宇简单说了说,戚美澜就问她要不要过来看望一下他三叔?
杨星宇觉得没必要,三言两语就打消了她这个念头。
聊到最后,杨星宇问她爸妈接下来哪天有时间?
他准备尽快去拜见她爸妈。
戚美澜回复说:“这个不急,等我回头问一下我爸妈吧!”
……
下午,备完晚上要用的货,暂时没事的杨星宇,去了一趟菜市场,买了一只传统的瓦罐,是那种肚子大、口小,并且有盖的。
之后,他又买了些小鲍鱼、仔鸡、老鸭、墨鱼、鹌鹑蛋等食材。
他准备从今天起,试做自己构想中的平民版佛跳墙。
他暂时没有资金再开一个主打佛跳墙的连锁店。
但他可以从今天起,不断研究佛跳墙的做法。
他希望能用尽量普通、便宜的食材,做出特别的滋味。
原时空他几次创业,得到很多心得。
其中有一个心得是——如果能把某道菜做得很有特色,就完全可以开一个以此为主打菜的连锁店。
做好了,不说大富大贵,赚个几百万,上千万,并不是很难。
他见过很多厨艺不错的厨师创业,结果却大部分都以失败告终。
原因他帮着分析了一些。
其中有一个共性,他觉得是那些厨师开店,并没有核心竞争力。
可能店里的每道菜,水准都不错。
但却没有一道让大部分顾客都觉得惊艳的菜。
用一句时髦点的话说,就是——有高原没高峰。
相比之下,一些主打某一道菜的小店,反而很多都做得挺成功。
比如:主打锅贴的。
比如:主打狗肉或者羊肉的。
等等。
因为有这样的心得,杨星宇做生意,更喜欢精研某一道主打菜。
把一道主打菜,精研到同行难以模仿、难以超越的程度,想赚钱就变得简单了。
有人可能会说:为什么不把每道菜都精研到那个程度?乍一听很有道理。
如果每道菜都有远超同行业的水平,那生意想差也难。
可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一个人,能把某一道菜研究到那个程度,已经很不容易,很多厨师一辈子都研究不出那样一道菜来,何况是一二十道那样的菜?
样样会、不如一门通。
这是他的领悟。
……
厨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