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新小区门口的5个店面,租金则要少得多,而且大部分都同意租金半年一付。
这12家店,虽然租到手的时间,有早有晚,但最近都装修得差不多了。
都是很简单的装修。
主要是将店内墙面刷白,安装店面招牌、柜台、玻璃房、空调,以及摄像头和收银机。
为了节约成本,像空调、摄像头和收银机,杨星宇用的都是二手货。
但即便如此,12家店的装修,也花了他13万多。
剩下的资金,他在这12家店的中间位置,在一个城中村,租了一个带院子的二层小楼。
院子面积还可以,小楼的面积也不小,上下四间,另外还带厨房和卫生间。
但租金却不贵,年租金只要3万块。
这座小院的最大缺点,是旧!
房龄可能超过三十年了,窗户上的防盗窗都是锈迹斑斑。
他准备在这里做烤鸭、卤菜和凉菜,每天在这里把货做出来,然后送去那12家店销售。
也准备把这里多余的房间,摆上一些上下床,给员工做宿舍。
现在他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他需要的员工,目前人数是0,他还没来得及招人。
那座小院,目前也只是让装修公司简单改造了一下厨房,其它房间,按他的要求,装修公司这两天正在给房间内墙刷白。
他已经准备去市里常驻。
毕竟,甄歆借给他的50万,已经花得差不多了,要不是他手上还有父母以及其他亲戚朋友借给他的几万块,他手上的资金已经告急。
这次投资这么大,他必须要尽快见到回头钱。
所以需要尽快开业。
否则,稍微出现一点什么意外状况,他的资金链就要断裂。但在去市里之前,他打算先给自己找几个贴心的帮手。
重生前的创业经验告诉他——创业期间,骨干成员非常重要。
有几个信得过的骨干成员,会让千头万绪的琐事变得简单起来。
这些骨干成员,不仅能带头干活,还能充当他的眼睛、耳朵和嘴。
骨干成员,找得合不合适,差不多能决定他这次创业的成功与否。
所以,一定要挑到合适的人选。
这天下午,他骑着自己的摩托车,来到十几里外的居家湾。
他之前借表哥三轮车的时候,把自己的摩托车留给表哥使用,前些天已经换回来了。
居家湾,是他大表姐嫁的地方。
大表姐是他大舅的长女,名叫方家慧,方家慧下面,还有一个妹妹、两个弟弟。
身为长姐的方家慧,年轻时候,是附近几个村数一数二的大美女。
嫁人之前,她在省城一家酒店上班,据说做到了服务员领班。
按理说,她去省城见过市面,应该不会回到家乡嫁人,以她年轻时候的容貌,想在省城找个人嫁了,应该没什么难度。
但她却回来了,嫁给了她父亲的大徒弟。
她父亲(杨星宇大舅)是祖传的木匠。
杨星宇重生之前,一直很尊敬这位大表姐。
不仅是因为大表姐年轻时候很漂亮,最主要是因为她值得尊重。
在他的记忆中。
大表姐嫁人后,一直勤俭持家、相夫教子,不仅老公被她调教得一门心思挣钱,她自己也在照顾老人、孩子之余,想方设法挣钱养家。
杨星宇记得在她儿子上初中以后,她去镇上开了一个小饭店,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等她儿子上了高中,去了县城,她又去县城开了一家分店,在照顾孩子学习之余,她把县城的小饭店也经营得有声有色。
她丈夫的家境原本很普通,但在她的操持下,她在居家湾先是盖了村里最漂亮的一栋小楼,之后又先后在县城和市区,各买了一套房子。
她不仅孝顺公婆,还带头给她父母养老。
其实,他们这边的风气,给父母养老是儿子的义务,嫁出去的女儿,是不承担给父母养老的。
她明明有两个弟弟,但她却主动承担起给父母养老的主要责任。
凡此种种,她赢得了所有亲戚朋友的尊重。
她也是杨星宇在现实中见过的,最符合贤妻良母标准的女人。
眼下,她儿子在上小学五年级。
她还没有去镇上开饭馆。
前些日子杨星宇群发消息借钱的时候,她借了他一万,那次杨星宇就来过她家一趟。
那次来的时候,他得知她在家务农,承包了一片鱼塘,不仅养鱼,还养了不少菱角和莲藕。
另外,她家里的几亩地,大部分都被她种了葡萄和水蜜桃,每年收入比种水稻要高不少。
杨星宇想说动她,去给自己帮忙。
他相信如果能得她的帮助,自己这次创业的成功概率至少能增加三成。
第38章 有备而来
居家湾。
杨星宇骑着摩托车来到大表姐家门前的时候,一眼就看见大表姐方家慧坐在屋檐下,正在用竹筛滚黄豆。
听见摩托车的引擎声,方家慧抬眼看来,看见是杨星宇,她眼神透着疑惑,“小宇?你今天怎么又来我这里了?有什么事吗?”
说话间,她停下手上的活。
“姐,就你一个人在家啊?我姐夫呢?”
杨星宇一边停车,一边扬声询问。
方家慧:“嗯,现在就我在家,你姐夫给人家装修去了,晚上回来,怎么了?”
杨星宇走过去,在她旁边的大门槛上坐下,目光看向她手中的竹筛,竹筛里有一斤多老黄豆,夹杂着一些豆壳和一些其它细小的杂物。
用竹筛滚黄豆,就是利用黄豆能够滚动的原理,不断倾斜手中的筛子,让黄豆一颗颗滚到筛子的另一边,而混在黄豆里的杂物,一般都不是圆形,不会一起滚动。
这是他们这边筛选黄豆的传统方式。
这活很考验人的耐性。
“姐,我最近在市里开了十来家烤鸭店,我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想请你过去给我帮忙,你考虑一下?”
杨星宇说着,抬眼看向她。
目前36岁的方家慧,因为在家务农多年,不仅皮肤粗糙,还有点儿黑,而且,她身材也偏瘦,早已没有年轻时候的美貌。
但她一开口,就现出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
她的嗓音也清亮悦耳。
“你最近在市里开了十几家烤鸭店?真的假的?你今天不是来逗我开心的吧?”
她皱眉怀疑地盯着他。
杨星宇失笑摇头,“姐,我哪有那个闲工夫?你知道的,我最近卖烤鸭,天天都很忙,我刚刚说的都是真的,我希望你能跟我去市里,给我照应一下生意,毕竟,十几家店我一个人,真的照应不过来。”
方家慧眉头仍然紧皱,“小宇!你老实跟我说,你上个月除了从我这里借了一万块钱,还从其它地方借了多少?你哪儿来的那么多钱,一口气在市里开十几家店呀?你爸妈晓不晓得?他们怎么敢让你步子跨这么大的?你知不知道这么做的风险有多大?你万一要是亏了,你这辈子还能爬得起来吗?啊?”
杨星宇之所以尊敬她,还有一个原因是——她对下面的弟弟妹妹,无论是亲的,还是堂弟、堂妹、表弟、表妹,她每次见到了,看见对方身上的缺点,她都会当场以大姐的身份指出来,并勒令你改正。
对此,杨星宇从来没觉得反感,因为他知道她真的是为了他好。
他从小是独生子,没有兄弟姐妹,所以,他从小就把大表姐当作自己的亲姐姐。
这大概也是方家慧愿意管他的一个原因。
面对她的质问,杨星宇显得很坦然,“姐,我上次带给你品尝的烤鸭和盐水鸭那些东西,你感觉味道怎么样?你跟我说实话就行,我受得住。”
提到这事,方家慧眉头舒展了几分,笑了下,微微点头,“唔,味道都还不错!我们一家人都吃了,都觉得挺好吃,本来你姐夫还有点担心我借给你的钱,你短时间内,恐怕还不上,怕你这生意做不出去,但在吃了你送来的烤鸭和卤菜以后,你姐夫放心了,他说你这手艺,好好做的话,应该能挣到钱。”顿了顿,她又皱起眉头,“不过,你手艺虽然不错,但你突然借那么多钱,去市里一口气开十几家店,还是太冒险了!早知道你步子迈得这么大,当初你跟我借钱的时候,我就不借给你了,你这胆子也太大了!你爸妈是怎么允许你这么干的?”
他爸妈当然不同意他这么干。
但他告诉他们的时候,他在市里的十几家店面已经租好了。
木已成舟,他爸妈想反对也晚了。
这也是他爸最近想要出去卖烤鸭的主要原因。
实在是担心儿子在市里的生意亏本,然后他们全家掏空家底,都远远补不上那个窟窿。
杨星宇微笑着接话,“姐,据我这些年的观察,大部分人都是结婚之前,最有闯劲,很多人结婚后,胆子就小了,稍微有点风险的事,都不敢干,所以,我挺怕自己将来结了婚,胆子也小成那样,正好,最近有一个家里挺有钱的老同学,也觉得我手艺不错,愿意借给我50万,让我开店。”
说到这,他笑了笑,以玩笑的口吻说:“我犹豫了很久,本着‘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想法,就借了她这50万,赌这一次!现在,我店面都租好了,也装修得差不多了,就差一些人手了,而在所有亲戚朋友里,姐,我是最相信你的,所以,你能去帮我吗?你好好考虑一下?”
也许是他最后那句“在所有亲戚朋友里,姐,我是最相信你的”这句话,让方家慧有所触动。
反正,杨星宇刚刚那番话说完后,方家慧表情变得有些迟疑。
但片刻后,她还是摇头叹道:“不中!小宇,我家的情况你是晓得的,我儿子还在上小学,这眼看着就要上初中了,你姐夫又经常出去给人做装修,我家里还有鱼塘、葡萄田和桃子田,事情多得很,真抽不出身去帮你呀!要不,你还是想想去找别人吧!”
被她拒绝,杨星宇并没有沮丧,他甚至还轻笑了一声。
“姐,你打算让你儿子去哪里上初中啊?”
方家慧没有多想,随口道:“镇中学呀!要不然还能去哪里上?”
杨星宇:“姐,你有没有想过把你儿子弄到市里的学校去念初中?咱们镇上的中学教育质量不行的,每年中考的升学率都很低,难道你没听说过吗?”
方家慧皱眉苦笑,“孬子都知道市里的学校教育质量更好,我也知道咱们镇中学的教育质量不中,但你说的容易,我家户口不在市里,在市里也没什么亲戚朋友能帮忙,所以呀,我和你姐夫根本就没想过要把儿子送去市里念初中,那样的白日梦我都不敢做。”
杨星宇脸上的笑容浓了几分。
昨晚他跟甄歆用短信聊天的时候,就问过她,能不能帮忙安排一个学生在她任职的市七中上学?
她给了肯定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