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根据相关的报道,三当家在航母作战训练中出现了各种意外。
而这个时候刘海已经拿到了两种飞机模型的风洞数据。
因为长安那边的风洞放弃了其他的任务,专门做刘海拿出来的两种模型。
毫不意外的两种飞机的模型的风洞数据都是极为优秀。
刘海选择了歼20的外形,至于为什么刘海选择这个没有人知道,反正两种模型设计总要选择一种。
这个隐身战斗机的代号还是歼20,因为这是新一代的战斗机。
战斗机外形确定下来之后,刘海就带领整个研究项目组开始整体的设计。
1996年的春节是在2月18号,所以距离过年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刘海每天泡在这两个项目组里面,两个项目组的研究进度都是十分的快。
国内在战斗机的设计与制造方面,刘海以前设计黑鲨战斗机的时候就培养了不少的人才。
隐身战斗机主要是它的气动布局,还有它的隐身材料以及它的控制系统。
气动布局这个刘海已经解决了,隐身材料相关的研究所也已经差不多解决了。至于控制系统这一块也不是很难,现在我们国家的半导体水平,那是全球第一。
剩下的就是发动机方面,而这个时空我们的发动机技术,那也是全球领先。
材料方面不但有刘海自己研发的材料,也有引进技术的一些材料,包括以前引进的通用的发动机,罗罗公司的发动机,这又从老二那边得到图160发动机的一些数据。
其实作为发动机来说,最关键的就是材料,只要材料足够,完全可以做出很变态的发动机,就像图160的发动机。
1996年元旦节,师妹发现刘海今天下班挺早,而且下班之后就坐在电视机前准备看新闻。
“今天又有什么重大消息宣布?”师妹看到自家师兄这样就知道电视上又有重要新闻。
“就是有重大消息,等会儿你看吧。”刘海点点头。
前些日子刘海就接到了火箭可回收项目组的报告,那就是火箭可回收项目已经初步成功,并且进行了首次的运载卫星发射试验,火箭的第一级成功从77公里的高空返回,并且降落在预定地点。
经过初步的判断,火箭的第一级可以重复的投入使用。
而且根据以往的数据,这个火箭的第一级的发动机可以重复使用至少35次以上。
很快新闻就来了,七点的新闻,第一个消息就是报道这件事情。
“经过我国科学家不断的努力,我们在航空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近日在某火箭发射基地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试验,火箭可回收试验。”
伴随着主持人的话语,电视上就出现了火箭发射的画面。
“火箭回收试验试,是指火箭的第一级可以重复的使用,从而降低探索太空的成本,以及提高火箭的发射频率。”
“此次发射任务火箭第一级在77公里的高度成功与第二级脱离,第二级成功点火并且继续执行运载任务。”
“而火箭第一级,从77公里的高度开始返回。”
这个时候电视里面的画面就是在火箭可回收的这一级上面,装载的摄像头,一个是在前面,一个是在后面。
在前面的摄像头记录了第二级点火离开的录像。
而火箭的第一级则开始返回。
当然录像并不会展示完整的片段,因为从77公里返回还是需要一段时间。
“此次火箭可回收任务的成功,为我们未来的太空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次火箭可回收任务之前,已经进行了数十次的发射试验,背后是无数的科学家,还有技术人员的努力。”
这个时候电视画面里面就是转向了地面。
可以看到是在一片戈壁里面,戈壁中间有一块儿平整的地方。
湛蓝的天空上出现了一点火光。
那就是返回的火箭,返回的火箭在不同的高度要施加不同的推力。
而且不单单涉及到高度,还涉及到火箭本身的重量,因为火箭本身最大的重量就是燃料。
伴随着燃料的消耗,火箭重量降低,高度降低,推力也要变化。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火箭本身的燃料储备。
所以在视频当中出现了一幕,那就是火箭在距离200多米的空中就开始悬浮,并且开始左右横移。
整个过程差不多持续了10秒钟。
这10秒钟其实就是把火箭本身的燃料降低到安全线以下。
另外也是让火箭能够调整自己的位置。
而就是这10秒钟的画面,震惊了全世界。
10秒钟之后,火箭就顺利的落在了戈壁中间硬化的地面上。
并且火箭成功熄火!
当然后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新闻里面就没报道了。
火箭回收之后,火箭内部还有可燃气体可燃燃料。
所以把这些可燃的气体以及燃料抽出来,这也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事情,需要一边注入惰性气体,一边抽出燃料。
“这个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师妹看着巨大的火箭第一级在200多米的高空悬浮,然后左右横移,不知道有多厉害,但是感觉很厉害。
“当然很厉害,看看这个!”刘海拿出了一枚金质的奖章。
“呀,这个项目你也参与了?”师妹看到师兄手里的奖章也是惊讶的不得了。
“明确的说,这个项目就是我发起的,后面因为这个项目只是需要不断的重复试验,加上比较危险,所以我就没管了。”
师妹看着奖章后面,刘海同志在航天航空作出伟大而杰出的贡献,现特别授予刘海同志特等奖!
“哎呀。”师妹看到后面的字之后,也是高兴的不得了。
刘海也是嘿嘿一笑,一起的还有一个证书。
这个项目的确不容易,多少年了,在半导体以及通讯技术发展的今天才取得了成功。
刘海在家里笑的时候,国际上的很多人都忙疯了。
十几分钟的新闻被人录下来,进行一帧一帧的分析。
不过既然是新闻,肯定是检查过了的。
不过还是从发射场判断出来,这里是酒泉发射场。
火箭可回收技术,这个其实在国际上也有人提到过这一点。
白头鹰当初搞航天飞机的初衷就是为了降低太空探索的费用。
在航天飞机搞之前,白头鹰预测航天飞机的使用费在单次3000~4000万美元。
只是后来当航天飞机搞出来之后,才发现单次的费用达到了四,五亿美元。
而在2020年的时候,我们国家为什么没有在火箭可回收项目方面发展。
是因为我们要保证整个火箭发展领域上下游都有饭吃。
别看在2020年的时候,马某人的火箭可回收技术的确牛逼。
但是很多国家包括白头鹰自己都还是选择原来的方式发射。
一方面是太空安全,另外一方面就是,有些东西不是钱能衡量的。
在2020年的时候,欧洲宇航局还要推出新的运载火箭,他们为什么要推出新的运载火箭而不用马某人的,就是要保证自己在这个领域有人有技术。
如果依靠马某人的话,等到你自己的人没有了,你的技术没有了,他就会把价格提高。
资本家只要垄断了市场,那么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国内现在把这项技术展现出来,有两个原因,第一就是向世界证明我们有这项技术。
抢白头鹰以及肥鹅的生意!
在火箭这一块,全世界的玩家在这个时空也就4个。
白头鹰,欧洲,肥鹅,东方某些国家。
历史上肥鹅利用火箭技术赚了不少的钱,单单出口白头鹰的火箭发动机就有多少。
历史上国际空间站的货运以及载人任务大部分都是肥鹅执行的。
如果运载火箭只是单纯的为我们国内服务,那么根本就不需要可回收。
因为要维持国内运载火箭的上下游生产研发部门。
但是要在国际上抢市场,那么就要有更高性价比的可回收火箭!
虽然不可能说把国际上的所有的发射任务全部抢过来,因为有些东西并不是说钱来衡量的,比如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比如一些各个国家保密的卫星之类的。
但是商业卫星方面完全可以抢这几个国家的生意。
还是那句话,整个地球上的商业卫星发射任务蛋糕就那么大,咱们吃多了其他人肯定要少吃。
当他们在这方面的收入减少,他们的研发费用投入就要增大。
间接地消耗对方的经费。
刘海买了一份报纸之后,上面对火箭可回收的意义进行了一番分析,评价!
并且上面还有专家说了,以后10万块钱可能就能体验一趟太空旅行。
同时刘海还知道官方层面对外的商业卫星的运载报价比全球低50%。
本身因为汇率的问题,我们的火箭商业卫星发射报价就比国外的便宜。
而现在火箭可回收项目成功之后就这个百分之五十的报价,还大赚特赚。
不管说有没有订单先把价格打出来。
这个价格出来之后,直接就把肥鹅在这方面的生意抢了。
前面已经说过了,肥鹅在火箭发射方面有着很强的技术,并且也有成本优势。
因为全世界就这四家能够发射卫星。
白头鹰的报价不用说了,那是相当的昂贵。
欧洲的火箭性能稍微有点不尽如人意。
肥鹅因为火箭性能高,而且技术实力强,还有他们的成本也比较低,所以商业卫星公司很多都愿意选择肥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