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异能,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返火红年代_分节阅读_第236节
小说作者:一斤五百克   小说类别:都市异能   内容大小:2.8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8:05:05
  “太好了!”孙爱国等人听到这话,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后面哪怕有问题,继续优化改进就是了,有与没有,这是一个关键点。
  孙爱国以及负责军工的副厂长,就赶紧的去跟领导汇报,因为领导们也在等着这个好消息。


第320章 重坦项目
  “太好了!”领导们听到这个好消息,惊讶的都站了起来,来回不断走动着。
  “正好上次刘海同志提出来的复合装甲,我们这边已经有眉目了,在装甲里面夹上两层铝合金,这样大马力的发动机完全可以用更厚的装甲。”
  “我建议先增加装甲厚度,另外启动重型坦克研制。”
  “我觉得也可以开启重型坦克研究,采用自动装填系统,复合装甲,微光夜视瞄准系统,这样咱们的坦克就可以成为世界最强坦克。”
  “小刘同志太厉害了,还懂得感恩。”
  “小刘同志好样的,他的老师也十分优秀。”
  “小刘同志能够成长起来,与他的老师有很大关系。”
  “工业大学这次立功了。”
  “咱们马上去给上级领导汇报。”摩托车厂这边几个部门都可以管辖,管辖工业的一机部,管辖航空飞机的三机部,还有管辖兵器工业的五机部,还有管辖电子的四机部,管辖坦克的二机部,就连管理船舶工业的六机部,也有管辖权利,就剩下一个导弹航天的七机部没有管辖权利。
  坦克发动机涉及到的部门就多,这些部门领导早就在这边等着了,所以孙爱国与分管军工的副厂长一起来汇报好消息,这些领导就纷纷议论,然后一起去见上级领导。
  至于孙爱国与副厂长,两人也被叫着一起。
  上级领导这边也听到相关消息,但是没有具体的汇报。
  上级领导需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下面没有结果之前是不会汇报的。
  看到几个部门领导一起来了,上级领导瞬间就高兴了,哈哈一笑:“看到你们这样子,就知道有好消息了!”
  “是的,领导!”
  “我们国家制造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柴油发动机,比我们现有五九式坦克的发动机功率高接近300匹马力。”汇报的领导赶紧的说道。
  “好!”
  “好!”
  “好!”上级领导听到这话,接连说三个好,现在这个时候正是坦克横行的时候,所以谁的坦克马力强,谁的装甲厚,谁的坦克就厉害。
  “我们建议启动重型坦克的研究,配备这样的发动机,加上最新研究的复合装甲……”
  上级领导听完之后,立即拍板:“那就搞,最快的速度搞出来。”
  孙爱国与主管军工的副厂长被上级领导表扬一番,回来的时候走路都有点飘,虽然都在京都这个城里面,但是想要见到上级领导,可不容易,更别说专门接见夸奖。
  “小刘同志的个人问题怎么办?”回去的路上,主管军工的副厂长开口问道。
  “这个我们专门请示过上级领导指示,让小刘同志自己决定。”孙爱国低声的说道,心里嘀咕,这个副厂长是不是想拉拢刘海同志?
  主管军工的副厂长听到这话,立即端正态度:“上级领导考虑比我们周全,如果小刘同志再找一个爱人,要是性格不合或者什么的,也许会耽误小刘同志的研究。”
  “就是这个道理,这次重型坦克里面好几项技术都与刘海同志有关。”孙爱国点点头。
  “小刘同志的安全一定要保证!”
  “这个武装部早就做了部署,小刘同志住的四合院,周围早就排查了,有问题的早就调走了,剩下的都是清清白白的。”
  “小刘同志每天下班,武装部的人都远远跟着。”孙爱国这边低声说道。
  “那就好,小刘同志真是天才。”
  不管是孙爱国,还是部里面的领导,都认为这12缸柴油机的主要功臣是刘海,虽然朱海洋作为研究带头人,大家都清楚,就朱海洋从来没有接触过发动机的人,怎么可能研究出这样先进的发动机。
  当然刘海能够有今天的学识,与朱老师也是分不开的,所以大家也就不在意。
  而且对于刘海这种能够帮助自己老师,领导们还是很喜欢的。
  不管谁当领导都喜欢这种有情有义的人,有些时候,一些无情无义的小人,短时间也许可以获得很高的成就,换了你是领导,也只是会利用这些小人,等到没有利用价值,这种无情无义的人会被毫无感情的抛弃。
  孙爱国这边回到厂子里面,发动机正在试车。
  然后还在准备组装第二台,第二台按照规矩要送到部里面进行验收。
  其实也就是另外一场测试,至于说验收,刘海就是发动机的大拿,谁敢说验收刘海设计制造的发动机?
  第二台发动机,刘海就不准备参与了,让自己老师与维修科的人来处理。
  刘海这边准备吊车,吊车这个东西马上要用。
  至于说超级跑车,这个暂时不急,不管是给老大哥的还是定制的大黄蜂超级跑车。
  身为一个顶级的设计师,延长一点时间是应该的,这样才显得有逼格。
  盾构机在正式验收完成之前,需要找地方试验,就需要找一块石头山,进行初步的处理,然后慢慢的来调试盾构机。
  一旦试验成功之后,后续的盾构机基本上都是定制的。
  也就是说,你开着隧道需要多大的直径,这边厂子就给你定制。
  刘海这个只能说是通用基础版的,修地铁,修火车隧道或者修其他一些导弹井之类的,因为需要的直径不一样,都需要特殊定制。
  另外根据地质条件不同,也需要特殊定制,刘海这个盾构机只是检验整套系统,当然也可以拿来用。
  就像地铁用的盾构机会,先在地面上挖一个大的竖井,然后再需要挖掘地道的位置,开始组装盾构机,盾构机散件就是在地下组装。
  组装盾构机就需要吊车,毕竟在野外搭建龙门吊什么的比较麻烦,而且盾构机以后在野外使用的几率更大。
  吊车的动力系统,这些倒是不缺,关键就是吊车大臂。
  所以刘海又一头扎进了材料实验室,摩托车厂这边正式开始生产出口的小飞机。
  这小飞机出厂铭牌牌什么的都没有,全部到港岛那边再贴铭牌。
  6000架小飞机,这也算是开创了内地出口飞机的先河。
  知道这件事的人都啧啧称奇,这种老式的活塞发动机,没想到还有这么大的市场。
  而且根据港岛那边传来的消息,如果后续使用效果好,这种小飞机的市场很大。
  当然这种小飞机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性价比高,说的直白一点,就是足够便宜,而且质量也不差。
  摩托车厂的飞机制造车间不得不进行扩张,原本以为一个车间就足够了,内地今年需要一万架这种飞机,现在刚到那边,至少又要6000,而且内地这边听说有水上飞机,部队也准备至少预定几千架。
  要等摩托车厂这边把水上飞机样品拿出来,经过检验之后,才会决定要不要。
  摩托车厂工人数量基本上不会再怎么增加了,很多的产能转移到配套厂或者其他地方。
  主要是人太多了,现在基本上一线正式工人就有五万多人,这就是几万个家庭,更别说周围的配套厂加起来。
  表面上看,今年刘海的任务非常多,吊车,盾构机,水上飞机,轿车,摩托车汽车超级跑车。
  其实只有刘海自己知道,根本没有什么难度,唯一有难度的就是要考虑在合适的时间之内,把东西拿出来。
  水上飞机的设计已经在航母空间完成了。
  这么说吧,航母空间的电脑运算速度,运算一分钟就足够一个人运算很多很多年。
  如果人来运算中间稍微错一点的话,那么结果会是十分离谱的。
  上辈子刘海曾经看过一个电视剧,里面就是咱们的第一代大黑鱼设计师,设计师设计的图纸出来,零部件全部很多个厂子加工,最后,大黑鱼超重180多吨,就是因为零件制造的不规范,拿到现在这个眼光来看,这就有点离谱。
  毕竟你按照我给你的图纸制造零部件就可以了,但是为什么最后会超重呢?
  还有电视剧里面上演的,咱们的卫星制造的时候也超重了30公斤,据说每个制造零件的厂子都在里面放一个X章,要知道卫星多30公斤是个什么概念,30公斤需要多少燃料?需要多少推力?
  所以很多时候刘海这边情愿自己做零部件,因为很可能你给他的图纸,他给你做出来的完全是两码事。
  哪怕就是让其他配套厂做零部件,刘海也会仔细的验收。
  吊车的材料,刘海这边也有,但是没办法,今天说造吊车,明天就把材料拿出来了,多少要有一点儿逻辑。
  “师兄!”星期天,刘海刚刚到维修科这边把茶倒好,就听到一个声音。
  “小师妹来啦!”刘海就看到小师妹跟老师一起来了,两人进了维修科,就把棉袄脱下来,又把围巾挂起来。
  “嚷嚷了好久,想来看飞机。”朱海洋在一边解释。
  “这没问题,师兄带你去看就是了,还可以上飞机坐一会儿。”刘海倒不觉得是什么大事情。
  “这样不会犯错误吧?”朱海洋听到这话,有点担心的问道。
  刘海摇摇头说道:“不会犯错误,这飞机也没有什么保密的,可以说是很简陋的。”
  “谢谢师兄,我早就跟爹说,让他带我来,他就一直不带我来。”小师妹,听到这话,赶紧的道谢。


第321章 经销商的要求
  “师兄,我以后也要当飞行员!”刘海带着小师妹体验一下了小飞机,在200米的高空兜了一圈,下了飞机之后,小师妹激动的说道。
  “当然可以呀。”这种小飞机其实很容易掌控,只不过我们这边对飞机管控严格。
  在西方这种小型航空器的飞行执照并不十分难考。
  当然也是因为那边地广人稀,很多农场主都有小飞机用来播种,喷药以及巡逻,有的直接在小飞机上用步枪打地面上的野猪。
  “爹,我以后要当飞行员!”回到维修科这边,小师妹就激动的跟他老爹说。
  朱海洋点点头:“我支持你!”
  刘海星期天在加班,因为现在堆在身上的事情太多了,特别是水上飞机以及吊车两种,要赶紧拿出来。
  小师妹看着刘海作图,不过看着密密麻麻的线条,也是感觉看不懂,就去找他老爹了,当然带着刘海准备的零食。
  刘海在维修科忙碌的时候,各部门就重型坦克的制造研发,正在讨论。
  五九式坦克其实就是在老大哥全套图纸以及技术的支持下生产出来的,不过因为老大哥技术人员的撤离,以及很多零部件的断供。
  导致了在70年代以前,不但产量低,而且问题很多,很多时候,坦克前面出厂后面就返厂维修,直到70年代后期,才因为工艺技术成熟,大批量的进行生产。
  现在摆在众人面前的问题是究竟该哪个厂来研究,哪个厂来生产。
  生产五九式坦克的厂子明显不合适,因为距离边境太近了。
  并且这一次很多技术都是成熟的,发动机,液压驱动,炮管,自动装填,装甲,等等的,这些都是成熟的技术。
  但是要把这些技术整合在一个平台上,也是需要一个团队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46页  当前第2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6/94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返火红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