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你来的正好,今天刚去一机部开会回来,领导让我问你个事情。”孙爱国最近也忙着,没空给刘海奖励,看到刘海主动上门,就开口说道。
刘海坐下之后问道:“厂长,有什么要问的?”
“雪地摩托你听说过没有?”孙爱国让刘海自己倒茶,刘海摆摆手表示不要,孙爱国才问道。
刘海点头:“听说过。”
“那就好,这个你搞一搞。”孙爱国听到刘海知道是什么,就开口说道。
孙爱国又问道:“125摩托车发动机总成的材料配方,你是听谁说的?”
刘海听到这里,开口说道:“我当初只是听一个朋友说硼可以作为添加剂让发动机材料增加耐磨性,具体的配方是自己琢磨的。”
“嘿嘿,难怪一机部的专家得出结论,这个材料是世界领先水平,比老大哥同等的都好。”孙爱国今天去开会,领导就让孙爱国问一问,看看刘海这个配方具体是怎么一回事。
刘海嘿嘿一笑:“运气,运气,领导,这个灯光温室,已经差不多了,要不要请老大哥的人来看看?”
“这个,你有把握?”
“主要是别人送我东西,我也没啥回礼的,而且吧,我给的别人也看不上,另外还有纪律呢。”刘海可不会私下里去搞事情,这个东西可大可小的。
在这样的环境中,要掌握窍门,少说,多做,多看,多汇报,哪怕你再大的成就,没汇报就自己搞出来,别看领导当面夸你,私下里已经拉黑你了,因为你这种不汇报的,是一个不稳定因素。
这次取得成绩,下一次呢?万一搞出事情来呢?这不是祸害咱?
“这样啊,我打个电话问问。”孙爱国并不看好刘海的灯光温室,这得多少电费,而且就那么点大的地方,产出够谁吃的,有这钱还不如吃肉呢。
当然作为自己的福将,孙爱国是不会拒绝的,雪地摩托,高压防爆管还要刘海鼓捣呢。
所以孙爱国就当面打电话,要是领导拒绝,那就不关自己的事情了。
京都一机部领导接了电话,孙爱国先说了材料配方的事情,领导点点头,材料这个自己听了汇报才让孙爱国问的。
“灯光温室,老大哥的人,这个我要问一下。”京都一机部领导以为是孙爱国搞的什么事情,在领导看来,孙爱国也是自己的得力干将,肯定不能一口拒绝,而且摩托车厂不务正业是出了名的,能搞出液压机,那么这个什么灯光温室,万一是好事情呢。
一机部领导听到了京都一机部领导的电话,知道了配方是摩托车厂自己琢磨出来的,至于什么灯光温室,这个自己得力属下打电话,这个……问一问伊利亚吧。
伊利亚最近闷闷不乐的,因为油压机的事情,国内对自己很不满意,比预先的价格低太多了,国内不少人针对自己,可是这不是自己的错啊,价格是你们定的。
听到一机部领导给自己打电话,说有个什么等光温室,问自己有兴趣没有。
伊利亚接了电话,感觉有些好笑:“我的朋友,我们的国家下面是冻土层,温室我们自己也搞过,投入太大了,而且失败了,不过既然朋友您的邀请,我给你个面子。”
一机部领导听到这话,心里嘀咕,这朋友也不靠谱啊。
第153章 眼睛一亮的伊利亚
伊利亚也想去看看,反正没事不是?
很快孙爱国就接到了通知,明天老大哥的人要来。
孙爱国又把消息告诉刘海,刘海正在准备这个时代的PPT,也就是先给客户画大饼……
至于最后实际效果怎么样,这个谁管啊……
第二天,伊利亚就跟着部里面的人一起来到摩托车厂,再一次见到了刘海。
会议室里面,寒暄之后,伊利亚用中文说道:“很难想象你们一个摩托车厂,做出了油压机,还做温室?”
“伊利亚同志,这位是我们的刘海同志,让他跟你说一说。”孙爱国自然让刘海来说,因为孙爱国也觉得不靠谱。
刘海站起来,与伊利亚握手:“谢谢您的礼物,伊利亚同志,我从我的朋友口中,知道老大哥冬季蔬菜匮乏,才想到了这个。”
“刘海同志,你可能不知道,我们国家是冻土,而且日照很短,温室在我们那边失败了。”伊利亚开口说道。
刘海点点头,然后让李大力挂上一张纸,开口说道:“伊利亚先生,我这个想法,只有老大哥能完成,因为里面涉及到很多的东西,只有全世界最强的老大哥才有能力完成。”
“我的设想是做一个蔬菜工厂,也就是说要把菜种在高楼里面。”刘海指着一个图说道。
其他人有些懵逼,楼房拿来种菜?这?这?
都面面相觑,伊利亚则来了兴趣,蔬菜工厂?
“工厂采用水培技术,可以修在发电厂旁边,用发电厂的热水给整个蔬菜工厂升温。”
“采用水培系统,不采用土壤是因为土壤反复利用,会有问题,工厂也不方便,水培不但可以在水里面加肥料,还可以消毒,并且整个水循环,还可以过滤,这就需要大量的电力。”
“也就只有老大哥有这个能力的实力建造。”
“根据我的试验计算,这个蔬菜工厂三个月可以成产上千吨的西红柿,或者是上千吨的白菜,我听说有一种生菜从育苗到采收只要一个月,那么这个工厂一个冬季可以生产几千吨的生菜。”
伊利亚听到刘海说完,才问道:“刘海同志,你这个数据来源?”
“同志们,这边走。”
众人都有些失望,就这个小房间,这个温室?
不够伊利亚则好奇的问道:“这个灯光?”
“弥补光照的不足,让植物一天24小时不断生长,大大缩短了生长时间,就是电力消耗有些大,数据就是根据这个实验室来的。”刘海开口说道。
“咱们国家条件艰苦,就这还是厂长特批的,采用泥土种植也是没那个技术。”刘海开口说道。
伊利亚看着泥土,然后用手扒拉了一下,不是现在种植的,随后心里又想到,这个天气,估计也没有什么地方有这样的植物了。
仔细看了看辣椒,韭菜,西红柿,茄子,伊利亚仔细摸了摸,虽然数量品种不是很多,但是生长的很好啊。
刘海让李大力摘了两个红的西红柿,切开给大家尝一尝,还有黄瓜。
“味道不错。”伊利亚吃了一小片西红柿,虽然有点酸,但是这可是新鲜的西红柿,味道没错的。
“这个灯是什么灯?”伊利亚最后把目光盯着这个灯。
“这个是我们厂试验制造的,高压钠灯,本来还有其他想法,没想到成功了。”刘海开口说道。
伊利亚想了想,自己上次事情让国内不满意,刘海这个项目完全可以啊,彰显大国风范,而且证明自己在这边也是为国内群众着想的。
伊利亚可是知道,只要能生产出新鲜蔬菜,根本不会有人在乎成本的,因为什么?特供!
“刘海同志,可不可以写一个详细一点的报告,另外我们可不可以拍照?”伊利亚想到这里,开口说道。
刘海看了看孙爱国,孙爱国有些懵逼,老大哥这差不多就是说,看上了?
“当然可以。”孙爱国看了看与伊利亚一起的人,然后才说道。
刘海就点头:“我会尽快交给您的。”
“谢谢你,刘海同志。”
“不客气,您也送我礼物了,我也没有什么送您的。”
“那就再送我一根黄瓜,这是最好的礼物。”
“没问题。”
等到伊利亚走了之后,刘海就拿出了写好的资料给孙爱国:“厂长,这些就是详细资料。”
“好。”孙爱国对刘海这样懂事很看好的,刚才如果直接给伊利亚,就不妥,涉及的文件资料必须要上级审核。
“厂长,辣椒快熟了。”
“要不你自己摘回去吃?”
“厂长,您这思想觉悟不够啊,那边……”刘海指了指。
孙爱国有些狐疑,然后一下子就明白了,这特么的是个人精吧……
“我马上派人送上去。”
“厂长,等伊利亚那边有消息再说,你现在专门送,别人会怎么看咱?”
孙爱国心情有些复杂,刘海这太聪明了,为人处世滴水不漏,干活做事比自己这个厂长都还老练,啧啧。
刘海走了,孙爱国就把书记找来,低声嘀咕了几句,书记也是瞪大眼睛,辣椒还有这种用处?
别人想尽办法办不到的事情,几颗辣椒就办成了,并且还不是刻意做的,是做试验,而且是老大哥很看好的试验的附带产品。
“啧啧,咱们摩托车厂这下子想不被人记住都不行了。”书记啧啧的叹道。
“是啊。”
可以这么说,辣椒只要到位了,那么以后某位大领导一听是某个厂,就知道了:哦,当年冬天送新鲜辣椒的不务正业的摩托车厂。
毕竟全国那么多厂,大的有鞍钢,本钢,造船厂,谁记得你一个小小的摩托车厂啊,是不是?
但是你一个摩托车厂搞温室,还被老大哥看重,这就不一般了,而且新鲜辣椒还是这个试验的产物,不是刻意这么做的。
上级把资料审查之后就给了伊利亚,伊利亚拿到资料,带着照片,连夜飞回国内了,伊利亚能在咱们这边主持一些事情,背后还是有些能量的,蔬菜工厂生产多少不重要,生产成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是世界第一大蔬菜工厂,你阿美没有吧?
第154章 厂长惊呆了
伊利亚在第三天晚上才到了莫斯科,因为乘坐的是安2运输机,没办法,这个时候老大哥的第一款喷气式客机刚首飞不久,而且伊利亚级别也在这里。
倒腾了几十个小时,到了之后伊利亚就带着资料先拜访了一些老领导,老领导听完之后很感兴趣,然后就请来专家对资料进行评估。
专家们研究一番,纷纷赞叹这是一个天才的想法,这种完全是可以的,并且还给了很多的建议。
老领导自然也很心动,看着十层的楼,觉得矮了一些,弄十五层,但是时间来不及,就只有找现成的符合条件的厂房来做。
当然这个项目里面,有内地人这个不好,但是又离不开内地人,毕竟这些数据什么的都是内地做的。
于是在五天之后,孙爱国一脸懵逼的接到了一个任务,制造一万只高压钠灯,然后还要派技术人员去莫斯科安装调式设备。
没错,伊利亚等人就找内地在那边的人员,私下里沟通了一下。
老大哥的各个部门权利也是很大的,伊利亚所在的部门就很大,随便漏点就足够内地愿意配合了,毕竟老大哥给的实在是没法拒绝啊。
“去老大哥那边?”刘海听到孙爱国这样说,有些惊愕,自己才多少岁?
“嗯,人马上走,走铁路,不过老大哥都要面子,所以这次……”孙爱国低声说着,意思就是老大哥给了好处,但是就没你啥事。
刘海赶紧说道:“没事,没事,这是我应该做的。”
刘海心里已经在盘算了,这次去老大哥那边,能薅羊毛吗?至于说给自己个人的奖励,刘海倒是觉得问题不大。
至于高压钠灯,刘海的意思是找个其他厂子做,孙爱国就要自己搞个车间造,反正上面要设备给设备,全部特批,因为这是出口,而且老大哥这次还附带一个条件,那就是以后自己不生产高压钠灯,需要全部从我们这边进口。
老大哥这是安抚咱们,另外也就是伊利亚等人错误的判断了后续高压钠灯的需求量,老大哥一旦成功,那些小老弟还不得赶紧搞。
“小海,这个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