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四合院把要给二大爷许大贸还有自己放在家里,然后又趁着中午给朱老师送了两只。
等再次回到四合院,刘海都感觉累,没办法,昨晚上本来与王红梅就消耗了一场,后面出去打猎,然后骑车到这边。
“下次一定要弄个摩托车。”刘海感觉下次自己再骑车,人都要废了,决定这个月把自己的废旧发动机修复,自己拼凑一个摩托车出来。
又给二大妈以及许大贸家里送了兔子,二大妈看着兔子,也是很高兴。
后院老太太眯着眼睛坐在门口,刘海招呼都没打一声,这老太太也没跟刘海打过招呼,这四合院里面几十口子人,熟悉的就那么几个,其余的见面点头都算关系好的。
晚上二大爷来教刘海技术,第二天星期天刘海就去扫盲班,中午被朱老师叫去吃饭,下午补课,学习数学,语文,物理,英语,以及部分的化学。
星期一,侯科长从厂办开会回来,就看到刘海在敲敲打打的,也没有在意。
等到了接近中午的时候,刘海就拿着一件东西进了办公室:“侯大哥,看看我这件东西怎么样?”
“这个是干什么的?”侯科长看着这东西,一个手柄,下面一个圆形的(有图的请上图,谢谢)。
“这个是做蜂窝煤的,我一个人晚上回去,烧煤球太浪费了。”刘海开口说道,这个时候有蜂窝煤,但是少。
“这个自己买粉煤自己可以做。”
“那就试试看。”厂子里面粉煤也有,侯科长一听,就来了兴趣。
这边刘海已经准备好了,粉煤泥土混合之后,然后就拿这手动做蜂窝煤的,在混合好的材料上,使劲压压,然后拿到一边,一推,一块蜂窝煤就成了。
“我来试试看。”侯科长看着这很简单啊,伸手就接过了做蜂窝煤的工具。
“侯大哥,要使劲压一压,压完之后在地面上怼一下。”刘海就在一边指点。
“刘老弟,不错啊,脑瓜子厉害啊。”侯科长做了两个,看着圆嘟嘟的蜂窝煤,开口称赞道。
“侯大哥,不止我一个,他们三个也有出力的。”
“走,咱们跟厂长汇报。”
“侯大哥,我觉得咱们应该试验一下,看看那个好,然后用煤方面节约不节约,然后再汇报?”刘海看着就要汇报的侯科长,立即说道。
侯科长对于刘海更是刮目相看,不愧是学了文化,这种话以前刘海绝对说不出来。
“好。”
中午吃完饭,刘海与侯科长还是去车间摆弄那些机床。
下午上班,维修科几个人就先做蜂窝煤炉子,维修科有的是铁皮之类的。
用铁皮做一个炉子,炉子里面用泥土加盐糊一层,现代基本上是成品烧制的炉心,外壳是铸铁或者是铁皮。
忙乎了两个小时,一个蜂窝煤炉子,一个煤球炉子,一起点火。
“煤球炉子加了这么多?”煤球炉子别的不说,加的都非常多。
侯科长亲自记录数据,蜂窝煤的重量,煤球的重量。
“煤球烟大。”侯科长又记下了一笔。
“煤球的味道很大。”侯科长又记了一条。
“蜂窝煤换起来方便,煤球抖灰的时候灰尘大。”侯科长在一边记录,刘海就去画图去了。
一边拿着测量工具测量废旧的发动机零部件,一边就开始作图,侯科长见怪不怪,因为刘海现在学习的东西,侯科长也看不懂了,倒是没啥怀疑的,毕竟刘海有大学老师辅导。
更别说叽里咕噜的学英语了……
眼看着要下班了,侯科长就拉着刘海去汇报了。
“蜂窝煤。”厂长也知道蜂窝煤,但是这年头是计划经济,很少有人去碰别人的领域。
“厂长,这是我们的试验结果。”侯科长赶紧把自己记录的递给了厂长。
厂长拿起来一看,就是一张纸,中间一条线,一边写着煤球,一边写着蜂窝煤。
“节约20%?”
“换煤方便。”
厂长看着这一张纸,呵呵一笑的问道:“老侯,这办法你想不出来吧。”
这一张纸就把优缺点一眼就看出来了,比那种写的文字汇报强多了。
“刘海同志的建议。”侯科长立即说道。
厂长看着刘海对刘海这个同志是很满意的,不过厂长还是放下了这一张纸说道:“老侯,刘海同志,你们有想法是好的,但是制煤这个并不是我们厂子的范围。”
“刘海同志不懂事,老侯你还不懂事?”厂长又说道。
侯科长听到这话,开口说道:“厂长,你这话我不同意,这个小东西可以节约煤炭,节约资源,我认为应该大力推广。”
“并且这个还可以增加工作岗位,专门上门给人压蜂窝煤,也可以自己买回去,然后买粉煤自己弄。”侯科长又说道。
厂长听到这话有没有生气,开口问道:“我们生产出来卖给谁?煤厂那些家伙知道咱们抢他们的生意,心里肯定不舒服。”
“刘海同志,这就好比你是维修科的,后勤科的干了你们维修科的活,你们维修科有意见吗?”
“而且要是被领导知道了,还以为你们维修科偷奸耍滑呢。”
“当然你的想法是好的,这一点值得鼓励。但是想要卖的话,我是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你要是有好办法,我一定支持你。”厂长又说道。
刘海听到这话,心里感觉有些不舒服,但是这种想法,在现代某些体制企业里面,也是一样的,哪怕明明知道是浪费,但是没有人说,谁站出来说了,谁就在这个行业里面混不下去。
“厂长,那我回去想想。”刘海立即回答道。
“好吧,你先去吧。”
等到刘海走了,厂长才低声埋怨侯科长:“老侯,你怎么能这样呢。”
第82章 厂长的心思
“刘海就是玩也可以,不要搞这些事情,你是不知道多少同行盯着刘海了,巴不得有借口把人调走。”厂长又低声的说道。
侯科长听到这话,有些不相信的问道:“不可能吧?”
“什么不可能,就拿这个东西来说,汇报上去,上面说要弄个新的煤厂,或者说是给刘海同志调到机关?我怎么办?”
“一点警觉性都没有。”
“明天你好好与刘海解释一下。”
“好的,厂长。”
刘海回到四合院,心里叹息一声,这种事情早就有了预料,上辈子刘海就听人闲聊,上辈子的世界煤球改蜂窝煤俗称煤改煤,不单单是上面发文件,街道也派人做示范,做思想工作,还是有很多人不接受蜂窝煤。
不过刘海有应对的办法,就是今天厂长的态度有些奇怪,让刘海摸不准。
看着窗户下面花坛里面的玉米苗,已经有十来厘米高了,空间里面出来的长势更好一些,要粗壮一些。
红薯藤长的也是嫩绿,刘海琢磨着,要不要弄个护栏什么的,不然被人偷了什么的。
把烧过的煤灰用水泡一泡,然后一起浇在花坛里面,不但杀虫,还补充肥料。
二大爷吃过饭,还是来教刘海技术,看着刘海画的半截图纸,开口问道:“小海,这是你画的?”
“二大爷,是的,我用测量工具测量然后画的。”刘海一边打磨技术一边回答道。
“可以啊……”二大爷看着刘海画的零部件单位什么的都有,而且画的还算工整。
刘海上辈子很少手工画图,所以开始肯定不怎么习惯,上辈子都是电脑绘图。
二大爷教授了一个小时,然后就走了,刘海继续画图,先把废旧的发动机零部件全部绘图完毕,然后就开始设计新的发动机。
问就是山寨的,怎么的?不都是活塞,缸套,化油器。
第二天上班,侯科长就把刘海叫到了办公室里面,低声的说了原因。
“侯大哥,咱们京都那么多煤炉,一个煤炉节约一公斤,整个京都节约多少公斤?”刘海还记得好像是大规模推广第一年,节约了几万吨的煤。
侯科长也心动,因为昨天下班闭火的蜂窝煤,今早上还有,以后不天天生火了,并且换煤球也方便,还没有灰。
“厂长的态度我明白,我也不想出名,我还年轻,不过咱们可以从自己做起,从下而上……”刘海详细说了自己的想法。
侯科长一听,一拍桌子:“咱们党员就应该节约,咱们从自己做起。”
“科长,下命令吧。”
“好。”
维修科的人就忙乎起来,炉子直接用模具做生铁的炉子,维修科啥都有,侯科长又去铸造车间薅羊毛。
大家看到刘海,纷纷对刘海道谢:“刘干事,谢谢你的野猪肉。”
“刘干事,有啥要的,都拿走。”
“就是。”
这些人上个星期六,吃了一顿野猪肉,看到刘海纷纷的打招呼,不少人还把野猪肉带回家,然后加点其他菜一起煮给家里开荤。
厂长知道了,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让自己往上报就行了。
推广任务就是维修科的几个人,这几个人自己出钱去物资回收站买废铁,给维修科一些加工费。
这也是刘海建议的,走来料加工路线。
下午,五个浇筑的蜂窝煤炉子就做好了,两种型号,一个烧三个的,一个是烧九个的,煤球大小是统一的,以后商用还有12个,16个的。
忙乎了整整一天,下午维修科几个人就把自己的蜂窝煤炉子带回家了。
刘海带着三十个蜂窝煤,还有一个炉子,侯科长下午用厂子里面三轮车一起拉来的。
李大力家里面,李大力的老娘看着蜂窝煤炉子,有些狐疑的问道:“你这烟都没有,能有用?”
“娘,您放心吧,一直烧这个,一年能便宜两成呢。”李大力亲自试验过的,当然知道结果。
“两成?是不是哦。”
“娘,等会烧起来您看,有了这个就不需要那么多木柴了。”
“让你折腾,要是不行,就给我送回去。”李大力的老娘还是有些不相信。
“当然。”
蜂窝煤一旦烧起来,火力集中,很快一壶水就烧好了,李大力的老娘看着红彤彤的蜂窝煤,有些相信了。
晚上的时候,李大力一边换蜂窝煤一边说道:“娘,看见没有,这个就是换下来的,也不抖灰。”
煤球炉子有个铁钩子,要使劲抖灰,弄得到处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