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菲鸿知道王权新招了这样一个漂亮的助理,但还是第一次见。
王权回来了,安娜问王权晚上需要她一起吗,幸好这话没让俞菲鸿听到,王权赶紧给她使眼色,于是她乖乖上楼了,接下来就不是她免费能看的了。
俞菲鸿顺从地奉陪到底,因为她知道这可能是她们的最后一夜了,明天她说什么都要回自己家。
“我上大学的时候你多大啊?”俞菲鸿靠在王权怀里问,“89年。”
王权,“四岁,应该还在上幼儿园吧。”
俞菲鸿笑了,“真是罪过罪过,我第一次来例假的时候还没你呢。”
王权,“在这种事上你就别充什么大前辈了,衣服一脱大家都是平等的。”
“就是感慨年轻真好。”
“我倒觉得你年轻的时候不如现在。”
俞菲鸿,“好啊,你说我年轻的时候长得老气是吧。”
“哎呀,说实话也不可以吗。”
“你给我等着!”
王权还以为她要给自己上刑呢,结果她从手机里翻出了自己十八岁的照片,事实证明,菲鸿姐也是年轻过的。
差不多天快亮了两人才睡下,王权也意识到菲鸿姐今天格外的积极,所以当他中午醒来发现菲鸿姐已经离开的时候他并不意外,估计也是对于这样的关系不知道该怎么说再见吧。
不过当他来到客厅的时候,发现俞菲鸿给他准备了早餐,还留了张纸条:材料不足,手艺有限,海涵海涵。
这种事估计也就她了,像刘艺妃和杨蜜这种小年轻肯定不会考虑过他做早饭的。
姐姐想的还是周到。
俞菲鸿要忙活自己的选角大业了,王权也要把《失孤》的导演确定下来。
剧本终于写完了,差不多写了一个月,王权开车来到了中影集团,他托韩三坪帮自己约了目标人选。
此时韩三坪正在看戛纳电影节开幕的新闻,《赤壁》的烂摊子终于捋顺了,他也能轻松片刻了。
平时他对电影节关注不多,奖项有个屁用,票房才是实实在在的,不过今年张漫玉、巩粒、杨梓琼、章紫怡、舒琦五大华人女星悉数亮相开幕式,还是引起了国内不少媒体的报道,不过遗憾的是,今年主竞赛单元一部华语片都没有。
他正看着,王权敲门进来了。
“韩总,黄导还没来啊?”
“是王导你来早了,坐坐坐,”老韩笑嘻嘻关掉网页,“剧本我能先看看吗。”
“当然。”
这部电影王权准备跟中影合作,当然,前提是中影觉得有利可图。
他正看着,这场见面的另一个当事人黄建辛也来了。
他是王权心仪的导演一号人选。
韩三坪为两人引荐,“你们先聊着,我先扫一眼王导的剧本。”
黄建辛看着剧本眼巴巴,听说王权写了个剧本想邀请他执导,老黄开心坏了,这可是得到了奥斯卡认证的国际名编。
自行进入21世纪后,黄建辛的导演作品数量锐减,可以说只有两部,冯拱、李晓萌的那部《谁说我不在乎》,以及范玮、王智文的《求求你表扬我》。
现在他主要做监制,远的有《大腕》《周渔的火车》《和你在一起》,近的也有《墨攻》《投名状》。
无论是内地名导,还是港台大导,他都能合作,甚至连国外团队都很信赖他,《杀死比尔》和《木乃伊3》内地部分的监制由他负责。
虽然他不是北电78级的,但论年龄跟陈铠戈他们那一届相当,属于第五代,辈分够高,最早进入西影厂,算是吴天明的弟子,而且他正是如今导演协会的正会长,能压得住人。
但是看作品,他和第五代又有着迥然的区别,第五代导演的电影素材通常是农村、嗡嗡,或者历史题材,但黄建辛却是少有的对准都市百姓的导演。
王权上来先寒暄,表示黄导的作品他都看过,“《背靠背脸对脸》可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几乎每年都要重温,简直就是华夏几千年官场文化的一个缩影。”
《背靠背脸对脸》是他的都市三部曲之一,另外两部是《站直啰别趴下》以及《红灯停绿灯行》。
他还有先锋三部曲《黑炮事件》《错位》《轮回》,其中《黑炮事件》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政治讽刺电影,也是他的处女作。
黄建辛谦虚道,“哈哈,都是老黄历了。”
新黄历也有啊,《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不过那新的有点超前了。
王权又道,“黄导您的电影基本都是现实题材,关注百姓民生,所以当我冒出这个念头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您。”
“其实你自己导也可以的啊,国内观众对你的作品都翘首以盼呢。”他想着给王权做个监制也不错,这活儿他已经做顺手了。
“来不及啊,后面电影的片约都签了,而且我相信黄导在现实题材的功力肯定胜过我太多,这个故事您来拍最合适不过了。”
黄建辛没想到王权小小年纪就这么爱说实话,跟他认识的那些爱扯犊子的八零后完全不同。
正在看剧本的韩三坪问,“小王你已经说服刘得华了?”
“是,剧本已经让他看过了,他表示没问题,如果黄导也没问题,我就让他签约了。”
韩三坪只看了一半,但也看出了不少门道。
王权是用写商业片的节奏来创作这部电影的,并不沉闷,前面甚至还有不少笑点的设置,虽然有笑点,但又一直笼罩在悲伤和忧虑的氛围之下,而且剧本细节极多,细节一多,让人看到剧本就有画面了,拍摄起来也会方便很多。
高明,实在高明。
在中影他也看过不少剧本,就这份功力他在内地的编剧之中是看不到的。
他把剧本递给黄建新,“看你急的,你先看吧,你看完我再看。”
王权,“那要不我先走?我还要赶毕业论文呢。”
一时半会儿两位大佬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而且估计他们也有一些悄悄话,所以王权也不想在这里待着,太拘束。
韩三坪黄建新哈哈一笑,放王权离开。
王权赶紧回去写毕业论文,他的论文方向是电影类型化的必然趋势。
王权走后两个小时,黄建辛终于看完了,他兴奋道,“拍,这部电影我一定要当导演!”
韩三坪接过后道,“哦,终于遇到让你心动的剧本了。”
黄建辛,“剧本肯定是好的,题材也让我心痒,但不仅仅是剧本和题材的问题。”
“那是什么问题?”
黄建辛从最后面抽出一张纸条,“这小子说王道影业内容总监的位置虚位以待,这部电影是他对我的一道考题啊!”
第184章 时光1997,蜜蜜淅淅沥沥
王权很希望王道影业能有一个陈帼富那样的人,懂电影,懂管理,资历深,跟老外交流沟通也完全不成问题。
这样当自己不在国内的这段时间,王道也能有条不紊的进行拍摄。
黄建辛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导协会长,这个身份放在国内电影圈几乎没人会不给面子了,他不在的时候完全可以镇得住场子。
“不是吧,你还真打算给他一个后生晚辈打工不成?”见黄建辛一副对王道影业向往的样子,韩三坪幽怨道,“那我呢?你就不管了是吧!”
两人感情还是相当深厚的,83年的时候北电搞了一个干部进修班,黄建辛是班长,韩三坪是支部书记,另外班里还有《渴望》的导演鲁晓威,《顽主》的导演米家山。
自从韩三坪当上中影的副总,黄建辛跟中影的合作也密切了起来,经常承担重要的监制工作,老韩觉得这个老同学还是相当好用的,所以两年后两人联合执导了《建国大业》。
黄建辛哈哈一笑,“不用舍不得我,以后你需要帮忙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这王道就这么让你着迷啊,之前就是一家空壳公司级,现在虽然好一些了,但依然就是个小公司啊。”
“咦,可不小了,嘉禾都是人家肚子里的一块肉,而且这王道不可能跟龙抬头一点关系都没有,说不定将来还能去米国本土主导一部电影呢,这点就连中影都很难做到吧。”
“难怪你平时那么努力学英语,原来这么有国际观瞻啊。”韩三坪揶揄了一句。
黄建辛感慨,“我都这把年纪了,反而更重视虚名了,如果能在影史上留一个国内第一监制的美名,好像也不错。”
韩三坪摇摇头,“才五十出头的人,说什么这把年纪,也不嫌丢人,好了,剧本给我留下,等我看过之后明天决定中影是否参与。”
黄建辛知道,这个结果是没有悬念的。
很快,刘得华来京城,《失孤》剧组的核心人物,制片人、编剧王权,导演黄建辛,制片人韩三坪,主演刘得华齐聚,签约,并对外宣布这个项目的启动。
虽然不是王权亲执导筒,不过刘得华跟黄建辛在《墨攻》也合作过,知道这位导演在内地的地位,觉得也很满意了。
宣传铺开,主打奥斯卡得主王权导演首部华语剧本,以及刘得华首次颠覆性出演农民父亲的角色。
以这两人此时在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消息很快传的人尽皆知,包括仍在寻子路上的郭刚塘。
他万万没想到,王权承诺自己的这部电影这么快就有了音讯,而且主演竟然是刘得华!
这么大的明星,演自己?他觉得这次真的有希望了,孩子肯定能找到!
就是不知道给活人烧香合不合适,他是真想把王权供起来。
官宣了《失孤》项目之后,然后就是码人了,王权在剧本里已经给蜜蜜、茜茜留下了客串的角色,其他角色就要看刘得华、韩三坪和黄建辛的人脉了,他们在国内混的久,这方面肯定比自己强。
月底的时候,王权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答辩,并不出意外获得了全班最高分,然后是全班全校合影留念,王权是最忙的合影对象,哪个系的都来找他合影,一个宿舍一个班的还好,就怕一个一个的来。
王权也穿着学士服找谢老师单独合了张影,这将是他在北电执教的最后一届,老先生感觉能教出王权,自己的教师生涯算是圆满了。
不过王权邀请了他加入王道影业成为王道的一名顾问,不需要打卡上班,将来如果需要制作文艺片,可以找谢老师担任重要工作,让老人家发挥一下余热,退了休,都怕自己变成没用的人。
忙忙活活的拍照、聚餐一套流程之后,王权也迎来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保镖,每个月三万,后面随着物价也会上调。
这是一个带着明显川音,名叫魏辟疆的精壮小伙子,自称来自大凉山,年纪跟王权相仿,但已经有四年兵龄了。
他还是三叔请假亲自送过来的,三叔跟王权交代了一些魏辟疆的个人情况,主要是建立他们彼此的信任。
之后三叔要去找二哥王前昆,让王权他们俩单独聊。
两人交换了一下出生年月,王权是哥,于是有了“权哥”“小魏”的称呼。
如果年龄大小反过来,那估计就是“权总”和“老魏”了。
“小魏,你会说英语是吧。”
“嗯,之前参加国际特种兵演习,特意学过,能熟练掌握英语、俄语和少部分西班牙语。”
“可惜了,会西班牙语的已经不在了,”前两天王权就让安娜回米国了,《鲨滩》里有个小角色让她演,“那跟我去接两个外国友人吧。”
王权让小魏开车,直奔国际机场。
两位外国友人,一个是米国的斯蒂芬妮儿,《暮光之城》系列的作者;一个是窦萧,《暮光之城》系列的一个小配角。
恰好窦萧想要回国学表演,明年考北电或中戏,王权就让他早点回来,跟自己搞搞《暮光之城》国内的宣传,提前混个脸熟。
《暮光之城》系列国内的出版社也派人接待斯蒂芬妮·梅尔了,不过斯蒂芬妮儿更希望跟王权走,现在她已经变成了王权的漫画迷,特别想交流一下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