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那个富二代是如何欺负姐姐,又是如何被母亲和姐姐打倒,最后被父亲埋葬的。
……
“嗯?有点意思!”
观众席上,当看见被挖开的墓穴里竟然是一只死狗的尸体时,韩三品顿时嘴角微翘。
因为他已经发现掀开的棺材盖里侧那一道道带着血迹的指甲划痕了。
很显然,先前富二代并没有被那个母女俩打死,只是打晕了。
但是慌张的一家人看着血迹都慌了神,都忘记确定他的状况。
所以实际上杀死富二代高中生的并不是别人,正是将他活埋的李维杰自己。
看到这里,韩三品心里不由来了兴趣,倒是挺好奇导演接下来会怎么处理。
然而当他看完电影的结尾,韩三品顿时满脸惊叹之色。
他倒不是为李伟杰将尸体埋在新建警察局地基下的暗示镜头而惊讶,虽然这个操作确实挺骚的,相当于反过来利用了警察局来保护了自己。毕竟警察局看似危险,但实际上却是最安全的地方。
真正让韩三品感到惊讶的是江哲怎么让这样的电影过审的!
要知道光电审核的一大原则,就是坏人最后不能逍遥法外。
即便在真实案例中他们确实逃脱了惩罚也不能拍出来,这叫不良导向!
所以别说电影过审了,首先剧本立项那一关都过不去。
“……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犹豫了好一会儿,韩三品还是忍不住好奇的看向江哲。
见他问到这一点,江哲的笑容也有些无奈。
“还能怎么办,好好沟通呗!”
要知道为了《误杀》能顺利立项,光是总局他就跑了七八次。
不过他之所以这么费尽心思倒也不完全是为了《误杀》,毕竟后面的《唐人街探案》《无双》《天才枪手》其实都和《误杀》差不多的结局。
比如在《唐人街探案》中小女孩思诺明明是案件始作俑者,但最后却照样逍遥法外。
还有《无双》,“画家”最后也照样逃脱了制裁。
所以江哲不单单是为了《误杀》而公关,而是为了整个电影宇宙在努力。
也幸好整个电影宇宙的故事都是发生在国外,再加上江哲将一系列的电影剧本以及后面的大纲都给王局看了,并且保证故事最后所有的罪恶都会被清算,老王这才格外开恩。
“这次也是运气好,搞了个成体系的电影宇宙,要是单单一部电影我也没办法!”
然而对于江哲这话韩三品却只当他在谦虚,当即忍不住感慨道:
“也就是你了,我可没这么大的面子!”
江哲听罢却没有太当回事儿,这事儿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
就比如《无间道》。
在第一部中刘德华饰演大反派就成为了最后的赢家,所以才会有第二部、第三部。
直到第三部里面,他这个黑帮卧底才终于被清算。
说是电影中不能有鬼,但俞飞虹的《爱有来生》不还是上映了么!
不过话又说回来,《无间道1》反派胜出的结局其实正是这部电影的精髓所在。
毕竟正像电影中说的那样:
受身无间者永生不死,故寿长乃无间地狱之大劫!
所以刘建明虽然活着,但受的却是无尽的煎熬;陈永仁虽然死了,可也解脱了。
……
且不说韩三品私底下有多少感慨,观众席上的观众们却是挺满意的。
故此随着宁皓等主创重新上台之后,台下便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其实最让观众们感觉惊喜的也正是电影的结尾。
普通的电影观众或许没有那么专业的知识,但是淳朴的道德观念让他们更赞同男主的做法。
因为他们不会有一个富二代儿子,但却真的可能会有一个被富二代强*的女儿。
屁股决定脑袋,用在这里其实也刚好合适!
当然,也不是所有观众的屁股都坐在男主李维杰这一方。
随着《误杀》的大规模上映,很快便有一些专家学者对这部电影大肆抨击起来。
说来说去都一个意思:
富二代虽然破坏了规则,但受害者必须遵守规则,否则就是大逆不道!
然后便又是“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这类的空话、套话。
然而江哲在看了这些影评之后却只想发笑。
诚然,“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这句话听起来挺提气的。
但是这些专家学者们显然忘记了,“公正”在法律中的第二层涵义是指效率。
也就是说真正的公正、公平、正义,应该是有效率的。
一旦缺失了效率,那么公正也就不应当被称之为“公正”
故此“迟来的正义”压根就不配叫“正义”,顶多就是一块遮羞布——执法者的遮羞布!
如果真正严格按照法律条文的原意来解读,“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这句话其实就是一个十分经典的诡辩!
因为在“迟到的正义”到来之前,恶魔还会做什么孽都是不可控的。
一旦受害者当真苦苦等待正义的降临,那么他们才会真正成为待宰的羔羊!
第333章 年底乱战【1/2】
话说《误杀》虽然在高知群体中褒贬不一,但在剩下99%的网民群体中却颇受好评。
理由很简单,就是他们看的爽了!
能让他们在电影院中看的神清气爽,观众们自然不吝夸奖。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肤浅的理由,才越发让某些专家学者瞧不上《误杀》。
就好像传统作家鄙视爽文作者一样,无论是哪个行业都存在着鄙视链。
只是到了这个时候,他们的意见已经无关紧要了。
大量的自来水或主动、或被动的成为了花果山影业的宣发人员。
在这种情况下甚至都不用宁皓自己站出来反驳,网友们就帮他将那群公知喷到关评。
毕竟好不容易遇到这么一部看的这么爽的电影,他们自然不会让某些人的喷粪污染了。
……
“这场面……我怎么有点眼熟呢?”
翌日,水帘洞大院。
看着宣发组的报告,江哲当即眉头微皱的若有所思道:
“我好像在哪里见过……”
不想一旁的老马闻言顿时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吐槽道:
“你当然眼熟了,这就是去年《时间规划局》的翻版好吧!”
“对了,《让子弹飞》上映的时候也差不多!”
此言一出,江哲恍然之余这才尴尬一笑。确实,好像还真是这样。
不过这也怪不得他健忘,毕竟江哲早就习惯了成功,对这些场面早就见怪不怪了。
相比之下,反倒是友商们更为重视,几乎将花果山的每部电影都研究了个底朝天。
还真别说,他们竟然真的总结出了一下成功模式。
比如像眼下《误杀》的这种情况,他们就认为是花果山有意为之。
甚至江哲影视圈的这些同行们,还将花果山的这种新型宣传手段脑补为“口碑营销”的升级版,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口碑裂变和水军的带节奏,从而引发“自来水”大潮。
为此光纤、华艺、华测等公司私底下没少暗骂江哲卑鄙无耻、不讲武德。
因为在他们看来大家不过就是靠电影混口饭吃罢了,怎么还用上了《毛选》呢?
这都不说能说是“杀鸡用牛刀”了,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然而吐槽归吐槽,在骂完江哲之后他们还是十分诚实的抄袭起了江哲的套路。
(⊙o⊙)…额,不对,准确的来说是“借鉴”。
比如以往并不介意恰烂钱的光纤影业,如今也开始注重维护自家电影厂牌的口碑了,甚至某些时候为了电影质量,竟然愿意牺牲一部分项目收益。
毕竟老王抠门归抠门,但眼光还是有的。
花果山影业既然都已经做好了示范,他自然也想放长线钓大鱼!
只可惜王常田的想法虽好,但实力还是差了点,今年的贺岁档基本上就没有光线什么事儿。
……
“《寒战》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已经上映快一个月,影响不大。”
“目前对咱们最有威胁的,还是11月29号上映的《一九四二》。”
说到这里,老马忍不住砸吧了一下嘴,感慨道:
“啧~我倒是没想到冯晓刚还有这么一手,还真是有两把刷子!”
闻听此言,江哲也忍不住苦笑的摇了摇头。
确实,《1942》江哲也看了,怎么说呢,这部电影让他对冯晓刚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