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时珍一脸的不信,叶公好龙的人多去了,嘴上说的好听,一来真格的就怂了。
“不信您问问刚哥,上次碰见那鬼打墙,还不是我给破了的。”
苏小凡是实话实说,他就是天生的胆子大,或者说是心理素质好。
小时候调皮捣蛋就不说了,上初中的时候,在镇子上和同学打架让喊家长去处理。
苏小凡直接就骑着自行车,把村头的傻二叔给带学校去了。
到最后反倒是老师请傻二叔吃了顿饭,才把人给送走的,因为苏小凡就是告诉傻二叔,说带他去镇子上下馆子的。
长这么大,苏小凡就没怕过谁,对长辈那是敬重,但和个怕字不沾边。
“那你怎么把阴石给扔了?”
敬时珍一想到这事就一肚子气。
“我是怕影响到妹妹。”
苏小凡张嘴就来,这几年在古玩市场没干别的,光是练嘴皮子了。
“别贫了,走吧,要是那边同意了,你还得拍几张宣传照。”
敬时珍往外走去,刚才他已经安排好了车。
“小凡,去到电视台,你就说是我徒弟吧。”
快到燕京台的时候,敬时珍忽然开口说道。
“敬叔,开玩笑的,还是真的?
现在可不兴儿徒了啊,我这年龄也不适合了……”
听到敬时珍的话,苏小凡脸上的笑容收敛了起来。
苏小凡能听出来,敬时珍这句话并非是随口说说,是认真的。
而且在公开场合宣称是苏小凡的师父,别的先不提,这师徒名义却是无法更改的。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让苏小凡有点吃惊。
苏小凡也算是古玩行的人,其中的门道和规矩,他是懂的。
古玩行传承的是传统文化,对收徒是极为看重的,真的是那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也就是现代,古玩行收徒简化了很多。
如果放在解放前的时候,古玩店掌柜带的徒弟,首先得免费给掌柜的干三年活。
这三年活可不仅仅是在店里干活。
师父家的任何事,包括洗衣做饭洗尿盆,学徒都得干,而且是只管饭没钱拿,这个时候一般叫儿徒。
这三年儿徒干完了,从儿徒上升到学徒了,师父才开始教本事,这教也是有讲究的。
通常师父是不会手把手去教的,学徒得自己多听多看,在关键的时候,师父才会提醒那么一两句。
如此再过个三五七八年,根据学徒自己学艺的水平,就可以出师了。
这里说的出师,只是手艺出师了,但还是得跟着师父干,通常再白干个五年或者十年,才能出去自立门户。
所以苏小凡一听敬时珍让自己喊师父,第一时间就问了出来。
苏小凡没吃过敬时珍的饭,敬时珍也没教过自己手艺,这师父有点名不符实。
当然,苏小凡心里也明白。
叫这一声师父,对自己是大有好处的,不过苏小凡还是没有占别人便宜的习惯。
“你小子胆大心细,倒是适合学我的一些东西。”
敬时珍显然也不是临时起意,相比郑大刚,苏小凡更让他看的顺眼。
这几次接触下来,敬时珍发现,苏小凡对事情的把握,很有分寸。
有时候看着没皮没脸,实际上苏小凡的言行并没有过线,不会招人厌恶。
就像苏小凡之前买陨石的时候,讨价还价那是生意。
但谈好了价格之后,苏小凡钱不够打欠条的时候,一句废话都没有。
并没有因为是一千六百多万的大交易,而让敬时珍抹去那三十万的零头,这就是人品了。
当然,苏小凡如果提出来,敬时珍也会给他抹去那零头的,只是这收徒的事情就没有了。
“敬叔,您以前收过学生吗?”
苏小凡开口问道:“我要是成为您的学生,能学到什么?又需要做什么呢?”
这拜师和收徒,也是双向选择。
苏小凡不会因为敬时珍名气大,自己日后能沾光就拜师,他要看自己能否在敬时珍这里学到东西。
“没收过,就是教过一些人鉴定古玩的知识,那些不算我的学生……”
敬时珍摇了摇头,他知道苏小凡在想什么,当下说道:“你小子别想那么多,我收你当徒弟,就是有些东西不想失传,想找个人传承下去,又不是让你跑来给我白打工的。”
“行,跟敬叔您学东西,那也是我的造化。”
苏小凡想了一会,点了点头,说道:“敬叔,您要是真觉得我合适,那我就拜您为师!”
拜师敬叔,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苏小凡本身是野路子出身,现在的他依靠那修复系统能断真假,但却是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不过从敬叔那里,苏小凡就能系统的学到古玩鉴定的理论知识。
如此一来,苏小凡就能将自己的短板给补上了。
还有就是,以敬叔在古玩行的名气,只要打出敬叔弟子的旗号,自己以后开的古玩店,想生意不好都难!
苏小凡可没那么迂腐,日后既然成了敬叔的徒弟,有这么一尊大佛的资源,干嘛不用啊。
“拜师什么的先不谈,等这次鉴宝节目结束之后再说。”
敬时珍笑了起来,他心情很好。
刚才苏小凡的犹豫,也让敬时珍看出来了。
面前的这小子,并不是一听有好处就往上冲的人,他会思考。
有些人或者觉得,是个人都会思考,不会思考的就不是人了。
但敬时珍看重的,却是苏小凡在重大利益关口的思考,这种思考,是将利益排除在外的。
以敬时珍在古玩行的名气,他敢说只要是自己提出来收徒,但凡一个比自己辈分低的人,都会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哪里会像苏小凡那样问东为西的。
两人说话间,燕京台已经到了。
进燕京台要检查证件,因为提前联系了,有工作人员前来迎接。
说是面试,其实就是和节目组的导演进行一番沟通。
敬时珍没多说话,一直在旁边默默观察着。
敬时珍发现,正如苏小凡自己所说的那样,他还真是不怯场。
不管是见燕京台的领导,还是有决策权的导演,苏小凡都是侃侃而谈,显示出了和年龄不相符的成熟。
不过敬时珍并不知道,苏小凡却是把他们当成了古玩市场的客户,推销的物件只是由古玩变成了自己而已。
看到导演和燕京台的领导都很满意,敬时珍适时的又说出了苏小凡是自己徒弟的身份。
节目组的这位导演,算是古玩行的人,自然知道敬时珍在古玩行的份量。
所以一听苏小凡的这个身份,节目组导演当场就拍板将苏小凡嘉宾的身份给定了下来。
看着时间还早,导演喊了些人进来,给苏小凡拍了一组宣传照。
刚才镇定自若的苏小凡,却是被这一组照片折腾的有点灰头土脸。
在走出燕京台的时候,苏小凡还在用倒了矿泉水的面巾纸,使劲的擦拭着脸上的粉底。
第55章 初选
晚上的时候,苏小凡搬出了燕京大学的招待所。
敬时珍给苏小凡争取到的福利很不错。
除了六万块钱的出场费之外,苏小凡在京期间的食宿行等费用,都由燕京台报销。
晚上搬到燕京台附近的这个酒店,也是和燕京台有协议价的,苏小凡不需要出钱,走之后燕京台那边会和酒店结账。
住下之后苏小凡和妹妹通了个视频。
得知哥哥居然混到燕京台当鉴宝嘉宾,苏小小吃惊的差点把手机给扔了。
在苏小小看来,苏小凡就是一吹牛大王。
苏小小在电话里反复交代苏小凡,吹的别太过火,不然会吃官司的。
其实不管是苏小凡还是苏小小,都不是很了解鉴宝节目。
别说苏小凡还有几年古玩行的从业经验了,就是那些对古玩一窍不通的人,很多都能去电视台混个专家当当。
但凡一个行当热起来,总是会有一些不法的事情出现。
有些人会打着专家的名头,联合不知情的电视台,到民间去鉴宝,然后把一些并不值钱的现代工艺品,说成是价值连城的古董。
这些人的目的,就是在给赝品“洗白”,但给赝品“洗白”有什么好处呢?骗人的招还在后面呢。
很多人知道自己的“藏品”价值连城之后,都会有将其出售的心思。
但古玩收藏是一个很考验个人能力的行业。
从学识到悟性再到资金,缺一不可,大多数人根本没有这样的条件,只能盲目的听从“专家”的意见。
于是那些“专家”们就主动出来了,他们会用免费的名义,帮持宝人出鉴定书。
鉴定书是免费的,但想要送拍,这得要付拍卖佣金,还需要宣称运作,算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根据藏品的价值,这个数字是少则数千,多则十几万。
被“专家”们忽悠的坚信自己手上物件价值连城的藏友,自然是感觉钱途一片光明,只要上了拍,几百上千万就能打入到自己的账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