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异能,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回1986小山村_分节阅读_第138节
小说作者:仙风盈袖   小说类别:都市异能   内容大小:1.82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7:52:33
  他打算明天八点去县里,因此和高壮他们约好是早上七点来拍照。村里人早睡早起,在夏季时,一般六点就会起床,而觉少的老人,可能在五点多就会起来了。
  “好,明程哥,我们等你来啊!”高壮兴奋的像个傻子般,冲高明程离去的背影招手道别。
  高明程走后,他就拉着何秀曼的手,急匆匆的说道:“秀曼,快去把我最好的衣服找出来!”
  自从娶了老婆,高壮的衣服就都是由何秀曼来收拾了。
  何秀曼抿嘴笑着,领着高壮去找衣服。
  细奶奶也笑着回到自己的屋子,开始翻箱倒柜起来,唔,她也得挑一件最好的衣服来穿才行!
  高明程潇洒的走了,却留下三个对此充满期待的人,于他们三人来说,都是头一回照相呢。


第229章 摄影师的风采
  高明程万万没有想到,他买的一卷胶卷,还没有到县里去拍,就已经先在村里拍完了。
  他计划给细奶奶他们拍几张,但许多美提出给她二姐和哥哥也拍几张,对于这个,高明程同意了。
  在村里拍照时,他的行为瞬间引来无数人围观,大家都热议着照相机和拍照的事情。
  这年头,拍照可是一件时髦的新鲜事,他们村的人,还是有去县里拍过照的,但却是第一次看到有人把照相机给租回村的!
  高明程买的胶卷是国产乐凯的牌子,八十年代初,柯达和富士,带着彩色胶卷进入国内市场,引起一阵浪潮。
  再之后,保定的乐凯牌就横空出世,成为国内自主研发的彩色胶卷,护住了国内的胶卷市场,并且还向外出口,一时风头无两。
  在九十年代时,红乐凯、黄柯达、绿富士引爆了‘红黄绿’大战,乐凯遭到重创,但依旧坚守下来了。
  正因为有乐凯的存在,国内的百姓才能够买到价钱便宜的胶卷用,像高明程买的这胶卷是乐凯的普通彩色135金100度的胶卷,售价十二元,一共有三十六张。
  而如果去买柯达和富士的牌子,则需要花费二十元,相比之下,乐凯的性价比自然会赢得很多消费者的青睐。
  即使是高明程,也乐意省下这些钱,主要是乐凯刚研发出来时,质量的确不太好,但到现在,已经很好了,至少用着不会有任何问题。
  “明程,给我们家也拍一张吧!我可以给钱!”这是高繁茂的大嗓门响起了,他说完之后,就喊着家里的老婆孩子快些过来。
  高繁茂是高明程的堂叔,他倒也知道这东西不便宜,因此开口说给钱,就按照去照相馆的钱算,但是呢,高明程不能收这钱啊。
  于是他大气的说道:“都是自家人,给什么钱?叔、婶,不着急,你们可以去换件衣服,梳好头再来!”
  他看到高繁茂家里的人都急匆匆的,还都穿着下地干活的衣服呢,于是好心提醒。
  “对对,我要去换件衣服!”高婶子又连忙跑回家去,身为女人,她还是挺在意形象的。
  她的两个儿子也跟着回去换衣服,只有高繁茂咧嘴笑着,说道:“这女人就是事多!有什么好换的?等下不还得下地干活呢!”
  他没动,显然是不打算换,高明程看到他光着膀子,只穿着一条打着补丁的裤子,觉得这画风挺写实挺淳朴的。
  他也没有狠劝,选了风景和光线都好的地方,然后先给细奶奶一家拍照。
  但有了高繁茂开口求拍照后,村里其他的人也纷纷开口了,最先开口的,自然是跟高明程家有亲戚关系的那些人。
  在高家村,大部分人都是沾亲带故的,你答应这个,就不好拒绝那个,否则名声就不好了。
  高明程本想多给细奶奶一家拍些照片的,见状,也只好缩减了,只给细奶奶单独拍了一张,然后又给他们一家三口拍了一张。
  拍完细奶奶后,罗小华赶紧把高明程拉回自家去,她埋怨道:“你昨天怎么不说要拍照?怎么都没让自家人先准备了?”
  高明程就说道:“我原是打算上梁那会儿,再给你们拍的。”
  罗小华闻言,心里那股子气这才消掉,但她又说道:“你帮我们先在家里拍一张!你爸爸说如果明年风调雨顺,后年就要砌房子了!以后这老房子,可就看不到了!”
  高远见本是要去浇水的,见状也同意先拍一张。
  他跟高繁茂一样,都没去特意换衣服,因为等下浇水后,还得换衣服去县里的。
  “奶奶,你坐在凳子上,我给你拍一张单独的!”高明程对高奶奶说道,指引着高奶奶端坐在一把竹椅上。
  高奶奶还是头一回拍照,紧张的浑身僵硬,还是高明程帮着调整姿势,又说了几句话逗她笑,这才让她放松一些。
  镜头下,旭日初升,晨光映照而下,院子里,光线明亮,而高奶奶梳着发髻,插着银簪,神情柔和的端坐在竹椅上。
  咔嚓,相机将这一幕烙印在胶卷上。
  接下来,就是给自家拍一张全家福,说是全家福,其实少了两人,高明万不在,高明程也不在。
  作为村里唯一一个会拍照的人,他只能承担起拍照的职责,竭力为大家服务着。
  接下来就是拍高繁茂一家了,这些亲友们,没有拍单独照的权利了,全部都是全家福。
  但对此,他们也已经很满足了。
  咔嚓,咔嚓,咔嚓。
  不知不觉,一卷胶卷竟然已经全部拍完了!
  看到还有少部分关系较远的人没有拍到,高明程只好说道:“没有胶卷了,剩下的拍不了了!散了吧,等以后有机会再拍!”
  闻言,围聚在这儿看热闹的人,这才心满意足的走了。
  拍过照的人心情极好,没拍到的人则有些失落,但也不至于不满,毕竟高明程是按照亲疏关系来先后拍的,一卷胶卷能够拍三十六张,而大部分人全部是以全家福的形式拍的。
  只有细奶奶和高奶奶才拥有了单独照,但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她们已经上了年纪,需要提前准备一张单人照,待百年后,是要扩大洗印出来,然后用相框装裱起来摆在灵堂的。
  以前没有照相,因此很多祖辈长什么模样,后辈们都是不知道的,但现在有了照相技术后,很多人就都会提前准备一张照片,供后人纪念。
  到后世时,甚至还有一种新的技术,就是把照片直接印在瓷器上,这样能够保存的更久。
  因为耽搁了一些时间,直到八点半,一行人才从村里出发,高明程开车,许多美则坐在副驾驶,至于其他人只能坐在皮卡后面的车厢里了。
  站着是不太安全的,于是拿了一些小板凳,人就这么坐在板凳上,随着车子摇晃,一路吹着风前往县里。
  这一次自家的人是全部都来了,本来高奶奶说不来,但孝顺的高远见特意给高奶奶拿了一把竹椅,并且在上面放了旧棉絮做的垫子,能够缓冲颠簸感。
  本来高明程让高奶奶坐副驾驶,但高奶奶挺享受自己儿子的孝心,在高远见和高明程的搀扶下,上了车,并且稳稳地坐下了。
  一路到了县里,直接将车开到新房子那里。
  包工头一行人早已经等候在那儿了,一看到主家来了,纷纷围聚了过来。
  许多美帮着把瓜子花生糖果拿下来,高明程则对包工头说道:“先等等,我去买个胶卷来!”
  早知道昨天就该买两个胶卷了,好在照相馆也在这附近,于是快速的买了一卷新的胶卷回来。
  等他回来时,包工头早已经安排人把消息传递给高国兵,然后高国兵和赵冬梅就各自骑着自行车过来了。
  见了面,自然又是一番寒暄。
  “到吉时了,可以开始了吧?”包工头上前说道,很多事情,都是有吉时的说法,如果按照吉时来,就会顺顺利利。
  “嗯,开始吧!”
  随着高明程的发话,上梁仪式就正式开始了,本来作为主人,高明程需要做一些事的,但现在,由他爸妈帮着给围聚过来看热闹的行人撒糖,而他则专心的用相机将一些经典的画面拍下来。
  这一刻,他觉得自己很有摄影师的风采。
  高国兵和赵冬梅都是要上班的,没法在这里耽搁太久,于是纷纷离去。
  而他们的特意到来,也让高远见等人看清楚了,原来在自己这里不受待见的儿子,在别人那里竟然还挺吃香的。
  发觉这点后,高远见和罗小华的心情就都有些微妙。
  接下来,高明程带着家里人去了人民公园,人民公园离这儿挺近的,不必开车去,走上十来分钟,也就到了。
  现在的县城,没有多少能够去玩耍的地方,就连这人民公园,也还没有完全修缮开放,因此景色倒也一般,就是一些游乐设施项目,倒是惹人多看了几眼。
  但玩是不会去玩的。
  罗小华撇嘴,不满的说道:“这什么公园的,有什么意思?这花花草草的,难道在村里还看的少了?明程,你带我们去逛一逛商场吧。”
  好吧,高明程幡然醒悟了,对于城里人来说,花花草草多的公园,是值得一去的,但对于乡下人来说,商品琳琅满目的商场,才更具吸引力。
  想想看,乡下人进城,会为了什么?一是卖东西,二就是买东西了!
  “好,商场也在这附近。”高明程应下,转而带他们去逛商场了。
  刚才他那又是后世思维作祟,因此下意识带人去了公园,只想着家里人没逛过公园,却没想到公园对他们的吸引力并不大。
  进了商场后,果然所有人的神情就不同了。
  罗小华和抱着孩子的黄素娥立即商量起来,然后直奔目的地去,原来她们早就商量好,要趁机来县里买一些东西的。
  女人们买起东西来,那就可慢了,买的多就不说了,哪怕不买和买不起的东西,也足够让她们看上很久了。
  高淑芳自然也是如此,她目光新奇的望着漂亮的商场,这个看看,那个也看看,如今她手里也有一点钱,是董飞霞分给她的,不多,但足够买一些小女孩想要的小东西了。
  于是许多美陪着高淑芳买,罗小华同黄素娥一块儿买,至于男人们,虽然有些不耐烦,但也愿意在这商场转转的。
  “城里真好!”高明鹏看着大气的商场,目光中也流露出一丝羡慕的神色来,他暗暗在心中发誓,一定要努力赚钱,然后也搬到这城里来住。
  两个弟弟通过高国兵的关系,都有机会进城了,但高明鹏没想这个,他现在跟着表兄弟在工地也做的挺好的,如今都已经可以拿大工的工钱了。
  他计划再过几年,就自己弄一个施工队出来,自己去接活,这样就能够赚的更多了。
  “是啊,城里真好。”高远见应和着,神情中满是感慨,谁能够想到,在他年轻时那会儿,县里都还是破破烂烂的呢。
  可现在,不但有这么大的商场,还有很多洋气的店,都是他见都没有见过的。


第230章 忙里忙外
  从县里回来后,就到了黄栀子和白花蛇舌草成熟的时候了。
  高明程同村里其他人一样,都投入到采摘药材的事情上,赚钱嘛,没人会嫌多。
  黄栀子需要先蒸熟杀青再晾晒,高明程和许多美又继续分工合作,他在山里采摘药材,许多美就负责在家里处理药材。
  越是临近十月,家里堆积的药材就越多,药材怕潮,大部分都堆放在高岳送的那张木床上,不够放的,就临时做了一排的矮架子,使药材不会直接和地面接触就行。
  这架子也不必寻木匠做,高明程自己拿木材就给做好了,做工虽然粗糙点,但耐用就行。
  山中的黄栀子树很多,他们这边其实没有特意种植,但可能是气候地形很适合黄栀子的成长,不管是山脚下,还是山上,都随处可见,并且长得还不错。
  起初,还有人在栀子花开花时,跑到山里去采花来吃,后来知道黄栀子能够卖钱后,就不舍得采花吃了,要是有不懂事的孩子摘了花玩,还要遭到一番责骂的。
  黄栀子的用途很广,可以入药,也可以作为染料用,所以在药交会上,是属于大宗交易的药材之一,向来是不愁卖的。
  高明程在山里采摘药材时,又顺便看了一下蜂箱的情况,好家伙,他有一段时间没有来检查了,蜂脾里面满是蜜!
  看蜜的颜色,已经酿的差不多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67页  当前第1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8/56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回1986小山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