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每走一步,周围的环境就变动一分。
此时无数观众们才发现,不只是那张桌子,整个空间.都是由智能单元组成的。
场景在如特效般的实拍中,快速变换成了一处纯白的空间,之前出境过几个人,包括马库斯在内,聚在了一起。
周瑞站在中间,微笑道:
“创办灵枢生物,源于一个畅想,那就是‘星际航行’,人类的寿命和维生需求,使得我们对于‘星际航行’这样的大命题,实在太过遥远,所以我希望能够通过不断地技术积累,来走到那一步。”
如果是别人说这话,会显得假大空,但周教主
他是真能干!
周瑞摊开手,对屏幕前方说道:
“我始终相信,人类要对星空永远保持好奇,对宇宙永远保持热情,因为征服宇宙,是人类的天命。”
“灵枢生物,将和太一天工、开明智能一起,为此宏大的未来,而不断努力。”
周瑞终究还是点题在了“宇宙探索”上,给灵枢生物一个正式的亮相只是目的之一,验证和发挥“仰视”的特殊能力,才是重点。
“最后,预祝奥运健儿们,能够旗开得胜,斩获硕果。”
视频发布会暂时结束,接下来的内容是奥运会特供版才有的。
周瑞微笑道:“与奥委会商议后,灵枢生物决定,提供一部分‘电击针灸治疗仪’,给奥运、残奥健儿们无偿使用,相关申请可联系身处里约的奥委会。”
这个协议也是特供版,算是和奥委会的一个交换。
由中国代表队,腾出5台设备来,安装在奥运村内,全球各国运动员,都可以免费申请体验一下。
不过每人每天限时两小时,完全是申请排队制,如果遇到真正的伤员,还得让位置。
这点投放量,根本不会影响中国队取得好成绩,但却能更好的消弭之前的怨气。
你不是说我们上科技么?那大家一起来吧,我们问心无愧。
至于体验过后的运动员,以后会不会茶不思饭不想,就不是周瑞关心的了。
长期规划里,灵枢生物会和国家体育局合作,在沪上建立一个“运动养康”中心,交给体育局运营,在确保中国选手有的用的情况下,也会给国际运动员提供治疗。
这将会是体育界“话语权”转移的重大事件,只要这门技术还是独家的,任何顶级运动员、任何运动项目的协会,俱乐部,都得和自家搞好关系。
原本这种威望,是可以归结于“灵枢生物”自身的,仅仅依靠这个“运动养康”中心,灵枢生物就能成为全球体育界的圣地。
但周瑞还是简化了参与度,将运营全权交给国家体育局。
灵枢生物的首要目标,永远是为“星际航行”做支持,次要目标则可以是解决一些医学难题。
至于体育界的“威望”.无足轻重。
他们知道爹是谁就行。
以往,中国体育界和外界的交流,主要靠着“市场”的吸引力,也就是钱。
而现在有了第二个选项,那就是独家技术。
第944章 漫长的比赛。
“征服宇宙,是人类的天命”。
视频刚刚放出没多久,这句逼格满满的话,立刻全网爆火。
替代“未来,已来”和“我有一根大火箭”,成为了周教主最新的“人设名言”。
“视频发布会”借由奥运会的窗口,取得了巨大效果,一时之间“灵枢生物”这个周瑞旗下的小透明,携带多个重磅成果,跃然于全球关注之中。
“阿尔茨海默”、“严重脑损伤后遗症”、“人体冬眠”、“电极针灸养康”,无论哪一个,放别人身上,都像是为了找投资、拉股价在吹牛逼。
但如果是周教主,就完全是两码事的。
众所周知,周教主从不放空炮,他做的事情不一定说,但说到的事情从来能做到。
而且又快又好。
经由【集信者】词条长期建立起来的信任,已经在全球广泛存在,无论是他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乃至那些恨不得他死的敌人,都不会质疑其“说到做到”这件事。
许多顶级富豪、基金会、医疗机构、大学,都开始疯了一样,在寻找相关信息。
也有胆子大的,直接联系“灵枢生物”的,不过大部分都被搪塞了过去,只说具体进展会在官网沟通。
而外界还在发酵的时候,周瑞则已经恢复了日常的工作生活。
自“刑天计划”开始,他已经快三个月没安心着家了,现在每天处理少量的工作,陪陪家人,唯一的重要事项,大概就是医院里的两位老人了。
“小周,结果出来了没啊?什么时候出院啊?”
中山医院内,周瑞一身白大褂,正在“查房”。
时不时抬头看看元老,如果有观察力超绝的人在这里,就能发现周瑞的左边瞳孔,比右边微微大一点点。
周瑞写写划划的同时,嘴上敷衍道:“元老别着急嘛,看病总要有耐心的喽~”
元老抹了一把脸:“要我说,你就把那个什么针灸设备给我一套,我带走不就好了?”
周瑞摇头道:“那只是治疗方案的一部分,真正重要的还在后面呢,这样,以后你每天的烟量,从两根增加到三根怎么样?”
元老举起手掌,声音洪亮:“五根!不能再少了!”
说起来也是有趣,原本住院肯定是禁烟的,但考虑到元老都九十几了,抽了一辈子,这岁数骤然停了,反而可能会影响身体。
类似的例子医学上并不少见,尤其是高龄人士。
于是讨论了一下,一天给两根的量,外出散步的时候抽。
可把元老稀罕的,烟屁股烧掉半截才舍得扔,用他的话说,半个世纪没这么憋屈过了。
周瑞不为所动:“三根半吧,不能再多了。”
元老勉强还能接受,老烟民都知道,这“半根”说法就多了多嘬一口都是不一样的。
周瑞转头对一旁,京北协和专门派来的“护工”说道:“记得那半根,用剪刀剪掉一半再给元老。”
元老:“咳咳咳!”
周瑞嘿嘿一笑,有时候和老人家斗智斗勇也挺有意思的,他大概能感觉出来,元老也觉得乐在其中。
两位老人的治疗方案已经开始执行,包括“电击针灸技术”在内的一系列理疗方案先行,确保各项指标足够优秀,之后才会是低剂量的“一号化合物”。
关于给两位共和G勋章获得者,使用新技术这件事,连“京北烟厂”都专门过问。
虽然中山医院已经有了上百例成功案例,虽然周瑞和马库斯都很有信心,甚至周瑞还专门刷了好几个“俯瞰”的巅峰下限出来。
但组织上不担忧,是不可能的。
不过周瑞给出的理由也很简单。
两位都九十多岁了,说句不好听的,若不加以干涉,十年内离世的概率极大。
等到真哪里出问题了再介入,可能根本够不上治疗条件,“一号化合物”是特效药,但不是抢救的仙丹妙药。
他可以等研究几年,但老人未必等得及。
最终,周瑞还是拿到了给两位大佬用药的许可。
怕元老无聊,周瑞主动用遥控器,打开了角落的电视。
这也是特需病房的一点小权利。
“看点什么?”
“放农业频道吧,我听个响。”
这电视频道顺序全是乱的,周瑞折腾半天,都没找到农业频道,反而“路过”了体育频道。
上面一张脸,引起了周瑞的好奇。
眉毛微微一挑,这位也参加了奥运会?他不是说退役了么?
元老好奇道:“就看看这个也行,奥运会下次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到喽。”
周瑞:“您就可着劲乱说吧,不但下次,下下次,都得让您看到。”
元老指着屏幕上的年轻人:“这小伙子看着眼熟哦?”
周瑞放下遥控器,注意到屏幕角落里,显示这是一场“110米栏决赛”,而且是回放?
好家伙.都到了这一步了?而且已经跑完了?
是自己最近太忙了?还是这位太低调了?应该算是个大新闻才对。
“您也认识?说实话这个年龄还在田径赛场上,应该下定了很大的决心。”
元老:“你们呀,人家明明就是个小伙子嘛,叫什么来着?”
——————
“‘Xiang·Liu’在么?‘Xiang·Liu’?”
跑道外,正在热身的高瘦男人举了举手。
工作人员看上去只有20岁出头,看到刘翔的时候明显愣了一下:“你是刘翔的教练么?选手在哪里?”
刘翔一滞。
恐怕自己33的年龄,在田径场上确实不常见,更像是教练。
简单交涉后,刘翔脱掉了自己普普通通的外套,露出了里面“西红柿炒蛋”配色的参赛服。
深呼一口气,朝着起跑点而去。
但没走出两步路,当看到不远处的摄像机时候,本能的脚步又踟躇了。
摄像机的镜头仿佛散发着有如实质的电波,让他好不容易调动的状态,再度回落了下去。
是的,他基本是在无人关注的情况下,一路跑到了决赛。
奥运会有300多项比赛,大部分还分小组一轮、小组二轮、半决赛、决赛。
如果每一个都转播,全国一半电视台才能安排的过来,所以实际上观众看到的,都是经过挑选,和本国相关度比较高、以及比较热门的项目。
早在奥运会开始前,相关的“挑选”工作,就已经被确定了。
刘翔,一个已经退役一年多的运动员,出现在110米栏的决赛,这种本应该是大新闻的事情,到此时此刻才被国内观众发现,完全是他和体育局提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