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异能,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09:合成系男神_分节阅读_第752节
小说作者:辛老板   小说类别:都市异能   内容大小:2.5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7:48:05
  虽然历次功勋一个没差,都化作了牌匾挂在周瑞家里,但比起“院士”这样的公开荣誉,还是缺点声势。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当“南天门”横空出世,这个成果的分量绝对是够了。
  其实有一点赵院长没说,这次将周瑞的名字申报上去,并不是复大的意思,因为新一轮院士评选,他们工作都还没开始做呢。
  这是从上传递下来的意思。
  组织上可算是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理由,给周瑞安个院士名头了。
  赶紧给我把这名字填上!着急用!
  恐怕之前这个事项,上面已经发愁了有一阵了。
  所以赵院长才会说:“委屈你了。”
  周瑞摸摸鼻子,我委屈啥,我潇洒着呢.
  要钱有钱,要名有名,要位有位。
  院士是很高的荣誉,但对于他来说,也只是荣誉罢了,或者说荣誉的补充。
  这次,周瑞将以两项学术成就:火箭回收技术、轨道机械平台技术,提名新一轮工程院院士增选。
  由上到下的意志,足以服众的成果,惊才绝艳的天赋,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这次提名将由复大学术联合会为提报团体,包括赵院长在内的多名院士作为提名人。
  不过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的,赵院长就是来具体沟通这件事的。
  “小周,我知道你忙,不过有些流程,在增选名单正式公布前,还是要完善一下。”
  “你不是一直挂着吴华民的研究生么?知道你没心情摆弄这些,这样,学校会将你改为硕博连读,你得空随便写点论文,要是没心情就让吴华民弄,我们会按照非公开论文计,直接给你毕业。”
  这已经不叫走后门了,这是后门给拓宽的比正门还敞亮。
  不过对象是周瑞,不会有人觉得是在以权谋私。
  哪怕周瑞啥也不干,最后这个院士头衔,还是会落在他头上,因为这是上面的意思。
  所以给周瑞安排好各种“看上去合理的手续”,反而是在帮复大的忙,省的事后引人乱想。
  “另外还需要担任重点科研项目学术职务,这个好弄,材料二楼那个不方便,但太阳能研究所所长的位置,我回头会移交给你,当然实际管理你不用担心。”
  “要参与过国际学术会议,复大自己举办的国际会议意思一下得了,你有心情就来坐坐,不说话也成,反正不用真出国。”
  这大概是最省心的院士了。
  人家都是缺什么想尽办法补,他是缺什么立刻有人往嘴里喂什么。
  周瑞不由想到,若是院士评选要求得有老婆,是不是学院也能马上派个辅导员来。
  这些条条框框,不要觉得繁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院士评选是面向全国科研工作者的,不可能保证每一个人都纯粹而优秀。
  没有规矩,就会生乱。
  总有人对“条条框框”鄙夷万分,觉得教条死板,觉得人情世故,实际上只是自己无法适应,也不够资格罢了。
  你看,真正的强者,即便面前有再多的“条条框框”。
  “条条框框”也会自己改变形状,变成强者的形状。
  周瑞笑了笑说道:“我懂了,不过找吴华民代写论文就算了,刚好年底了,有点新想法。”
  导师太菜,丢不起那人。
  赵院长没明白,年底了和新想法有什么关系,年底不应该懒得动,只等着过年么?
  “呃也行,你今天要是有空,能来学校签个字不?”
  “行,我就在家,马上就能到。”
  周瑞挂了电话,走出了家门。
  心里却在想着,今年还剩一个“逆本溯源”和“照猫画虎”,12月31之前都得用掉。
  用哪个作为“博士论文”的素材呢?
  ————
  一般来说,新院士要经过提名、初审、评审、终审、公示和宣布,目前只不过是提名,但周瑞应该是最稳的提名了。
  他出了江湾翰林,先是去了一趟复大化院,填写了这份材料,大致就是同意参选,承诺所有资料真实有效等,之后又和赵院长喝了一会儿茶。
  这次评选,对周瑞来说是好事,对复大也一样。
  “院士”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述到建国初期,那时叫“学部委员”,属于“职位”和“荣誉”一体化的超规格称呼。
  现代“院士”实际上是对原有“学部委员”概念的拆分,普通人理解的“院士”,其实是起源于九十年代。
  科学院、工程院,前者注重基础科学和理论研究,比如数理化生,后者注重实用工程技术,统称为两院院士。
  每两年增选一次,每次增选数量虽然在增加,但竞争依旧异常激烈,复大至今也只有34位院士,依旧处于活跃状态的只有25位。
  括弧——院士并不一定产生于高校,企业也有诞生,无论国企还是民企,实际上每年增选,来自各大学的只占60%。
  (民营企业确实很少,但有。)
  周瑞原则上,可以找往届院士推荐,然后自己往上争取,但他本人之前压根没这个心思,现在这事儿落复大头上,可谓是捡了个便宜。
  稳稳拿下一个名额,还能宣示一下和周瑞的关系,面子里子都有了。
  这几年周瑞虽然和学校的关系越来越少,但当初也是得到了许多帮助的,所以流程上也不会让学校难办。
  赵院长递过来一张刚整理好的表格,说道:“这个是当下到明年中,复大自己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名单,都是工程、化学、材料相关的,你抽空来坐坐。”
  周瑞看了看,其实没几个,毕竟是缩小了领域范围的。
  最近的是下周,有个电池、储能领域的会议。
  倒是可以来凑个热闹。
  之后的两天,周瑞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对南天门的规划上。
  基本一直在各种会议中,将之前的一些沟通逐渐落地。
  作为一款轨道平台,就像是空间站一样,即便上面什么都没有,也是人类科技史,工程史上的重要一页,但毕竟不能浪费,要逐渐丰富内容,才能发挥它的最大价值。
  按照与航天局的约定,之后会以平均一月一次的频率,发射新的榫卯入轨,扩充南天门的同时,也构建“钱学森轨道平台”。
  另外,没有和哈立德说明用途的三期平台,其实是将作为军事化平台而建立的。
  三期平台将秘密发射,不对外解释,也不会公布用途,直到时机合适的时候,给全球一个惊喜。
  万户基地在短暂的休息了三天后,再度恢复了繁忙,回收成功的“敬天一号”各部件,被重新运回了基地,等待检修和调试。
  日后发射会越来越常态化,为了应对发射需求,同时也为了拥有足够的容错率,太一天工又订购了足足五台“敬天一号”的全套部件,会逐渐交付。
  不过这部分常态发射与维护,周瑞会逐渐将精力抽离出来,火箭方面有单春元和车乾,榫卯方面有王涛,只要不出大问题,他不需要插手太多。
  他只打高端局。


第848章 学术会议
  (前请提要:南天门发射成功,周瑞获得海王词条,被提名院士)
  太沧,万户基地。
  大工地的模样并没有因为“南天门”发射成功就消停,反而越演越烈。
  一号厂房内,周瑞肩头盘踞着小花洒,这个智能单元组成的拟态“智械生命”,正伸长着大眼珠子,盯着周瑞的动作。
  此时周瑞正在手搓制作用于捕获“东方红一号”的特制设备。
  准确的说其实是一枚超规格的“榫卯”,这东西最早就是以捕获卫星为目的,但清理垃圾和拉回自家的功勋卫星可不是一回事,得特事特办。
  总不能搞下来,真的变成垃圾吧?
  具体方案,就是和突破大气层时类似,给“东方红一号”准备一个类似“整流罩”的结构。
  幸运的是,东方红一号的所有设计数据都完好的保留着,这让他方便了许多。
  而不远处,半自动的标准化“榫卯”生产线,正在以每天3至4个的速度不断下崽,高产似母猪。
  这个产量明显是超过发射需求了,但太一天工却没有减产的意思。
  因为除了明面上的发射计划,还有点暗地里的发射计划。
  有了南天门的实际验证,榫卯的一些技术细节也有了迭代,毕竟之前地面测试不够全面。
  目前一号厂房已经彻底定调为“载荷制造”,二号则是“火箭制造”。
  大概12点左右,肩头的小花洒突然出声道:“最高权限,时间,到了。”
  周瑞拍了拍手,和王涛打了个招呼,离开了厂房。
  今天下午,他有一个学术会议要参加。
  多新鲜啊!我周瑞纵横科技界多年,还.
  还真是第一回。
  想了想,他去办公楼找了套本子和笔,这就和上课一个道理,听不听是一回事,态度要有。
  车队一路驶入沪上,抵达复大门口时,刚好下午一点,据说上午是参会者有个沪上游览活动,这次学术会议规格不低。
  周瑞挂着参会牌子,戴上棒球帽,朝会场而去。
  接近会场的时候,明显可以看到外国人多了起来,有白有黑有咖喱,门口放着易拉宝:
  “第三届储能、节能、绿色能源国际研讨会。”
  其实类似的学术会议,在复大并不少见,只是规模大小不同罢了,甚至一些座位比较富余的,本校学生也能申请参加,进去听一听。
  要是胆子大一点,也可以在适当的环节举手发言。
  说起来,这也算一种学术福利,可以近距离接触各领域专家,感受科学前沿的状况。
  周瑞就只带了林托一起进入,亮了亮身份牌,就直接坐到了属于他的位置。
  他是来刷分的,自然不会隐去身份,否则还来这干什么,直接声称参加了不就好了?
  所以当坐在座位上,摘下帽子后,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和议论。
  “我还以为台签是重名呢,居然真的是周教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2页  当前第7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52/97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09:合成系男神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