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心而论,人家确实没打甘媛的旗号,勤勤恳恳的做了大半年,但甘媛知道了以后,不能假装没发生。
周瑞挑了挑眉:“你不会开了人家吧?”
公司大了,这种情况估计不是孤例,只不过甘媛自己的位置特殊些。
“暂时没有,这次我带上了她,想观察一下。”
周瑞无所谓道:“观察吧,小事而已,你自己决定。”
以甘媛的忠诚度,不会滋生什么“利益输送”……
倒有可能滋生“大义灭亲”。
这个表妹,估计会面临远超正常员工的压力。
“确实是小事,但也是必须让老板知道的小事,您别点破,我不想让她被区别对待。”
半小时后,一行人聚集在楼下,周瑞也看到了甘媛的助理团六人。
只是没想到……里面居然有一个熟人。
那个“无人机设计大赛”里,焦少强的队友,好像还是复大无人机社的社长。
远远地,周瑞弯腰小声在甘媛耳边说道:“你说的表妹,是右边那个么?”
甘媛一愣,老板怎么认出来的?表妹长的和我也不像啊……
惊讶了片刻,要说和自己像的……也就只有腿型了吧……
周瑞没解释,解释也解释不清楚,自己两次碰到这个姑娘,都是在伪装状态下。
只是不知道焦少强怎么样了。
一点小插曲,反正周瑞没问更多,也没点破,一行人朝着用餐地点而去。
晚餐上,周瑞强势撑腰,介绍甘媛给所有航天局高层,同时约定了之后的安排。
……
之后的三天里,一连串会议、磋商,密集的进行着。
甘媛展现出了一个CEO应有的水平和手腕,条理清晰,主次分明,游刃有余。
毫无阻碍的,从周瑞手上交接过了诸多工作,仿佛她从一开始就在京北一样。
而周瑞,只需要偶尔参加关键性会议,提一些关键性要求。
也得益于甘媛的存在,他终于有时间履约了。
航天局门前,洪安然依旧是那副干净清丽的模样,面对周瑞的时候,和之前一样热情,马尾很活泼的摇曳着。
“周总,您终于有时间了。”
反倒是面对车乾的时候,有一些微微的尴尬。
“您堂弟这几天怎么不出摊了?”
车乾:“呃~他累了,休息一段时间……”
在她的意识里,那晚盲人炒面偶遇车乾,自己冲动说了点奇怪的话,算是两人的小秘密。
却不知主角当时就在旁边颠勺。
言归正传,洪安然带着二人,走进了航天局大楼。
“探月工程”是国家级大型项目,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总称,也是航天局前后十年时间,最重要的工作内容。
目前处于二期阶段。
探月工程在全国各分支单位内都有工作内容,总部这边的只是很小一部分。
比如洪安然所在的“探月工程车”组。
在洪安然的带领下,周瑞进入到深藏在总部地下的无尘组装间。
看到了那辆在网络上已经征名成功,按照历史轨迹被命名为“玉兔号”的月球车。
太阳能板还没有安装,这个探月车看上去并不大,只有一个立方左右,总重113.8公斤。
当然,当它落在月球上的时候,重量就会变成不到20公斤,那里的重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
以周瑞的眼光看,“玉兔号”的集成化程度不低,但似乎是功能模块太多的原因,显得有些“硬”、“乱”,缺乏设计感。
就……是一只丑兔子……
第696章 时代眼泪
可能是航天工业的通病吧,大部分部件在工作过程中,都是“没有观众”的独角戏。
最典型的就是卫星,丑的千奇百怪。
周瑞打分的话,“玉兔号”整体设计大概在七分左右,不能更多了……
但他不了解月面作业的实际需求,也就没有插嘴。
据洪安然所说,玉兔上半年就已经是基本定型,所以周瑞才会听到广播里的新闻,现在想改也来不及了。
对了,洪安然确实如李长平所说,在月球车组里,是扛大梁的人之一,担任副组长。
以她的年龄,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洪安然认真的讲解了一遍“玉兔号”的设计思路,周瑞听得也很认真。
“周总,我之前说过,想邀请您来,是因为对‘智能单元’感兴趣。”
周瑞点点头,等待着下文。
洪安然看向周瑞随身携带的工具箱。
“我想和您探讨一下,让玉兔号携带‘智能单元’的可行性。”
月面作业有许多未知数,有时候一块挡路石子,就能地球上无数人的努力打水漂。
洪安然他们为此,准备了200多项不同的紧急预案,来以防出现的各种问题。
再加之,玉兔号不是能走就成,还要需要实现许多科研功能,这也是为什么“玉兔”一点也不可爱,反而很硬。
因为它完全是为了功能性设计的。
在见识过“智能单元”之后,洪安然觉得,自己也许可以试着增加……第201个紧急预案。
她看中的,是“智能单元”的灵活性、紧凑性。
玉兔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造物,已经定型后,即便是出现了更先进的技术,也不宜贸然更改。
因为下半年就要择日发射了。
但如果只是腾出一点空间,来搭载单个重量只有30g的“智能单元”,工作量尚在可控范围内。
周瑞对此很感兴趣。
将自己的造物,发到月球上去,这想法很诱人。
但月面作业,又涉及到另一个维度了,他不确定“智能单元”,能否胜任这个使命。
工作环境会完全不同。
“我可能需要系统的确认一下月面的情况,才能给你答复。”
比如光温度一项,就能让几乎所有地球造物失灵。
127°至-183°
如果智能单元要被搭载上月球,需要彻底重新设计,对于周瑞来说也并不容易。
那只“丑兔子”,其实挺能打的。
洪安然笑着说道:“当然,月面情况确实极为特殊,不过局里有两套不同的月面情况资料,您记得两份都查看一下。”
“哦?两份?为什么?”
洪安然唏嘘道:“一份,是几十年前,美国分享的部分月面环境数据,包括地质、成分、射线等。”
“一份,是我们自己通过这些年的积累,猜测与观测出来的数据。”
周瑞摸了摸下巴:“哪份更真实?”
洪安然:“您猜,为什么会有第二份?”
周瑞立马来了兴趣:“美国月面数据造假?”
洪安然复杂道:“几十年前公布的数据,肯定是有问题的,我知道您在想什么,但这个问题我也没法回答您,关于那边登月是真是假。”
“美国公布的数据,无论航天还是武器,乎没有一样是全真的,所以我们无法确认他们月面数据不对的原因,也许只是纯粹糊弄人,毕竟当年我们自己无法验证,别人说什么是什么,冷战环境下,什么事都有可能。”
“我们的探月一期工程里的‘环月卫星’,拍摄到了一些疑似美国着陆点的地方,但因为清晰度原因,并无法确认,美国也禁止其他国家的任何探测器,着陆在附近区域,包括玉兔号也是。”
“总之,《沃尔福条款》,双方的沟通彻底绝禁,我们也失去了抽丝剥茧来验证的可能,直到有一天,我们有机会降落在那里。”
周瑞微微一笑,这种世纪谜题,还真的是有意思……
他涉足航天领域之后,肯定是要想办法一探究竟的。
不由嘴角翘起:“你觉得是真是假?”
洪安然望着“玉兔号”说道:“这个问题,我问过我的大伯,他说不重要。”
这是个意外的回答。
“哦?为什么?”
“他说:美国人上没上去过,中国人会不会是第一个上去的,不重要,但他很确定,美国人已经无法再回去了,而中国人一定会抵达,并且一次一次的抵达。”
周瑞竖起大拇指:“境界很高,你大伯是?”
“他呀……在几十年前,依靠美国人公布的‘有问题’数据,写了几十篇论文,成为了航天领域里的泰斗,晚年却突然失去了几乎所有学术成就……”
周瑞接不上话了。
这位还真是有点惨啊……
只能说,当年很多人,把美国佬想得太好了,觉得人家什么都是真的,相信西方世界的人均高素质,相信科技无国界。
科学界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许多人研究了半辈子才发现,开山成果,理论数据都他妈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