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任务【基础细胞生物学】,经验值+1”
周瑞翻动着书页,站在无人的公交车上。
虽然手上的书比较高深,但挂的任务却很质朴,为的就是任何书籍都能蹭到经验。
他早已经过了一切为了刷任务的时期,按照自己的喜好工作,按照自己的步调学习。
此时他正在“无人公交车”上。
作为智能小镇的配套项目,也是唯一延伸至小镇外的智能设备,这台“无人公交车”有着一些特别的意味。
它是中继组网,远程连接至小镇内的,并且最重要的是,它是个缝合怪。
你以为你坐的是公交车?
其实坐的是个散装车……
车灯、后视镜、方向盘、刹车系统……大概由二十几个“智能设备”组成。
周瑞一句话,就可以让车子前轮反着转,完成公交漂移。
甚至可以和后视镜聊聊天……
车子就是一个“小型自组网”,再连接大网。
这样才能保证在真实的马路上安全行驶,否则中继组网,始终有延迟。
这种模式,被周瑞称之为“内组网”,由多个智能节点,共同操作同一个“躯体”。
这个缝合怪想上路,也是开明智能极力争取了许久,才得到的许可。
若不是周教主和开明智能的金字招牌,地方政府也不敢这么整。
但也有诸多限制,比如只能在唯一的路线上行驶,且只能走公交车专用道,往返于地铁站和小镇正门,速度还不能超过35km/h。
偶尔,周瑞会乘坐这台慢悠悠的无人公交,和旅客一起,在智能小镇周围都兜兜圈子,观察一下情况。
“萱萱,你怎么又穿这么短的裙子……”
“我不喜欢保守的男人哦~”
“那我帮你往上提一提。”
“滚!就你丫的手欠!有病吧你!”
一半心神用在看书,一半心神在看车,一半心神在看腿,周瑞就这么在车上坐了半个小时。
“智能小镇,到了,请小心脚下,依次下车。”
周瑞合上书本,和游客们一起下了车,不过却朝着侧门走去。
不用刷卡,走到跟前,小门自动解锁,周瑞就来到了不开放的三期地块。
路过草坪时,一台独特的智能植保车,正在用自己的小花洒浇水。
周瑞嘿嘿一笑,希望它喜欢自己的限定皮肤。
以后就叫它“小花洒”吧,算是第一个拥有自己名字的智能设备。
走进白色厂房,迎面遇见几个小镇的工程师,周瑞笑着点了点头。
擦肩而过后,几个工程师讨论了起来:“刚那人是谁?新来的么?为什么对我们点头?”
“不造啊~感觉好装啊,室内戴墨镜。”
忘了自己正在“伪装”中的周瑞,哼着小曲,进入了自己的个人实验室里。
这里只有他和甘媛能进入,所以和几天前相比,没有任何变化,工作台旁边,依旧鳞次栉比的立着几十个四厘米高的黑色多面体。
就像一个个小竹笋一样。
“小明同学。”
“在呢。”
“放点BGM!”
“好的,请问需要什么风格?”
“野一点的。”
半晌后,实验室响起了“套马的汉子”
音乐声中,他一边开启各个设备的电源,一边拖过来一张附着了四象材料的“案板”,通电后,变成了镜面色的平面。
随手一抓,把多面体洒在了镜面色平面上。
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凌乱的多面体,稍稍沉寂后,一个个自行排列,恢复了分毫不差的列队。
而后周瑞在电脑上输入了指令。
“嗡”的一声。
多面体在磁吸的作用下,聚在了一起,成为了一个半米多高,漆黑的八面体。
立的笔直。
表面上不同小多面体,形成了鳞片般的线条,但却严丝合缝。
这个……
也是“内组网”。
第656章 智能单元
几十个多面体,组成了更大的多面体……
这些小家伙和公交车那些焊死的苦逼不一样,它们都是自由的牛马。
依靠磁吸能力,它们可以组成的东西很多,比如一把锤子,一个巨大海胆,或者是每个男生梦寐以求的如意黑咕噜棒。
当然,如果以比较抽象的标准判断,也可以组成为“人型”或者“动物形”。
嗯……非常抽象……
这就是“大师周瑞”的作品。
“智能多面体(第四版)”。
大概一年多以前,周瑞为了发挥“异曲同工”更多的功效,尝试利用每天可怜巴巴的5分钟大师时间,来制作一个可以触摸复制图纸的工程造物。
为了最大程度利用每天的五分钟,甚至省去了留下信息的步骤,每天就闷头干活,几天之后,就已经搞得和双重人格一样,完全不知道“大师周瑞”在搞什么东西了。
那日子……可谓是过的天昏地暗,早上到公司,开挂五分钟,昏睡八九个小时,再一睁眼就已经天黑了。
而“大师周瑞”虽然拥有普通周瑞无法比拟的各种强化,但五分钟够干什么?
告诫各位一句,时间不够长,再强都一场空。
所以持续一段时间后,周瑞果断打出了GG,这个方案就放弃了。
他可以很努力,但牛马做不了一点。
那年的“异曲同工”,就给了备选方案“A380”,也才有了后来的“鲲鹏”。
不过去年海峡事件后,周瑞获得了相当长的“自由分配”时间,再加上自己的“能力”、“学识”、“身体素质”都更新换代了,就捏着鼻子重新试了一下。
大师周瑞也有了机会,继续迭代这个造物。
智能多面体,最初的版本,大概一米高,和降魔杵似的。
周瑞一度以为是用来敲人脑壳的。
第二版,缩减到了20厘米长左右,达到了读者的平均水平。
第三版,缩减到了十厘米左右。
此时面前这些是第四版,并且已经在去年年底,由“异曲同工”,复刻了设计图纸,周瑞也才真正明白这东西的作用。
分体式智能机器人单元。
以“内组网”的形式,以模块化的身体,以磁吸为连接方式,自由组合成任意外形的微型机器人。
理论上如果技术允许,未来还可以不断缩小,直到接近于“颗粒机器人”、“液态机器人”的程度。
确实很屌,想想就牛逼!
这就是“大师周瑞”认为,非常有前景的一个“工程造物”。
在经历过大量失败,浪费了许多材料之后,周瑞慢慢掌握了“手搓”这种智能单元的能力。
不过需要借助头戴显微镜,速度也快不起来。
因为每次制造“智能多面体”,都是个很累的活,所以他习惯听一点BGM。
“小明同学。”
“在呢。”
“换个BGM,要带点兴奋感的。”
“好的~”
实验室里响起了“好运来”
“好运来~真的好运来~好运带来了喜和爱~”
周瑞嘴角一耷拉……这机械智能……还真的是不善于和人交互啊……
哪怕有着整个小镇数万节点,组建出来的最强“机械智能”,也不过是个呆逼罢了……
不过可能也正因为如此,周瑞使用的很安心。
“让人兴奋”的BGM中,周瑞的手很稳……
头戴显微镜下,一双手在外界看甚至接近于静止,但改造过的纤细工具,却在一点点移动着。
四厘米长,两厘米直径的八面体,里面却包含了磁力结构、能源结构、智能结构……
外表还必须是严丝合缝的完美几何体,否则“组合”的时候会变形。
为了能顺利手搓,他可是经历了大量练习,一双手绝对不亚于世界上最优秀的外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