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脆全打满分算了……
等到一切结束后,周瑞褪下了白大褂,准备离开了。
助教忍不住说道:“学弟……呃,我是说周总,咱们院的那个太阳能研究所,招研究生么?”
周瑞停下了脚步,回头歉意道:“抱歉,前期至少要是博士生……但过两年扩大规模可能会有变化。”
化院内部已经通过气,内部人员已经在遴选了,据说前景很强,待遇还好……
助教看着周瑞远去的背影,感觉有些可惜……
离开实验楼,周瑞在冷空气和灿烂的阳光中伸了一个懒腰。
这样的话,自己的本科就算结束了。
“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特事特办的话,大概过两天就能给自己?
周瑞拿出手机,有心想要发条微博嘚瑟一下,毕竟今天的“发声”任务还没有完成呢。
不过转而又感觉大可不必……“周本科”的身份就默默终结吧……
那今天发什么内容呢……头疼……
路过操场的时候,周瑞听到了熟悉的螺旋桨声,转头望去,几个学生正在操场中央飞无人机,看样子似乎是有组织的活动,十几个人,七八架“灵鸟1”,还有一架“灵鸟1Pro”。
呵,真有钱,好羡慕啊……
隐约想起听李文倩说过,学校成立了一个“无人机社团”。
距离寒假没几天了,没想到还在搞活动,看来活跃度很高的。
当初答应和学校的“增强沟通”,基本都落到了实处,“开放日”两周一次,社团也建立了起来,“无人机设计大赛”也顺利开始。
不过大赛要给大家一点时间,制作一架能飞的无人机,对于大学生来说没那么容易。
从报名到参赛有四个月的时间,学校还有指导老师,开明智能也会时不时派员工来指导一下。
考虑到这么费工夫,周瑞觉得到时候可以增加一点奖励,再给追加一点赞助,把场面搞得好看一些,隆重一些。
正想着呢,手机轻震,周瑞掏出来一看,是赵院长的电话。
“小周,你论文拆分的事情,我把第一部分发你看一下,如果没问题,我们准备直接以‘复大太阳能研究所’的名义,投一下《科学》。”
再次强调,“复大太阳能研究所”,是投稿单位,一作依旧是周瑞本人。
他那篇“干巴巴”的论文,直接从理论到制备方法全撸了一遍。
从学界现有的成果来参考比较,“钙钛矿路线”效率被拉升了接近8倍,与传统“晶硅路线”相比,也有两倍的提升。
如果直接发布,虽然足够震惊,但也有些浪费,这里面就有些学界的弯弯绕绕了。
最后为了配合母校的计划,周瑞同意对论文进行拆分,留出时间和空间。
经过赵院长的解释,周瑞才知道之所以赶在这个时间投稿,还有点别的考量。
想卡在周瑞本科毕业(程序完结)前。
这样周瑞,就是一个本科阶段发过CNS顶刊的科研人了,是一个极少有人拿到的荣誉。
学校算是为他考虑,这倒是一个之前周瑞没注意过的点。
有赵院长做亲自操刀,这篇拆分后的论文大概只有原先的三分之一内容,而且掩盖了包括大规模制备方法等实质内容,只保留了实验室理论,并且最终效率卡在了16.7%。
也就是说:在全新的路线上,刷新了“太阳能电池”领域的效率记录。
这里面就是学界的弯弯绕绕了……因为他可以自己再刷新自己的记录……
不说在《科学》上整个连续剧,搞个三连发、四连发应该没太大问题。
周瑞表示这水论文是门学问,看来发论文也是啊……
“东西我发你邮箱里,你确认没问题和我说一声……其他就不用管了,学院会帮你处理。”
“好的,那是不是也可以官宣一下‘太阳能研究所’的事情了?我之前预告过的。”
赵院长疑惑道:“预告?什么预告?”
“就是我自己的社交账号里,最近在养号,缺内容。”
赵院长:“呃……我不是很懂,不过问题不大,就今天吧。”
这些和学界的流程没太大关系,发就发吧,小周开心就好。
周瑞和赵院长约定了一下共同官宣的事宜,然后坐在操场边的长椅上,开始编辑内容。
……
“周瑞(开明智能CEO)”
“欣喜的向大家正式宣布,开明智能和沪上复大合作(配图:复大的操场上,数架无人机在空中翱翔),‘复大太阳能研究所’正式成立,双方将会就清洁能源领域努力探索,推动能源技术变革,我本人也在其中担任职务。”
“我们已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理论效率,提升了三倍左右,且成本只有晶硅路线的50%,正在共同研发大规模制备方式……”
“最后:台岛是中国的。”
@关歌、@沪上复大、@复大化学与材料学院
第516章 我反应超快的!
作为最近全球社交网络上最火的人之一,周瑞的每一条动态都能引起很多动静。
养号,已经初见成效。
不到一分钟,就已经冒出了大量评论。
“卧槽,太阳能研究所?开明智能是要开发太阳能无人机么?”
“楼上的,太阳能又不少见,计算器上都有,以无人机的耗电量,太阳能电池作用不大……”
“D大的出来说说,钙钛矿提升三倍,成本一半是什么概念?”
“原地起飞的概念!如果能批量生产,太阳能产业要大变了!”
“什么叫本人也参加?作为研究员么?不是说周瑞本科都没毕业么?”
“楼上的,你又是个什么学历?人家没毕业是因为大学是四年制!”
“不好意思,本人硕士,毕业于英国伦敦城市大学。”
“要不是我也在英国差点被你唬住了,不就是个水硕么,免考核有钱就能念,能念就能毕业……”
“放屁,你又是什么学历。”
“水硕在读啊,不然我怎么知道?”
差不多十分钟后,关歌完成了翻译,将内容同步更新在了周瑞的个人推特与脸书上。
比起内网,外网上,周瑞的关注者成分更复杂一些。
电子产品爱好者、科技发烧友、音乐上的粉丝……
更多的青年、青少年,他们本能的在追逐一切“Cool”的事物。
而周瑞,年轻、富有、玩科技、玩音乐、来自神秘东方……
超Cool的好么!
推特上:
“复大是什么学校?很出名么?”
“全球排名91,一般吧。”
“这个排名没有意义,不过是西方人指定的游戏规则,否则怎么会没有一所印度大学?”
“哇偶~我喜欢这个家伙,太阳能是很Cool的东西。”
“如果数据是真的,那太阳能行业确实要迎来剧变了……”
“台岛是什么地方,为什么‘周’总是提起?”
“中国的一个州,和韩国、越南、日本一样,不过近代不听话了,你应该多读点书。”
“西八!你个崽子在说什么西八话!”
“怪不得政客这么害怕中国……这听起来真的很震惊……难以想象他们以前有多强大……”
“原来是这样么,那些政客老是说帮助台岛……其实是在人家家里挑拨关系?果然政治都是肮脏的……”
“只有我一个用中文么?我是傻逼!应该没人能发现……”
某些人养号基本成功。
也获得了一大群各种各样的簇拥者。
甚至,潜移默化的在影响着什么。
一些宣传部门,网监部门,最近莫名的发现,在一些特殊领域里……
好像舆论压力小了一些……
这种变化不是立竿见影的那种,所以暂时也没人会联系到周瑞每天发的东西。
毕竟周瑞因为每天的“创作”压力,发的东西越来越随心所欲,有时候只是分享一下到了哪里,做了什么……
……
周瑞刷了一会儿评论,心满意足,有种交公粮的愉悦感。
又完成了一天的任务。
哪怕是为了那个“固定结尾”,他也得强迫自己长长久久的发下去。
起身拍拍屁股,周瑞朝智能大厦走去。
回到公司,刚出电梯,就看到白晓莺找了上来。
“正要找你呢,有个保密通讯。”
周瑞点点头,说道:“去我办公室。”
办公室内,周瑞用白晓莺的特殊设备接通了电话,而白晓莺本人则退了出去,在玻璃墙外不断扫视。
就像她说的,哪怕从事保密工作,也不是所有事情都有资格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