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异能,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这个主持人太专业_分节阅读_第449节
小说作者:玉生琴   小说类别:都市异能   内容大小:1.24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7:46:22
  其实他们都知道,当初叶落这本《鲁迅先生传》压根就不是为了现代文学写的。而是为了应对日国代表团。
  换句话说,如果当时没有中日文学论坛这件事的话,那就不会有后来的《鲁迅先生传》。
  很明显,叶落对现代文学的兴趣,并不是很大。
  “是啊,你不会觉得叶落写成了《诗仙传》,就会良心发现,转头来咱们现代文学这边写书吧?”杨欢一脸冷笑,他这个人真是越老越刻薄说话的时候总是夹枪带棒的。
  其他人也都差不多觉得郝志军想的太理所当然了。
  但郝志军却不这么认为,他朗声说道,“所谓事在人为,之前叶老师在参加中日文学论坛的时候,现代诗写的不也是一绝?我不相信他真的只沉醉于古诗词当中。而且,我们不去试试,又怎么就知道他一定会拒绝呢?”
  “如果到时候他的《诗仙传》真的成了,对咱们现代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那我相信,咱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叶老师陈明其中的利害关系,叶老师不一定就会拒绝的。”
  说到这里,郝志军又沉默了一下,扫视了众人一眼,然后才幽幽的又说道:“如果实在不行,那就在组织一次中日文化论坛,甚至是中日韩三方论坛……”
  张如梦扯了扯嘴角,吐槽道:“你说这个,和叶老师的《诗仙传》有什么关系啊?”
  郝志军不紧不慢的说道,“中华现代文学惨遭古典文学打压,导致在论坛上发挥失常……你说,有没有关系?”
  “你这……”
  张如梦张了张嘴,愣是一句话没说出来。
  其他人也都看着郝志军,不由自主的咽了口唾沫。
  这家伙,长得浓眉大眼,平时一副文绉绉的样子,谁能想到,他竟然这么腹黑?
  但有一说一,按照郝志军的这个思路去想想的话,好像还真大有可为啊。
  “其实,老郝这个思路是对的。当今的文坛,谁敢说能和叶落碰一碰?”
  “是啊,当初许之一老先生都败了,其他人估计也都是白搭。”
  “那还不是《诗仙传》呢,要是面对名副其实的《诗仙传》的话,估计能与之抗衡的,也就叶落自己了吧。”
  “嗯,如果叶落,真的能写出一本像是《鲁迅传》这样的书来,那事情就好办的多了。”
  “之前那本《觉醒年代》里边,其实也涉及到了许多民国的大文豪、大思想家,要是真的展开来写,未必就不如叶唐系列。”
  会议室里,大伙的情绪慢慢的被调动了上来。
  虽然,郝志军的办法有些不太光鲜,但最起码也算是为大家找到了一条出路。
  “行了,今天就先到这吧。”邵新忠并没有表态,而是直接宣布散会了。
  今天这个会议,也算是有所收获。
  ……
  与此同时,在文院的另一栋大楼里,古文协会也正在召开紧急会议。
  他们这个会,参与的人员就比较少了。
  基本是整个协会最核心的那几位,像是李文正主席、刘颖教授、冯家华教授,还有几位部门领导。
  “叶老师的初稿到了?”李文正主席看着刘颖教授,一脸迫不及待的问道。
  别看他是古文协会的主席,但刘颖教授才是负责和叶落维持联系的专业人员。
  虽然听起来像是个打杂的,但实际上这份工作却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
  毕竟,这能得到许多和叶落相关的第一手消息。
  如果不是有孙主任的关系在,这活儿肯定也落不到刘颖教授的头上。
  “那倒没有。”
  刘颖教授摇了摇头,说道:“不过,叶老师传过来几篇节选。说是让咱们先宣传一下。”
  李文正主席略显失望,但马上又道:“这么说,叶老师的书应该已经准备差不多了。”
  刘颖教授道:“应该是这样吧,估计他这会在做最后的修改吧。毕竟,这本《诗仙传》的重要性,叶老师自己也是心知肚明的。”
  对于《诗仙传》这本书,古文协会比新文协会更懂其中的重要含义。
  成,则古典文学势不可挡!
  不成,那不仅对叶落个人的声望是个致命打击,对古典文学的反噬,也将是他们难以承受的。
  对于这样的风险,协会内部其实是有不少人不想冒的。
  毕竟,现在的古文协会形势一片大好,完全没必要冒这样的风险。
  但是,最终协会的领导层还是选择了无条件的支持叶落!
  不为别的,就因为他是叶落!
  也许,别人写不出诗仙来。但是他们相信,叶落一定能写的出来。
  正如,以前从未有人写出过像诗豪诗魔那样的人物一般。
  冯家华插话道,“先看看叶老师给的那几篇节选吧。”
  “是啊。”李文正也点头。
  为了保密,刘颖教授都没用电子版,而是直接用的纸质版的。
  冯家华等人一人收到了一本小册子,封面是个白皮,没有任何的文字。
  李文正还特意强调道:“这个小册子,谁也不允许带出这间会议室。想看的话,就自己过来看。”
  紧接着,大家都迫不及待的开始翻看了起来。
  说实话,他们这群人,这一阵子晚上都没睡好觉。
  这可是诗仙啊!
  虽然他们相信叶落,但这个称号实在是太过非同寻常了!
  而且,大家也着实是好奇,到底什么样的人物,写出来的什么样的诗词,才能被冠以“诗仙”这样绝巅的称号呢?


第330章 名不符实?
  叶落一共给了三首诗。
  乍一听起来,好像不怎么多。
  但实际上,除了这三首诗本身之外,还有许多的配套“小说桥段”。
  毕竟,叶落写的这本《大唐诗仙传》,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诗词集,而是一本虚构的小说。
  有主人公,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这也是为什么刚才李文正没直接说是三首诗,而是说“小说节选”的原因。
  说白了,叶落给他们的,是三个小说中的片段。
  大伙儿此时都在低头看着眼前的A4纸。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开元十三年这个时间。
  已经读过王维和孟浩然的故事,大伙自然对“开元”不会陌生。
  说起来,叶落在书中也不止一次的提及过“开元盛世”这个说法。虽然他从来没有特意的描写过这个盛世如何,但李文正他们这些读者,还是能从字里行间的行为当中,感受到这个大唐的强盛。
  哪怕叶落这几本书侧重的都是文化方面,但读者们是能够切实感觉得到,王维、孟浩然他们所处的开元年间的大唐,比之刘禹锡、白居易他们所在的那个大唐,要繁华强盛的太多了。
  继续读下去,大家又愕然的发现,在这一节选当中,最先出现的人物并不是主人公李白。
  而是一个让他们意想不到的人。
  孟浩然!
  开元18年,孟浩然即将前往广陵。
  作为其挚交好友的李白,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相会。
  事实上,这一段剧情,对于李文正他们这些读者来说,并不算突兀。
  因为,在之前的《大唐诗星传》当中,叶落就曾经写过孟浩然与李白之间的故事。
  只不过,那时候描写的并不详细。
  而且当时是以孟浩然作为主视角,读者们只知道孟浩然在开元15年的时候,结识了一位小他12岁的诗人,名叫李白。
  但现在看这篇节选,则是以李白的视角展开,而且描写的明显要比之前详细的多。
  别看内容总结起来比较简单,但在叶落的小说当中,是有着许多细节和心理活动描写的。
  等两个人在江夏相会之后,叶落又花了大篇幅描写两人是如何游玩、相处,最终李白在长江边的黄鹤楼上设宴,为孟浩然践行。
  席间,还有诸多的名流文士作陪,推杯换盏之后,李白写下了一首送别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终于读到诗词的部分了!”李文正忍不住说了一句,“叶老师的诗词虽好,但他写小说的这部分,真是显得有些枯燥啊。”即便是他研究古典文献方面的人,在读叶落这些小说的时候,都不免感觉有些无趣。
  其他人也都深以为然。
  叶落的这些书,虽然名为小说,但实际上大多数的读者,都是冲着小说当中的诗词去的。
  如果单看这些“小说”的故事剧情,确实是有些太过枯燥。
  就像是之前张如梦的评价一样,叶落的这些小说,严格来说根本就是不合格的。
  完全没有小说应有的启程转合,也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读起来就像是在喝白开水一样,寡淡无味。
  当然,如果是历史爱好者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因为,叶落这个“叶唐系列图书”,完全就是纯正的史书风!
  说它们是小说,还不如说他是叶落虚构的史书更加恰当。
  但是,让李文正他们抓狂的是,这些味同嚼蜡的小说情节,他们还不得不耐着性子看完。因为,不读这些情节的话,那后边的诗词他们根本就理解不了。
  想要品读一首诗的好坏,其创作背景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硬要说叶落这些小说能吸引人是地方,那就是每一段情节后边蕴藏的这首诗词了。
  大伙耐着性子读完之后,终于见到了最后的这首诗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后一共四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39页  当前第4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9/5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这个主持人太专业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