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今天也够呛,除非那几位老教授也参赛了。”
“是啊,圈里这些有名气的大家,几乎都已经上榜了,剩下的大佬也没几个了。况且,人家前几天征文刚开始的时候都没有投稿,那就说明今年大概率不会参加了。”
“谁知道呢,看看呗。”
“十二点了!”
“咦?榜单有变动啊!”
“呀哈?还真有新作品上榜啊!”
原本的榜单上,只有五十三部作品,可随着零点的更新,大家发现这个数字变成了五十四。
网友们迅速的翻到最后一页。
“《陋室铭》?”
“铭文?这是一篇古文原创类的作品?”
“还有人写原创古文呢?这是哪位教授这么头铁啊?”
“让我看看,嗯?叶落?体育频道主持人?”
“我操!这特么什么鬼?”
大家还没看正文呢,就先被这作者信息给吓了一跳。
主持人?
还是体育频道的?
这个身份出现在这个榜单上,那是怎么看怎么显得格格不入啊!
人家上面是清一水的教授、学者,结果到你这,啪,变成体育频道主持人了?
这谁能想到,我在中华文院的征文榜上,竟然看到了体育频道主持人的名字?
这他么也太违和了吧?
第59章 也是杜撰的
“叶落?体育频道主持人?我去!这特么不是叶大师么?”
“卧了个大槽!还真是叶大师啊!”
“不是,叶大师你不去主持《天元围棋》,咋跑这来了?”
叶落好赖也是棋界的天花板,虽然这不是棋友圈,但也有人知道他。
不过,这会不管是认识还是不认识他的,都是一脸的无语。
主持人写的古文?
还是体育频道的主持人?
这怎么看怎么觉得离谱啊!
大家还没点进去看呢,评论区就已经是一片吐槽了。
等大家打开这篇《陋室铭》之后,评论区的吐槽声就更大了。
“我凑,这写的是什么东西?这么长的创作背景?”
“刘禹锡?这谁啊?这写的什么意思啊?”
有个叫“千里江山”的网友知道叶落:“叶大师,实在不行咱们去虐象棋协会啊,跑这掺和这文化人的事干啥?多丢人啊!”
“楼上的兄弟,你知道这奇葩主持人?是他粉丝?”
千里江山连忙否认:“不不不,我可不是他粉丝!叶大师是谁?我都没看过《象棋世界》,我哪知道他会下围棋啊。”
“以我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愣是没看懂你这句话是啥意思……”
这超长的创作背景,直接就劝退了大部分人。很多网友看了前面几句话之后,就马上跑出来吐槽了。
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人,抱着猎奇的想法坚持读了下去。
毕竟,能经过古文协会审核推荐出来的,那肯定是有他的过人之处。
过了好一会,大部分网友们还在作品下各种吐槽玩梗呢。
但是,突然就有人发帖道,“我草!这特么文章写的太牛逼了!神作!绝对他么的封神之作啊!”
“嗯?”
“什么鬼?”
“别逗了,你这套路还能骗过我?自己吃了一口屎,然后就告诉我们屎好吃,想骗我们一起去吃?简直年轻!”
还神作?你可拉倒吧!
根本没人信!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作品评论区下面,这样的帖子竟然越来越多。
“我滴天!这《陋室铭》写的太好了!快去看啊!”
“牛逼!我真他妈没想到还能这么写文章!”
“强无敌!这体育频道的主持人都这么厉害么?”
三条。
五条。
十条。
随着这样的好评越来越多,之前退出来的那些网友们也开始动摇了。
网友十里江山,本来他是叶落坚定的棋友粉丝。但当他看到那离谱的创作背景的时候,他直接就退出来了。
可现在似乎出现了反转?
他连忙点开继续读了下去。
不大一会,十里江山在作品下面评论道:“我操!叶大师牛逼!我是叶落粉丝啊!十年老粉丝啊!”
“我他妈看你是十年脑血栓!”
“但该说不说,这主持人写的确实厉害!”
“必须投他一票!”
“对对对,投票投票!”
众人开始自发的帮叶落吆喝了,你一票我一票的,不到一个小时,《陋室铭》的票数都已经突破了一千!
电脑前的叶落,一边看着网友们的聊天吹水,一边看着自己的票数。
三千!
五千!
从零点更新到现在,这才过去了多大会?
《陋室铭》的排名就已经杀进了前三十!
叶落踏踏实实睡觉去了。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网友被吸引过来,其中不乏古文一道的高手。
很快,就有人提出了疑惑,“这篇铭文写的确实好,尤其是开篇的那两句更是神来之笔。不过,后边这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是什么意思?”
“对对对!我也想问。”
“原来有这疑问的不止我一个啊,我还以为是我水平不够呢。”
“有大神解释一下不?”
评论区不少人都提出了这个疑惑,但说来说去也没人能说清楚。
在蓝星,先秦诸子与地球无异。但自秦皇之后,许多人物就不一样了。这也是众人迷糊的原因。
事实上,不光是网友们疑惑,就连古文协会的这些业内大佬,都是一头雾水。
……
次日。刘颖一大早就来了单位,不仅是她,她们古文协会负责征文审核都的人都来的特别早。
甚至,就连赵文正主席都早早地来了。
等大家来的差不多了之后,李文正主席直接大手一挥,“走,会议室开会!”
“我相信,《陋室铭》这篇文章大家肯定都看了,至于这篇文章写的怎么样,咱们就不赘述了。”李文正说道。
这位古文协会的主席,六十多岁,头发花白,身形清瘦。脸上戴着一副老花镜,穿着比较简谱,放在人群里压根就看不出来是古文协会的主席。
昨晚在刘颖把这篇文章发到群里之后,李文正简直是激动的一晚上没怎么睡觉。
反反复复把这文章研究了七八遍,包括叶落写的那个创作背景,李老爷子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去反复琢磨的。
而这里,让他最为不能理解的,就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句话。
“今天这个早会,咱们就也先不研究他的创作手法,咱们就说一件事。”
李文正让秘书把打印好的资料发给大家,“这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到底是什么意思?”
事实上,他们这些人昨晚上几乎都在琢磨这句话。
要说《陋室铭》中的句子,这句话绝对不算出彩。可偏偏就是这么一句话,把他们这些大学者全给难住了。
刘颖率先发言,“南阳、西蜀大家应该不陌生,是地名。我感觉,通过前面行文和创作背景中显示出来的信息来看,这句话应该是作者、或者说是刘禹锡吧,应该是他在自我类比。用诸葛庐和子云亭类比自己的陋室,从而体现出他自己高洁傲岸的情趣。”
旁边一位中年学者点了点头,“我同意刘教授的看法,后边那句‘孔子云:何陋之有’正是对前面的总结。”他继续分析道:“诸葛和子云应该是两位和刘禹锡有同样遭遇的人物。”
这说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大家也都是这么理解的。
不过,很快就又有学者提出了新的问题,“如果按照你这么说,那这句话就是用典。可纵观史书,哪有诸葛庐和子云亭的典故呢?”
其实,这也是大家疑惑的核心问题。
历史上压根没有诸葛和子云这俩人!
作者为什么要写他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