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大女儿是他在二十多岁刚结婚的时候生的,其他五个闺女都是他快四十岁的时候生的,而且就跟下饺子似的,一年生一个。
这不但让他老婆变成了药罐子,一次次的失望,也硬生生把他给压垮了。
原本他也不再抱什么希望,只想安安稳稳地把闺女们拉扯大。
可是,谁曾想前段时间,他突然就生了一场大病,差点人就没了。
现如今,他的二女儿刚十岁,小女儿也才六岁,如果他就这么没了,那这几个丫头片子可怎么办啊?
就在他为此而担忧的时候,刚好收到大女儿写信回来说大女婿在香江那边开了一家饭馆,生意还算不错,他就想着干脆带着老婆孩子去投靠大女婿算了。
这么一来,就算他和老婆以后都不在了,那这几个小丫头片子也能有大女儿给照顾着。
除此之外,他最主要还是担心这个院子的风水不好,要不然他怎么会一直都生不出一个带把的,甚至差点把命都给搭上了。
如果命都没了,那还要这院子来干吗?
不得不说,石大春想得还是挺有道理的,要是换做是其他人碰到这种遭遇,估计也会怀疑这房子有问题。
只不过,这里面并不包含林铁牛,他从小就生长在红旗下,根本就不会相信这些封建迷信,也不会担心自己生不出个带把的。
实在不行,他还有初级生态空间这个神器,大不了就在初级生态空间里进行人工干预和筛选,保证可以万无一失。
但是,石大春可不知道这些,他看到林铁牛有些沉默不语的样子,还以为林铁牛是心里有所顾忌。
于是,他急忙开口接着说道:“那个,钱我刚才都点好了,一分不差,咱们这事就算是成了,我这就去给你拿房契!”
说完,他也不等林铁牛开口,直接就起身走进了卧室。
林铁牛看着石大春匆匆忙忙的背影,一时间不禁有些诧异,然后心念一转就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顿时就感到有些好笑。
同时,他也有些好奇,假如石大春知道这个院子以后至少能值个好几千万,那么会不会后悔今天所做的事情呢?
不过,即便石大春会后悔,那也不知道是多少年以后的事情了。
到时候,林铁牛早都已经把这院子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根本就不用担心石大春会回来跟他抢院子。
很快,石大春就拿着房契走了出来,然后直接放在林铁牛的面前。
这年头还没有什么房产证之类的东西,私人住房要么就是单位证明,要么就是民国时期延续下来的房契和地契。
林铁牛接过房契看了一眼,发现没有什么问题,马上就从口袋里,拿出早已经写好的房屋买卖契约递给石大春。
好在石大春以前跟着那个太监学过认字,不用担心他会看不懂。
没过多久,石大春便看完了房屋买卖契约,然后指着上面保人的那一栏,开口问道:“咱们现在也没其他人在,你打算让谁当保人?”
“没事,我信得过您,把保人空着就行了!”
林铁牛一脸无所谓地摆了摆手说道。
反正他也不怕石大春会反悔,有没有保人都一样。
“行,就按伱说的!”
石大春想到自己接下来马上就要搬到香江那边去,而且估计这辈子也不会再回来了,也就没有怎么在意。
更何况,他也不认为自己以后会反悔。
很快,他便在房屋买卖契约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还用林铁牛带过来的印泥摁了一个手指印。
并且,在林铁牛的要求下,他还拿着房屋买卖契约进了卧室里,让他的老婆和孩子们都各自摁了手指印,算是他们全家人一起同意把院子卖给了林铁牛。
随后,林铁牛也在房屋买卖契约上面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并且把其中一份交给了石大春,完成了这一次的交易。
接着,他等石大春把钱和房屋买卖契约都收了起来,才开口说道:“石叔,您也知道现在zf是不允许私人买卖房屋的,咱们这也算是君子协议,往后不管是谁都不能反悔。”
“你放心吧!我石大春虽然没什么本事,可向来都是一口唾沫一口钉,从此以后,这院子就归你了!”
石大春神色一正,满脸严肃地开口说道。
说完,他迟疑了一下,有些不好意思地接着说道:“不过,你还得给我几天时间搬走才行。”
“没事,您慢慢来,我不急,另外,我还有个要求希望您能配合一下。”
林铁牛摆了摆手,呵呵笑着说道。
“什么要求?你说!”
石大春微微一愣,然后有些疑惑地开口问道。
“我希望您这两天可以跟街道办和街坊邻居们说一声,说你把房子交给我来照看了,免得引起什么不必要的麻烦。”
林铁牛眼神一凝,一脸认真地开口说道。
上一次购买这座院子,他为了掩饰自己的资金来源,避免让尤广义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同时也是因为不太熟悉这个年代的具体情况,所以不得已才采用了易容的方式来进行交易。
可是,现如今他并没有通过尤广义来购买房子,也不用担心石大春会反悔,因此他就索性用了真实身份来跟石大春交易。
这样也能避免把事情弄得太过于复杂。
反正,只要石大春能够按照他的交代去做,他也就能够名正言顺地把这座院子收入囊中了。
然后,等到过些年,国内放开房地产的交易,他再第一时间去变更产权。
石大春听到林铁牛的话,只是稍微犹豫了下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毕竟,这又不是什么难事,只需要随便找个借口,说林铁牛是他的远房侄子就行了。
至于以后会怎么样,他管不着,也不想管。
他现在只希望自己一家人,能够顺顺利利搬到香江去开启新生活。
不久后,林铁牛跟石大春约好大后天早上六点再过来收房子,然后便起身告辞准备回家。
此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街道上也基本上看不到一个人影。
林铁牛一边摸着黑走在大街小巷里,一边在心里琢磨着接下来要办的事情。
现如今,房子已经有了,就差在房子里藏个美人。
这一个问题,等他把房子弄好之后,再去乡下把秦京茹给带回来就能解决。
另外,在初级生态空间里,他也基本上把常见的动植物都搞到手了,就差那些比较稀罕和珍贵的品种,比如武夷山大红袍、五常大米什么的。
不过,这些东西也不急,以后有机会可以慢慢收集。
他此刻比较想要弄到的,是那些海鲜。
虽然他每天都可以在空间里的大海里游玩,可是海水里没有鱼儿,沙滩上也没有贝壳,他总觉得差点意思。
而且,他身为一个南方人,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痛痛快快地吃过一顿海鲜了,心里也是有些馋得很。
要不就趁这几天有时间,去趟海边弄点海鲜回来?
反正他手上也有着轧钢厂后勤处开的采购证明,完全不用担心路上会碰到什么麻烦。
想到这里,他马上就在脑海里搜索比较适合去的地方,然后一下子就想到了津市。
津市距离四九城最近,要是坐火车的话,来回只需要大半天时间,完全不用担心到时候赶不及回来。
而且,津市毗邻渤海湾,自古以来就有着非常丰富的渔业资源,很容易就能收集到一些比较常见的海鲜。
只不过,他现在还不太清楚这年头的海边是个什么情况,具体怎么做还要等到了那边再看。
要是有可能,他倒是想要直接搭乘渔民的渔船出海,这样才能弄到一些活的海鲜,否则以这时候的捕捞技术,别说是活的海鲜了,就算是冰冻的海鲜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好像在这四九城里,往往也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在市场上买到冰冻的海鲜,由此可见海鲜的供应十分困难。
据他了解,现如今渔民所捕捞的海鲜,大多数都是被制成咸鱼和干货,只有少数冰鲜被运送到大城市里售卖,而生鲜更是只有在当地的渔港才能看到。
因此,如果他想要获取足够多的生鲜,最好还是能够跟着渔民出海。
没过多久,在安排好接下来的计划之后,他也顺利回到了自己家里。
接着,他进了一趟初级生态空间,把今天要干的农活忙完,又去海边畅游了一番,然后很快就抱着小白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清晨。
林铁牛醒来,在家里简单吃了顿早饭,然后很快就背着包裹去了火车站,准备搭乘火车去往津市。
可是,由于这年头的运力比较紧张,最近三天的火车票都已经卖完了。
无奈之下,他也只好从一个黄牛的手里,悄悄弄走了一张火车票,这也算是替天行道了。
不久后,随着一阵“呜呜”的汽笛声,火车慢慢开始启动,铁轨也发出一阵“哐当哐当”的声音,让人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车厢里,林铁牛坐在一个靠窗的座位上,侧头看着窗外的风景,仿佛完全感受不到车厢里面十分嘈杂的环境。
甚至,当乘务员推着餐车过来的时候,他还饶有兴致地掏出钱票买了几个肉包子来吃,把过道里站着的几个小孩给馋得不行。
第530章 鲍参翅肚
两个多小时后,火车就顺利到达了津市火车站。
林铁牛匆匆下了火车,然后马不停蹄地朝北塘渔港赶去。
北塘渔港是津市的重点群众渔港,自古以来就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因为位于渤海湾,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使北塘享有“金邦玉带“之美名。
并且,因为北塘海域属于泥质浅滩,水质比较肥沃,其海产基本上都是洁净无沙,肉质肥厚的,吃起来甜嫩清爽,味道鲜美。
因此,在清中叶以后,北塘就成为宫廷御膳海鲜品的供应地之一,算起来,到现在也已经有着几百年的历史。
这些信息,都是林铁牛在前世的时候,刷小视频听一个赶海博主介绍的,不然他也不会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里。
也正因为北塘渔港比较重要,所以林铁牛很容易就坐着公共汽车来到了北塘渔港的码头。
此时,恰逢渔汛季节,码头上并没有看到多少渔船,基本上全都已经出海捕鱼去了。
林铁牛在码头上逛了一圈,心里微微感到有些失望。
相比较他在前世看赶海博主所展示的漂亮码头,现如今的码头除了浇筑了一些水泥,其他什么特色都没有,就连码头附近的房屋,也大多数是一些破旧低矮的平房。
通过打听和询问,他了解到此时的北塘渔港还没被纳入津市市区,只能算是一个大渔村。
村里的渔民们,跟其他村子里的农民一样,每天都需要干活赚取工分,只不过农民是下地干活,而渔民们是下海干活而已。
而且,一般来说,只有家里的男人才能出海捕捞海鲜,而妇女们大多都是在家腌制海鲜干货和缝制渔网等。
很快,林铁牛就找到了渔村的大队公社,说要帮厂里采购一批海鲜干货。
公社里的人听到林铁牛的要求,顿时就感到有些惊奇。
因为很少有人会从四九城那么大老远地跑过来这边采购海鲜干货的,一般来说,他们捕捞到的海鲜,都是卖给县里的供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