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异能,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神级学霸_分节阅读_第522节
小说作者:一桶布丁   小说类别:都市异能   内容大小:1.8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7:43:13
  如果要实现大统一理论,哪个维度并不是必须的?而且在简化之后,能省去巨大的计算量。
  大脑自动忽略了身边两人的争执,然后开始一样样的演算。
  “时间?!时间!”
  “嗯?什么时间?”两人几乎同时转头看向乔泽。
  “去掉时间维度,Q理论下的时空结构将高度对称,时空被稀释纯粹的空间维度结构,这意味着所有的物理法则都可以几何化,同时没有了时间,意味着在这些维度中,每个基本粒子和相互作用都可以用这些多维空间中的几何和拓扑特性来描述。”
  “嗯?去掉时间维度?”
  “对,尝试思考一下,如果我们需要的空间是离散的或者某种量子化结构,时间本就不是必选项。一个高维的规范群,G=QU(N),我们需要的描述只剩下,几何性质的基本工具。借助高度的对称性,变化规则将极大的简化。
  比如……”
  说着乔泽抢过彼得·舒尔茨手中的纸跟笔,飞快的开始书写:Ai→UAiU?1+U?iU?1;{Q,Qˉ}=γiPi,δAi=?ˉγiψ,δψ=σijFij?。
  “看,紧化维度后高维规范场分解为后,如果遵循规范对称性破缺,那么……”
  Ai(x,y)→(Aμ(x),?(x));G→H×K。
  “同时几何量应该满足非交换几何关系……”
  [xi,xj]=iθij
  “这样总的作用量S就等于……”
  S=∫dDx?g(21R?41FijFij+21ψˉ(γiDiψ)+?)
  ……
  爱德华·威腾跟彼得·舒尔茨静静地看着乔泽不停的推演,手稿上的内容也越来越多。
  当然,这个时候很难看到那些信笔涂鸦的公式。
  因为乔泽没空去写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众所周知,数学的各种符号本就是极为复杂的一套系统,经常出现同一个符号,在不同的理论体系中,代表着截然不同的含义。
  比如空R,实属分析中,代表实数集合,但在代数几何中,它还能代表代数结构中的实数对象。大名鼎鼎的Σ,在统计学中表示标准差,数学分析中表示求和。
  倒下的8,也就是∞大家一看就知道这代表无穷大,但这只是在微积分中的释义,如果是拓扑学这玩意又可以用来表示一个紧化空间的点。
  加上Q理论又是新的赛道,这样随手谱写计算出的公式,如果没标明各自代表的对象,其实就跟刚入行的程序员,写代码的时候不屑于给出注释跟说明是一样的道理。
  只有当时的自己跟上帝知道这些代码所要实现的功能,如果记性差一点,那么第二天能看懂这些代码的大概只剩下上帝了。
  2025年了,天知道人类码出了多少低质量代码,保存在无数的服务器中,被形象的称之为屎山。
  但这一刻,两人都觉得乔泽正在书写的东西,绝对是金山。


第411章 新的任务
  完全剥离时间?
  此时会议室里,爱德华·威腾跟彼得·舒尔茨也开始了一系列的头脑风暴。
  这甚至可以推定为一个颇有些可怕的哲学话题。
  比如他们这能在这种模式下,统一四种基本力,完成了大统一理论的初步证明。那么所谓宇宙就是一个离散的空间,那么问题来了,在这套体系之下,昨天的我,今天的我,跟明天的我,到底是不是同一个我?
  彼得·舒尔茨直接把这个问题问出了声。
  是的,如果没有时间把这个世界串连起来,空间被分成一个个的子空间,就好像一个个的格子,就会出现这种很有意思的悖论。不同时间的我,都是一个全新的我,每一个我都是永恒的存在。
  在微观层面,众所周知,许多粒子存在的时间是极短的。短到都无法用一刹那来形容,便湮灭了。但如果这套理论是对的,所有粒子从在该理论意义下,都是永恒存在的。
  还有因果关系。
  如果没有时间维度,那么这些不同子空间之间因果关系的传递机制又该如何解释?
  是的,在乔泽推导这些公式的时候,两人想了很多。爱德华·威腾甚至开始思考如何通过哲学上的同一性条件,来为Q理论找理论依据。
  比如可以用自我认同和经验连续性作为判断标准。这种情况下在不同子空间中对自己有一致的认知和体验,那么可以认为这些子空间中的我都是同一个我。
  但乔泽显然并不需要爱德华·威腾的帮助,笔没有停,嘴巴直接解释道:“这并不是悖论。比如我们完全可以用量子态的一致性来解释。
  如果你在每个子空间中的量子态是相互关联且遵循相同的物理规律,那么可以认为这些不同子空间中的你是同一个量子态的不同表象,当然也就是同一个你。
  而且我并没有说空间是离散的,空间的连续性并不一定需要时间来串联。而是可以通过多种机制保持其一致性。但在这种结构下,我们的许多运算要简化很多。
  唯一比较麻烦的其实是,我们需要重新定义速度。选择合适的空间参数来替代时间,描述运动。比如空间变化率,这就需要把所有的动量跟动力学方程全部重新推导一遍,比如波动方程、洛伦兹力等等这些。
  当然还有经典力学体系下的变化。这很复杂,我可能还需要阅读一些文献,但直觉告诉我,这起码是一条相对正确的路。比之前没有方向要好很多。”
  说完,乔泽也停下了书写。
  原本空白的稿纸上已经布满了他刚刚推导出的各种公式,展现出一种分外和谐的美感。
  “你先标注一下,你这里Fij是怎么定义的?”
  “规范场强度,Fij=?iAj??jAi+[Ai,Aj],Di是协变导数????,它等于?i加上针对不同物理量X进行的对易子操作,也就是[Ai,?]。当然,如果是对于一个矢量场,协变导数需要包括对规范场的非平凡作用。”
  ……
  物理其实是门很神奇的学科。
  在选专业的时候,过来人会告诉还青涩的学子们,生化环材属于天坑专业,千万别碰。
  数学属于那种神人学科,不神的话千万别来玩。
  更有劝人学医,天打雷劈的说法。
  但具体到物理,其实很少人会给出什么评价。
  似乎没人说物理是坑,似乎也不需要多高的天赋。尤其是高中阶段,不管是力学、电学、电磁学还是光学,似乎都不太难。
  只要是个正常智商的普通人,基本上只要肯花时间,且承认物理教科书上说的一切内容都是正确的,不去硬扛,哪怕数学成绩马马虎虎,那么高考大概率是能拿个不错的分数。
  这往往会给人一种错觉,物理远比数学要简单。
  可一旦真正深入研究物理,就会发现,并不是物理不难,主要还是高中甚至大学阶段所学习的物理知识都太特么简单了。就像一座高不可攀的大山,远远望去山上香火鼎盛,隔几步就是一座大型庙宇,里面供奉着一座神像。
  什么艾萨克·牛顿、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尼尔斯·波尔、理查德·费曼、詹姆斯·麦克斯韦……
  不是在神山上的人选择神像的时候崇洋媚外。主要是整个现代科学的根基就是这些人鼓捣出来的。大到航空航天东风快递,小到一枚小小CPU上塞进去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的晶体管,都离不开这些人提出的理论。
  如果这个世界上真有神的话,这些人还真能成就神位。上帝创世的时候,都不敢把世界搞得这么抽象。
  对于普通人来说大概根本无法理解鼠标轻轻一下点击,都要先被翻译成二进制信号,然后才能处理。
  具体的过程包括按下鼠标时,内部开关被触发,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压状态。
  鼠标内部的电子电路检测到电压变化,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这些数字信号又被编码为数据包,通过专用的线或者蓝牙传递给计算机。
  计算机的操作系统通过鼠标驱动程序接收这些二进制数据包。驱动程序负责解析这些数据,识别按钮按下然后告诉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再把问题甩给CPU去做调度……
  但普通人能享受到这种便利的基础,其背后站着的是量子物理、半导体物理、电子学等等一众大佬们。
  比如尼尔斯·玻尔、维尔纳·海森堡……这些人在探讨光是波还是粒子的时候,大概根本也没想到他们的理论会成为人类制造CPU的基础性理论之一。
  有人说人类的科技树点歪了。
  但如果真的点歪了,只能说这些人更恐怖了!能在对发展理解错误的基础上,造出能产生智能的硬件基础,从古老的传说来看这本就是神才拥有的技能。
  千里眼,顺风耳,飘在太空的天空,能丢出上万公里的东风快递大烟花……
  不夸张的说,地球文明大概已经快癫到上帝这时候来了都得先礼貌的问一声谁才是现在这颗星球上的话事人。当然到了乔泽这一代,就更不得了了。
  乔泽并不清楚其他科学家想要找到大统一理论的科研动机是怎么样的,反正他研究这些东西的动机曾经跟李建高聊过一些,首先是为了证明宇宙是正经宇宙,一切都的确是物质的。
  其次只有找到大统一理论,才能更准确的去模拟这个整个宇宙的起源、演化、最终命运,以及如何完整的利用所有这些物理规律所产生的能量为己用。
  如果可以的话,乔泽甚至希望他能找到一种办法,让一些最基础的物理规律稍作变化。如果能成功的话,能源对于目前的人类文明而言,大概能成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东西。
  这样就能让整个地球都变得极为公平。从此大家都必须得奋斗,靠变卖资源就能吃饱饭的日子从此一去不复返,让全人类过上不卷就过不上好日子的另类囚徒陷阱里。
  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旦被调集起来,加上八十多亿人的人口基数,说不定就能诞生出更多值得被供奉在神庙里的科学家。
  光想想就觉得这的确是件极有意思跟意义的事情。
  效果也很明显,今天八楼少了许多争吵声,思考成了会议室里的主旋律。
  ……
  “好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把工作重点先放在验证上。当然这需要首先征求你的同意。”
  大概解释了一遍他手稿里那些公式所代表的含义后,乔泽开口询问道。
  虽然乔泽把两人聚到一起在都是为了促成大统一理论的出炉,但这只是个大方向。平时两人研究的细节,乔泽其实是不关注的。也不会强求他们。
  但这次的工作要求很细节,主要是工作量极大。
  道理很简单,抽去一个参数,还要让原本理论中已经证明过的公式依然成立,肯定需要对公式进行一系列变化,才能跟原本的内容匹配。
  Q理论本就是一套极为复杂的内容,所谓的验证,几乎就是要将理论中用到的重要定理全部重新证明一遍。可以想象这个工作量会有多大。而且能参与的人实在不多。
  数学的交织性还没多少搞数学的接触过,毕竟乔泽并没有专门对外发布。在其基础上建立的Q理论更是如此。所以目前全世界能做这项工作的,也只有他们三个人。
  真让乔泽意识到西林数研所的高端人才还是少了些。
  前段时间虽然招了许多人进来,但绝大多数都是年轻的研究员。包括之前招进来的一批,大都还在针对性的对乔代数几何的补充跟应用。
  能完全把乔代数几何吃透的研究员都还不多,直接上Q理论无异于拔苗助长。
  所以办法只有一个了……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接下来的梳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发表一系列的高质量论文来让所有人了解Q理论。不管是数学层面的,还是物理层面的。各自完成的论文在我审核之后以各自的名义发表。
  我可以不要求你们的论文署我的名字,但论文发表后,如果有人针对论文里的内容跟你们进行交流和探讨,需要告知我。另外数研所会鼓励你们参与各种交流会议。”
  两人诧异的看了眼乔泽。
  这变化可太大了。
  要知道以前乔泽可不是并不太想到处发论文的。用他原本的话说就是,在理论还没构建完整的时候,没必要发布论文。
  当然乔泽之前也没限制两人发表论文。
  但对于爱德华·威腾跟彼得·舒尔茨来说,他们现在所做的一切研究本就是在乔泽做出的成果基础之上的。乔泽自己都懒得发,他们自然也不好主动去投稿。
  更别提三个人都已经过了需要发表论文证明自己的阶段。耐心的在楼里做做研究也挺好的。
  谁知道两人刚习惯了每天吵嘴研究的日子,乔泽突然又改变思路了。
  从乔泽提出的要求,两人也品出了味道。这是八楼又要扩容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7页  当前第5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2/5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神级学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