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异能,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神级学霸_分节阅读_第380节
小说作者:一桶布丁   小说类别:都市异能   内容大小:1.8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7:43:13
  “好的,杨教授。”
  “说起来系统要求的精度很高,我很怀疑超过临界能量阈值的能量能否进行精确操控。”
  “虽然科学需要怀疑精神,但现在可不是怀疑的时候。先照做就好了……同步加速器运转情况是否达到要求?”
  “是的,杨教授,我们确认过了。”
  “再确认一遍。”
  “好的,希望今天能成功吧。”
  “要有自信。好了,下一步。”
  ……
  漫长的调试跟确认过程之后,就是等待传感器反馈的时候。
  实验如往常般进行,大家开始各自做起了自己的事情。
  没有太多激动兴奋的情绪,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新的开始,但并不代表新的开始就一定成功。
  正如助手质疑的那样,按照乔泽论文中的要求,对于能量控制的精度要求很高。
  所以每次试验都有种碰运气的感觉。
  这种情况下,自然很难有什么激动的情绪。或者说激动的情绪早已经在一次次的失败中被消磨殆尽了。
  直到监视设备突然发出“嘀嘀”的警示音,几乎同一时间,一直盯着监视器的突然大吼道:“成了!快看!”
  一瞬间,大家愣过之后,目光都集中到了实验室的那些监视器上。
  “上帝啊,未知的衰变链序列!”
  “乔教授的论文呢?赶紧分析!”
  “在做了,在做了,……报告,杨教授,系统确认,测量到的半衰期跟衰变模式与论文记录的相吻合。”
  “快快快,都别发愣了,立刻着手详细分析其化学性质跟核构造,把详尽的报告准备好后立刻发给国际原子能机构。”
  “啊?乔教授之前没有给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交新元素发现报告?”
  “废话,要不然我们需要这么赶吗?乔教授……”说到这里,杨选清愣了愣,突然觉得挺悲哀的。
  他争取的东西,对方大概根本不屑一顾吧?
  不过还是强忍着那复杂的情绪,把话说完了:“他不在乎这些。”
  “……”
  “……”
  刚刚实验室兴奋跟庆祝的气氛瞬间便消逝了一半,变得有些诡异。
  “好了,都什么表情,赶紧做事吧。这次大家都有功劳,这些数据可是新元素对核物理学理论影响的第一手材料。难道你们还想跟乔教授去比?”
  好消息是,杨选清的话音落下之后,所有人的动作又默默地快了几分。
  其实正常人没必要跟那些完全不讲道理的天才去比,这么想想,心情似乎都明媚了些。
  如果江湖传言是真的话,起码他们是第一个真正在实验室里发现119号元素的团队。


第285章 活菩萨豆豆
  爱德华·威腾刚刚躺上床,便收到了这个好消息。
  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同样没感觉到有多兴奋,甚至只觉得很遗憾。
  119号新元素的发现的确在学术界是件大事,遗憾的点在于,团队发现的同位素半衰期仅能证明新元素存在过。
  乔泽在论文里公布了新元素稳态同位素的中子数。
  但即使理论上知道了一个元素稳态同位素的中子数,实际合成这种同位素还需要克服技术上的诸多难题,比如找到合适的原子核反应,解决实验设计、设备能力和诸多其他科学与工程问题。
  爱德华·威腾相信乔泽那个材料学模型的数据库里肯定有完整的方法。
  甚至乔泽已经开始秘密组织人手,开始进行这种新元素的稳态同位素合成试验,遗憾的是这些方法乔泽并没有考虑公布。
  爱德华·威腾是能理解的。
  稳定的新元素意味着很多新东西,可能涉及到数千上万亿甚至更庞大的市场。更牵扯到一些最基本的竞争。
  哪怕乔泽不在乎,愿意公布都可能被阻挠,更别提乔泽同样没打算公布了。
  而且明天他就得离开了,先去CERN,再回普林斯顿。
  大佬也是要面子的,而且他也不可能抛下普林斯顿的一切,一直呆在华夏。
  好在不管从哪方面说,他这次收获都是极大的。
  ……
  爱德华·威腾的离开,让吕北松了口气。
  虽然他很清楚以这位大佬的地位,大概率不会做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但那毕竟是乔泽的办公室,这两人每天朝夕相处给他的压力太大了。
  他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要让乔泽能有一个单纯、安静且安全的研究环境,不会受到任何干扰,同时也不会把那些关键信息泄露出去。
  爱德华·威腾再大牌,对于吕北来说也是个定时炸弹。
  尤其是他还真怕这家伙天天能给乔泽灌输地球另一边有多好,万一把乔泽说动心了,麻烦更大。
  可乔泽愿意让爱德华·威腾在办公室里呆着,他也没办法反对。
  但如果真因为这家伙出了什么事,板子反正肯定不会打到乔泽身上。当然更不可能打到豆豆身上,最终还得是他去挨骂。
  小人物的悲哀。
  虽然真要较真的话,吕北已经不算小人物了,但终究得看跟谁比。
  同理,罗曼德·威立同样不管从哪个方向看,也不是小人物,甚至能用位高权重来形容。但跟真正的大人物比起来,他依然只能乖乖的俯首称臣。
  万事皆可相对论。
  理科上诸多理论,同样可以用来理解社会的运转规则。
  硬着头皮再次买了一个激活码,这笔钱花出去,在罗曼德·威立看来跟资敌没有任何区别。
  但没办法。
  他的位置还不足以能否决那些真正的大人物们所做出的决定。同样,他也没对这次模型运行结果,抱有任何期待。
  虽然是兰利这边花的钱,但并没有兰利的专家参与这次研究。
  他只是让那些计算机专家们,严格的盯着材料模型激活后的运行过程。确保不会出其他问题。
  总之罗曼德·威立已经把他能做的做到了极致。
  虽然现在看来做这些似乎已经没什么用,但起码能自保。
  背锅这种事情,是万万不能由他顶上的。
  竞争早已经进入白热化,现在的形势在罗曼德·威立看来,自己这边做得越多,便会错的越多。无奈的是,那些大人物们并不这么看。
  其实罗曼德·威立提交的报告上很明确的指出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诸多高科技领域,哪怕两边持平,美国就已经输了。
  所以在这个关键时候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个事情上做无谓的挣扎。而应该采取更坚决更有效的措施去解决问题。而且现在已经到了必须解决一切问题的窗口期,到了下定决心的时候。
  可惜的是,没人认可他的提议。
  毕竟如果按照他的提议,就必须先放弃这颗星球上太多地方的利益。
  显然大人物们并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甚至哪怕真有大智慧者有这个心思,也大概率指挥不动各路诸侯们。
  不管是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哪怕是到了现代的科技时代,历史总在重复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盛极而衰、否极泰来的老套戏码,从未改变过。
  无非就是这个演变过程会持续多久的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最有意思的一点是,许多在当时看来根本没人注意的小事,甚至是在当时为了解决某个问题,出台的措施,甚至当时看来效果还不错,若干年后却成了压垮一个庞大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有的衰落都是有迹可循的,甚至这一阶段会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去试图挽救将倾的大厦。
  可惜的是,这一阶段想要做出任何改变面对的阻力同样庞大。最可怕的是,那庞大阻力所代表的意志同样认为他们所坚持的一切都是为了挽救这座大厦。
  最终目的相同,手段偏偏南辕北辙,便成了针锋相对的态势。
  本该合力的事业,却成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拔河竞赛。
  这种时候犯蠢似乎成了唯一的选择。
  套用某个大人物的名言便是:“消毒剂一分钟就能灭杀病毒,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快速灭杀病毒的话,也许能把消毒剂喝下去或者注入身体……”
  这句话听起来或许很可笑,只要不是九年义务教育漏网之鱼,都知道能有多扯淡。
  甚至不敢相信这竟然会是一位位高权重的大人物在电视上说出的话。
  但如果较真的话,就会发现这句话其实也是有效果的——既然人都没了,就说依赖人体生存的病毒死不死吧?
  人是如此,大厦其实也是如此。
  ……
  事实证明测试版的材料模型也很有用。
  只要给了它足够的数据跟算力,以及更有想象力的参数设计,它的确能给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好消息是得到激活码后不到四十八小时,模型就给出了119号元素及其同位素的实验室制备方案。
  坏消息是模型并没有找到预测中新元素稳态同位素303跟311的制备方案,就退出了工作状态。
  更坏的消息是,国际原子能机构已经接受了来自CERN的报告,确定了119号新元素的存在,并正式进入命名的阶段。
  换句话说,3个多亿美元换来的激活码,给出了一个已经被证明的结果。这笔钱花得多少有些冤枉不谈,还让负责的专家们陷入了一个很尴尬的境地。
  如果就此放弃的话,总计3个多亿美元就打了水漂。如果不放弃就得再花同样一笔钱,重新设计参数去启动模型。
  遗憾的是,哪怕再花一笔钱,也不一定能拿到结果。甚至专家组内部都产生了争论。
  有人认为模型可能是被控制的,只是方法未知,因为他们目前拿不出有人捣鬼的证据。
  但也有人认为模型本身没有问题,只是他们参数细节设置的不合理,才导致了这个结果。如果能够多试几次,也许就能成功。
  理由同样是目前他们并没有找到人为控制模型的证据。所以既然华夏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找到新元素稳态同位素的存在,他们自然也可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7页  当前第38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0/5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神级学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