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候,背负着上亿的债务,他就成为了别人眼里最不能出事的人。
谁都可以出事,唯独他不可以!
门口的三人来到停车场,进入了车中时,领头的那个人随手把他刚才出示的联邦调查局证件丢进了汽车副驾驶的工具箱里。
里面除了这个证件外,还有其他各种证件,以及一把枪。
车子很快发动起来,汇入车流中。
坐在副驾驶的人突然问道,“我不太明白,为什么我们要提醒他。”
开车的人没有藏着掖着,他们都属于安委会,安委会里其实也有很多派系。
像是原生派,这些人都是最初安委会成立之后一代代传下来的人,他们不偏向某一个政治立场,保持着绝对的中立。
虽然在安委会中不属于势力最大的,但实力却最强。
然后就是执政派,保守党和进步党的人,他们都有自己人在安委会中。
就像是现在的总统先生,他代表进步党把一些人送到了安委会内重要的岗位上。
等总统先生离任之后,安委会内很多办公室都是总统先生,也就是执政派的人。
总不能新总统上任时候把整个安委会都梳理一遍吧?
那么除了一些重要的位置会被替换外,其他前一任安插进来的人,都会边缘化。
他们会成为干脏活的,然后等待下一任自己政治立场的候选人上台,然后重新获得一些机会。
汽车里的三个人,就属于进步党阵营,也可以说是执政派,毕竟总统先生就是进步党的。
“现在还不是时候,他还不能发挥出他的最大价值来,这或许是另外一笔交易,和我们没有什么关系。”
“只要做好我们需要做的就行了,其他的尽量少插手……”
这份工作是一个行动主管安排的,而这位行动主管和特鲁曼先生的关系非常好,他怀疑这里面其实还有更多的内幕。
但作为执行者,他不需要知道这么多。
其实……他猜对了。
从威克利夫先生入境之后,到疤脸交代,就已经锁定了他。
在关于如何处置这个人的时候,特鲁曼先生的建议是先放一放。
他现在还不具备太大的价值,他只是一个国际投机者,可能背后还有一点暴力集团的影子,但他也就只有这么一点价值了。
现在打掉他,不会有太大的意义和作用,那么在提醒对方给他带去心理压力的同时,留下他可以做一个随时可以启动的定时炸弹,就很符合特鲁曼先生的看法。
当联邦需要做某些事情,又不太好打开局面的时候,没有什么比发现并且抓住了制造恐怖袭击的策划者,并审讯出极为重要的内幕消息更有效的办法了。
说谁是坏人,谁就是坏人,不是坏人也是坏人!
很快这些人就复命了,随后消息就送到了特鲁曼先生的面前,他只是看了一眼,就把条子烧毁了。
这条线,算是暂时的按了下来。
他越来越喜欢这种感觉,甚至有点像是激发了他的收藏癖!
把每一个有用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整齐的码放在他认为合适的地方。
当他有什么需要的时候,就能从容的从这些东西里挑选出一个合适的丢出去,然后解决所有的问题!
几天之后,威克利夫先生在经过了专家的会诊之后,得出了一个让他很悲观的结果。
他现在随时都有可能死去,他的心脏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老去”,正在失去活力,只有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医疗维护费用,他才能生活下去。
没有人想死,威克利夫先生也是如此,他也不想死。
积极凑钱只能让他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活的更久一些,医生给他的建议是先用药物保持他现在的情况。
等药物很难再起效的时候,就到了必须要做手术的时候。
并且医生也告诉了他,如果等到必须手术的时候,他就必须找到一颗适合他的心脏,随时准备做移植手术。
也就是把别人的心脏装进他的胸口中!
他当时问医生,这样的手术有多少成功率,医生却告诉他在猴子,老鼠和猪的身上大约有百分之二十的成功率,在人的身上……暂时没有先例。
威克利夫先生有可能是全世界第一名尝试移植心脏的病人!
但这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第1194章 布佩恩条约
在媒体报道或者书本杂志上来说,科学进步就是一个词组,它平淡无奇。
实际上推动科学进步的,是数不清的钱。
不是每一次针对科学的研究都能得到正面的回应,很多时候做不到这一点,研究的方向错了,或者配套的科技限制着,最终投入的资金都成为了一种技术的累积。
累积,不是成功,它只是为了成功进行必要的储备,从投资者和回报来看,短时间里至少是亏本的。
越是尖端科技,越是如此。
越是人们需求的东西,研究的人也就越多,投入的钱也就越多,涌入这个行业的人也越多。
如果说有什么是全人类共同的愿景,那一定是生命的长存。
无论是穷苦人,还是社会上流人物,他们都渴望着能够活得更久。
从人类文明诞生之初,追求永生似乎就刻进了人们的基因中。
或者反过来说,人类乃至生物基因中本能的存在着对永生长存的渴望。
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富豪,政要,甚至从一些秘密账户中转入大量的资金到一些尖端的医学研究当中,在人们无法通过神学获得长生时,他们本能的把目光转向了医疗。
也许医疗无法让人类真的永生,但能最大限度地让人们活得更久一些。
早些年一部名为《多面人》的科幻电影上映,故事里的外星人能用先进的科技和人类进行换脑,隐藏在人类之中。
这部电影也给医学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人类的衰老和死亡基于器官的衰老,那么如果给人们换上全部崭新的器官,人类是不是就不会死了?
于是有关于器官移植的课题一直在各种富豪政要,各种明里暗里的资金支持下不断推进,在动物身上人们已经开始有所得。
不过成功率还是比较低,一直有一些问题在影响这些课题的前进,比如说排异问题。
人们始终在解决这些,有科学家认为,也许十年到二十年时间里,器官移植就能趋于成熟,在五十年内,将能成功的运营到临床。
五十年……太久了,威克利夫先生可等不了五十年。
在一次新的会诊之后,威克利夫先生留下了他的主治医生,两个人单独在一起。
“我最近感觉我的心脏越来越无力……”威克利夫先生的脸色有点发青,他的表情也很难看。
医生点了点头,“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有些人会快一些,有些人会慢一些,我们不能精确的判断出一个具体的时间,但是你的情况的确很不好。”
威克利夫先生站起来,走到了窗边,看着阳光下那些在草坪上奔跑的孩子,脸上露出了一抹嫉妒。
“你们说的手术……是指心脏移植吗?”
医生也没有隐瞒,“如果你的情况到了必须做手术的程度,那就意味着吃药也很难控制,你面临的选择只有两个。”
“做手术尝试可能不到百分之五的成功概率,或者放弃所有治疗迎接死亡。”
心衰这种东西它不像其他的玩意,有些切了就切了,心脏不跳了,说什么都没有意义了。
就连干预都没有什么好办法干预,换一颗健康的心脏似乎就成为了唯一的办法。
威克利夫先生沉默了一会,“我不打算放弃我的生命,我有一个想法……”
看在钱的份上,医生耐着性子,“请说,我在听。”
他转身看向了医生,眼神有些逼人,“为什么我们不直接在人的身上进行实验,这比在动物身上研究应该更快应用到人类本身身上!”
话是如此没错,动物这种东西,研究得再好,哪怕成功率百分之百了,到人类的身上也会存在很多的问题。
那么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在人类的身上进行研究呢?
医生干笑了两声,“威克利夫先生,我能理解你对你现在身体的担忧,可你提的这个问题……”
他摇了摇头,“我们还没有完全的掌握这些技术,贸然用于临床会造成大量实验人员的死亡,而且它违背了道德。”
威克利夫先生抬起了手,阻止了医生继续说下去,“我不在乎道德,也不在乎别人会不会死,我只关心,万一到了必要的时候,我有多大的概率能活着。”
“你可以和医院的高层,那些专门负责研究这些人的聊一聊,我有办法给你们提供一些合适的场所进行研究。”
“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早就该死了,却还活着,这或许就是他们能活下来的原因!”
医生点了点头,没有继续争辩什么,他隐隐有一种感觉,或许这件事能成功。
科学的进步总要有人付出,医疗科学的进步更是如此。
“我会转达的,威克利夫先生……”
看着医生离开的背影,威克利夫先生眼中只有不甘心,他不愿意早早的就离开这个世界,他此时开始认真的思考,如何弄到一笔钱。
即便这边的医院不赞同他的提议,他也可以找一些人去做这些研究,一两年时间,他还能等,总能通过不断的尝试找到办法。
而这一切,都需要钱。
钱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关键!
对于威克利夫先生的焦躁,林奇没有丝毫的共情,首先他没有病,其次他还很年轻,他还有大把的时间去挥霍——其实也不完全是。
联邦现在的人均寿命只有六十多岁,这还是医疗水平非常高的情况下,看上去林奇马上就要二十五岁,还是年轻人。
实际上在平均年龄这一部分,他已经度过了一半的人生。
人类真是一个可怜的种族,老天给了人类智慧,让人类社会有了璀璨的文化,却也残忍的限制了人类的寿命。
短暂的生命力承受着太多的痛苦,如果人类能活得更久一些,或者不要让人类产生自我,产生人格,那该多好。
庸碌一生,就像那些猴子,懵懵懂懂的来,懵懵懂懂的离开,没有烦恼,没有忧愁。
随着总统先生的笔落在协议书上,《布佩恩条约》算是彻底的签订完毕。
无数的闪光灯亮起,总统先生站在了二十四名外交官或者大臣,官员之类的外交人士的最中间。
这一组织将会彻底的改变目前国际贸易中无序的事实,让一切都变得有序起来,这也是所有人都希望的。
其实对于小国家来说,可能他们领略不到联邦政府说的那些战略意图,也不太明白国际金融战争的意义,他们想要的只是订单。
订单能够帮助他们从目前的经济困局中走出来,还有些人想要的是工业援助,或者其他什么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