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沃德里克先生,这场在盖弗拉人看来百分之百会胜利,并且不十分重视的海战,对我们来说,却是我们最重视的事情。”
“和世界第一海军的碰撞能够让我们发现我们的海军在战术和执行能力上的优缺点,能让我们发现我们的军舰在设计方面是否存在某些问题,也能让我们的士兵感受一下战争的气息。”
“而且,毫不夸张的说,这场对于盖弗拉来说不那么重要的海战,却关乎着联邦的国运,我们做了大量周密的安排……”,林奇说到这里的时候停顿了一下。
他想起了和特鲁曼先生闲聊的时候谈论起的一些事情,他也问过海军的准备是否充分,主要是心理方面的准备。
毕竟对抗一个世界第一海军强国,更多的还是心理方面的压力,这不是愚公移山,不管你怎么折腾山都不会回应你或者伤害你。
这是对世界第一发起的冲锋,你开炮了,对方也会开炮,而且对面的那些人拥有更多的经验,更强的心理素质,在战场上士兵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时候也会影响一场战争的走向。
特别是海战!
陆战的时候打不过还能跑,在茫茫大海上,打不过连跑都没有地方跑,所以一旦出现劣势,士兵们的心理压力就会剧增。
要么重新振奋殊死一搏,反正左右是一个死,那就拖着垫背的一起下地狱。
但也有可能,紧接而来的就是全面的情绪崩溃。
他们会跑进船舱里,躲在漆黑的角落里,手里拿着狗牌、项链或者圣经,然后祈祷他们能活下来。
特鲁曼先生告诉林奇,他不需要担心这些,这段时间海军除了在积极备战之外,还在做心理辅导,而且海军方面下了死命令。
就算是撞,也要把所有盖弗拉的船撞沉,用命去换命,只能赢,不能输。
至于那些心理可能不达标的,也都及时的进行了调整,调换到不参加这次海战的舰船上了。
所以这场海战,联邦必胜!
林奇的话很有底气,这让沃德里克先生不断点头以表示对林奇观点的认可,说到最后,他似乎对这场海战也充满了信心。
“说起来……”,他说着说着笑了两声,“安美利亚乱的可真是时候!”
他很有深意的看向林奇,“盖弗拉在安美利亚投注了大量的利益和精力,现在那边乱了起来,牵扯了盖弗拉的注意力,他们对这场海战的重视程度就会不如之前。”
什么意思?
林奇不动声色的看着沃德里克先生,“沃德里克先生对安美利亚那边的情况似乎很熟悉,我从报纸上看过一些报道,他们的统治很残暴,很残忍。”
沃德里克先生似乎感同身受的重重叹了一口气,“这就是君主制最可怕的地方,权力高于人民,统治者可以凭借自己的喜好去对待他治下的民众,如果统治者是一个暴君,对于生活在那里的普通人来说,将会是一场噩梦。”
林奇观察着沃德里克先生的表情,他的眼神,问了一句,“你在安美利亚那边有生意?”
沃德里克先生摇了摇头,“盖弗拉人很排外,他们的军事力量让他们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包括联邦人在他们眼里都是乡下人和下等人。”
“好的生意他们不会留给外国商人去做,能给外国商人做的,都是一些回报率很低的生意,甚至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
林奇看上去像是很认同的点了点头,“我还以为沃德里克先生你在安美利亚那边也经营着一些生意呢!”
“没有!”沃德里克先生回答的很果断。
这是他们彼此之间一次小小的试探,安美利亚乱的很凑巧,即将要爆发海战的时候突然发生了动乱,一下子把盖弗拉的注意力都牵扯了过去。
这让沃德里克先生本能的认为联邦肯定在这方面动了手脚,这场动乱就是由他们支持爆发的。
当然,其实沃德里克先生自己也有支持的反抗组织,这种看别人焦头烂额的事情他很喜欢做,而且还是让傲慢的盖弗拉人焦头烂额。
两人的试探或许没有什么结果,但彼此大致都有了一个相对性的了解,那就是“对面的这个家伙肯定插手了安美利亚动乱的事情”。
看上去沃德里克先生这样的试探很突兀,有点……不怎么明智,但实际上他是在释放一种信号。
林奇在即将爆发的一系列事情上有很深入的参与,这让沃德里克先生有一种感觉,林奇也是一个重要的策划者。
不管是纳加利尔的国家大开发,还是安美利亚地区的潜在利益,这些都足以惊动沃德里克先生这个级别的大资本家了。
前者,开发一个国家的收益绝对是惊人的,但危险和风险也是惊人的,即便是沃德里克先生和他背后的财团,也不可能不遇到任何危险风险,他必须团结一些人一起做,才能把风险平摊,降低自己的危险。
而后者,需要的就不只是资本以及半官方的力量了,这还需要官方作为背景为有可能在那边开始的生意保驾护航。
林奇参与的这么深,释放一种信号,也是为将来某些事情做准备,到时候他就是“自己人”,而不是再去努力变成“自己人”。
第381章 天真可爱
这次请林奇过来聊聊,就是为了打探一些消息,这个社会就是由千千万万这样的关系组成进而连接成一张大网。
林奇和沃德里克先生聊了大概一个来小时才离开,站在书房的玻璃窗后看着林奇离去,沃德里克先生的表情很平静。
他走回到书桌后坐在椅子上,双手十指指尖相抵,低头思考着之前他和林奇的对话。
现在联邦国内的经济情况从媒体和人们的口中来看,似乎还不错。
恶化的势头已经停止了,一些工厂也开始复工了,经济似乎快要回暖了,光明就要撕裂黑暗了。
其实并不是这样,媒体在这些事情上只会报道一些好消息,正面的好消息,让人们感觉到振奋的消息,但实际上情况并没有比以前好的太多。
从自由贸易区倾销而来的商品摧毁了更多的大中小企业,这在联邦的资本家们来看简直就是一种……怪事,或者说奇迹。
外来的商品在本地的出售价格比本地生产的同类商品的成本价还低,这种事情只存在于骗子们的口中,但现在居然变成了现实!
对方还要承担着跨洋运输的运费和各种开支,还要保持盈利,没有商人是为了奉献开工厂生产商品的,那么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联邦的商人,哪怕他们在生产流程,生产原料和工人工资方面做出调整,依旧不具备竞争力。
一些机构受委托开始对这些倾销商品进行调查,最后他们发现了一个让他们瞠目结舌的结果,这些倾销而来的商品的生产商依靠从他们的政府那边获得补贴来盈利。
他们以超低的价格倾销挤兑联邦的同类商品的确亏损严重,但他们的政府会给他们非常丰厚的财政补贴和各种优惠政策,让他们不仅不会亏本,反而能够从其他地方赚到一大笔。
这也加剧了各种商品向联邦倾销的势头,在廉价的商品冲击之下大量不具备抗风险能力的工厂破产倒闭,然后这些廉价的商品开始逐渐的提价,直至他们能够确保回收成本,甚至产生盈利。
火柴,打火机,这两个随处可见的小商品在南方已经彻底沦为了进口商品的天下。
南方当地的工厂在价格上无法对抗外来倾销商品,已经全面的破产倒闭,除了少数个别几家还在勉强支撑,其他的已经全部完了。
如果从中部或者其他地方运输过去,显然也不划算,物流的费用让这些本来就不值钱的东西运输过去之后,依旧不具备竞争力,所以南方的经销商们开始大量的从国外商人手中进口这些比本地生产成本还要低廉的商品。
但同时,这些商品也出现了一些同品牌的高规格的少数高端商品,居然也有不错的销量。
其实不只是火柴和打火机面临这些问题,很多东西都面临这些问题,包括了沃德里克先生的财团,也开始受到各种倾销商品的影响,产生了一些危机和危机感。
财团内部有些想法,现在大家都在国外找钱,那么为什么财团不顺应这种潮流也去开拓一下国际市场?
这种想法并不算是财团内的主流意见,沃德里克先生也持有这样的想法甚至是这种潮流的倡导者之一。
可更多的,还是秉持着保守态度的一些人,他们最近正在推动一些新的提案来改变目前的状况。
比如说他们打算推动某种保护法案,让银行给予企业长期的低息甚至是免息的贷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又比如说他们正在积极策划推动一项提高倾销商品关税的法案,人为的提高这些商品在联邦国内的销售成本,以此为一切企业争取到生存的机会。
但这些东西说到底,都是被动的,一旦出现新的情况他们又会陷入到被动当中,所以一些年轻人,比如说沃德里克先生之类的年轻人,想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情况,去外部获得资源来反哺国内的财团。
用主动进攻来代替被动防御,这样做的好处是即便将来出现新的情况,对财团的影响也不大。
但那些老爷们——是的,沃德里克先生已经五十来岁了,可依旧是一个“年轻人”,在财团内占据他这种级别位置的人,基本上都是六七十岁甚至更老的老人了,他才五十出头,还是那么的年轻。
这些老爷们,经历过联邦多个历史阶段的老爷们,保守已经深入到他们的骨髓中,比起更妥当,他们也更擅长的方法,沃德里克先生这些人的想法就有些激进了。
他们没有说不同意,也不会坚决的反对,而是要说服彼此。
这大概就是财团最后的“自由”,他们要在董事会上拉票,说服对立阵营的人站在自己这边,形成优势群体,然后拿下决议。
听着有些复杂,其实和政客们玩的是一个套路——大多数。
从林奇这边打探一些消息,同时释放一些信号,这就让沃德里克先生在拉拢别人和他站在一起的时候就有了一种更好的说辞——“我之前和林奇先生谈论过这些事情”。
听着好像有点不可思议,什么时候林奇有这么大的声望了?
其实这件事并不能单纯的用地位、声望、权势这样的概念来带入,这只是林奇恰好深度的参与到这一系列的事情当中,事情本身和他的参与度给他的地位、声望、权势增加了一个临时的权重。
这就像是特鲁曼先生在就职目前的工作之前,人们并不会太重视他,现在重视他并不是重视他这个人,而是他的职务赋予他的主观可控权力。
所以当沃德里克先生要说服的那些人听见“林奇先生”的时候,他们就会认真的考虑沃德里克先生提出的一些想法,但“林奇先生”这个名字,也仅限于用在这件事上。
如果谈论起其他事情,再有什么人提起“林奇先生”,人们只会嗤之以鼻,因为他在那些事情上还不具备什么影响,他本人也不具备这么大的影响力。
坐在椅子上思考了很久的沃德里克先生提起了电话,他要安排一些人接下来的工作。
既然安美利亚地区的动荡符合联邦现阶段的利益,那么迎合林奇,或者说迎合特鲁曼先生以及总统先生的国策方针,显然就成为了很重要的事情。
随着沃德里克先生的这通电话,一些人以考察为名在安美利亚地区的联邦商人,开始私底下接触那些反抗组织,他们手里有反抗组织想要的一切。
武器、弹药、药品还有钱和离境的机会,当然沃德里克先生通过很含蓄,不明显的方式表达了一下他的需求,那就是要有一个大新闻!
第二天上午,谈判继续开始。
坐在谈判桌两边的人都板着脸,林奇纯粹是不想给这些人什么好脸色,这些人根本不懂现在的局势和情况,更不清楚实际上纳加利尔并不具备反对联邦提出的那些要求的最基础的能力。
他们不具备和联邦讨价还价的权力和实力,林奇他们能做到现在这样的“让步”,实际上依旧可以说是联邦在外交政策和方式上还不够强硬的结果。
这也不能怪联邦政府,他们也需要时间接受学习如何强硬的让别人低头,当然在这之前,海战必须胜利,只有打败了盖弗拉的海军,才能给联邦的外交人员一种底气——他们打败了世界第一。
相较于林奇的那张臭脸,纳加利尔代表团这些成员的脸色也很难看,林奇毫不犹豫的威胁让他们再次心惊胆战起来,而且特鲁曼先生无条件的支持态度,也让他们有些害怕。
林奇是个疯子,哪有谈不妥条件就要开战的?
这怕不是什么建交谈判吧?
但形势比人弱,除了忍着还能怎么办?
他们昨天下午和那些智囊团谈论过这些事情,智囊团很简单的把一些浅显的问题告诉了他们,至于如何决定,还在于他们的手里。
其实货币体系是否崩溃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价值,真正让他们觉得有些麻烦的是他们要掏出真金白银来吃进联邦索尔,而且数额不小,这才是他们不愿意接受的要求。
很不幸,林奇一早就看穿了他们,这也是权力世袭制带来的致命缺陷,统治者家族的利益高于了国家的利益,他们就只会考虑到自己,而不是整个国家与人民的未来。
“林奇先生,我们讨论过昨天你提出的设想,有几点问题。”纳加利尔的代表紧盯着林奇,以防他突然间炸毛。
林奇倒是没有不让对方提条件,而是点了点头让对方继续说,要翻脸也不是现在翻脸。
“第一个问题,你们提出的数字能不能减少一些,五百亿索尔,大概等于五万亿加利尔,国库拿不出这些钱。”
“第二个问题,如果我们在具体的数字上的意见能达成一致,但联合银行也很难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钱来,最终还是由各地银行自己负责。”
“我们商量了一下,这些外汇如果吃进,是否可以分属给不同的出资银行自有储备?”
“第三个问题,我们也深感加利尔在外汇市场上的波动巨大,我们考虑是否可以以吃进联邦索尔作为契机,让加利尔的汇率钉死联邦汇率?”
林奇听完这三点差点笑出声来。
你他妈的想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