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半个房子的钱来设计和装修已经快要成为了一种标准,甚至成为了人们的一种观念。
林奇摇了摇头,“太贵了,四万块,我现在就可以付款……”,他把支票从口袋里拿了出来,并且还拿出了钢笔。
客户经理的呼吸急促了起来,她抬手捋着头发来隐藏心中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小闪光,低眉顺眼的说道,“先生,其实这栋房子来还有一些其他你没有了解的东西,需要我带你去看看吗?”
这是一个非常恨明显的暗示,林奇已经在里面转过一圈了,没有什么是他不了解的东西,如果有,那么只能说不是房子的本身。
未知的秘密就像是一个黑洞能够吸引绝大多数男人的兴趣,但林奇不在其中。
“我不睡你,给你五百块,给我一个最低价,或许我和你的上司亲自谈会更简单一些?”
女孩翻了一个白眼,她倒是情愿林奇睡她几下,“八百块,我需要钱!”
“成交!”
这是一种违规的操作,但是大家都不在乎,林奇是为了节省时间,毕竟探索未知的隐秘也是需要时间的,女孩则保住了自己的尊严,虽然她透露了低价。
稍后林奇就在女孩的陪同下签订了购房合同,房产公司那边也松了一口气,并没有因为成交价格压着他们的底线就不那么情愿。
对于手里积压了大量房产的房产公司来说,这些房子都快要他们的命了,别说压着底线,就算再少一点他们也未必会留下来。
房产公司的钱有些是银行的贷款,有些是社会上的集资,现在经济发展缓慢,各方的资金缺口压力倍增,能脱手兑现比留在手里等待宣判聪明的多。
短短半天时间就完成了所有的合同,看着这个房子,林奇满意极了!
第68章 迈克尔的终结
就在林奇开始装修新房子的这几天时间里,迈克尔执法案发生了一些转变。
首先站出来的不是林奇,也不是迈克尔,更不是约翰逊局长,而是他的好搭档。
这位好搭档和迈克尔搭档了十二三年的时间,本身也是塞宾市税务局调查组的副组长,在很多人的眼中他一直都是迈克尔的好兄弟,两人之间几乎无话不说。
谁都没有想到他居然会先站出来,在媒体面前坦白了一些媒体之前没有了解到的“细节”。
在这位好搭档的描述中,迈克尔和林奇之间的矛盾源自于两人之间一次意外的“碰撞”。
“当时我和迈克尔走在街上,林……林奇推着一架装满了脏衣服的推车走在人行道上,迈克尔指着林奇对我说,‘嘿,你看那小子,让我们整整他’。”
好搭档在摄像镜头前露出了一种沉痛的,后悔的表情,“我以为以为他只是开玩笑,但他很显然是来真的,然后带着我,在没有任何原因,没有搜查令,没有拘捕令以及任何法律文书的情况下,袭击了林奇先生。”
“他让我去搜一搜推车,看看能不能找到指控林奇先生的东西,而他则把林奇先生带进了巷子的角落里,在那里殴打了他……”
记者们顿时惊呼了起来,他们简直难以想象到底是怎样的仇恨能够让一个成年人对一个年轻人如此的残暴。
有记者忍不住站了起来,“不具名的搭档先生,迈克尔和林奇在这之前是否认识,是否有仇?”
好搭档摇了摇头,“他们并不认识,有没有仇我不清楚,也许迈克尔自己才知道原因……”,然后他开始继续叙述迈克尔的“暴行”,其中包括了要挟殴打报头,打到报头吐血之类的事情。
诸如此类的事情更加的体现出迈克尔的残暴和残忍,也让媒体更加倾向于迈克尔是一个有问题的调查员,他已经习惯了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乃至于去威胁普通的,无辜的民众。
之后约翰逊局长也亲自出现,表达了自己工作上的失误,他始终想着迈克尔会改变的,以至于变相放纵了迈克尔的行踪,他表示自己也要为这件事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时间不管是迈克尔的朋友,他的搭档,他的下属或者认识他的人都受到了媒体的采访,这些采访的结果大多数相同,迈克尔有严重的暴力倾向,他的脾气也非常的急躁,暴躁。
媒体甚至在采访迈克尔父亲的时候,被老头子用一支双管猎枪赶了出来,也由此连带着迈克尔的父亲,一家人都成为了新的舆论风向——一《个人到底能有多暴躁》。
人们开始把执法权是否过度的问题从迈克尔执法案中转移开,而是开始审视迈克尔自己这个人。
很多人都询问他的朋友,同事们,为什么不早一些提醒迈克尔他的脾气很不好,不少人甚至回答是害怕迈克尔揍他们。
舆论的快速调头让联邦税务局上面很满意,现在已经没有几个议员高喊着要把权力关进笼子里之类的蠢话了,人们都在斥责迈克尔,这就很好!
在林奇买房子后不到一周时间,迈克尔案开庭了。
林奇作为主要的,也是已知的受害者之一,需要到场作为证人,也许用得上他。
这次开庭并没有采取公开庭审的方式进行,理由是申请的媒体过多有可能会干扰法庭审判的过程,影响法庭的秩序,实际上则是为了确保这次庭审结果的正确性。
联邦调查局加上联邦税务局的能量足以惊动司法部,司法部提前一天给塞宾市城市法庭下发的闭门审判要求。
因为这并不是一宗重大的刑事案件,只能算作是普通的伤害案,所以不需要陪审团,只有被告,被告的辩护律师,还有法官自己。
法庭内非常的空旷,林奇坐在旁听席上颇有些趣味的打量着显然临时梳洗打扮一番的迈克尔,苍白的脸色让他看上去憔悴了很多,黯淡的头发也让他看起来很狼狈。
法官一连问了十多个问题,除了少数问题迈克尔拒绝回答之外,大多数问题他都回答了,并且认罪。
法庭当庭宣判,判了他八十七个月,也就是七年零三个月。
考虑到迈克尔曾经是塞宾市的执法人员,他也亲手把一些人送进了监狱里,为了他的人身安全着想,他的刑期将会在另外一个州管理更加严格的州级监狱里度过。
对于这个刑期迈克尔虽然有点意外,但没有提出上诉的要求,法官在宣判时没有限制他的减刑条款,换句话来说他真正坐牢的时间不会有七年那么长。
根据联邦的法律法规,他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减刑到三年以下,然后联邦税务局这边以“特殊人才征用法案”为理由,直接把迈克尔“征用”出去,再找个地方安排一下,他就自由了。
整个刑期实际上大概只有三年不到的时间,这也是约翰逊局长亲自和他保证的结果,所以迈克尔不会提出要上诉的想法,没有这个必要。
一旦上诉就会在州法庭审判,有可能局面会更糟糕,联邦的法官在量刑的过程中都非常的唯心,如果他们觉得迈克尔的上诉行为属于那种难以管束的暴躁,是对法庭和法律的挑衅,可能会加重刑期,并且限制减刑。
事情到这一步也算结束了,宣判后媒体第一时间得到了审判的结果,然后一天时间整个联邦都知道了结果,人们在经过短暂的群体正义之后,开始投入到新的话题中。
一场风波消弭在人们的视线之外,似乎皆大欢喜。
约翰逊局长得到了州办公室的表扬,迈克尔的搭档,税务局调查组副组长正是的转正,组员各有变动,幕后的那些人也心满意足的偃旗息鼓,民众们更是在看了一场大戏之后满意的退场。
每个人都很满足的离开,这很滑稽。
“林奇先生!”
刚摆脱了记者无畏的纠缠,走出了大概也就一百多米左右,两名带着脏兮兮鸭舌帽的孩子拦在了他的面前,他认识其中一个,曾经以九十七分兑换一块钱的那个孩子,一名报童。
林奇随意的把手插进了裤子口袋里,口袋里有一支钢笔,他用手指推掉了笔帽,曾经有一个人一边说着“笔笔似刀”一边干掉了一个家伙,他不确定自己有没有那么猛,但至少这让他有了一点底气。
他那天晚上看着这些孩子一刀刀捅死了报头,这些孩子隐藏起来的獠牙,比他们表现出的可怜更令人侧目。
“有事吗?”林奇脸上带着一些笑容,他总是会笑,就像是天气总是那么好,阳光总是那么明媚一样。
两个少年对视了一眼,其中一个拍了拍背包,“先生,我这里有很多零钱,您还需要吗?”
报头死后这些孩子们暂时算是得到了解脱,但也只是暂时的,因为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
他们需要给他们自己背后的家庭,或者福利院按时的送去雇佣这些孩子们的酬劳,还要打点一些社会上的关系。
给福利院还有家庭的酬劳,他们可以自己带回去,但是社会上的那些关系他们却无能为力,这让他们已经拿不到报纸了,报社拒绝批发报纸给他们这些未成年人。
同时废品回收站那边也出了一些问题,他们一直在压价,本来每天都能卖个二三十块钱或者更多的废品,现在只能卖几块钱或者十几块钱。
如果争辩几句,废品站就拒绝回收,这让孩子们开始恐慌起来,如果他们不能够解决目前的困局,很快他们就会被监护人送到其他人那里,他们现在需要一条出路。
第69章 像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林奇老爷
拦住林奇的报童们在干掉了报头之后才发现,苦难的日子并不会因为一个压迫,剥削他们的人消失而得到改变。
很多人总是把生活的痛苦说是有一块石头在头顶上,只要把石头搬开,日子就会变得好了起来,他们甚至刻意的用某种带着蛊惑的口吻告诉大家,剥削他们的就是支付他们薪水,让他们有钱养家的那些人。
或许的确是这样,但不完全是。
报头死了,孩子们的境遇并没有变得更好,因为真正压迫剥削他们的并不是报头,而是这个以利益为核心的社会。
甚至可能因为报头的消失,让这些孩子们的日子过的更难一点,没有了报头的社会关系,没有了他对外人的震慑,孩子们就享受不到以前报头能够拿到手,在孩子们看来没有什么特别,甚至是他们痛苦根源的资源。
他们买不到报纸,在这个纸媒依旧牢牢占据了主要媒体渠道的时代里,报社根本不愁报纸的销量问题,每天印刷的基本上都能卖完,这也意味着会有一部分的市场空缺。
当报头消失之后,其他报头就会想要吞掉这个份额,他们会拿着报头的份额来挤占报头的地盘和市场,在孩子们还不懂的利益勾结下,报纸被卖给了其他的报头。
一些他们没有见过的报童也开始出现在这附近,他们挥舞着新鲜出炉带着浓浓油墨味道的报纸从别人的口袋里拿走一份又一份的酬劳,原本应该属于他们的酬劳。
不仅如此,废品回收站上下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和报头关系不错,现在报头消失了,他们开始肆无忌惮的压低废品回收价格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润。
反正这些孩子们没办法与他们抗争,他们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通过压榨而来的金钱不需要有任何的后顾之忧。
孩子们总是觉得报头是他们噩梦的源泉,但在这一刻他们才发现,他们对这个社会的认识真的太粗浅了。
报头留下的钱足够他们持续的生活一段时间,可如果他们找不到新的收入,这笔钱很快就会消耗掉。
几个年纪大的孩子认为不能这样下去,一旦他们拿不出钱给他们的父母,给福利院,他们就会被带走,打散,然后送到其他什么地方继续接受压迫剥削。
所以他们必须站起来,需要拥有收入,他们已经反抗了命运,也成功的掀翻了一块石头,那就继续拼下去,终究有一天能拨开厚厚的乌云,看见蔚蓝的天空。
他们找到了林奇,或许这是他们目前能够想到的,最简单的方法了。
林奇看着这两个孩子,微微摇头,“抱歉,我已经不在做这种业务了……”
随着大批的财务公司和洗衣店被查封,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有人可能会在硬币上做手脚,硬币的兑换业务刚刚迎来巅峰,就坠入低谷之中。
而且有了银行开局的大额现金支取证明,福克斯先生也不需要再用这种落后的方法让他的钱看起来更加的合法一些。
两个孩子尽管想要表现的……风轻云淡,可他们脸上难以抑制的失望还是流露出来。
其中年纪大一些的孩子忍不住又问道,“林奇先生,您是一个好人,有没有什么我们能做的工作吗?”
他生怕林奇说不,紧接着补充道,“我们可以要比普通工人更少的工钱,只要有饭吃,有一点零花钱就行,我们没有太多的要求。”
瞧,现实就是如此的讽刺,他们搬开了石头之后认清了现实,现在又在寻找另外一块看上去比较合适他们的石头,打算亲手的压在自己的身上。
林奇嘴角微微一√,他每次笑的时候都是他最善良的时候,笑容是一种跨越了种族,性别,年纪,教育程度和理解能力的语言,它的亲和能够缓解焦躁的情绪,也能成为陌生人之间的桥梁。
“我的确有一些工作准备找人做,但是……”,他的笑容更慈祥起来,“……我认识你们的老板,就是那个报头,如果你们需要一份工作,可以让他来和我谈,这样会更好一些。”
“我知道你们受雇于他,如果我们越过他谈这些事情,他可能会对你们不客气,我不希望看到有人在这件事中受伤!”
听听,听听!
仁慈善良的林奇真是一个好心肠的人,所有人对他恶意的看法只是因为不了解他,他认真的表情让年纪大一些的孩子表情有些僵硬。
大家都知道,包括林奇都知道,报头已经死了,就在那天晚上,被这几个大孩子捅死在出城的马路上,可他现在还在强调这个他明明知道的事情,他的目的也相当的简单,那就是让这些孩子意识到,在他们具备和成年人平等接触之前,他们必须要有一个桥梁。
以前这个桥梁是报头,现在他们缺失了,他们就必须找一个回来,除非他们自己能够担当这种角色,或者付出一些什么。
小一些的孩子看见身边的“哥哥”还没有反应过来,哪怕在绝大多数人看来他已经足够成熟了,已经可以被称作为“小大人”,可他也依旧还是一个孩子。
一个孩子早早被催熟的心智永远都没有办法和一个思维敏捷善于思考总结的成年人媲美,于是这个孩子说出了一句本来不应该说的话。
“报头?他已经不在了!”
年纪大一些的孩子顿时面露惊容,他一把拉着年纪小的孩子,一边按着帽子向林奇鞠躬并且告别,“林奇先生,我们占据了您宝贵的时间,非常抱歉……”
说着他就要和那个已经意识到自己说错话的小一些的孩子离开这里,报头的死除了他们几个大孩子知道之外,连宿舍里的小孩子们都不知道,这是一个秘密。
一个只属于他们这些大孩子之间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