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祸绝诸天从东方不败开始_分节阅读_第24节
小说作者:目水金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617 KB   上传时间:2025-03-05 22:55:55
  天台山,天台宗。
  一个三十几许的白衣僧人神色怡然的吹奏着悠扬的笛曲,只见他浑身透着一股清净无染,安详沉稳的气质,与纯粹又空灵的笛声相得益彰。
  一曲毕,一个青年和尚急匆匆的小跑过来,喊道:
  “无常师叔,我就知道你会在这里,祖师现在请你过去。”
  名为无常的僧人立即迈开步子,不疾不徐的穿过佛塔和钟楼,进入一间禅房,再来到里室,就看到一位身材魁梧威猛,须眉俱白的老僧。
  “大师。”
  无常两掌在胸前对合,十指相合,合十为礼,以示敬意。
  老僧也就是智慧大师抬手示意他坐于蒲团,道:
  “无常,你来天台山多久了?”
  “天台山每逢冬至必会飞雪,这一日,小僧都会去后山赏梅,如今算下来,小僧大抵去过二十七次。”无常低眉回道。
  “当真是弹指一挥间,二十来载转瞬过,老衲依稀记得,你来天台山时,也才六七岁。”
  无常听后,忽然抬眸,轻问:
  “我师大德曾在您坐下听讲,也在三论宗的嘉祥大师、华严宗的帝心尊者、禅宗四祖的道信大师坐下听讲过,后如您四位圣僧期许,他亦在红尘中被世人冠上圣僧之名。”
  “为何突然就消失不见,您也一直对小僧密而不宣,如今我已三十有三,大师还不肯与我说吗?”
  智慧大师叹息一声,道:
  “非是老衲不愿与你说,而是你师身份有异,不过现在你已过而立之年,心智成熟,也时候将其身份一一相告。”
  他悠悠开口:
  “如今天下正魔两方对立,你深居庙宇,不甚清楚,正道一方为首的便是我佛门慈航静斋、静念禅宗等门派,魔道一方,则是两派六道。”
  “所谓两派六道,就是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始终没有翻身的一些教派,他们甚至还有道家的分支,皆视人世间道德礼仪为粪土,行事超乎常人所度测。”
  “两派为阴癸派、花间派,六道分别是邪极宗、灭情道、补天阁、天莲宗、魔相宗、真传道,其中真传又分为道祖真传和老君庙。”
  “而这阴癸派乃魔门中势力最大的邪派,派中多为女子,因拥有《天魔策》的精华《天魔秘》,故在魔门中居重要地位。”
  “花间派是魔门中的纵横家,历来只传一位传人,且只能为男子。”
  “另设护派尊者,负责看管派内典籍,且必须为女性,这便是花间派的武功宜男不宜女,若女子强行修练,必有奇祸。”
  “由于一脉单传,是为魔门中的异类,武功路数更讲求以艺术入武道,从而历代传人皆为风流潇洒的翩翩公子。”
  “邪极宗可能源自魔门正宗,灭情道与阴癸派同源异出,补天阁来自于刺客,天莲宗来自于商人,真传道中的老君观和道祖真传,则推崇旁门左道的采补,至于魔相宗来历神秘,似是在塞外。”
  “而在几十年前,魔门出现了一个名叫石之轩的奇才,乃是身兼花间派和补天阁之传人。”
  “曾化名裴矩出仕为官,为大隋经略西域,在几年之间连横合纵,将强大的草原帝国突厥一分为二,改变了自魏晋以来中原的弱势局面。”
  “不仅如此,他更是曾化作一名僧人,先后到天台、三论、华严和禅宗听讲学艺,后在长安获得大德圣僧之身份。”
  无常听完,神色平静:
  “邪王石之轩居然是小僧的师尊,一时之间,我竟不知是该荣幸好,还是该自认倒霉。”
  “当年我年仅四岁,沦为街头乞儿,机缘巧合之下遇到大德圣僧,被收入门下,未想不过两年时间,就被大师寻到,带来天台山。”
  他说到这,眼眸低垂:
  “难怪这么多年来,寺里早早就让我成为一个文僧,将修行重点放在打坐、参禅、念经、讲经上,强调静修,且平日给香客祈福和解签之外,就打发我去藏经阁看一看佛经,或是让我自娱自乐。”
  “大师总算是解了小僧困惑,想来你是觉得我会被邪王收为弟子,定是有令他另眼相看之处。”
  “再者,小小年纪,便受他两年教导,耳濡目染之下,难免染上几分魔性,就将我带到天台山。”
  “不错,自老衲初见你的一面,就深知你早慧聪颖,虽练武资质平平无奇,但心性如璞玉浑金,倘若修文,可成大儒,亦有道门大修,佛门高僧之姿,能光大道佛二道。”
  智慧大师语气凝重:
  “想必这就是邪王会收你为弟子的原因,魔门武学大多不重资质,急功近利的以压榨身体潜力求武功之速成,你之心性便天然的与此道相合。”
  “听大师这口气,小僧怕不是什么天生魔子。”无常摇头失笑。
  “虽不中,亦不远矣,也可称道子和佛子。”
  无常听智慧大师这般说,只是笑了笑,道:
  “三年前 冬至之日,小僧于后山梅林,忽然有悟,似是觉醒前世今生,又感人生如梦,短促如瞬,恰如一场幻化,生与死,只是生命的不同阶段,最终,都将回归于无边的杳冥。”
  “无常无常,人生无常,生死亦无常,小僧便得一偈。”他轻吟: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
  “忽的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锁。”
  “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这偈子倒是有几分佛家真谛,只是杀伐过重。”智慧大师露出一抹疑惑:
  “你六岁之前,一直都待在长安,六岁之后,长居天台山,怎见过钱塘江上的潮信。”
  “大师不是说小僧亦有佛子之姿,权当我开了天眼通,能隔千里之地,相见钱塘江。”无常脸色转淡:
  “今日得大师解惑,小僧先道一声谢,可大师至今都不认为自己残忍吗?”
  他似是没瞧见智慧大师惊异的神色,自顾自的道:
  “人生不过七十,除去十年懵懂,十年老弱,就只剩下五十年,这五十年里,又要除去一半的黑夜,便只留下二十五年。”
  “再仔细想一想,吃饭饮茶、沐浴更衣、东奔西跑、做工生病又要耗掉不少时日,真正留下来,去实现抱负,完成理想的时间,掐指一算,少之又少。”
  无常眼眸深沉,盯着智慧大师,淡漠道:
  “大师,你觉得人这一生究竟有几个二十七年?”


第37章 我再以德报怨,予大师成道之机,去往极乐之世,可好
  智慧大师沉默不语,只听无常继续道:
  “将六岁孩童拘于一山之地,无甚大碍,可快过去三十载了,还是把他拘于一山之地,是不是就有点残忍了。”
  “且还准备让他这一辈子老死于深山寺庙之内,是不是就过分残忍了。”
  “自你来到天台宗,寺内从未对你薄待过。”智慧大师终究是开了口。
  “不曾薄待我?那是不是就怕一旦薄待我,便会激出小僧潜藏在心底的魔性。”无常嘴角浮现一抹讥笑。
  “原来近三十年来,你一直在忍耐,所展现的淡泊致远,安详沉稳都是表象。”智慧大师念了一声佛号,道:
  “看来当年老衲带你回天台山的决定再正确不过,不然天下大抵会又出一个邪王。”
  “小僧习武资质平平无奇,而邪王是魔门百年难得一出的盖世奇才,我又如何能比。”无常神态自若的继续道:
  “昔年,我师就教了我一点佛门基础内功之道,这点浅薄的内功之道,最多让我无灾无病活到七十岁罢了。”
  智慧大师沉声开口:
  “所以,老衲如今很庆幸,不仅将你带回天台宗,并且,未曾让你习武,只让你去做一个文僧。”
  无常神色依旧从容,道:
  “罪魁明明是是邪王,我不过是遭受了池鱼之灾,大师为何这般厚此薄彼,只将我困于一山之地,所谓冤有头,债有主,何不大大方方的找上他,除魔卫道,还天下清明。”
  他话锋一转,脸上浮现有所悟的表情:
  “哪里是不想除魔卫道,分明是既没法杀死,又擒不下,便只能望洋兴叹,道一句徒之奈何,任由他逍遥自在。”
  “所谓常怀清静心,佛果自然成,莫要让心中的满腔怨怼毁了你多年以来的修持。”智慧大师双眸深邃,道:
  “你恨老衲将你拘在山上,又怨老衲不曾让你习武,但你可知你本就是出家人,就应该六根清净,不理会红尘之事,倘若没有红尘事和人来干扰你,习武与不习武又有何不同。”
  “是啊,我们都是出家人,那大师为何能习武,我就习不得,就因为我曾经有个邪王师尊吗?”
  无常脸上的嘲讽之色渐浓:
  “大师说这么多,不还是心中对小僧多有提防,你如此态度,就让我不由地想到了一句话。”
  他顿了顿,道: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智慧大师一听,默然了好一会儿,才道:
  “近些年来,天下不靖,贼盗四起,人人自危,首先兴旺的便是武馆和道场。”
  “你不曾练武,只是练得一些薄弱的内功,连二流都称不上,你可知自己一旦下山,要不了多久……”
  他还未说完,就被一阵冷笑声打断。
  “哈哈哈,大师这番话,竟让小僧有些无言以对,我有今日还不是托大师的福。”无常面无表情的道:
  “打断你一条腿,再送你一副拐杖,然后告诉你,如果没有他,你连走路都走不了,所以,你要学会感恩。”
  “大师,你应是这个意思吧。”
  “阿弥陀佛,你已生出嗔念,看来老衲无论如何说,你都听不进心。”
  “大师自以为是的善,却是我眼中最大的恶。”无常不冷不热的回道。
  “罢了,自去藏经阁好生抄一抄佛经。”智慧大师垂眸淡道。
  “呵呵,所以呐,拳头大才是硬道理,从而大师能对小僧呼来喝去。”无常一字一顿的开口:
  “可大师知否,读佛经也能读出一个大宗师。”
  他说话之间,面容以肉眼可见的复返青春,恢复到二十上下年岁,周身笼罩一股莫名气机,身躯竟有些虚幻不定之感。
  “自三年前,小僧觉醒前世今生后,便记起了曾经的名字,席姓,名正先,正道的正,敢为天下先的先。”
  “如此名字,不想老天就是爱捉弄人,让我先拜了魔门邪王为师,后又被大师硬生生的压了二十七年,看来小僧真的与正道无缘。”
  智慧大师双眼瞪大,喝道:
  “幻术?莫不是邪王真将《不死印法》传于你!”
  他随即摇头:
  “不对,石之轩的《不死印法》和《幻魔身法》,是我等发现了他的真实身份,在欲追回他一身武功的过程中领悟而出。”
  “而且,这些年来,他也从未来天台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2页  当前第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2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祸绝诸天从东方不败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