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萧索惯是被卷入些刀尖舔血的事,找个蠢人做盟友,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那颗留影珠五年后交还给王添芬后,也该是和王家断了联系的时候。
现在,立下心誓的修士,已经占了在场的三分之一。
但是,最大的几个修仙家族的修士,以及观望这几大家族的一些中小家族,都没有松口。
刘光远,南屿风轻,杨翠屏,全都缄默不语。
在他们看来,只要不立这个心誓,只要给朱萧索施加些压力,他必会接纳自己家族的子弟作为嫡传学生。
但若是立了这个心誓,可就不好说了。
局面僵住了。
但是这个事情必须现场定下。
现在的各大家族,已经离和他撕破脸只差一步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
朱萧索给杨翠屏发了传音符。
之前杨翠屏为了让杨树秀免罪,答应帮朱萧索一次。
朱萧索没想到这么快就用上了。
他要杨翠屏带领杨家支持自己,立下心誓。
但当传音符发出去的时候,他傻眼了。
杨翠屏提前布下了屏蔽传音符的法术。
朱萧索发的传音符,被杨翠屏拒收了。
朱萧索眼中闪过一丝冷光。
这个老妇,真是好心机。
为了避免违背心誓,居然屏蔽了传音符。
收不到传音符,那她就自然不能知道朱萧索打算让她帮忙。
既然不知道,也就不算违背心誓了。
朱萧索正待发作,却收到了杨翠屏的传音符。
朱萧索心中冷笑。
朱萧索拒收,杨翠屏又发了一次。
朱萧索依然拒收,杨翠屏依然发送。
传音符发出后,会停在接收人面前。
别人也能看得到。
众人看着两人都互不接收对方的传音符,直道古怪。
反复几次,杨翠屏终于放弃了。
只是微微向朱萧索欠身,表达着歉意。
朱萧索则回以冷笑。
就算不看她的传音符,也知道她肯定是为自己拒收朱萧索传音符做解释。
无非就是什么,“尊古境对杨家太重要了,她必须尽可能争取杨家子弟成为他的学生,五个学生名额太少了”这种话语。
没用的屁话,就没必要讲了。
老子卖你人情,在最需要的时候你不肯还,那还有什么好谈的?
在下午思考对策的时候,他以为自己稳稳能拿到杨家的支持。
现在突生变故,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这也是朱萧索恨自己修为不够高,无法快刀斩乱麻,只能用脑子处理事情的原因。
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
所有的策略,都是一环扣一环,其中一个关节出了差错,就连不起来了。
人非圣贤,谁能掐算对所有的事情呢?
事到如今,他也没有太好的方法解决了。
只能退而求其次。
让出一定的主动权。
不再掌控全局。
就是暗中交易学生名额换取支持。
但这么做,是极为险要的。
甚至可以说是个昏招,不到万不得已不可用。
一共五个名额,哪怕被你当做谢礼交易给了一个家族,影响也是极大的。
其他已经支持他的家族,会怎么想?我们岂不是白支持了?
那些还没支持他的家族,会对朱萧索定名额的条件更加抵触。
尤其是,传音符在众目睽睽之下,传给谁,所有人都看得见。
你刚传给他,他立刻立心誓支持你,傻子都知道你们两个有见不得人的交易。
实在是没有近水,可以解燃眉之急。
这时,他有隐隐注意到,陆中坚的嘴角有一瞬间上扬了几分。
什么意思,这个场面,也是他乐意看到的?
朱萧索稍一细想,也明白了过来。
陆中坚和自己无亲无故,支持定下五个学生名额,也不能保证他成为朱萧索的弟子。
只是为了交好朱萧索而已。
可一旦限制住了名额,就意味着他要和刘家南屿家拼刺刀了。
这也不是他想看到的。
所以本质上,他是不希望朱萧索把学生名额限制在五个的。
眼见只有三分之一的修士立了心誓,少数服从多数,朱萧索限制学生名额的打算肯定是泡汤了的。
像现在这样,既讨好了朱萧索,事情还没有办成,对陆中坚来说是最妙的。
朱萧索心中暗暗道:
真是个化了人形的老狐狸。
也就是说,现场和自己同心同德的,还真的只有那个,自己看不上的王添芬。
至此,朱萧索又改变了对王家的看法。
这么看来,似乎不够聪明,也不是一件坏事。
起码,在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这种立场问题上,不会跟朱萧索耍心机。
王家,似乎更可靠些。
可是,他还是没有解除眼前的困局。
第66章 院长的关照
度过了一段令人窒息的沉默。
没有办法了。
朱萧索只能选择放弃自己的计划。
思考铤而走险用私下用名额换支持。
否则,他将一直处于被动状态,永无宁日。
正在这时,一驾灵车忽然出现。
落在了朱家的院落里。
在场的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朱萧索也有些奇怪,城里怎么来人了?
又仔细一看,灵车的侧面写着一个“沙”字。
果然,朱萧索看见沙道净从车里走了下来。
沙道净是给他来解围的么?
他得到消息够快的,应该是在周围安排了跟着自己、传递消息的耳目。
看来城里的他们,倒也时刻关照着自己。
这让他更为不解。
白慎青已经和他说过,城里不能在明面上给他提供任何支持。
怎么过来给自己撑腰了?
沙道净得到消息快速还好说,派人盯梢朱萧索,方便掌握朱萧索这个“未来敌人”的行踪嘛,睿亲王那边肯定可以理解。
但是过来帮朱萧索出头,可就没法解释了。
这也是为何,朱萧索宁愿立心誓限制自己,也不愿联系城里人给他撑腰的原因。
沙道净站定后,灵车上又下来一人。
朱萧索看了眼,是自己之前的学生林紫萱。
在场的人除了朱萧索,没有人认得沙道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