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境内,有三大仙宗、两大佛寺、诸般道派,皆是底蕴强大,有着动摇大周根基的能力。”
“暗中还有大玄王朝余孽,南荒更有大焱国跃跃欲动。”
“朕若冲动一些,损耗了大周的国力,哪怕过了这一场劫数,将来面对这诸般势力,大周王朝何以自保?”
“阴庭大军入世,无论如何,最终是要退回阴间的。”
“而百姓死得再多,这片土地还是我大周的国土。”
“可是大周将士若是死伤惨重,将来抵挡不住各方势力,那么便是大周国灭之时!”
他咬牙切齿,暗道:“如今北部沦陷,又有大量百姓受灾,人心浮动,哀鸿遍野,国运受到重创,朕的修为都大为衰减,他们非但没有体谅朕的难处,竟是如此咄咄逼人!”
他伸手一挥,推翻了眼前诸多请战奏折,怒道:“该死的千幻神君!该死的李正景!”
若是李正景能杀掉千幻神君,将其尸首神魂送到阴庭大军手中,便能解决这一切的祸患。
可是李正景只在人间逞凶,却根本敌不过千幻神君,更敌不过阴庭大军!
“废物!全是废物!”
延盛帝怒到了极致,又收到了消息,脸色更是阴沉。
北部回撤的边军之中,有部分将领及士兵,违背军令,脱离大军,去抵挡阴庭大军,从而白白送死。
又有部分将士,没有及时退回,要协助百姓撤离,对大周朝廷显得万般失望,没有遵从军令。
“违令者,杀无赦!”
——
北部的乱象,此前李正景已有预料,但亲眼得见,才知晓什么是触目惊心。
李正景心绪低沉,却发觉脑海之中残缺的真仙道果,稍微有了动静。
这是源自于渡世金船传承宝珠的部分。
在前方有渡世金船的余孽!
他聚起清耀金瞳,往前看去,却发现是个熟人。
此前在北部叛逃的人仙神将,渡世金船的十二掌舵之一,元禁神将。
但此刻元禁神将,却伤痕累累,周身阴气萦绕,眼神黯淡。
在他身边,竟然还有部分将士跟随。
在周边的百姓,看向他的目光之中,有着敬畏感激之色。
“朝廷已经放弃了抵抗,能救多少人,全看造化了。”
元禁神将这样说来,撑起一杆长枪,他作为人仙级数的神将,虚弱到了这般地步,已是将近于油尽灯枯了。
若在此前,他作为朝廷神将的时候,高高在上,得到撤离的消息,必然是严格遵从延盛帝旨意,率军退去。
因为他本身就是可以临阵脱逃之人!
但这一次,他身在民间,亲眼得见周边百姓的惨状,忆起自己尚是凡人之时的种种过往,终于还是选择了守护百姓。
他从来不是好人,但终究不是穷凶极恶。
所以,他没有孤身南逃,哪怕伤势沉重到了这般地步,他也没有感到后悔。
他想起了此前闭关养伤出来,看见了一队奉命撤离的边军将士,因为粮草不足,杀死了他藏身村落之中的百姓,砍下了收留他的老汉的头颅,夺取了村中粮食而去,心中的震怒至今未能消去,充斥着内心各处,导致他此刻只有怒意,便再也兴不起任何懊悔的情绪。
而如今跟随着他,一同护送百姓南下的这批将士,也已经成为了朝廷的叛军。
而这些叛军将士,基本都是跟他一样,为了护住百姓,守住心中那点善念,跟那些沦为贼匪的溃兵拔刀相向!
但也因此,导致军中内乱,背上了违背军令,互相残杀的罪名,成为了叛军。
“我时日无多了,那些阴灵鬼物会很快追上来,再这样下去,逃不掉的。”
元禁神将看向其他的诸位将士,说道:“你们继续护送百姓南下。”
他看向身后的北边方向,继续说道:“这一场灾祸的源头,在于阴庭的鬼物!不久之前我在祂们的面前,畏惧而怯战,如今也该讨回一些尊严了……”
“可要我陪你同往?”
就在此刻,便听得一个声音,在头顶之上响起。
众人无不错愕,而元禁神将缓缓抬头,便见苍穹之上,有一艘无比巨大的金船,在云空之后,若隐若现,仿佛介于虚实之间。
而金船之上,一道人影,面上含笑,施了一礼,说道:“晚辈李正景,见过元禁神将。”
第二一九章 一剑杀穿百万军!
元禁神将,原大周王朝人仙神将,渡世金船十二掌舵之一。
此人城府极深,行事狠辣,在世间强者之中,也是名声极盛。
但是不久之前,他在迎战阴庭大军之时,心生畏惧,从而叛逃,受到了大周朝廷的通缉。
放在过往,若李正景得遇元禁神将,必是二话不说,就地斩杀!
但是今日,不等李正景出手,这位元禁神将已经快要死了。
而李正景也没有料到,两者再一次相见,对方会有如此巨大的改变。
这位在过往高高在上,俯视众生,而又临阵脱逃的怯战之人,却在如今阴庭祸乱北方的时候,选择了挺身而出,护送百姓,导致如今油尽灯枯。
他到了这个时候,也不曾想过逃命,而是想要归返北部……洗刷自己畏惧怯战的污名!
“不是好人,但也不是穷凶极恶……在人生的最后,他终究还是选择了行善!”
李正景这样想着,将对方迎了上来。
而元禁神将也没有拒绝,沿着光芒,登上他为之奋斗一生的渡世金船。
过往作为渡世金船这方势力麾下的一员,元禁神将的毕生所念,便是打造渡世金船,而今日将死,竟能踏足渡世金船,他眼中也有了三分光芒,有着一种了却心愿的释然之色。
“你已炼化了渡世金船?”
元禁神将面色复杂,他潜藏于大周王朝之中,因此极少归返渡世金船所在洞天。
为了这座渡世金船,一千三百年来,不知多少强者奉献了毕生心血,他也可算其中一位。
时至今日,渡世金船初步打造完成,却落在了外人手中。
他带着万般复杂的思绪,以客人的目光,打量着这艘初步完成的渡世金船,才叹了声,道:“历代以来,打造了一千三百年,而今驶出洞天,横渡虚空……我本以为此生无缘再见,好在临死之前,还能再登船一回。”
他看向李正景,说道:“初代万劫渡世天尊,打造渡世金船,是为了横渡虚空,遨游万界,超脱这一方人间之外……而今人间大乱,此世将灭,你炼化了渡世金船之后,是要离开这方人间了吗?”
李正景微微摇头,说道:“渡世金船只是初步打造完成,可以在这方人间之内,横渡八方,至天涯海角,但不足以横渡万界。”
说到这里,他又笑了一声,说道:“何况,渡世金船如此巨大,真要横渡万界,势必要大量的人手……这也是当年初代天尊打造了大量‘登船令’的原因。”
然后便见李正景扫了一遍渡世金船,说道:“你认为我们这点人,足以支撑渡世金船,遨游诸天万界吗?”
“……”
元禁神将沉吟了片刻,才叹道:“原来渡世金船,还未真正打造完成啊……”
他抬起头来,神色肃然,说道:“过往我与你之间,非但没有交情,还有些许恩怨,今日你没有出手杀我,而是敬我三分,已经令我万分诧异,而对你的敬意,我也受之有愧……但是,今日厚颜,我仍有一个请求,望你成全。”
他说完之后,伸手入怀,取出一物,拱手送上,说道:“此物就当我一点微薄心意,也算酬劳了。”
李正景看了一眼,诧异道:“这是什么?”
元禁神将沉声说道:“六百年前,大周太祖皇帝寿尽而亡,这是他临死前留下的异宝,裂作六份,分在六位异姓王手中!而这一份,是从我父亲那一辈留下的……”
李正景接过此物,金色书页并未显现出内容来。
但此物当中,确实蕴藏着极为雄厚的灵气,似乎需要以特定的法诀,才能施展出来。
他扫了一眼,没有看出究竟,于是递给了鬼谷灵官等人,而目光重新落在元禁神将的身上,叹道:“你想让我收了太祖遗宝,以渡世金船收了下方的诸位将士与百姓,共同避过这场劫数?”
元禁神将躬身施礼,道:“望仙尊开恩,能将他们送到南方,救下他们……”
然而鬼谷灵官却在此刻,稍微摇头,说道:“北部大地,死伤无数,而南迁的百姓也数不胜数,这渡世金船虽能容纳万人之众,但救不了所有人。”
元禁神将语气苦涩:“能救一个,算是一个罢。”
李正景伸手将他扶起,说道:“我还有一法,可救众生。”
“什么?”
元禁神将怔了下。
李正景说道:“阴庭大军,为我而来,我在南方,祂们便要南下,我若在北方,祂们自然就要往北折返,那么中州劫数,可消于无形。”
“你的意思是,主动现身,引走阴庭大军?”
元禁神将怔了下,有着难以置信的神色,道:“阴庭百万大军之中,有多位在古老传说之中的鬼神,历经万世传唱,非真仙之辈,岂能力敌?你这一去,岂非送死?”
“元禁神将,你作为人仙,本该在灾祸发生之时,就往南遁逃,可以从容逃得性命,为何又要留在这里,护送百姓,而致使今日,几乎油尽灯枯?”
李正景笑着问道:“你这般选择,岂非送死?”
“……”
元禁神将沉默半晌,终究是躬身拜倒,道:“仙尊仁德,众生之幸。”
李正景轻轻吐出口气,道:“再往前方,就要遭遇阴庭大军了。”
他偏过头来,继续说道:“在此期间,鬼谷前辈会为你治伤,虽不能让你伤势尽复,但继续存得性命,还是可以的……待到那时,我再放你下船!”
“我愿随仙尊同往!”
元禁神将正色说道:“过往成就人仙,高于众生,不免私心过重,也曾肆意妄为,以人命为草芥,此番能随仙尊征战,为人间求得生机,也算赎罪了……”
“你还有更大的用处。”
李正景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我引阴庭大军往北,你要继续解救众生……”
金刚寺佛子应道:“正景仙尊所言极是,而今秩序崩溃,人间大乱,连守护北方的朝廷军队,都变成了烧杀抢掠的贼匪,总要有人控制局面……过往我等未有亲眼得见北部乱象,行事不够周到,忽略大劫之下,寻常百姓受难,而眼下你有人仙修为,心中也有众生,是个合适的人选。”
他说到这里,又笑着说道:“你曾在北方战场,临阵脱逃,被追杀之后,跌落凡尘,经历这种种诸事,倒真有大彻大悟的意味!若此番小僧在北边生还归来,必然要请动方丈,收你入门……”
“……”
元禁神将沉默了半晌,才道:“昨日金刚寺方丈,已经北上,意欲抵挡阴庭大军的脚步,今日晨时传来消息,他老人家已经陨落在了阴庭大军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