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耽于纯美,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民国小掌柜_分节阅读_第370节
小说作者:折吱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949 KB   上传时间:2025-03-06 20:09:05
第347章 山河静好(大结局)
  客船的汽笛声响起。
  繁市的江边码头,人们携老挈幼,焦急地往甲板方向跑去。生怕慢了,赶不上客船。
  有人手中拿着票,艰难地挤到最前面,“让我们上去!我们买了票的!”
  繁市的局势不稳,每日都有大量市民外逃,火车站被炸,铁轨尚在抢修,坐船便成了大部分人们的选择。尤其是以服务著称的隆升号的票更是一票难求。
  “我们,我们也买了票的……一共是,五,五个人。”因一路小跑,以至于有些气喘吁吁。
  “好的,票没有问题,几位爷请——”查票的几个伙计看过船票,清点过人数,确定五个人,一个没多,一个未少,给予放行,还帮着将客人的行礼拎上船。
  也有未买到票,企图浑水摸鱼,混上船的。
  伙计的发现了,说一句,“劳驾,烦请看一下您的船票。”
  一时找不到?
  拿不出?
  那对不住了,不管什么理由,只要没票,便只能请您下船。也是客客气气,不仗势欺人。
  谁能保证一生都不会遭难,谁又能保证,没有需要个人帮忙的时候,何苦为难人哉?
  开船的时间到了,隆升号缓缓地驶离江边。
  阿笙透过出舷窗往外看,甲板上挤了一堆又一堆的人,人们无不高举着手臂,挥手又挥手,不舍地向船上的人道别。
  船上的人此时应该也向岸边的人用力地挥着手臂吧?
  就像是他第一次坐船离开符城,向岸上的爹爹挥手一样,即便是手臂酸了,也舍不得放下。
  兵荒马乱的年代,离别的船只隔得岂止是河,是江,是岁月,甚至是生死。
  …
  “在画画?”
  谢放走进船舱,瞧见阿笙在低头画画,一副全神贯注地模样,他笑着走过去,挨着阿笙身边坐下,手自然地揽在阿笙的腰间,将脸凑过去。
  去看阿笙在画什么。
  此番内迁,无论是隆升纺织还是隆升海运均做了业务上的调整,未来的重心都会向霞城转移。同在北城一样,谢放亦遵循了大家的遗愿,愿意随他一起内迁的,便一起乘船去往霞城。临行前,便是去厂里避难的百姓也都做了妥善的安置。
  内迁是仓促之举,上了船便有许多事要商议、处理。谢放方才便是同众人开会去了,到这会儿才得空。
  揽腰的动作有些亲昵,阿笙倒是没躲开,只是下意识地朝后头的爹爹看了一眼,发现原先同陶叔坐在一起的不知爹爹不见了。
  谢放如何能没注意到他这个小动作?
  他笑着道:“方叔不在,他同人下象棋去了。”
  心思被说中,阿笙握着画笔,脸颊微烫,不大好意思地朝二爷笑了笑。
  虽说爹爹现在算是已然默认他同二爷的关系,可他心里知晓,爹爹只是因为太过在意他,才会不得已接受他同二爷的关系,心里头到底是有些介怀的,因此在爹爹面前他还是会习惯性地注意一些,顾及爹爹的感受。
  此行内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回到繁市,他就是想要在尚未彻底离开之前,用画笔再描绘一次他眼中的繁市,还有繁市的百姓。
  若是等到船只开远,届时,怕是只能依循记忆,或者是画报才能画了。
  他在内迁之前,曾写信同杂志社合作的编辑,表示自己近期可能无法再向杂志社供稿了。
  编辑都表示,待他在繁城安顿好后,可继续为报社供稿,让他不必着急,还祝他旅途能够一帆风顺。让阿笙感激的同时,愈发鞭策自己。
  左右在船上时间多,不像那会儿开店那么忙。在船上多画一些,如此去了繁市安顿好后,便可直接向报社投稿了。
  只希望那时报社以及编辑们依然平安才好…
  …
  阿笙既是在画画,谢放也便不做过多打扰。
  他松开揽着阿笙的手,好让他能够专注画画,拿起桌上的一本杂志,随意地翻看了起来。
  阿笙画画向来是十分专心的,只是,难免也有例外的时候。
  譬如——
  “咕噜噜~~~”
  今日起得早,吃得早,肚子也便饿得早。这一声声动静,便传自阿笙的腹中。
  谢放放下手中的杂志,转过头,“可是肚子饿了?我去吩咐后厨去给你做一些吃的送过来?想吃什么?”
  阿笙脸颊有些红,“都,都可以。”
  谢放便招手,吩咐船上的伙计,“让后厨煮一碗鲜虾豆腐羹、鲜肉水饺,再要一碟栗子糕。”
  阿笙忙小声地道:“我一个人吃不了那么多。”
  谢放:“吃不完我替你分担些。栗子糕是为方叔点的,他等会儿下完棋,估计也得饥肠辘辘。现在离午饭开放时间尚早,可以吃栗子糕垫垫肚子。”
  转过头,对伙计道:“去吧。”
  “是,二爷。”
  伙计领命退下。
  等会儿既是要吃东西,阿笙便提前将桌上的画具给收拾起来。
  谢放帮着一块收拾,“瞧着你这上头全是美食介绍,可是之前就饿了?怎的不早说?”
  嗯?
  阿笙顺着二爷的目光看去,方才注意到,二爷刚刚看的那本杂志,是自己早前在旧书摊收的一本美食杂志。
  他收拾行装的时候无意间翻见了这一本,意外发现上头竟然有各地的美食介绍,还有一个专栏是专门介绍霞城美食的,便将它给放进行深深携带的包里,一同带上船,正好也能够打发时间。
  只是他上船后倒还没看过。
  虽然阿笙如今会说话了,说话也算是流利,不过这事儿解释起来还是有些麻烦,他没信心说那么一长串话不打磕巴。
  想起霞城,倒是令阿笙对霞城产生了好奇,“二爷,都说霞城的人格外嗜辣。二爷,您同薛先生去过霞城,霞城的人是不是当真无辣不欢?”
  阿笙同爹爹一样,都是不太能吃辣的。
  只不过他……他想着若是可以,是不是还能在霞城重新再开一家长庆楼。这两年,他也攒了一些钱,开店的钱应当是够的。倘若要在霞城开长庆楼,定然要研究一下当地菜色。
  他方才翻看的杂志,便是他从前在一家旧书摊里头收的,里头有各地美食。
  谢放:“确实家家户户都无辣不欢。阿笙是担心去了之后饮食上不习惯?”
  不,不是。
  他是想……在霞城那边再重新开一家长庆楼来着。就是不知霞城现如今究竟是个什么景况,是不是有合适的开店的契机亦不知晓。
  还没有影的事,阿笙也便没有提及,只是道:“没,没有。只是没去过,有些,好奇。二爷在霞城可曾,尝过叫你印象深刻的美食?”
  “这你可就问错人了……”
  人未至,声先至。
  薛晟笑着走进,“你忘了我同你说过的?南倾在霞城时一心之惦记着你做的菜,那段时日,他吃东西压根就是应付一下,哪里能尝出什么名堂。再一个,你不是不知晓,他饮食清淡,许多重口的他压根连筷子都不伸出去。你问他可尝过什么美食,等于问一个和尚,可见过什么美女。”
  谢放睨了他一眼,“莫要亵渎佛门师傅。”
  薛晟当即双手合十,“是我的不对,罪过,罪过。”
  在两人的桌对面坐了下来。
  阿笙便问薛先生,“薛先生,您可是在霞城尝过什么令您印象深刻的美食?”
  “这说起来可就多了。我最喜欢霞城的干煸肥肠、辣子鸡……噢,对了,还有当地的五香豆干。
  其实这些菜你应该在繁市的地方馆子也尝过,不过不得不说,品尝当地美食,还得是亲临那个地方。我是去了霞城之后方才发觉,我在繁市尝过的都只能算是改良版,应该是根据当地人口味做了调整的了。真正的霞城美食……”
  薛晟说着口干,执起桌上的茶壶,替自己斟茶。
  “我给您倒……”
  阿笙当即接过薛晟手中的茶壶,替对方斟茶。
  阿笙放下茶壶,见二爷在看着自己,也赶忙替二爷倒了一杯。
  谢放握着茶杯,没喝。
  桌子底下,阿笙握了握二爷放在膝上的手,轻晃了晃。
  谢放自是不可能吃好友的醋。
  不过也乐得享受阿笙鲜有的主动同亲昵。
  不一会儿,谢放点的鲜虾豆腐羹、鲜肉水饺、栗子糕被一一被端上桌。
  栗子糕原是谢放为方庆遥点的,方庆遥在同人下棋厮杀,迟迟未归,反倒是薛晟一口一个,看样子,也是早上起太早,也饿了。
  在薛晟分享美食的时候,谢放便会偶尔补充一些霞城的风土人情说予阿笙听,阿笙便一边吃着豆腐羹,一边听,听得很是入迷。
  也便对霞城更为好奇了……
  …
  倘若说搭乘火车,还能偶尔在火车靠站时,出火车走走,活动活动筋骨。
  那么登上远洋客船之后,常常是半个月乃至一个月的时间都不能上岸。起初的一两日兴许觉得新鲜,待船开出去五六日,入眼的还只是广阔的江面,便只会恨旅途太长了。
  阿笙从小在符城长大,算是习惯了坐船的,即便如此,也没有坐过这么长时间的客船。
  好在,此行有爹爹,有二爷,有福禄他们,纵然旅途无聊了一些,同家人在一起总归心是定的。
  “下雪了!”
  “下雪了!”
  忽一日,江面天空飘起了雪花。
  船上的日子,昨日同今日乃至明日,都是没什么变化的,因此,很难叫人察觉到时间在走。
  转眼,竟已是隆冬。
  在船上,每日入眼的江景都是差不多的,难得放眼开去,不再是茫茫江水,有乘客穿着棉袄开心地在甲板上大声喊着。
  最开心,莫过于孩子们,一个个“咚咚咚”跑到甲板上,伸手去接雪花。
  “下雪了,行程定然还要比预计地慢一些。不知在春节前能否抵达霞城。”
  阿笙也同二爷、爹爹一同来到甲板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1页  当前第3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0/3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民国小掌柜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